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农业林业淡水养殖鱼病防治技术
29316800000001

第1章 鱼病防治一般知识(1)

在自然环境中,任何生物为了生存,都必须与外界环境接触、相适应,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获得相对抵抗恶劣环境或环境变化的能力。鱼类生活在水中,其生活环境就是水,若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水温、水质的骤变、有毒物质的进入、致病生物的传染和侵袭等,就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鱼类正常的生活秩序,使其生理机能出现障碍,引起鱼体在生理学或解剖学上的不正常变化,导致发生鱼病。由此可见,鱼病正是病因作用于鱼体,使机体正常活动被扰乱、代谢失调、发生病理变化的一种生命活动现象。

鱼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鱼生活在水中,环境条件比较复杂。引起鱼类发病的原因很多,如池塘不清整,腐殖质过多,水质败坏;放养的鱼苗、鱼种未经消毒,带进了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投喂的饲料不清洁,不新鲜;投喂饲料不定量,忽多忽少,使鱼饥饱不定;食场不消毒,残饵不捞除,造成腐败分解;鱼病流行季节前不注意用药物预防;病鱼和死鱼没有及时清除,到处乱扔;拉网、放养和运输鱼苗、鱼种过程中操作不慎,使鱼体受伤;使用带有病原的水桶、捞海、网具;鱼种放养过密,生长不匀;鱼苗下塘时,温差太大等。所有这些因素,都为病原体的感染或侵袭鱼体创造条件。

了解鱼类发病的原因和病原体,对于采取积极措施,加强饲养鱼类的日常管理,增强鱼

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控制病原,预防鱼病的发生,发展养鱼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鱼体、病原、池塘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鱼类是不能离开水而生存的。但是,水并不一定能保障鱼类的生命,因为鱼和所有的生物一样,必须与生活环境和谐统一,鱼的生活环境就是水体。鱼要生活,一方面要求有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则需要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养殖水体,由于为了达到高产的目的,其环境条件大多是由人为因素控制的,对养殖鱼类来说,具有强制性质,如果生活环境发生不利于鱼类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它原因引起的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会影响到鱼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就为病原的侵害提供了可乘之机。

鱼病病原体主要营寄生生活,它们是水生生物中的特殊成员,每一类病原体的生命周期中,均需经过繁殖、传播、侵袭、寄生、发育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需与水环境发生关系。如若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病原体的繁衍或发育,疾病就难以发生。

还应当指出的是,养殖水域中,由于诊断、防治等均是以一个养殖单位,如鱼池、网箱等为衡量标准,也是以群体的发病率、防治率为依据,故鱼病发生的判断,是以一个养殖水体为单位的。但鱼病发生的原因还涉及到养殖水体以外的环境,否则难以回答病原来自哪里,如何进入养殖水体等问题。

由此可见,鱼病发生的原因是由病原、环境条件、鱼类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只有了解鱼病发生的原因,才有助于我们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二、鱼类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能使鱼类致病的外界因素很多,可以概括为理化因素、生物因素、人为因素三个方面。

1、理化因素

鱼类是变温动物,因而水体的各种理化指标对鱼类的生活、生长、繁殖具有特殊的作用。影响最大的是水温、透明度、溶解氧、酸碱度以及水中的化学成分、有毒物质及其含量的变化等。

(1)物理因素

主要为水温和透明度。不同种类的鱼及其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不同的要求。水温直接影响水中细菌和其它水生生物的代谢强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细菌和其它水生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同时细菌分解有机物质较无机物的作用大大加快,因而能提供更多的无机营养物质给浮游植物利用,制造新的有机物。使水中各种饵料生物都得以加速繁殖,养殖水体的物质循环强度也随之提高。一般随着温度升高,病原体的繁殖速度加快,鱼病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个别喜欢低温的病原体种类除外,如水霉菌、小型点状极毛杆菌(竖鳞病病原)等。水温突变对幼鱼的影响更大,如初孵的鱼苗只能适应±2℃以内的温差,6厘米左右的小鱼种能适应±5℃以内的温差,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发病死亡。

(2)化学因素

水化学指标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标志,也是导致鱼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在养殖池塘中主要为溶解氧、pH值、非离子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

