[病原体] 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cyprini).斜管虫侧面观为背部隆起,腹部平坦,前部较薄,后部较厚;腹面观呈卵圆形,左右两边不对称,左边较直,右边稍弯,后端有一小凹陷。在背面,除在前端左侧有一横行的刚毛外,其余部分均没有纤毛。在腹面,左右两边共有16条长短不一的纤毛,左边9条,右边7条,纤毛线上长着长短一致的纤毛,腹面中间部分裸露。胞口在腹面前端,由16~20根刺杆作圆形围绕,呈漏斗状的口管,末端紧缩一条延长的粗线,向左边作螺旋状绕一圈,即在胞咽所在。整个口管与虫体纵轴向左约成30°倾斜。大核近圆形,位于身体后部。小核球形,位于大核旁边或后面。体内有两个等大的伸缩泡,一个在身体前部偏于右,另一个在身体后部偏于左。
[症状] 当鲤斜管虫大量侵袭鱼的皮肤和鳃时,表皮组织因受刺激而分泌大量粘液,使寄主皮肤表面形成黄白色或淡蓝色粘液层。同时组织被破坏,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水温在12~15℃时,病原体迅速繁殖,2~3天后即大量出现,密布在皮肤、鳃、鳍的缝隙间,鱼大批死亡。
[流行情况] 一般淡水鱼都能感染斜管虫。感染后引起严重死亡的主要是鲤鱼、草鱼、鲫鱼、白鲢和鳙鱼的鱼苗和鱼种。产卵亲鲤如大量感染时,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殖功能。此病全国各养殖地区都有发生,华东、华中、西北地区一般3~5月份间最易流行。两广地区则在冬、春季节流行。由于它是低温季节流行的鱼病,故在夏末秋初完全消失。
[诊断] 该病无特殊症状,病原体较小,必须用显微镜进行检查诊断。
[防治方法]
1、鱼种放养前发现此病原体时,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浸洗30分钟。
2、鱼苗培育鱼塘内发现此病时,用0.7克/立方米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
3、50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洗5分钟。
4、阿维菌素乳油全池泼洒,用量0.02~0.03毫升/立方米。
2、车轮虫病
[病原体] 车轮虫(Trichodiniasis.)或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 spp.)。
(1)形态
侧面观像毡帽。身体隆起的一面叫口面,与口面相对的一面叫反口面。反口面形似圆碟。口面有一条带状结构的口带,以反时针方向作螺旋状环绕,一直通到胞口。口带两侧各长一行纤毛。反口面,有一个特别显著的齿环。齿环由许多齿体衔接而成。齿体由齿沟、锥部、齿棘三部分组成。在齿环的外围,有许多辐射状的辐线排列成辐线环。大核呈马蹄形或香肠形。小核呈短柱形或球形,位于大核一侧附近。辐线环周围边缘长着一列长短一律的纤毛叫后纤毛带。围绕后纤毛带的一条薄而透明的膜叫缘膜。虫体离开寄主自由游泳时,一般反口面朝前,像车轮般转动。
(2)繁殖
车轮虫的无性繁殖是纵二分裂,分裂后形成两个子体。子体由原分裂体而来的一半旧齿环逐渐退化消失,在旧齿环内长出新的齿环,原来的一半旧辐线保留,在每两条旧辐线间长出一条新辐线。有性生殖是两个虫体中之一的反口面与另一个口面相接处,两个虫体有时大小相同,有时一大一小。
[症状] 侵袭鱼类体表的车轮虫,常见的有显著车轮虫(Trichodina nobillis)、粗棘车轮虫(T.domergues)和东方车轮虫(T.domergues)等。这些车轮虫个体较大,为80微米,在鱼的体表来回滑动,使皮肤磨损受伤,剥取寄主的皮肤组织细胞作营养,同时刺激皮肤组织分泌大量粘液。主要危害体长3厘米以内的鱼苗,严重感染寄生时,会引起大批量死亡。寄生鳃上的车轮虫,常见的有卵形车轮虫(T.oviformis)、微小车轮虫(T.minuta)、和眉溪车轮虫(Trichodinellmyakkae)等。这类车轮虫个体较小,常侵袭鱼的鳃瓣,成群积聚在鳃的边缘或鳃缝隙内,破坏鳃组织,使其腐烂、软骨外露,严重影响鱼的呼吸机能。严重感染车轮虫的鱼苗,其身体极度消瘦、暗黑、离群或靠近池边缓慢游动,而且身体后常拖着一条白色黏液带,有的病鱼还成群围绕在池边狂游。
