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弹壳碎片穿过灌木丛雨点般落下时,人们发现一道亮光划破夜空——没头没脑、没有眼睛的德国火箭,从英吉利海峡对岸飞到英国内地,在撒满月光的田野上像横冲直撞的蝙蝠一样地呼啸着,如同成百上千的吸血鬼飞来吸吮英国人的鲜血。
这就是德军新研制的秘密武器V—1型火箭。它是一种用弹射器发射的飞航式导弹,重212吨,长76米,飞行高度2,000米,时速约600公里,射程可达370公里,携带炸药重7,000公斤。
为了对英美盟军诺曼底登陆的行动进行报复,迫使英国和谈。1944年6月13日夜,德国首次向英国发射10枚V—1火箭,其中一枚落在英国领土上。
6月15~16日,德国又发射200枚火箭,在飞越海岸的144枚中有73枚击中伦敦。在各种气象条件下V—1火箭的威胁始终存在,它的袭击给伦敦市民带来巨大的恐慌。
空袭警报不停地嘶鸣着。四处传来高射机枪向空中徒劳无益射击的声音,火箭仍不断地飞来。在远处的什么地方又传来一阵爆炸声。防空高射机枪更猛烈地射击着,防空警报器的声音不断地响着,而且越来越刺耳,越来越尖利。
到7月6日止,从法国沿岸各发射场发射的火箭共有2,754枚,伦敦平均每天要挨100枚。
大不列颠曾经遭到过可怕的空袭。但盟军于6月在诺曼底登陆成功后,平民们确实感到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他们不仅期待着胜利,而且希望以后再不会遭到空袭。而当德国的新式火箭开始大量袭击伦敦时,平民们的希望破灭了。令人沮丧的影响不限于平民群众,前线的士兵也开始担心家里亲人和朋友的安全。
因此,必须尽快地阻止德军的火箭发射。
后来英国皇家空军飞临法国北部,成功地将德军火箭储存库炸毁。到8月底,V—1火箭已不再构成严重威胁,希特勒所宣称的“奇迹”并没有出现。
希特勒说:必须坚持抵抗!
盟军登陆,非同小可,使纳粹将军们慌了手脚。
伦德施泰特和隆美尔认为,现在是当面把真相告诉元首希特勒的时候了,并且要他承认一切后果。
6月17日希特勒到苏瓦松北面的马吉瓦尔同他们开会,讨论形势。开会地点是在一所建筑坚固的地下避弹室里。
有趣的是,这座避弹室曾准备在1940年夏天进攻英国时作为希特勒的大本营,但是一直没有使用。现在过了5个夏天,非但没有向英国进攻,如今反而正受到盟军的进攻。
希特勒脸色苍白,神经质地摆弄着他的眼镜和夹在手指间的红蓝铅笔。他弯着腰坐在一只凳子上。陆军元帅和将军们站立着。
他简单地、但是冷冷地同大家打了个招呼。然后愤愤地说,他对盟军登陆成功十分气恼,并要在场的所有战地指挥官负完全责任。他说:“我命令全体将士,必须坚持抵抗,尽快恢复失地。”
两位元帅向希特勒力陈让德国陆军在诺曼底流血送死的不明智。他们建议把第7军有秩序地向塞纳河方向撤退,以免被盟军歼灭。因为撤至塞纳河一带后,第7军可以会同德军第15集团军一起,与盟军进行一场虽属防御性、却是机动性的作战,至少会将盟军迟滞在对德军有利的一线,而且尚有一些成功的希望。
希特勒对两位元帅的上述建议根本不感兴趣,对其他任何建议都听不进去,特别在随机调动部队方面,他甚至不肯给这些陆军元帅们比以往更多的自由。
希特勒不仅对陆军元帅们的忠告置之不理,反而滔滔不绝地向他们保证说,新的V型武器,即前面提到的火箭,将对战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陆军元帅们要求说,既然这种武器如此有效,就应该马上用来对付盟军所入侵的海滩,或者用来对付在英国南部盟军部队集结的港口。而希特勒却坚持必须集中轰炸伦敦,“以便使英国转向和平”。
这样,德军防御部队只能守在不断崩溃的防线上,毫无希望地坚持下去。陆军元帅和将军们也只能勉强执行希特勒命令,即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冈城——阿弗朗什一线。
很快,战争事实证明希特勒所指望的V型火箭,没有产生他所预期的那种效果,而盟军在诺曼底的军事压力却越来越大。
有一天,希特勒司令部突然来了电话,向西线司令部询问:“我们该怎么办?”
德军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元帅反驳说:“结束战争,此外还能做什么!”