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为鱼类生存所必需。水中溶解氧主要来自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中浮游植物量的多少决定了溶解氧的多少。浮游植物因不同的种类而使水呈现不同的颜色,肉眼观察,浮游植物量大,则水色较浓,淡绿色、绿色、褐色、黄绿色的水,浮游植物量较大,一般不会缺氧;白色、灰色、灰黑色的水,浮游植物量较小,容易缺氧。一般情况下,溶解氧需在4克/立方米以上,鱼类才能正常生长。实践证明,溶解氧含量高,鱼类对饵料的利用率高,饵料系数较低。当溶解氧低于2克/立方米时,一般养殖鱼因缺氧而浮头,长期浮头的鱼食欲较差,生长不良,饵料系数较高,鱼体抵抗力差,极易感染烂鳃病;当溶解氧低于1克/立方米时,就会严重浮头,甚至“泛塘”。但溶解氧也不易过高,当达到饱和时,就会产生游离氧,易引起鱼苗、鱼种的气泡病。

pH值 大多数鱼类对水的酸碱度有较大的适应能力,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之间,pH值超出一定范围,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生物的死亡,高限为9.5~10,低限为4~5。北方盐碱地水域pH较高,养殖鱼类有较大的耐碱性,但鱼苗培育受到较大影响,鱼苗成活率较低。 pH值小于7时极易感染各种细菌性鱼病。实践证明鱼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也低,生长缓慢,体质瘦弱,极易发病,尤其易患打粉病。

非离子氨 水质检测中的氨氮指标,是衡量养殖水体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当氨溶于水,其中一部分氨与水反应生成铵离子,一部分形成水合氨,也称非离子氨。水环境中非离子氨过高会抑制鱼体内代谢生成的氨向水体扩散排出,积累在鱼体内。非离子氨有相当高的脂溶性,能穿透细胞膜毒害细胞,最终可损害鳃、皮肤黏膜、肝等组织,因此,非离子氨对鱼虾有很强的毒性。轻者养殖鱼类食欲较差,重者引起烂鳃。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量监督检疫管理局2002年发布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水域功能和标准分类,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水域执行Ⅱ类水标准;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执行Ⅲ类水标准。Ⅱ类水基本项目氨氮标准限值为0.5克/立方米,Ⅲ类水基本项目氨氮标准限值为1.0 克/立方米。养殖水体氨氮浓度达到0.5时就会引起鱼虾的慢性应激反应,达到1.0时会引起鱼虾急性应激反应。非离子氨与pH值、水温的高低密切相关,pH值、水温越高毒性越大,高温季节,午后水温较高时,鱼出现摄食减少,即可检测水体氨氮指标。

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虾蟹类甲壳动物对亚硝酸盐的敏感性比鱼类要高得多。亚硝酸盐由鳃部、皮肤等黏膜进入血液,可使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价血红蛋白,失去生物活性功能,出现组织缺氧,严重时导致死亡。亚硝酸盐中毒后的症状:厌食;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急速,经常上水面呼吸;体色变深,鳃丝呈暗红色。淡水养殖水体要求亚硝酸盐含量应在0.2克/立方米以下。

硫化氢 硫化氢是一种有毒物质,对鱼类有极强的毒性。同时,它的氧化还要消耗水中氧气,1毫克硫化氢被氧化需消耗水中1.4毫克的氧。因此,在产生硫化氢的水体中,溶氧量会迅速下降。

2、生物因素

与鱼病发生率关系较大的为浮游生物和病原体生物。常将浮游植物生物量过高或种类不好(如蓝藻、裸藻过多)作为水质老化的标志,浮游植物生物量过高、到衰老期或大批死亡,会败坏水质,引起水体缺氧,并引发病原体的大量繁殖,鱼病的感染机会增加,鱼病的发生率提高。同时中间寄主生物的数量高低,也直接影响相关疾病(如桡足类会传播绦虫病)传播速度。

3、人为因素

在渔业生产中,由于管理和技术上的种种原因而诱发的鱼病,统称为人为因素致病,主要表现为:

(1)鱼类的体质下降,抵抗力减弱

①放养密度不恰当 在池塘里,每尾鱼均占有并利用一定的空间(水体)。若放养密度过大,容易引起缺氧和缺饵,同时,养殖鱼类密度过大,排泄量加大,既恶化生态环境,又加剧了生存竞争,其结果是鱼体生长差异大,部分鱼体瘦弱,抗病力下降,一旦病原体进入,就会发病以至于死亡。

②混养比例不合理 鱼类混养的目的在于合理利用水体和饵料,如果比例失调,则由于食物链的关系,出现争食现象,造成缺饵、营养不良,导致抗病力下降。

③饲养工作不正常 饲养管理水平的差异,不仅影响鱼的产量,而且与鱼病密切相关。投饵不匀,时投时停、时多时少,使鱼饥饱失常,造成鱼群体质下降,饲料质量不符合标准或投喂发霉、变质的饲料,极易诱发草鱼的肠炎。

