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博弈全集
29238900000009

第9章 热钱横扫,焉知祸福(3)

“市场已经普遍接受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现实,美国经济进入衰退的疑虑继续加速了美元的贬值,美元兑亚洲货币汇价总体来说不断走低。”渣打银行财富管理部首席投资总监梁大伟谈及2008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展望与投资机遇时说,“这个时候亚洲新兴市场的投资机会还是不错,未来12个月内,部分亚洲新兴经济体平均预期市盈率是12倍左右,而这一数据在1999年最高是20倍。从PE水平降低角度看,投资亚洲市场是个机会。”

经济专家提醒说,对于亚洲国家而言,本币大幅升值将使其外汇储备的价值降低,相当于资产缩水,从而导致巨额损失并引发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亚洲货币升值的核心中国而言,在其外汇资产中,外汇储备总量占国内生产总值30%,人民币升值肯定会影响到美元资产的质量。

目前亚洲各国已经看到美元贬值的长期性,而且一旦美元暴跌对亚洲各国的冲击将会更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为此在本币升值问题上,亚洲各国政府2007年开始采取允许的态度,正是看到这一变化,投资者开始预期亚洲货币全面升值的时机正在来临。

在2007年和2008年,中国政府鉴于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开始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提高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而未来人民币需要兑其他货币加速升值,亚洲各国政府必须意识到面对未来全球经济格局所产生的变化,本币升值将规避全球金融动荡的冲击,亚洲货币升值将提升本国的购买力,从而有效地应对目前能源价格的上涨,抵御美国经济衰退的负面影响。

6.热钱撤离打开港元升息空间

在2007年,当中国内地资金如潮水般争先恐后涌向香港的同时,国际热钱也正浩浩荡荡向港股市场前进,据有关专家预计,这一股陆续流入香港市场的国际热钱规模很有可能高达千亿美元。

平安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罗念慈指出,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推算,2007年以来,尤其是在2007年初,国际热钱进入中国A股的规模呈直线上升趋势,2007年前3个月,每个月涌进内地的资金分别为50亿美元、90亿美元、140亿美元。最高点为2007年4月份,涌进内陆的国际热钱高达264亿美元。此后,则呈直线下降趋势。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际热钱进驻内地规模逐渐回落的同时,国际热钱进入香港的规模则呈直线上升趋势。2007年年初,涌进香港的热钱规模为40亿美元,此后几个月一直呈现迅速增长的趋势。

“热钱”持续流入香港,使香港股市连续攀升。2007年10月16日,港股恒生指数最高冲至29920点,收盘为28954.551点。自此,从8月17日至10月16日收盘,恒生指数大涨了42%。尤其在10月份,恒生指数连创历史新高,一度逼近32000点大关;恒生国企指数也上涨至20000点大关。港股日成交额保持在1500亿港元的历史高位。

“热钱”持续流入香港,除了股市节节升高外,港元兑美元汇率也一路走强。在2007年11月,汇率一直保持在7.75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迫使香港金管局多次主动入市承接美元沽盘。

然而,进入2008年3月中旬以来,港元对美元汇率持续走软,并于6月创出7.8175的近10个月新低。与此相对应,港元拆息逐步攀升,6月初更是出现了加速上扬态势。针对此现象,金融专家指出,种种迹象表明,国际热钱开始撤离香港市场。

专家认为,热钱撤离香港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2007年以来国际资金流出美国、涌入香港,令港美息差一度拉大到100基点以上,而随着2008年通胀水平高企以及次贷危机略为缓解,市场各方普遍预期美国降息周期将结束,美元汇率将触底回升,这是引发资金流出香港市场的主因。

其次,从内部因素来看,香港资产市场的疲弱表现也是导致资金撤离的重要原因。自2008年5月以来,受内地货币紧缩措施及A股市场疲弱影响,港股市场抛压沉重。房地产市场方面,来自中原地产的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1月份以来,香港楼市无论成交量还是成交金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随着利率见底,楼市顶点或已过去。

此外,越南金融市场动荡令国际资金对亚洲区内金融市场稳定性的担忧增加,其中包括货币政策和汇率的稳定性,而港元作为交易最广泛的亚洲货币承受抛压在所难免,这也是导致资金流出香港市场的一个因素。

