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货币博弈全集
29238900000005

第5章 美元贬值:美国经济的双刃剑(4)

在2008年,美元贬值的速度如脱缰野马。4月10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6.9920,首次突破7元关口。按照“汇改”之初的汇率计算,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15.5%。中国是全球官方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在全球已知的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有约65%是美元。

对拥有大量美元外汇储备的国家来说,美元贬值使该国的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受损。有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以来的五年间,通过美元贬值,外汇储备国则因美元贬值损失达4147亿美元,相应地美国得到4147亿美元的额外利益,约占到美国年财政支出的20%。

2008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截止到2008年2月底,中国外汇储备为1.65万亿美元,其中大约有70%是投资以美元为计价的资产。

而对中国来说,美元储备的贬值是最简单直观的影响。从2003年3月到2008年3月,仍以同期美元贬值的幅度估算,中国在这一阶段新增美元储备的贬值应达1332亿美元。

美元贬值致使多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受损。2008年3月27日,日本财务大臣额贺福志郎表示,由于美元贬值,日本的外汇储备损失约为18.5万亿日元,合1872亿美元。曾长期高居全球国家外汇储备第一、2007年12月以9733.65亿美元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的日本,历史上曾饱受美元贬值之苦。1985年,“广场协议”签署后,美元兑日元持续大幅度贬值,一位日本经济学家说:“美元兑日元的单独贬值,使得日本的经济损失与整个二战的日本损失相当,并且使日本陷入长达十几年的经济低迷。”

在2008年4月,美元兑日元跌到1∶95,创12年来新低。丰田公司称,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每升值1日元,该公司利润就将减少3.5亿美元。以日本国会众议院议员、前金融服务大臣山本有二为首的一批人士,日前向日本政府提议,应仿效中国、新加坡建立日本自己的主权财富基金,通过金融投资管理,避免外汇储备因美元贬值而导致损失。

2008年2月,印度外汇储备高达3012亿美元,升至世界第四。由于外汇储备的96.8%为货币资产,其中绝大多数为美元,因此印度受美元贬值的拖累比中国更严重。印度央行2007年底在2006~2007年度报告中说,由于美元贬值,截至2007年6月底,央行的外汇资产损失6500亿卢比(1美元约合41卢比)。据《印度时报》报道,由于卢比升值,印度出口总量上升,利润却同比缩水,11个行业产品的出口价格失去优势,与对手相比竞争力平均下降10%~12%。对此,印度力争通过向中东、非洲等市场扩大纺织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以减少美元贬值带来的影响,但此举对减少国家外汇储备缩水程度并无直接帮助。在印度泰姬陵,以前可以直接用美元购买门票。但现在,政府已宣布只接收印度卢比。印度小贩在卖纪念品的时候也拒收美元,而是希望客人用欧元结算。

俄罗斯也不例外。俄塔社报道,据俄罗斯中央银行统计,截止到年2008年3月中旬,俄罗斯外汇储备首次突破5000亿美元大关,成为继中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外汇储备国。据俄经贸部测算,预计2008年全年卢布兑美元将在2007年基础上升值5.05%。据《俄罗斯报》报道,俄中央银行领导人表示,对于巨额外汇储备,央行筹划使其结构进一步多元化。目前,俄罗斯外汇储备中约一半是美元资产,约40%为欧元,9%为英镑,1%为日元。俄央行已开始在外汇储备中增加日元和瑞士法郎所占比重。俄罗斯在国外市场上的石油交易以美元计价,美元贬值使俄罗斯每年的收入减少40亿美元。

为减少损失,俄罗斯力推用卢布结算石油、天然气交易。俄财长库德林还建议俄罗斯居民储蓄卢布以保值。他说:“对于俄罗斯公民来说,我建议最少将50%的储蓄存为卢布,另外50%存为其他外币。”由于美元不断贬值,近5年来俄罗斯人对美元的信任度下降了1/7。据俄罗斯《消息报》报道,在过去两年,俄罗斯人的美元存款减少了240亿美元。2007年美元兑卢布贬值了8%。