④技术操作不细致 在精养池塘,人为因素的加入大大的加速了鱼病的发生,在拉网捕鱼、分池并塘及苗种运输过程中,往往因操作不慎、动作粗糙,给鱼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如鳍条断裂、鳞片脱落、皮肤擦伤等,如未及时处理,这些创伤就会给病原体的入侵开了门户,极易引起继发性感染。所以精养池塘的鱼病发生率高,防病、治病工作也更为重要。

⑤用药不当 现行水生动物防疫体系不健全,滞后于水生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同时职业兽医制度及兽医处方制度尚未建立,缺乏鱼病诊断手段,加上渔农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意识差,在没有正确诊断的情况下,病急滥用药,给疾病防治增加了难度。

(2)有毒物质的进入,促使环境恶化

①有毒废水的排入 许多厂矿在其生产过程中,常有大量废水排出,其中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如未经净化处理,直接排入渔业水域,必然会使鱼类中毒。硫化氢、砷化物、酚类、有机农药、石油、强酸类、强碱类、重金属盐类等,均可使环境恶化。轻则污染水质,诱发鱼病,或使鱼肉变味,以至于不堪食用;重则造成大量死亡。

②水质底质的恶化 鱼池经长期养鱼,食物残渣、粪便积累过多,池底淤泥加厚,如不清理,有机物耗氧量将增大,高温季节极易因缺氧而泛塘;淤泥中的营养物质不仅是细菌的培养基,而且是寄生虫及虫卵的避难所。草料、食物残渣等有机物在缺氧条件下,会产生大量有机酸、氨和硫化氢等,使水质酸化,抑制鱼类生长,消弱其抗病能力,使其易患鱼病。

(3)管理不善,病原体得以传播

①使用污染的饵、肥 直接施用变质、腐败的饵料和未经充分发酵的草食性动物粪便,将所携带的大量微生物直接带入鱼池,使病原体得以传播。

②病鱼尸体任意丢弃 一些发病将死或已死的鱼未及时捞出,或已捞出而未经深埋,任意丢弃,使其所携带的病原体得以传播。

③排、注水处理不当 引用已被病原体污染的水源,将发病鱼池的池水任意排放,不作处理,以致扩大污染水源,使病原体传播蔓延。

三、鱼类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鱼类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致病生物影响下,是否发病,与鱼群本身的易感性和抗病力有密切关系,鱼的品种和体质是鱼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鱼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易感鱼群和体弱鱼的存在是疾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实质上是缺乏免疫力所致。一般杂交的品种较纯种抗病力强,当地品种较引进品种抗病力强。体质好的鱼类各种器官机能良好对疾病的免疫力、抵抗力都很强,鱼病的发生率较低。鱼类体质也与饲料营养密切相关,当鱼类的饲料充足,营养平衡时,体质健壮,较少得病,反之鱼的体质较差,免疫力低,对各种病原体的抵御能力下降,极易感染而发病。同时在营养不均衡时,又可直接导致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如瘦背病、脂肪肝等。

1、种群因素

各种生物对某些疾病,特别是微生物病常有“种”的不感受性,称非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能力与生物的进化有关,其作用是较为广泛的。鱼类也不例外,如鲢、鳙不感染或极少感染细菌性肠炎,也不会发生草鱼出血病;同样草鱼很少感染多态锚头蚤。

2、个体因素

同一种群中,不同个体对疾病有不同的感受性,这种能力与个体的健康状况,亦可能与其遗传因子有关,通称特异性免疫,包括种属免疫、先天获得被动免疫、病后免疫和人工接种免疫等。在同一口池塘中的同种、同龄鱼中,通常健康鱼不易患病,体弱鱼易患病。

3、年龄因素

某些疾病的发生和消亡与鱼的年龄有关,或仅仅在某个年龄段才患某种疾病。如白头白嘴病通常只在6厘米以下的幼鱼中发病,九江头槽绦虫仅使10厘米以下的草鱼种发病,当年鲤鱼不发生痘疮病。实际上,还可能与其免疫能力(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有关。

鱼病病原的基本特征

能使鱼类致病的病原体虽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概括起来,分为微生物和寄生虫两大类,并由其引发传染性和侵袭性两大类疾病。

一、传染性鱼病的病原体特征

传染性鱼病的病原体是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这些病原体大致具有下列特征,

1、具有很大的变异性

这种变异性通常表现为病原体的生活方式可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随之而来的则是生化和毒力——致病力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