多数金融界人士认为,如果热钱持续撤离香港,香港各银行或先于美国加息。专家指出,对于当前香港经济来说,也有加息的必要。

在港元联系汇率制度下,当国际资金流出香港,外汇市场上港元对美元汇率贬值至7.8上方,且偏离幅度大于交易成本时,香港发钞银行就会用港元现钞以7.8的汇率向外汇基金兑换美元,之后在市场上卖出美元,从中赚取差价获利。这样,港元现钞回笼使港元货币供给减少,港元拆息上升,从而使市场汇率回落至联系汇率水平,这也是联系汇率制度的自动调节机制。因此,资金外流的直接后果是港元拆息攀升。换句话说,在没有大型招股的情况下,拆息走高意味着国际资金流出香港市场。

数据显示,2008年5月27日以来,HIBOR港元1月期已从1.389%升至1.909%,2月期和3月期也分别从1.661%、1.838%升至2.141%、2.348%。金融界人士认为,从这个情况看,港元拆息短期内仍有继续攀升的可能,因为港元与美元仍存在约50基点息差,一旦美加息预期落实,而香港资产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国际资金很可能进一步流出香港。在这种情况下,港美息差不排除会拉平。

一般情况下,香港银行的最优惠利率会跟随美联储升减息而变动,但港元拆息高低是左右最优惠利率短期变动的主要参考指标。2007年以来,资金的持续涌入以及港元拆息不断走低,令香港进入负利率时代,2008年2、3、4月份香港CPI升幅分别达6.3%、4.2%和5.4%。因此,无论对于香港银行还是对于香港经济来说,都有比较强的升息需求。此次国际资金的流出以及港元拆息高企则为香港银行升息创造了条件,一旦港元拆息走高的趋势延续,不排除香港银行将先于美联储调升最优惠利率。星展银行在6月中旬宣布调升按揭利率20基点,此举或拉开香港各银行升息的帷幕。

当然,若香港银行业选择提前升息,不可避免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香港资产市场而言。但从2008年6月份股市和楼市的反应看,升息预期已被部分消化。在当前条件下,香港银行业升息的积极影响远大于消极作用。2007年以来,由于联系汇率制度的作用,香港经济周期与其货币政策背离,高通胀的状况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另一方面,香港经济仍维持高增长,2008年一季度GDP增幅达7.1%,较2007年四季度的增幅仍有2个百分点的增长,而失业率连创新低,2008年2~4月的失业率维持在3.3%的低水平。因此,专家认为,对于当前香港经济来说,既具备升息的条件,同时也有升息的必要。

7.热钱作祟,越南经济濒危

受到长达22年全面“革新开放”政策刺激和激励的越南经济,不仅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扩张,而且成功挤入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显眼位置(越南已经被看成是仅次于“金砖四国”的第五个新兴经济体)。然而,正当国际社会看好越南的时候,一场辐射越南经济各个角落的金融危机不期而至。

在2008年以来,越南股市一泻千里,越南盾大幅贬值,通胀持续攀升,贸易逆差迅速扩大,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使得各方对越南经济忧心忡忡,而国际“热钱”作祟正是使越南经济滑向危机边缘的重要因素。

2006年,越南股市跻身全球最火爆市场行列,主要股指涨幅达145%,2007年头两个月又上涨51%,推动越南股市总市值从2006年初的不足10亿美元猛增到150亿美元。

到2008年6月,越南股市从2007年最高点的1170点跌破400点,跌幅超过60%。随着股市的暴跌,房地产投资者也面临绝望的困境。越南产权投资市场达到了2年来的最低点,房地产行业以及地产投资者都受到沉重打击。胡志明市是越南的经济中心,该市的住房价格在2008年大幅下滑,并且许多买房者现在发现要偿还银行贷款有困难。

胡志明市一家房地产公司负责人Nguyen Trung Vu表示,该市房价最高时达到每平方米3000万越南盾到3200万越南盾,现在则跌落到每平方米2000万越南盾。胡志明市的房价从2007年底的5600美元/平方米下跌至目前的2800~3100美元/平方米,下跌达到一半。许多办公室和住宅的租赁价格也比2007年底有所下降。

他介绍说,2007年,许多能够一次性付款买下一套公寓的投资者都决定用这笔钱作为首付来买3套房子。开发商通常只要求购房者支付房款总额的20%~30%作为首付。在地产热潮中,投资者认为每套房产至少可以赚数百万越南盾。但是他们却没有预期到贷款利率的不断增加。2008年越南央行把基准利率从去年的12%提高到14%,以控制通胀。贷款利率的增加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使贷款买房者苦不堪言,生活陷入困境。