[流行情况] 此病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一年四季均可发生。5~7月份在鱼苗培育至夏花阶段发病最为严重,造成大批鱼苗死亡,给鱼种生产带来很大损失,适宜车轮虫繁殖的水温为20~28℃。从鱼体上脱落的车轮虫,能在水中生活1~2天,可以直接侵袭新的寄主。它不仅寄生在鱼体上,还能寄生于蝌蚪、甲壳动物体上,使其成为鱼类车轮虫的带虫者。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虫体。
[预防措施]
(1)同隐鞭虫病。
(2)水温22℃~29℃时,车轮虫每天分裂1次,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湖泊、河流、水库中都有车轮虫,鱼苗池虽已消毒,但在鱼苗饲养数天后加注清水时,往往车轮虫又随水入池,因此鱼苗饲养时,要及时分塘,同时鱼体用8克/立方米硫酸铜溶液浸洗30分钟,或使用1%~2%盐水浸洗2~5分钟进行消毒。
(3)苦楝树枝叶,每立方水体,40~50克煮水全池泼洒,流行季节15天1次。
[治疗方法]
(1)发病鱼塘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鱼塘水成0.7克/立方米浓度。碱度、硬度较大的鱼池硫酸铜的用量可适当增加,用到0.8~1.0克/立方米,但必须注意使用方法。高温季节和缺氧鱼池要慎用。硫酸铜用药时间最好在下午5 ~7点,避免早晨用药杀死水中浮游植物,引起缺氧;第二天晚上加注新水或水质较好池塘水;第三天使用消毒剂全池泼洒,预防寄生虫引发的烂鳃病。如硫酸铜使用后,水质变清,可施化肥培育浮游生物,或使用肥水素。
在鱼苗密度很高的发塘池中使用,将合剂量减半泼洒,每天泼洒一次,连续2天,既安全,疗效又好。
(2)车轮净(硫酸铜、硫酸亚铁I粉) 0.5~1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
(3)阿维菌素乳油全池泼洒,用量为0.2~0.03毫升/立方米。
(4)鱼苗平(硫酸铜、硫酸亚铁I粉) 0.15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1~2次。
(5)第一天使用驱百虫(精制马拉硫磷溶液)0.03~0.05克/立方水体,稀释2000~3000倍,全池泼洒,重症隔天再用一次。第二天毒消净(一元二氧化氯)、菌毒宁(聚维酮碘溶液)、菌清(5%戊二醛溶液)、高碘一次用量,每立方水体0.15克、0.3~0.45克、0.2克、0.15毫升全池泼洒,防继发性细菌感染。
3、小瓜虫
[病原体] 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其成虫大小为350~800微米×300~500微米。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大小随发育阶段不同而异,成虫卵圆形或球形;全身密布短纤毛,靠近前端腹面有一"6"字形的胞口,体中部有一香肠状或马蹄形的大核,球形的小核紧贴在大核上,不易辨认;胞质内还有很多伸缩泡和食物粒。幼虫卵圆形或椭圆形,体前端有一个乳突状的钻孔器,全身披有等长的纤毛,后端有一根长而粗的尾毛,大核椭圆形或卵圆形,小核球形。虫体以分裂法进行繁殖,发育只需一个宿主,在宿主体上形成的小囊泡内进行3~4次分裂,以后离开宿主形成胞囊,在胞囊内进行多次分裂,形成许多幼虫,幼虫再侵袭宿主发育为成虫。
多子小瓜虫身体柔软可塑,当它钻进鱼的皮肤或鳃组织时,往往随空隙而把身体延长或变为各种不规则形。成虫身体比较大,肉眼可看见一个个灰白色的小球。
