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淡水养殖鱼病防治技术
29316800000010

第10章 微生物病害防治(1)

鱼类微生物病是指由病毒、细菌、真菌、单胞藻等病原感染而引起的疾病,通称为传染性鱼病。这类鱼病由于其潜伏期无症状,发病快、来势猛、死亡率高,所造成的危害和损害都很严重。微生物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几种病同时出现,并引起严重的暴发性流行。

病毒性鱼病

病毒是已知各类微生物中体型最小,结构最简单,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增殖的非细胞形态,并以独特的“复制”方式繁殖的微生物。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鱼病,称病毒性鱼病。

一、草鱼出血病

[病原体] 水生生物呼肠孤病毒(Aguareovirus),暂命名为草鱼出血病病毒。病毒为对称球形颗粒,直径为65~72纳米。

[症状] 病鱼各器官、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现象。

从外表症状看,病鱼体色暗黑而微红,较小的鱼种在阳光或灯光下透视,可见到皮下和肌肉出血。病鱼口腔有出血点,下颌、头顶和眼眶四周充血,有的眼球突出,鳃盖、鳍基充血。一般鳃部无明显病变,但由于内出血而导致鳃部苍白,特称“白鳃”。也有的鳃瓣呈鲜红色斑点状充血。

从内部病变看,剥去皮肤,可见肌肉点状或斑块状充血,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剖开腹腔,可见肠道全部或部分因肠壁充血而呈鲜红色,轻症可呈现出血点和肠壁环状充血。鳔壁和胆囊表面常布满血丝,少数病鱼肝、脾、肾因失血而呈灰白色,或有局部出血点。

实际上,上述症状群大多不同时出现,按其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差异,可分为三个类型,可同时或交替出现。

1、红肌肉型。主要表现为肌肉明显出血,呈鲜红色,鳃因失血而苍白。多见于5~10厘米的小草鱼种。

2、红鳍红鳃盖型。主要表现为鳍基、鳃盖严重充血,头顶、眼眶、口腔等处有明显出血点,多见于10厘米以上的大草鱼种。

3、肠炎型。主要表现为肠道严重充血,全部或局部呈鲜红色,有别于细菌性肠炎的紫红色,内脏点状出血,体表也可见出血点。各种规格的草鱼种均可见到。

[流行情况] 该病是鱼种培育阶段一种广泛流行、危害性大的鱼病,流行季节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草鱼、青鱼都可发病,主要危害草鱼,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发病, 2龄以上草鱼有时也患此病。水温20~33℃发生流行,最适流行水温为25~28℃;但当水质恶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水中总氮、有机氮、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量高,水温变化大,鱼体抵抗力低下,病毒的数量多及毒力强时,在水温低至12℃及高至34.5℃时都有发病。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的诊断,但要注意以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和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很好,肠腔内黏液较少,严重时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组织;后者的肠壁弹性差,肠腔内黏液较多,但红细胞少。病原的确定须生物学检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等免疫学方法鉴定。

[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用浓度为200克/立方米的生石灰或20克/立方米的漂白粉(含有效氯30%)泼洒消毒。

2、草鱼鱼种下塘前用浓度为60克/立方米碘伏(PVP-1)药浴25分钟。

3、发病季节到来前,人工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或免疫组织浆,疫苗浓度为1%计算,注射量为6~7厘米鱼种0.2毫升/尾,18~20厘米注射0.5毫升/尾。

4、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鱼体抵抗力。

5、发病季节,每月用下列治疗药物预防一个疗程。

[治疗方法]

1、外泼药:全池遍洒含氯消毒药,如二氧化氯0.3克/立方米,或漂白粉精0.5~0.6克/立方米,或三氯异氰尿酸 0.3~0.4克/立方米。

2、内服药:每100公斤鱼每天用0.5公斤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都可以)再加0.5kg食盐拌饲投喂,连喂7天。

3、每100公斤鱼每天用鱼复药2号2.5~5克拌饲投喂,连喂3天。

二、鲤痘疮病

[病原体] 鲤疱疹病毒(Herpesvirus cyprini)。病毒大小为190±27纳米。

[症状]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这些增生物常高出体表1~2毫米,个别可达3~4毫米,状如痘疮,故称痘疮病。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流行情况] 此病不常见,主要危害鲤、鲫及圆腹雅罗非鱼等,影响鱼的生长及降低商品价值,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在越冬后期可引起病鱼死亡。同池混养的青、草、链、鳙、鳊及赤眼鳟不感染。该病流行于冬季及早春低温(10~16℃)时,及水质肥沃的池塘、水库、网箱内,当水温升高后,会逐渐自愈。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的诊断。再进一步诊断须增生物组织切片,可见增生物为上皮细胞及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有些上皮组织的核内有包涵物。最后确诊须进行增生物超薄切片,用透射电镜观察到胞疹病毒,或分离培养到胞疹病毒。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

2、每立方米水体用0.2~0.3克二溴海因或溴氯海因全池泼洒,同时内服三黄粉对治疗鲤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3、流行地区改养对此病不敏感的鱼类。