同时,面对通货膨胀带来的建筑成本上涨,房产开发商们也感觉到了压力。据悉,在胡志明市,一个建筑公司为了应付成本上涨的困境,要求投资者支付比合同要求更多的钱以分担成本。一时间,房地产投资商抱怨声四起。根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越南建筑成本上涨了40%。

越南经济为何转瞬间从天堂跌入地狱?经济专家认为,在2007年,越南还是世界投资机构的宠儿。如此迅速地从成功巅峰跌入悲剧谷底,首先在于越南政府犯了“一犬搏二兔”的理想主义错误,越南政府既希望大量引进外资,刺激经济发展,又想肥水不流外人田,竭力扶植国营企业“做大做强”,结果导致金融信贷政策过于宽松,摊子铺得太大,经济过热难以遏制。

此外,对于越南经济危局的解读,不少观察人士将其归因为国际资本或者“热钱”之所为。如在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一路高涨的背景下,外资成为了传递通胀的罪魁祸首;原先为追求越南盾升值目标而涌入的热钱直接吹大了越南国内资产价格的泡沫,而在2008年越南盾发生狂贬的背景下,热钱又迅速抽身而逃,进而引发了资产价格泡沫的破裂等。专家指出,在国际投机资本和“热钱”于越南国内肆意妄为的背后,可以发现更多的深层诱因。

注重速度、“超印赶中”是最近几年越南政府的最主要经济思维。在这种激进的思想主导下,越南货币政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资料显示,2006年越南的M2(广义货币)增长34%,2007年又增长46%,国内贷款余额2006年上升29%,2007年上升54%。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方面导致了流动性泛滥,另一方面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无论是从货币供给还是从原材料需求方面,通货膨胀都具备了现实基础。

问题的关键在于,越南宏观经济政策对关键经济数据的反应极度迟钝。该国CPI上行趋势形成于2007年初,恶化于2008年初,但在国际通胀和商品暴涨的大背景下,越南当局对其CPI看似“温和”的走高却毫无防备。一年的时间内,越南国内基准利率没有进行任何对应调整,通胀最后如脱缰之马肆意狂奔。

不仅如此,为了维持经济发展速度,在国内资金供给和外汇储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越南在几年前就制定了号称“最激进”的吸引外资政策,其在2006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就开始放开资本项目的外资直接投资,外资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上限也放宽到49%。随后外资如潮水般涌向越南。

由于越南国民资本积累有限,因此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主要是外来资本。特别是,在越南资本账户开放的条件下,前期介入的外来资本不仅得以从容脱身,还利用后期通胀恶化的局面,在外汇市场反手做空越南盾来放大利润。越南政府的管制措施仅仅是在泡沫已经显化并行将破裂前夕,仓促出台房产交易税和股票收益税,这反而助推了泡沫的破裂。

金融专家经过观察发现,外资在越南经济增长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据越南计划投资部的统计,2007年外资在越南国民经济中的份额已占社会总投资的15.8%,占出口额的19.8%,越南经济已经染上了十分明显的外资依赖症。然而,尽管外资支撑起了越南经济增长的庞大身躯,却并没有改变越南进口增长远远快于出口增长的外贸局面,相反,为了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越南必须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其国际经常项目收支不断恶化,逆差日益放大。

为了维持资本内流,越南货币当局又不得不维持本币高汇率,特别是为了防止越南盾对美元的贬值,越南央行不断在外汇市场上大量购买美元,卖出越南盾。如此对冲操作既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的流动性,同时也将越南盾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经济专家得出结论,政府急于求成是越南遭遇经济动荡的主要原因。经济专家认为,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如何学会与国际资本打交道,并及时进行金融预警,已成越南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

为了缓解通货膨胀,稳定国内经济,越南央行不仅缩减了货币供应量,还对贷款采取了更加严格的限制,增加了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增加债券发行量,同时也提高利率等。

就越南采取的措施,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的这个微妙时期,所有的银行重组都会产生复杂的效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高级经济学家乔纳森·平克斯说:“越南必须认识到,确实有全球问题的影响,但是越南本身也有非常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

针对越南经济的动荡,中国专家警告说,越南所遇见的这些问题,在中国都不同程度地已经、正在或即将发生。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也同样碰到了诸如CPI居高不下、投资过热难以控制和国企改革、人民币汇率改革等也面临进退两难的取舍问题,境外游资同样虎视眈眈。因此,中国政府不但应了解越南悲剧发生的原因,更应随时警惕这种悲剧的重演。

8.热钱借保险投保悄然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