[症状] 各种淡水鱼类,从鱼苗到成鱼都可感染发病,并可发生大批死亡。幼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剥取宿主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形成白色的囊泡。严重感染时,病鱼的皮肤、鳍和鳃上布满白色小点状囊泡。虫体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影响呼吸。病鱼食欲减退,消瘦,游泳缓慢,漂浮水面;鱼体不断与其它物体磨擦,表皮糜烂。眼部被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眼睛发炎、变瞎。
[流行情况] 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对宿主无选择性,也无明显的年龄差别,但是主要危及鱼种。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幼鱼及观赏性鱼类为严重,常引起大量的死亡。繁殖适温为15~25℃,流行于初冬、春末。但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大、鱼体抵抗力低时,在冬季及夏季也有发生。
[诊断] 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粘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所以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如没有显微镜,则将有小白点的鳍条剪下,放在盛有淡水或海水的白瓷盆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瓜虫滚出在水中游动,即可确诊。
[预防措施]
(1)放养前彻底清塘,注意合理密养。
(2)发现病鱼及时捞除。
(3)引进或放养前,发现鱼有小瓜虫寄生时,采用50ppm克/立方米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30~60分钟效果较好,安全而有效。
[治疗方法]
(1)每立方水体用辣椒粉或生姜0.8~1.2克和1.5~2.2克加水煮沸30分钟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一天一次,连用3~4天。同时用腐皮必可(诺氟沙星粉)、鱼用ABC(复合维生素)和三黄粉,每公斤饲料加2~2.6克、5克和5克,混合拌饲投喂,一天1~2次,连用3~5天。
(2)亚甲蓝全池泼洒,使池中药物浓度为3克/立方米,间隔3天泼洒1次连续3次有一定效果。
(3)胞虫净(环烷酸酮溶液),0.075~0.094毫升/立方水体,鱼苗阶段酌情减少用量,全池泼洒1次;间隔4小时左右,再使用高聚碘,0.25克/立方水体。若病情严重时,隔天再配合使用1次。
(4)瓜虫净(复方中草药)和敌菌清(双季铵盐),每立方水体2克和0.5克,混合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2~3天;再用菌毒清(10%聚维酮碘溶液)、病毒净(聚维酮碘溶液)0.3~0.4克/立方水体,全池泼洒,1天1次,连用1~2次。
4、杯体虫病(舌杯虫)
[病原体] 杯体虫属有许多种类,常见的有筒形杯体虫(A.cylindriformis)、卵形杯体虫(A.amoebae)、变形杯体虫(A.amoebab),其虫体大小为350~800微米×300~500微米。
(1)形态 杯体虫的成虫都是营固着生活,它的身体容易伸缩。身体充分伸展时像喇叭形或杯形。前端是圆盘状的口围盘,其边缘围绕着三层由纤毛组成的缘膜,里面有一条螺旋状沟口。三层缘膜中的外面两层,沿着沟口以反时针方向环绕,最外一层一直下降到前腔,构成一层比较坚固的波动膜。身体中部表面,有一条围绕着身体周围的纤毛带,还有许多和纤毛带平行的细致横纹。因种的不同,大核有圆形、卵形或近三角形。小核有圆形或棒形,位于大核侧旁。在前腔附近有一个伸缩泡。身体后端有吸盘状结构的附着器,借此把身体固着在鱼体上。
(2)繁殖 生殖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部分。无性生殖是用纵二分裂法,把身体分为两个相等的部分;有性生殖为接合法,小结合子附着在大结合子的口围盘附近进行接合。
