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教子不可忽视的101个误区
29310300000028

第28章 放纵孩子的小脾气(3)

小磊的父母自以为做了一件很对的事,他们在帮助孩子扔掉垃圾。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轻轻松松扔掉的都是儿子记忆中最美好的东西,扔掉的是儿子的欢乐。从那以后,小磊回到家便将自己关在房里,很少和父母说话。因为在小磊的心里,父母是那样的冷酷无情,他们不但很少给他欢乐,还扔掉了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无穷快乐的东西,他们太自私,太不理解自己了。

渐渐地,这个家庭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深了。父母抱怨小磊不体谅自己的.辛苦,小磊抱怨父母除了忙挣钱,从来就没真正关心过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他无法原谅父母扔掉了他最珍贵的东西。

【专家点评】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经济条件好了,对一些不值钱的旧东西没必要保留。从卫生角度讲从卫生的角度考虑,父母更加不愿意让孩子保留一些不卫生的东西,就强行扔掉了,而忽视了这样做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广大家长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但爱惜物品、爱惜别人劳动成果的品德不能因此被忽视。虽然一个玩具没有多少钱,父母也许不会在乎孩子丢一个、毁坏一个,但却会使孩子因为东西、物品来得太容易而从来不懂得珍惜,养成大手大脚、随意破坏丢弃的毛病。家长的做法让孩子产生这样的心理:反正没有用了,扔了父母就会给买新的,那么不喜欢原来的东西了或是看到别人有什么更加流行、新奇玩意,就故意扔掉或毁坏旧的要新的。这样的话,还会引出作假、撒谎的问题,对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鉴于以上危害,给出家长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教子有方】

1、给孩子选择保留的权力。

家长如果想替孩子收拾东西,自认为一些东西没有用处了,想要扔掉,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尊重和接受孩子的合理建议,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力,不要事事替孩子当家作主。

2、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

孩子眼里的世界和大人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有时大人认为不值钱的东西,甚至是该扔掉的东西,在孩子的眼里也许是“无价之宝”,所以家长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价值观强加在孩子身上。

3、帮助孩子收藏他以前喜欢的东西。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帮助孩子收藏他以前喜欢的不值钱的东西,这样孩子会把父母当做可信赖的人。

069、孩子不可以与大人争辩

【开门见山】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为了面子、为了在别人面前不尴尬,所以要求孩子不可以和大人争辩;也有一些家长们认为孩子小,见识少、阅历浅、处世不深、不成熟,从而形成了“父母说话孩子听”的定势思维,孩子只能“言听计从”,不少家长不允许孩子争辩,奉行“父母之言”的教诲,在这种思想下教育出来的孩子会缺乏自信心和创造力。

【引以为戒】

镜头一:“妈妈,您这样做是不对的。”七岁的儿子大声说,“我有看电视的自由!”听到这话,我非常恼火:自古都是母慈子孝,哪有孩子这么和自己妈妈说话的?”我说不许看就不许看,明天你要上学,早上还得早点起床。”我把电视机关掉,“不错,你是有自由,不过,我也有管教你的义务。”

“你要打我吗?”儿子可能从我的语气中感受到了威胁,“打我是犯法的,触犯未成年人保护法!”

“看看谁来保护你!”我实在忍不住,把他从沙发上拖起来,照着他的小屁股打了几巴掌。儿子大哭起来,直到我把他拉到床上,他仍在啜泣,迟迟才入睡。

镜头二:曾经在上学的时候结识了学校的宿管员王阿姨,她是一个五十多岁,但很和蔼的女人,因为是老乡,所以经常和她聊天。他经常和我说她这么大年纪还来做宿管员这个工作,就是因为自己的儿子太不省心了,没出息,不得不这么大岁数还出来工作,但是有时候自己也很后悔。当时没能明白王阿姨这句话的意思,在后来的聊天中才明白原来王阿姨所谓的儿子不省心是什么意思,自己又在后悔什么。

王阿姨是中年得子,那时候她三十多岁,为了照顾好这个儿子、教育好儿子,她放弃了一份待遇非常好的工作,也放弃了学习的机会。为了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既听话成绩又好的孩子,王阿姨付出了许多。但是她却忽视了一点,他从来不让孩子对她的话质疑,更不允许孩子和她争辩,她要求孩子拿她的话当“圣旨”一样,孩子在这样的家教下成长了二十几年,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一点儿信心和思想都没有。现在是妈妈拨一下他就动一下,现在都二十多岁的人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先问问妈妈,自己一点儿主见都没有。

在王阿姨这样不许和大人争辩的思想教育下,最后教出了这样一个孩子,很值得我们深思。

【专家点评】

常听有的家长抱怨,“孩子太不听话了,竟然和我争辩。”其实,家长反对孩子争辩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孩子这样做是不尊重自己,是在与自己为难,家长感觉很没面子,所以不允许孩子和大人争辩。

对孩子来说,与家长争辩是一种自信、自立、自尊、自强的表现,是一种心理的宣泄。在对一个问题产生不同想法时,孩子通过争辩表明自己的想发和自己要走的路,这说明孩子在认真思考问题。如果一个孩子从不与人争辩,总是大人说什么是什么,与世无争,那么,他的勇气、智商、进取心,自信心、正义感等就值得怀疑了。

家长不允许孩子争辩对孩子的成长是及其不利的。争辩是争论、辩论的意思,是各执已见,相互辩论说理。这样做有利于思想沟通,通过争辩达成共识、解决问题。在遇到任何事情时,家长不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不知道事情的是非曲直,总是规规矩矩,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和独立性,进而失去创造力。

家长不允许孩子和大人争辩,还会影响孩子的动手能力,该会的事情不会做,该做的事情不想做,遇到任何事情总是依赖父母,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依赖病”。这种病症主要表现为:懒惰、没有精神、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依赖别人、胆小怕事、缺少求知欲望和创造精神、不敢尝试,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不能抵抗任何挫折。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了家长的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将会给孩子带来的巨大影响。那么,家长面对此问题应如何解决呢?下面笔者将给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教子有方】

1、让孩子学会争辩

在这里说的让孩子学会争辩,不是胡搅蛮缠,随心所欲的,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在讲道理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孩子违反了规则,家长就应该加以制止。值得提醒的是,由于家长是规则的制定者,所以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一定要以客观实际出发,否则,这种争辩就不平等了,也没有意义了。

2、鼓励孩子争辩

家长要鼓励孩子争辩。这种争辩不是无理地争辩,更不是大事小事都要争辩,要保证争辩的内容有价值、也要有范围和次数,在友好的范围内进行。通过争辩,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让孩子心悦诚服地去做事。通过孩子的争辩,能帮助孩子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还可使孩子弄清是非曲直,学习知识,在争辩过程中树立自信心,进而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070、漠视孩子宣泄情绪的需要

【开门见山】

成人的世界里都是“不喜形于色”的,而在孩子的世界里他们恰恰是相反的,什么事情都会“喜形于色”。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面不断扩大,学习的烦恼、升学考试的压力、同学之间交往、情感的烦恼都堆积在心里,孩子需要宣泄情绪。如果家长漠视孩子宣泄情绪的需要,会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

【引以为戒】

黄帆上班时突然接到儿子班主任老师的电话,让他今天一定给儿子黄小雨写假条,明天带到学校去。黄帆听了觉得很奇怪,儿子根本没有请假,为什么么要写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