4、升高水温及适当稀养也有预防效果。

三、鲤春病毒病

[病原体] 鲤弹状病毒(Rhabdovirus Carpio)。大小(90~180)纳米×(60~90)纳米。

[症状] 此病潜伏期6~11天,发病后,体色变黑,无食欲,游泳迟缓,侧游,最后失去游泳能力而死亡。由于此病只在春天气温上升时致病,故称鲤春病毒病。检视病鱼,可见两侧有浮肿红斑,体表轻度或重度充血,鳍基发炎,肛门红肿突出,常排出长条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腹部明显肿大,眼球外突,鳃苍白,有时可见竖鳞。解剖病鱼,可见腹腔有血水,肠道、肾、及鳔等器官充血发炎,病情严重的,内脏浮肿,围心腔明显溢血。

[流行情况] 此病为全球性疾病,是一种以出血为临床症状的急性传染病。以欧洲流行为甚,我国也有流行,鲤鱼是最敏感的寄主,任何年龄段的鲤鱼均可患病,同时可在锦鲤、草鱼、鲢鱼、鳙鱼、鲫鱼等鱼类中流行并发生明显症状。流行于每年春季,发病后2~14天可造成大量死亡。流行水温为13~20℃。病鱼和死鱼是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水传染,病毒可经鳃和肠道入侵,也可由寄生虫鱼鲺吸食鲤鱼血液时传播。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的诊断。再用直接法(查病毒)或间接法(查抗体)确诊。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杜绝该病毒源的传入,特别是对来自欧洲的鱼种应进行检疫,以防带入本病病毒。

2、用消毒剂彻底消毒可预防此病发生,用含碘量100克/立方米的碘伏消毒池水,也可用季铵盐类和含氯消毒剂消毒水体。

3、杀灭鲺和水蛭,可减少此病发生。

4、将水温提高到22℃以上可控制此病发生。

5、选育对鲤春病毒病有抵抗力的品种。

6、用疫苗或弱毒病毒株免疫预防。

7、可参照草鱼出血病内外结合防治的方法,有一定的效果

四、鲤鳔炎病

[病原体] 弹状病毒(Rhabdovirus),大小(90~140)纳米×70纳米。

[症状] 病鱼消瘦,体色发黑,反应迟钝,失去平衡,头朝下滚动。腹部膨胀,腹腔内有腹水;皮肤、肌肉、鳔、脑及心包上有瘀斑,卡他性肠炎。鳔发炎主要表现在单层鳞状上皮,以后在固有膜血管充血,血细胞浸润,此时单层鳞状上皮细胞变成立方形或柱形,液泡化,结缔组织水肿,引起鳔壁显著增厚,细胞内出现嗜酸性颗粒,最后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鳔内充满粘液。

[流行情况] 主要危害普通鲤及野鲤,杂种鲤发病很少。各个年龄都可受害,而以鱼种最为普遍。发病季节是水温15~22 ℃,水温低于13℃时,呈潜伏状,潜伏期因温度不同约为1至1个半月,发病后死亡率较高。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做初步的诊断。确诊须分离病毒,进行中和试验。

[防治方法]

1、进行综合预防,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2、流行地区改养对该病不感染的鱼类。

3、每千克鱼用10~30毫克氟苯尼考拌饲投喂,每天1次,连喂3~5天,减少继发性细菌感染,可以减少死亡。

五、鳜鱼暴发性传染病

[病原体] 鳜鱼病毒或鳜传染性肝、肾坏死病毒。

[症状] 病鱼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尾柄处充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有蛀鳍现象;大部分鱼鳃贫血,剖腹后,可见肝、脾、肾上有出血点,肝肿大,常可见坏死斑,胆囊肿大。

[流行情况] 病毒在鳜鱼体内可长期潜伏,在广东省(或南方省份)流行于5~11月。危害对象发生于单养鳜鱼鱼池中,主要发生于鱼种和成鱼养殖阶段,大多呈急性流行。

[诊断]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确诊须将病变组织进行超薄切片,电镜检查到有大量六角形的病毒颗粒。

[防治方法]

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进行综合预防,如注射灭活疫苗,不乱用药物,在发病季节及时预防细菌、寄生虫感染,保持水质优良、稳定等。

2、流行季节,益生菌(乳酸杆菌)和保水灵(光合细菌)2~3毫升/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4~6天1次。

3、戊二醛(10%)溶液0.3~0.4毫升/立方米水体全池泼洒,15天1次。

4、聚维酮碘(10%)溶液,0.5~1毫升/立方米水体稀释后全池泼洒;同时用三黄粉,0.2~0.3克/公斤体重拌饲投喂,1天1次,连用3~5天。

5、三黄散和保肝宁(复合维生素),5~6克和4~6克/公斤饲料,5~7天一个疗程。

细菌性鱼病

由细菌感染引起养殖鱼类发生的疾病称之细菌性鱼病。这类鱼病种类较多,鱼体的各个部位均可感染而发病,是渔业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病害之一。