很快希特勒撤了伦德施泰特的职,把东线的克鲁格调来接替他。
克鲁格元帅是一个身强力壮而富有进取心的军人。起初,他非常高兴,并且像所有新上任的司令官一样,充满信心。但是不到几天功夫,他就变得非常严肃和沉静了。因为眼前的战事太严重了。
没过多久,即克鲁格上任还不到2个月,德军不仅整个防御阵线被盟军突破,而且一支数量巨大的德军被围困在法莱兹“袋形地”,全军覆灭。8月16日,克鲁格被希特勒撤职。两天后,他在乘车返回德国的途中吞服氰化物自杀。
他在给希特勒的最后一封信中说道,虽然他认为对于其部队的失败他没有任何罪过,但他看不出在德国国内会获得多大同情。看来自杀是他可以采取的惟一的体面方法。他要求元首认识德国绝望的处境并缔结和约……
6月6日下午,当诺曼底登陆开始不久,英国首相丘吉尔就致电斯大林,通告了诺曼底登陆行动:
一切开始进行得都很顺利。水雷、障碍物和地面的炮台大多已被克服。空降很成功,而且规模很大。步兵登陆进展迅速,许多坦克和自行推进火炮已运上岸。气象预报中天气常转佳。
斯大林收到英国首相的电报,十分高兴。他当即回电表示热烈祝贺。回电说:
接奉来电,得悉“霸王”作战行动业已开始,并获成功。我们同感欢欣,并祝获更大成就。按照德黑兰会议协议所组织的苏军夏季攻势,将于6月中旬以前,在前线某一重要地段开始。苏军的总攻将随着部队之陆续转入进攻而逐步展开。从6月底到7月间,各项进攻行动将汇成苏军的总攻势。攻势行动的进展情况,当随时奉告。
正如斯大林在电报中所讲,6月10日苏联红军的夏季攻势中的第一阶段在列宁格勒战线展开,它揭开了苏军1944年整个夏季进攻的序幕。
这次战役从6月10日开始到8月9日结束。苏军参战的有:戈沃洛夫元帅指挥的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部队、梅列茨科夫大将指挥的卡累利阿方面军左翼部队,总共45万余人,火炮和追击炮近1万门,坦克和自行火炮800多辆,飞机1,547架。战役目的是迫使芬兰退出战争,改善苏德战场北翼的战略态势。
6月10、11日,列宁格勒方面军第21、22集团军分别发起进攻。17日苏军突破芬军第二道防线。
20日突破第三道防线,占领维堡。
21日,卡累利阿方面军第7集团军发起进攻,强渡斯维尔河。
25日解放了奥洛涅茨。
7月底苏军进抵苏芬边境线。至8月9日战线稳定在库达姆古巴、皮特凯一线。这次战役减轻了对苏军北翼的威胁,同时也为苏军尔后在波罗的海沿岸作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6月23日苏军又发动了白俄罗斯战役,波罗的海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2、3方面军都参加了这次战役,总兵力240万人,火炮36,400门,坦克5,200辆,作战飞机5,300架。
经过激战,苏军消灭德军54万人,给予德军中央集团军群以毁灭性打击,苏军战线向西推进500~600公里,解放了白俄罗斯全部领土和立陶宛的部分领土,并在波兰军队配合下,解放了波兰的东部,逼近了东普鲁士和华沙。
当白俄罗斯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的同时,苏军又发动了和沃夫—桑多梅日战役。
7月13日乌克兰第1方面军在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部发起了进攻,苏军共有120万人。
在这次战役中,苏军共击溃德军23个师,全歼13个师,解放了西乌克兰和波兰东南部,为而后在华沙方向至柏林方向上的进攻占据了有利的地位。
上述三个苏军战役都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盟军在西线开辟第二战场,苏军一系列的有力进攻,极大地吸引了德军,使其不能从东线抽出部队应付西线。
对于整个诺曼底登陆战役,斯大林元帅给予了高度评价。正如6月11日斯大林元帅在获得诺曼底登陆成功的消息后,分别给丘吉尔和罗斯福发出的电报指出的:
显然,原定计划中这次规模庞大的登陆行动,已经全部成功了。我的同事们和我不能不承认:就其规模,就其宏大的布局,以及杰出地执行计划情况来讲,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足以和它类比的事业。如众所周知,拿破仑当年打算强渡海峡遭到可耻的失败。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吹了两年牛皮,说要强渡海峡,但是就连作一个企图进行威胁的暗示,也下不了决心。只有我们的盟国才光荣地胜利实现了强渡海峡的庞大计划。历史将把这一业绩当作一项最高的成就而记载下来。
三、途穷末路