[症状] 虫体附着在鱼的鳃和皮肤上,以摄取水中的食物粒作为营养,当它们成丛寄生于鱼苗身上时,妨碍鱼的正常呼吸,鱼的生长发育受影响。病鱼常常成群在池边缓游,身上似有一层毛状物。
[流行情况] 杯体虫能寄生于各种淡水鱼。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现。它主要危害鱼苗。严重时可导致鱼苗死亡。杯体虫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身体中部的纤毛带长出更严密的长纤毛,接着口围盘完全收缩变圆,脱离寄主,后端的附着盘收缩,整个身体像茄子,称“游动体”。游动体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可转移到另一个寄主,是感染的重要环节。发病时间为5~7月份。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确诊。
[防治方法] 同车轮虫。
5、半眉虫
[病原体] 我国发现有两种半眉虫,它们是巨口半眉虫(H.macrostoma)和圆形半眉虫(H.desciformis)。半眉虫通常以包囊的形式寄生,包囊是寄生虫本身分泌的粘液把虫体包围起来,外形似琵琶,粘附在表皮或鳃组织上,虫体周围分布着均匀一致的纤毛,但左侧面完全裸露。胞口呈裂缝状,位于腹面左侧。圆形半眉虫在前端有一束像牛角状的纤毛囊,纤毛线特别显著,作圆心弧排列,这是巨口半眉虫所没有的。体内有大核两个,卵形,两个大核之间有一球形小核。半眉虫以横分裂法繁殖。
[症状] 半眉虫寄生在鱼的皮肤和鳃的上皮组织内,以包膜形式寄生。在病灶里的虫体不断转动,剥取寄主组织作营养,对寄主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流行情况] 巨口半眉虫能寄生于各种淡水鱼体上,圆形半眉虫主要寄生在鲢鱼、鳙鱼鳃上,这两种寄生虫在国内各养鱼地区均有分布,它们往往同车轮虫病、鳃隐鞭虫病并发,适宜半眉虫繁殖的水温是28~32℃,虫体脱离寄主后,可在水中自由生活1~2天。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确诊
[预防措施] 同车轮虫
[治疗方法] 同车轮虫
四、吸管虫病
吸管虫幼虫期有纤毛,能游泳。成虫期纤毛退化,代以吸管。身体固着在鱼体上,生殖方式是内出芽。国内淡水鱼中已发现有中华毛管虫和湖北毛管虫。
毛管虫病
[病原体] 毛管虫(T.sinensis)。
(1)形态 毛管虫的身体没有一定的形态,有长形或卵形,体前端或其他部位长出放射状的吸管。吸管的数目,随种类而不同,如中华毛管虫只有一簇发射状的吸管,而湖北毛管虫却有1~4簇。大核呈粗棒状或香肠状、位于身体中部,在大核旁边或后面有一球形的小核。大核前面有3~5个伸缩泡。细胞质里含有大量的大小和形状不一的食物粒。中华毛管虫体长42~81微米,宽15~45微米。
(2)繁殖 毛管虫的生殖方式为内出芽。即先在母体的前部原生质形成一裂缝,以后变成一条沟道,围绕着一块细胞质,即细胞质块的周围长出2~3行纤毛,这是形成的胚芽。在胚芽形成过程中,大核和小核同时进行分裂,最后胚芽和母体完全脱离,成为自由活动的纤毛幼虫。幼虫正面观圆形,侧面观似碟。幼体中央有一卵形大核,小核球形,胞质内有一伸缩泡。幼虫游动活泼,其活动方式与车轮虫相似。幼虫与鱼体接触,找到适当寄生部位,便固着在鱼体上,纤毛消失,长出吸管,渐渐发育成为成虫。
[症状] 毛管虫寄生在各种淡水鱼的鳃和体表上,以寄生于鳃瓣为多数。虫体常延长呈柄状,伸入鳃丝的缝隙或紧贴鳃小片,有吸管的一端露出外面。被寄生处的组织细胞被破坏,形成凹陷的病灶。大量寄生时,妨碍鱼的呼吸机能。病鱼呼吸困难,上浮水面,身体瘦弱,严重时引起死亡。
[流行情况] 寄生在草、青、鲢、鳙等鱼的鳃上,全国各养鱼地区都有流行。主要危害夏花草鱼和越冬鱼种,流行季节6~10月间,靠纤毛虫接触鱼体传播。但一般感染率及感染强度都不高,对鱼危害不大。
[诊断] 用显微镜检查虫体。
[防治方法] 同鳃隐鞭虫的防治方法。
单殖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