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贪的人最有福,
因此,只要我们心态平和,
每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左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子罕是宋国的大官,有人拿一块玉献给他,子罕拒绝了。献玉的人说:“这件玉器是件宝物,所以才献给你的。”子罕道:“你把玉当成宝物,而我把‘不贪’当成宝物。我要是收下你这块玉,我们都丧失了各自的宝物,所以还是各人留着自己的宝物好!”
的确,不贪是人生的至宝。古往今来,无数贪财好名之徒为此而断送了前程、断送了性命。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欲望,适当的欲望能激发人上进,但要是欲望太盛,那就会给人带来痛苦。因为欲望太盛的人,常常失望就很大,他们会因为不能得到想要的东西而增添许多烦恼;欲望太盛的人,占有欲也会很强烈,有的人甚至会为了某个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走向罪恶……
所以,清心寡欲、视钱财与功名为外物的人,最容易满足,无所谓得到和失去,自然生活在快乐之中。
东晋的吴隐之经好友韩康伯的举荐,出任“辅国功曹”,因为能力突出,吴隐之在仕途上一帆风顺。
吴隐之虽然官越做越大,俸禄也越来越多,但他的日子依然过得很清贫。对此,很多人都不理解,有人问他:“你苦读诗书才换得了今天的地位,还过着这么清贫的生活,不觉得有点亏吗?”
吴隐之回答说:“我读书的确是为了做官,但如果做官只是为了贪图富贵,那么我的人生就显得太低俗了,人生也就没有什么幸福可言了。对贪图富贵的人来说,读书做官是件坏事,那种做法让人感到痛心,我不想成为那种人。”
吴隐之每次领到俸禄后,第一件事就是接济生活困难的亲友和乡邻。为此,他的妻子常常埋怨他:“你一不贪二不占,这在官场上已是很难得了。我们家也不富裕,要是再用辛苦所得的俸禄接济别人,你还不如去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呢!”
吴隐之为了让妻子支持自己的做法,就劝诫她说:“将贪心戒除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做到。我担心自己一旦富裕起来,就会一心去追求享受了,所以,我保持清苦的生活是好事啊!”
一天,吴隐之外出办事,天突然下起雨来,吴隐之看见一个年轻人抱着一件蓑衣在雨中走,感到很奇怪,便上前询问:“你为什么不用蓑衣遮挡风雨呢?”年轻人说:“蓑衣是我捡到的,把别人的东西披在自己身上是不合适的,所以我抱着它。”年轻人的做法深深地感动了吴隐之,他说:“你的这种做法,我都很难做到啊!”最后,吴隐之将女儿许配给了这个年轻人。
为了褒奖吴隐之清廉有德,朝廷多次下文表彰他,对他更是十分信任。当时,富有的广州地区官吏贪污盛行,朝中大臣就推荐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去整治贪污。
推荐吴隐之的人对皇上说:“一个人要是能做到不贪不占,那么世上就没有什么东西能诱惑他,这样做人才能保持公正。在很多诱惑面前,吴隐之都经受住了考验,这是当今很多人不可比的。”
吴隐之任广州刺史后,一大批贪官污吏受到了严惩,当地的风气日趋淳朴,大小官吏也都奉公守法。
唐代名臣魏征在编修《晋书》时,用“晋代良能,此焉为最”来评价吴隐之。
人无欲则不贪。吴隐之之所以能够做到不贪、受人尊重,很大的原因在于他有一颗无欲之心。不贪之人,不会因为贫穷而干鸡鸣狗盗之事,也不会因为富贵而变得奢靡;不贪之人,不会因为无权而献媚于人前,也不会因为有钱而横行于乡里。
一个人幸福与否,并不在于物质的多与少。富足奢侈的生活并不等于幸福快乐的生活,如果你整天沉迷在物质享受之中无法自拔,这样的人生就像在大海上失去航向的船,当别人都扬帆远航的时候,你却只能在原地打转,又有什么幸福可言呢?所以,我们要知道,追求幸福时,不要老是唯利是图,养成一个知足的心态,同样能撷取幸福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