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逐鹿中原—淮海战役
29244400000041

第41章 追击围歼杜聿明(5)

这时,熊笑三也在一边打边鼓:“现在突围总比坐着等死好,我们在战争中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总统也没有理由责怪总司令了。”

邱清泉一看得到了熊笑三支持,又在一边大发感慨:

“还是欧洲人打仗最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投降,不像我们,明知打不赢也非在这里硬挺着。”

杜聿明终于听不下去了,他大声斥责邱、熊二人:

“你们突围吧,我就是不走,哪怕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等天亮后再说!”

熊笑三有些愤愤不平地跑出去了。不一会儿陈庄内外枪声大作。熊笑三这个人不是幽默过头,就是脑子有病,在这样战火连天的时候,为了达到早些突围的目的,竟半真半假地开起了天大的玩笑。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对杜聿明说:“总司令,大事不好!共军打到司令部来了,是走是降,快下决心吧!”说着还撕块白布拿在手里晃了晃。

谁知杜聿明是具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人,早巳听出枪炮声是一边响,知道是熊笑三在捣鬼,气得差点没晕过去。许久,他才抬起左手腕看手表。时针已经指向零点,他这才命令邱清泉通知各部队分头突围,同时给蒋介石拍去最后一份电报:·部队已混乱,无法坚持到天明,只好于此时分头突围。“

当杜聿明集团纷纷作鸟兽散时,我华东野战军各集团以猛打、猛冲的动作,迅速插入敌中心阵地,迫使敌无法再有喘息之机。到零时左右,敌13兵团就已全部崩溃,青龙集、鲁老家、朱楼集等地均被解放军攻占了。残余溃兵,均涌人第2兵团阵地。此时在第2兵团阵地的第74军军长邱维达,突然接到邱清泉的电话说:“李弥兵团垮了,共军已占领投掷场,请你注意!杜聿明已到黄庄户准备突走,我不能统一指挥了,请你自决。”从此之后,电话再也不通了。邱维达立刻召集51师师长王梦庚、58师师长王奎昌、参谋长江崇林、副参谋长林铸年及作战处长、炮兵团长等,欲决定突围部署,但到处都有枪炮声,溃兵乱窜,混乱不堪,只好匆匆定于凌晨2点突围,集合地点是阜阳。

邱维达本人跟着51师主力,由刘集向西南方向突围,立即受到解放军密集炮火的阻击,师长王梦庚当场中弹毙命,部队无人掌握,乱成了一锅粥。至天明,战斗结束,邱维达被俘。

由文强指挥的一路,于零时接到杜聿明的最后一次电话,要他们到第5军军部随他一起行动。可是,等他们在炮火中赶到第5军军部所在地时,连杜聿明和邱清泉等人的踪影都不见了。只见杜聿明的机要秘书冯石如正从公文包里取出机密文件,慌慌张张地在烧毁,脸惨白得如同一张毫无血色的白纸。

群龙无首,大势已去。文强等也只好混迹于乱兵群中,向着东南角奔逃。到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解放军清理战场时,也成了俘虏。

再说当时邱清泉见电报已拍完,一脚踢毁电台,拉起杜聿明,带着特务营就向外冲。杜聿明因腰腿有病,渐渐掉了队,10余名卫士也大半跑散。杜聿明带着仅有的几个卫士在黑夜中跑了半宿,走到贾砦附近时,正碰到解放军在向西运动,便立马隐蔽到战壕里,大气不敢出地趴了半天。最后还是杜聿明的副官尹东升战战兢兢爬了起来,看看部队已经过去,便催促杜聿明赶快化装,剃了胡子,还将一件士兵棉衣胡乱套在了杜聿明身上。此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杜聿明心里一阵绝望,掏出手枪企图自杀,被尹东升一把抱住,哭喊着夺下手枪。等解放军大队走远后,杜聿明等又强打精神继续往前走,准备走过一段后再向西转南。他们连续走了10多公里,沿途都看到有解放军。途中还碰到一位像解放军干部的人和一位卫生院长(以后还给杜包扎过伤口),杜聿明等冒充是解放军第11纵队的,侥幸蒙混过去了。黎明时分,杜聿明一伙正疲惫不堪地在两个村庄之间行进,不料被一个早起喂牲口的老乡发现,老乡一看这一小群国民党兵,急得丢下料草,撒腿就往附近的华东野战军第11师卫生处跑,一脚踏开门,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去抓、抓、抓国民党兵,快,快……”这种情况卫生处的人见多了,也没当成多大事,便派了两个通讯员去查看。由于那时补给困难,加上大批解放战士补充部队,无法及时换发解放军服装,因此解放军战士穿国民党士兵的服装是常有的事。两个通讯员上前询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副官尹东升还想冒充解放军,回答说:“送俘虏的。”问答之中,两个通讯员觉得他们不像自己人,立马亮出武器来:“缴枪不杀,优待俘虏!”副官、卫士都乖乖地放下了武器。杜聿明被俘后自称是第13兵团军需高文明。

杜聿明等人被带进村庄后,一位解放军战士说:“你们饿了吧!”于是送水送饭,给他们饱餐一顿。不久,解放军把杜聿明等分成两拨,只带着杜聿明、尹东升和司机到一位首长处谈话。

副官自我介绍说:“我叫尹东升,(徐州日报)记者。”

又指指杜说:“这位是第13兵团高军需。”

司机说:“我叫张印国,在徐州开商车,叫他们给拉来的。”

谈话的首长似乎有点怀疑,把杜聿明等人上下仔细打量了一番,然后问杜聿明:“你这个名字倒不错,第13兵团有几大处?”

