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牙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全面呵护我们的口腔
29247800000082

第82章 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口腔扁平苔藓最为常见的发病部位是颊部,常呈对称性发生,单侧发生者少见。其次为唇部、舌背、口底及腭部。发生于牙龈者为最少。

口腔扁平苔藓的分类方式也有很多。为帮助大家理解,我们就以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表现进行分类。

(1)单纯型扁平苔藓在临床上最为常见,其临床表现为丘疹状病损,呈环状、树枝状、条纹状及斑块状,其特点为珠光样白色丘疹。用放大镜观察,可发现相互交织延伸成线条状、网状、环状、斑块等多种形态的白色珠光损害,原来都是由呈圆顶状或半球状、表面光滑的小丘疹紧密排列而成的。丘疹表面都存在角化过度的现象,所以光线照射上去有珠光样的色泽反射。这种类型的扁平苔藓癌变的可能性较小。

(2)丘疹型扁平苔藓。其临床特点为状如针头大小、微隆起的丘疹损害,散在或成簇分布,不成条纹,多见于颊部或唇部。此型的表现与“皮脂腺异位”极为相似,严格说来,皮脂腺异位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生理错位现象,也就是说原本正常的皮脂腺应长在皮下,但发生皮脂腺异位时,皮脂腺错长在黏膜之下。临床上可见皮脂腺状如针头大小或小米粒大小,呈淡黄色,散在分布,表面光滑,好发部位与口腔扁平苔藓相似,为颊部和唇部。患者多无自觉症状,口腔扁平苔藓与皮脂腺异位极为相似,医师们应仔细鉴别。

(3)疱型扁平苔藓。该型以“疱”为主要特点,不多见但病情较为严重,发病原因不清楚。疱的直径一般为1~5cm,呈半透明状,较易破溃,疱破裂后有较透明的液体溢出,形成一个浅而平坦的糜烂面。由于疱的发生有先有后,所以疱和糜烂面常同时存在,它们多发生于颊、腭、唇及龈颊沟等部位。这种疱型病变应警惕癌变。

(4)糜烂型扁平苔藓。其临床特点为不规则形态的表浅糜烂,糜烂面的基底平坦,界线较为清楚,有黄色的渗出物覆盖在扁平苔藓的表面,周围充血发红,并可见微灰白色、带珠光色彩的条纹。糜烂在口腔黏膜各个部位均可发生,老年体弱者多见,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也会感到疼痛。如果糜烂经久不愈,又有红斑样改变,其底部有硬结浸润增生,失去正常的柔软性与弹性,此时为谨慎起见,应做活体组织检查,高度警惕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