一、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体] 柱状嗜纤维菌(Flexibacter Columnaris)。菌体细小,柔软,可屈挠,大小为0.5微米×(4~48)微米,一般在病灶及固体培养基上的菌体较短,在液体中培养的菌体较长,没有鞭毛。但在湿润固体上可作滑行;或一段固定,另一端缓慢摇动;有团聚的特性。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病鱼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病情严重时,离群独游水面,不吃食,对外界刺激失去反应。鳃盖内表面的皮肤往往充血发炎,中间部分常糜烂成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透明小窗,俗称“开天窗”;病鱼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鳃的某些部位因局部缺血而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部位则因局部淤血而呈现紫红色,甚至由小出血点;病情进一步发展,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病变鳃丝周围常有淡黄色黏液。

[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危害草鱼和青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鲤、鲫、鲢、鳙、团头鲂、加州鲈、大口鲶、金鱼等也可受害,发病死亡率高。该病在水温15℃ 以上时开始发生和流行,一般情况15~30℃范围内,该病随水温升高而易暴发流行,4~10月份为流行季节,并以7~9月份发病最为严重。是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诊断]

1、肉眼观察,鱼体发黑,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缺损,软骨外露。显微镜观察,鳃上又无大量寄生虫或真菌寄生,即可初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2、取鳃上淡黄色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有大量细长、滑行的杆菌,有些菌体聚焦成柱状,即可进一步诊断为细菌性烂鳃病。

3、用酶免疫测定法确诊。

[预防措施]

1、进行彻底清塘,加强饲养管理,保持优良水质等综合预防。

2、选择优质健壮鱼种,鱼种下塘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药浴消毒。

3、在发病季节,8%溴氯海因0.2~0.3克/立方米水体或 10%聚维酮碘溶液,一次量,每立方水体0.5 ~ 1毫升,全池泼洒,15天1次。

4、发病季节定期将乌桕叶扎成数小捆,放在池中沤水,隔天翻动1次。

[治疗方法]

对于因寄生虫引起的烂鳃,首先杀虫,再使用消毒剂和内服药;对于因水质氨氮含量过高引起的烂鳃,可用水质改良剂降解氨氮,同时使用消毒剂和内服药,但抗生素对光合细菌有影响,建议使用物理性药物,吸附降解氨氮。

1、全池泼洒外用消毒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二氧化氯、溴氯海因、聚维酮碘溶液等,药量按药品说明使用。较严重的烂鳃病,不宜选用有较大刺激性气味的药品。

2、内服药饲

(1)诺氟沙星(氟哌酸)或氧氟沙星,一次量,每公斤鱼体重30毫克或50毫克,拌饲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5天。

(2)氟苯尼考或甲砜霉素,一次量,每公斤鱼体重5~15毫克或,拌饲投喂,每天一次,连喂3~5天。

(3)复方新诺明,一次量,每公斤鱼体重,50毫克,拌饲投喂,每天一次,连喂5天。

首次药量加倍。

(4)恩诺沙星:每公斤饲料1克,每天一次,连喂3~5天。

二、白皮病

[病原体] 白皮假单胞菌(Pseudomonas dermoalba),大小为0.8微米×0.4微米,多数两个相连;极端单鞭毛或双鞭毛;无芽孢,无荚膜。革兰氏阴性菌。

[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背鳍下方或尾柄处出现白点,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前扩展到尾鳍的前部、尾柄,迅速蔓延到背鳍基部后面的躯干,蔓延部分全现白色,故又称白尾病。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不久病鱼的头部朝下,尾部朝上,鱼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病鱼即死去。

[流行情况] 白皮病为鲢、鳙的主要病害之一,草鱼、青鱼也有发生。病程较短,病势凶猛,死亡率很高,发病后2~3天就会造成大批死亡。此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各地鱼苗、鱼种,以1夏龄鲢、鳙多见,1夏龄草鱼也可发现。1龄及2龄以上的成鱼偶然可见发生。每年6~8月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体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使鱼体受伤时,病原菌乘机而入,暴发流行。

[诊断]

1、鱼苗、夏花自背鳍基部以后的体表发白,镜检有大量杆菌者,即可初步诊断为白皮病。

2、如是由柱状嗜纤维菌感染引起的白皮病,除根据外表症状外,还可用细菌性烂鳃病检测柱状嗜纤维菌的方法进行诊断。

[预防措施]

1、同细菌性烂鳃的预防。

2、夏花鱼苗应及时分塘,捕捞、运输、放养时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寄生时,应及时杀灭;保持鱼池水质清洁,不使用未发酵的粪肥。

[治疗方法]

1、同细菌性烂鳃的治疗。

2、鱼种放养前或发病初期,可用金霉素或土霉素水溶液浸泡鱼体0.5小时,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用金霉素12.5克或土霉素25克。

3、发病严重的鱼池,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全池遍洒。

三、白头白嘴病

[病原体] 是一种黏细菌,病原性质尚未完全查明。菌体细长,大小为5~9微米×0.8微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