诺曼底的抢滩宣布了盟军反攻欧洲大陆行动的开始。其实,在登陆行动实施前几个小时,盟军的空降与轰炸就已惊醒了驻法兰西北部的德国军队。虽然德军早就知道盟军登陆迫在眉睫,但事到临头却也还是有些猝不及防。加上德军指挥机构在设置和协调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导致高级指挥机关的反应非常缓慢而且犹豫不决,错过了反攻的最佳时机。接连数日的阴雨天气也使德军放松了警惕,包括隆美尔元帅在内的众多西线司令部的将领,都认为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盟军是不可能试图登陆的。前线部队没有进入临战状态,甚至一些必要的巡逻警戒都被取消了。就在盟军登陆的关键时刻,德军一些重要指挥官都不在岗位,诺曼底地区惟一的装甲单位,也就是德军最初反击的中坚,第21装甲师师长弗伊希廷格尔少将以及师作战处处长认为恶劣天气不会有什么情况,乘机到巴黎休假,只留下参谋长留在卡昂的师部。隆美尔更是在前一天回到了他在德国乌尔姆附近的家中为夫人祝贺生日去了。而当盟军开始登陆时,掌握战略预备队指挥权的希特勒刚刚入睡,随从接到前线的紧急报告,却不敢叫醒他,直到他自己醒来。而此时已是6月6日上午10时,已是盟军的空降兵着陆8小时,登陆部队登陆4个小时之后了。
凌晨3时,驻守诺曼底的德国第7集团军第84军司令部的值班军官,隐约听到了从东海岸方向传来的飞机引擎声,但他们中没有人相信盟军会在如此恶劣的天气实施登陆。当第一批盟军伞兵空投到“大西洋铁壁”防线后面。以及首批进入海域的盟军舰只开始炮击诺曼底海岸的时候,第84军军长埃里希·马尔克斯将军才意识到这是一场真正的登陆战,慌乱之中急忙组织反击。
第7集团军参谋长马克斯·伯姆赛尔少将用电话向B集团军群司令部报告说“盟军空降兵已在我的防区着陆”,这次“看起来像是一次大规模的行动。”受隆美尔全权委托负责集团军群一切事务的B集团军群参谋长汉斯·斯派达尔上将向西线装甲集群司令冯·施维彭伯格提出请求,让他立即把当时距战场最近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火速调往海岸一带,全力反击登陆的盟军(在西线装甲集群所属的6个装甲师中,被划入隆美尔B集团军群的是第2装甲师,第21装甲师和第11装甲师,其中只有第21装甲师奉命向诺曼底方向移动,最后驻扎在冈城地区;另外3个力量最强的装甲师,党卫军第1装甲师,党卫军第12装甲师和装甲教导师则被编为最高统帅部的战略预备队,直接听命于希特勒,其他人无权调动。)当时这些装甲车辆已经作好了一切准备,随时可以开赴战场。但两小时后西线总司令冯·伦德斯特元帅的参谋长勃鲁门特里特将军给斯派达尔回电话,以“未经最高统帅部同意不能动用后备装甲师”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宝贵的时间和机会就这样白白被放过去了。事实上,在D日凌晨投入战斗的德军装甲部队只有弗伊希廷格尔少将指挥的第21装甲师。弗伊希廷格尔最早接到盟军伞兵在特罗阿尔恩一带着陆的消息,但他并没有得到出动坦克反击的命令,只好按照作战常规派出最前沿的步兵营去对付空降部队。当B集团军群获准出动装甲部队时,又碰上因轰炸造成的通讯中断,等命令传到第21装甲师师部时,时间巳过去了好几个小时。但在此期间,弗伊希廷格尔还是自作主张,派遣了由坦克组成的战斗群去攻击盟军伞兵部队。
党卫军第1装甲师的前身是1933年3月17日组建的“柏林警备队”,当时希特勒从慕尼黑的卫队中亲自挑选出120名士兵,作为个人的贴身警卫。同年9月的慕尼黑大会中,正式改称“阿道夫·希特勒”党卫队,由迪特里希任首领,1939年发展到3700人。在闪击波兰的战役中,它从南部发起进攻,势如破竹,于9月底攻入华沙。1940年德军进攻西欧,由于机械化程度高,该师6小时便攻入荷兰境内80公里。荷兰投降后,受命向南转进,协助在法国边境的德军作战。当6月24日法国投降时,它已攻至圣爱田地区,是进展最快速的德军部队。
党卫军第12装甲师组建于1943年,又称“希特勒青年师”,其成员都是来自“希特勒青年团”的年轻士兵。这些纳粹青年运动中最为狂热的分子虽缺乏必要的作战经验,但却都誓死“效忠元首”,自愿参加战斗。负责训练此装甲师的教官都是在东线久经沙场的老兵,师长是弗里茨·维特将军。6月16日维特在盟军空袭中丧生后,由绰号“坦克”的库尔特·迈尔继任师长。在诺曼底战场上,该师以“作战勇猛”和“杀人不眨眼”而著称。但其伤亡也是惊人的,由于仅凭“狂热”而缺乏作战技巧,当诺曼底战役结束时,党卫军第12装甲师的伤亡率竟高达90%。
装甲教导师是德国装甲部队中最为强悍的作战单位之一,也是装甲兵训练学校的示范单位。这个师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于伯林附近温斯多夫装甲兵军校的装甲教导团。当时是特地为抵抗法国军队的入侵而组建的。欧洲战争爆发后,教导团被编在第3装甲师内参加了对波兰和法国的闪电进攻。苏德战争开始后,该团中的许多作战单位相继投入东线战场。1943年岁末,德国最高统帅部下令在教导团基础上组建装甲教导师,由曾担任过隆美尔“非洲军团”参谋长的弗里茨·拜尔莱因中将出任师长,驻防法国北部。这个师在当时西线德军装甲集群所辖的部队中,是编制最全、装备最好的装甲师,成为反击盟军的中坚力量。随着1944年8月盟军在诺曼底登陆阶段作战的结束,威风一时的装甲教导师也走完了它的历程。当这支部队的残余逃出盟军包围圈时,只剩下一个坦克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