在美元大幅贬值,外汇储备大量缩水的情形下,如何应对美元持续贬值给外汇储备造成的损失显得尤为关键。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博士张明说:“许多东亚国家和石油输出国也面临着美元贬值造成的外汇储备蒸发的问题。通常的几个解决办法是:第一,维持本币与美元汇率的稳定,不要出现更大幅度的升值;第二,多元化外汇储备,不是大量抛售,而是小规模减持美元,增持其他货币储备;第三,设立主权财富基金,积极投资于风险更高、收益更高的金融产品。”

对于中国而言,张明指出,“如何解决问题,目前的共识有两步”。他介绍说,第一步,中国每个月都要增加几百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对于这些新增加的外汇储备要多元化,可新增以欧元、日元计价的外汇产品,因为新增储备的多元化对于存量并没有损失和影响;第二步,中美两国政府应该走到一起,通过各种对话机制,稳定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要出现太大幅度的增值。

中国在应对美元贬值给外汇储备造成损失方面,张明认为,最根本的办法是减少新的外汇储备的增加,不只是美元储备,其他外汇储备也应该减少,一方面应该“更多地花外汇,更少地存外汇”,不要让储备停留在央行账户上。另一方面,要改变外贸和引资政策,他说,现在中国已拥有这么多资金,不用增加吸引外资流入的优惠政策。

此外,在美元不断贬值的今天,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入非美元证券市场,选择赢利能力强、回报率高的上市公司进行投资,也是减少国家财政损失、避免美元贬值负面影响扩大化的良好途径之一。

9.美元贬值考验全球智慧

在美国财长保尔森“强势美元是美国利益所在”的声音中,美元汇率仍在进一步下跌。由美元贬值而带来的本国货币急速升值成为不少国家不得不正视的难题。为了防止本币对美元过度强势,2007年11月,多国央行都开始采取各种手段对汇市进行管制。

在进行管制的过程中,哥伦比亚央行规定,外资买进股票和债券,必须存入四成保证金在央行6个月。印度央行也设立新的法规,以压制外国基金经理人对本地股市和汇市的炒作。韩国央行则着手调查远期外汇交易,以限制已升至10年高点的韩元继续走强。

从这场保卫战中,我们可以看出,各国当局并未动用外汇储备或升息等手段影响外汇市场,而是试图通过其他途径防止美元不断贬值,进而侵蚀出口商盈利和危及经济增长。全球最大外汇银行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师百格指出,央行急于寻找干预本国货币急升的新途径,但很多想法根本行不通。

针对这种现状,有金融专家指出,美元贬值对于扩大美国出口规模、减少巨额贸易逆差来说,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对全球其他国家来说,美元贬值加大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承受美元贬值的压力,进而对各国宏观经济调控发出严峻挑战。

美元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优势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来源。据统计,在国际市场商品交易中,80%以上是以美元作为计价和结算货币,各国央行持有的美元外汇储备占世界总储备的65%以上。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将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为美国政府维持巨额经常项目逆差和债务提供资金保障,支撑着美国国内投资和消费。

美元贬值后,这些将巨额的外汇储备投资于美元资产的国家和地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经济利益受到损害,各国经济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从而使这些国家的决策陷入两难的境地。

美元持续贬值,直接影响着OPEC成员国以及俄罗斯、安哥拉等石油输出国的石油美元收入,影响其国际收支平衡。这些石油输出国家经济结构往往比较单一,在出口石油的同时要进口大量的其他产品。据统计,在这些国家产品出口的地区结构中,欧元区占22%,美国占14%,日本占11%;而在产品进口的地区结构中,欧元区占27%,美国和日本分别占7%和6%。在欧元升值、美元贬值的情况下,由于石油交易是以美元来计价,而其他产品进出口交易以非美元货币来结算,使得石油输出国承受因美元贬值而带来的出口收入减少、进口成本增加的损失。