杜聿明故作镇静:“六大处。”

“你把六大处处长的名字写出来。”那位首长笑吟吟地说,并把纸笔往杜聿明这儿推了过来。

杜聿明毫无准备,额头上开始冒汗了。作为副总司令,他哪里记得一个兵团几个处长的名字!杜聿明竟然开始打岔:“你贵姓?”

那位首长不急不恼地说:“我姓陈。”

杜聿明心想,如果是陈毅的话,可以同他老实谈谈。

但见左右人多眼杂,便说:“这个地方不太方便吧?”

姓陈的首长可能误会了杜聿明的意思,以为杜聿明怕飞机轰炸,就说:“不要紧,对你们的空军,我们有经验。

你只要坦白交待,我们一律宽大,除了战犯杜聿明以外。”

杜聿明暗想:“我就是,你还没发现呢。”

陈姓首长又问:“杜聿明是不是坐飞机跑了?”

杜聿明等人都顺水推舟地说:“听说跑了。”

姓陈首长看问不出什么结果,就让他们到另一间房里去休息。

后来又有一位干部前来,对杜聿明等人问了一遍,并进行了严密检查,然后将东西一一清点,交还给杜聿明几人。杜聿明感到解放军名不虚传,对待俘虏不错,态度好,手续清楚,纪律严明。特别是看到解放军得到人民群众的热情欢迎和大力支援,吃得饱,穿得暖,弹药足,斗志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后来一名战士对尹东升说:“你是安徽人,去找你的老乡去。”就把副官和司机张印国分开了。随后又把杜、张带到一个广场,从第3兵团大批俘虏面前经过。杜聿明看到许多熟悉的部下,觉得既惭愧又恼怒。他觉得自己迟早会被解放军发现。

被俘以后,“战犯”这个意味着罪大恶极的名词一直缠绕着杜聿明。张印国见杜聿明心神不宁,就多次劝杜聿明夜间逃跑。杜聿明认为自己腰腿疼痛,行动困难,逃出去走不动会死,被解放军发现也会死。与其被处死,倒不如先自杀,还可以做蒋介石的“忠臣·。杜聿明见一名警卫战士刚离开屋,于是抓起乙块石头往自己的头上猛砸,顿时砸得头破血流,不省人事;幸亏被警卫战士及时发现,立即把他送到卫生处抢救。杜聿明醒来后,一摸头上多了一层东西,那是解放军卫生员给他上药包扎的。他想扯下纱布,解放军战士便不得不给他戴上了手铐。

第二天,姓陈的首长又来问:“你叫什么名字?”杜聿明不耐烦地说:“你们已经知道了,何必再问。”

姓陈首长笑了。他指示几位战士用担架把杜聿明抬到了纵队司令部。陶勇司令员、张震参谋长对杜聿明以礼相待,谈话很客气。而杜聿明一直蛮横无礼,不愿谈任何问题。

杜聿明,字光亭,1904年生于陕西米脂县。黄埔一期,陆军中将,曾任国民党装甲兵团团长,34岁时即任第5军军长。1939年11月至12月,他率所部第1师(郑洞国为师长)、第200师(戴安澜为师长)、第22师(邱清泉为师长),与号称“钢军”的日本第5师团第12旅团在昆仑关进行了殊死决战,创造了毙敌4000余人的“昆仑关大捷”。捷报传出,举国欢腾。巍峨的昆仑关上,耸立起一座“陆军第五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杜聿明含着热泪亲笔用楷书写了400字的悼念碑文,蒋介石、何应钦也题词纪念。全国各地记者纷纷前来采访,杜聿明对记者说:

“这次战役胜利,各位在战场上都亲眼看到了,请如实宜传,用不着格外夸大。但有一点是需要着重宣传的,那就是强调本军是民众的武力,民众是本军的父老。所以诸位要记载这一次胜利,千万要带一笔:本军的胜利,其实也就是民众的胜利。”杜聿明这一席发自肺腑之言,曾令许多人为之感动落泪。1942年3月,杜聿明任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军副司令,率部入缅对日军作战,战功显赫。就是这同一个人,在不同战场的表现,反差竟如此之大。这不得不使人们将原因归究于战争的性质之所然:正义战争必胜,非正义战争必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邱清泉的命运就没有杜聿明这么好。邱清泉冲出陈庄后,带着自己的亲信特务营一个劲地向北逃跑。由于解放军一路围堵极严,惶惶然如丧家之犬左冲右突,就是冲不破这张大网,终至神经失常,持枪时而东跑,时而西窜,一路上癫狂地高喊:“共军来了,共军来了!”他刚跑到陈庄西北张庙堂西400米处,正想喘口气,突然,“哒哒哒”,解放军设在陈庄外围一阻击阵地扫过来一阵机枪子弹,邱清泉身中六弹,当即倒地身亡。

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部全被歼灭。

整个淮海战役以杜拿明的全军覆灭拉下了椎幕。

至此,我军将中原、华东战场敌军主力歼灭殆尽,为我军胜利渡江和解放南京、上海铺平了道路,为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敲响了丧钟;蒋介石损兵折将,从这里走向了覆灭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