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牙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全面呵护我们的口腔
29247800000063

第63章 什么是牙结石?什么是软牙垢?怎样防治

牙石是黏附于牙齿或义齿表面的钙化团块。它是由菌斑逐渐矿化形成的。根据附着的部位不同,可以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龈上牙石位于龈缘的牙冠一方,在牙面上可以直接看到,通常为黄白色,但它容易被烟草(吸烟)、饮料、食物、药物染色而变为黄褐色,它有一定的硬度,形成较快,也容易被器械从牙面上去除。口腔卫生不良者牙石较多。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下的龈沟或牙周袋内,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必须使用口腔检查用的探针深入龈缘下,才能确定其位置和大小。龈下牙石质地坚硬致密,牢固地附着于牙面,较难去除。由于龈沟和牙周袋内常有血渍渗出,龈下牙石颜色多为棕色或黑色,它形成的速度较慢。

牙石是菌斑逐渐矿化的结果。由于矿盐的沉积,柔软的菌斑逐渐变硬。菌斑形成4~8小时,矿化即已开始,到12小时时菌斑已矿化60%~90%,在菌斑矿化的表面又逐渐形成新的菌斑,新的矿化再度开始,如此一来,菌斑的形成与矿化持续不断进行下去,牙石的体积就不断增加。不过,由于唾液的冲洗,咀嚼活动及各种因素的影响,牙石的体积不会无限制的增大。

牙石的表面总是覆盖着一层菌斑,故很难将牙石与菌斑在引起炎症方面的作用区分开来。龈上牙石的直接机械刺激作用可能造成龈炎,但牙石的表面总是覆盖着菌斑,菌斑也会使牙龈发生炎症,并使炎症持续加重。由于牙面是菌斑停留的最好部位,故要去除菌斑,必须去除牙石。龈下牙石是牙周袋内的产物,它继发于牙周袋形成之后,同时也是牙周袋持续存在的原因之一。龈下牙石的机械刺激会使牙周袋内壁发生溃疡,并使其不易愈合,使牙龈出血和牙周感染加重。

无论是龈上牙石还是龈下牙石,它们都是牙周病持续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由此可见,在牙周病的治疗中去除牙石是多么重要。

软垢又称为白色软垢,是附着于牙面的柔软垢状物,其颜色为黄白或灰白,黏着力弱,易被去除,用水流冲洗或用力漱口即可去除。对于软垢,过去人们认为是食物残屑堆积所致,但近来研究发现在清洗过的牙齿上,数小时后即出现软垢,而在此期间受试者并未进食任何食物。对软垢进行的系列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无结构的疏松混合物,其组成与菌斑相似,但不同于食物残屑,不具有菌斑的构造,细菌杂乱生长在其中,软垢中还混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唾液蛋白和脂类物质,而食物残屑非常少。

软垢中有大量的细菌生长以及脱落坏死细胞所形成的有害物质,它长期停留于牙颈部,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