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减少经济损失,这些国家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在2007年11月OPEC组织利雅得会议上,伊朗和委内瑞拉提议用一揽子货币取代美元,作为该组织各成员国石油交易货币的计划。随后,伊朗政府缩减了对美元的使用率,在石油交易中,改用非美元货币进行石油交易结算。

除了经济利益受到影响外,美元贬值后,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调控的难度加大,承受的压力和风险也进一步加大。

首先是对外经济不平衡进一步加剧,货币升值压力加大。由于在美元占主导地位时,主要发达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而东南亚、中东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则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而当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美国经济减弱。与此相适应,发展中国家货币应相对升值,而美元应相对贬值,以维护外部经济平衡。但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汇率变动的客观趋势,助长了出口规模的扩大和外汇储备的激增,加剧了外部经济的不平衡。据IMF统计,截至2007年8月底,世界外汇储备总额为59575亿美元,发达国家占25%,发展中国家占75%。其中,中国占23.8%,日本占15%,石油输出国家占7%。近年来,主要发展中国家货币均呈升值趋势。

其次是宏观经济调控难度增大,调控政策效应减弱。在美元贬值和经常项目盈余增加的双重作用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央行为维持汇率基本稳定,不得不进行外汇买卖,通过增加国内基础货币供应量来平衡外汇市场,从而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信贷和投资膨胀。虽然主要发展中国家及时采取了紧缩货币政策和一系列强制性行政措施,来抑制投资需求和通胀,但实际收效不大。

三是通胀压力明显加大。美元持续贬值刺激了国际商品特别是石油和食品价格持续高涨,给一些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较大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据世界银行统计,2007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居民消费价格在波动中趋升,从1月的5.5%升至10月的6.7%。其中,东欧国家和俄罗斯从5.5%升到8.1%,中东地区居民消费价格也呈上升趋势。

四是受国际投机资本冲击风险加大,一些发展中国家金融体系更加脆弱。目前,美联储为缓解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恶化和次贷危机,已经连续两次降息,而许多发展中国家央行为抑制通胀,仍在继续升息。利差的扩大以及发展中国家货币升值预期的提高,使得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一些发展中国家,加大了这些国家经济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风险,也进一步加剧了国内信贷规模和投资规模的膨胀。

美元贬值对各国经济的影响已无法回避,因此,人们将焦点聚集在两个方面:一是欧元或其他货币会不会取代美元,而成为国际商品交易货币?二是实行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东南亚和中东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会不会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

对于欧元是否会取代美元的地位,多数经济专家认为,欧元还不具备在国际货币市场上充当主要角色的条件。从国际市场上来看,近年来,虽然欧元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不断增强,经常项目账户保持基本平衡,欧元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吸引力增加。但是,出口一直是欧元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如果欧元取代美元作为国际市场商品交易的主要货币和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欧元因需求急剧增加而将出现更大幅度的升值。这将严重冲击欧元区出口,从而拖累欧元区经济。

并且,经济专家还认为,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主体地位在近期甚至今后较长时期内无法改变。因为如果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商品交易货币的地位被欧元或其他货币所取代,势必造成国际市场对美元进一步贬值的恐慌,而大量抛售美元,美元因需求急剧减少而暴跌。在当前美国经济减弱、美联储正在降息的情况下,美元崩溃对美国经济的打击将是惨重的。此外,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和美元外汇储备以及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国家和地区也将因美元暴跌而付出高昂的代价。如果美元暴跌,美元资产将大幅度缩水,外汇储备将受到严重的损失。并且如果美国经济因美元暴跌而严重衰退,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也将大大放缓,可能进入经济低迷状态。

汇率作为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经济专家认为,实行浮动汇率制是国际汇率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在当前美元持续贬值已损害了其他国家经济利益并给经济调控带来较大困难的情况下,改进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是有关国家央行必须考虑的问题。据悉,海湾石油输出国家为了减轻美元贬值的压力,摆脱美国货币政策对本国宏观调控的负面冲击,开始将单一美元的汇率制向篮子货币的汇率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