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如何成为高效学习者:写给渴望取得学业进步的中小学生
29236000000003

第3章 走近高效学习者(2)

一是生理因素。包括睡眠、体质、饮食、疾病等。如果一个学生长时间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不高,就会影响到学习状态。有个学生上课经常走神,头脑也兴奋不起来,经过老师询问才知道,这个同学做作业磨蹭,晚上常常十二点后才睡觉,白天上课虽然没有打瞌睡,但是学习状态却受到了影响。

饮食对智力活动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有的学生上课时突然晕倒,送到医务室检查发现是长时间不吃早饭造成的低血糖,因为大脑对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十分敏感。还有的学生吃饭挑食,饭菜不可口就不吃饭或吃的很少,时间长了,上课就会无精打采,因为大脑在工作时消耗的能量很多,营养供给不足肯定会影响到智力活动水平。

此外,体育锻炼也可以提高大脑工作水平,进而影响到学习效率。脑组织本身是十分娇嫩和脆弱的,它必须有充分的能量和氧气的供应才能维持其正常机能和潜能的发挥。据生理学家测定,脑细胞的重量虽只占人体重量的2%左右,但其耗氧量却占全身的25%;有人估计,心脏每次射入血管的血液有16%要供应大脑使用,它所需的血液量比肌肉细胞要多15—20倍。脑组织对缺氧、缺血很敏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改善心肌营养状况,使心肌发达,心壁增厚,心输出的血量增加;体育锻炼还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使血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增加;这都可以综合改善大脑血流的供给,使神经细胞获得更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的供应,从而使大脑和整个神经系统在紧张的学习中获得充足的营养保证,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

二是动机因素。心理学研究证明,当一个人受到较强动机驱动时,潜能可以发挥出70%以上,但是当一个人缺乏动机时,他的潜能只能发挥出来30%左右,所以,有没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到学习效率。

三是策略因素。比如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听课、复习、练习、应试、计划、时间等。对于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学习比较困难的科目一定要预习,这样才能保证下一个学习环节——听课的效率;在听课过程中,学生要尽可能去适应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复习过程也很重要,有些同学回到家书包一打开就做作业,这种程序就有问题。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先把当天老师讲的课复习一下再去做作业,每做完一门课要拿出十几分钟的时间,回忆一下刚才作业的内容,然后再做下一门,这叫过渡性记忆,否则作业做过的题目到考试时又不会做了。每次学习检测结束后,一定要做卷面分析,特别是丢分的地方,要做具体化的分析和总结,以此来查漏补缺,发现学习中的不足。这些都是学习策略的内容,具体涉及到很多方面,本书将在后面内容中深入介绍。

四是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支持保障,包括自信心、意志力、情绪状态、注意水平、焦虑程度、归因模式等。有自信心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就会被充分的激活,在学习中头脑清醒、反应敏捷、思路灵活,而不自信的同学就总会感到自己不在状态,做题很不顺手,思路没有流畅感;意志力在心理学中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学习上有问题的同学大部分都是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坚持自己的学习计划。曾有一位培养了多名高考状元的名师,他认为这些高考状元不是说有多聪明,而是都有着非常良好的意志力,执行能力很强,所以平时学习基础扎实,在高考中就可以考出理想的成绩。改善注意力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注意力就像一扇门,只要这扇门不打开,知识的阳光就无法照射到同学们的心灵里面。

五是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外在条件,如人际关系、班级氛围、家庭环境等。如有个学生因为进教室时同学踩了他的脚,两个人就争吵了起来,结果一节课都无心学习,直到第二天还问老师,以后该怎么面对这个同学,这就是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对学习的影响。还有的班级学习气氛差,埋头学习的学生被讽刺为书呆子,还常常遭到其他同学的干扰,可想而知,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很难做到高效率学习。家庭氛围也是影响学习效率的直接因素,温馨、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将是安心学习的最佳场所。

1.5高效学习的四个原则

了解影响高效学习的因素后,再给同学们介绍一下提高学习效率的原则。

1.树立效率意识,减少无效劳动

有个学生晚上回家一做作业就打瞌睡,但她又不敢睡,否则妈妈就会唠叨,说她一学习就没精神,一玩就来劲,所以就算困死了也要坐在书桌边装样子,这就是一种无效劳动。还有的同学边学习边玩手机、聊天、听音乐,不知不觉中,时间就流逝掉了。甚至人坐在书桌旁,心思早不知遨游到哪里去了,这就是效率意识差的表现。同学们可以反思一下,什么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比较高呢?可以肯定地说,赶作业的时候学习效率高;考试之前的学习效率高;为应付课堂老师的提问,在课间十分钟突击时效率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时的学习任务具体,时间有限,完成任务与否的后果“严重”,所以注意力十分集中,学习效率就高。可是,对于那些软任务,也就是完成与否,老师并不追究的学习任务,如预习、复习等,不少同学就缺乏积极性了,他们很少给自己提出具体的学习任务、规定出完成任务的时间、找出检查的办法,更不考虑这项任务完成的好坏将给学习带来什么后果。由于这样的学习缺乏紧迫感,学习效率就低。

可见,树立效率意识,减少无效劳动是提高学习效率的第一原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同学们要珍惜和充分利用宝贵的学习时间。利用时间的过程就像拔河一样,稍一松劲,时间就流逝了,所以不管学什么都要保持清醒的效率意识,这样才能不虚度美好的年华。

2.善于检查自己的学习效率,并进行及时的调整

不少同学学习效率低的原因是学习后从不“停不来,回头看一看”。比如:一天的学习结束后,想一想:今天学习了多少内容?掌握得如何?花了多少时间?这样想一下,查一查,就可以对今后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例如每天做作业时,记下完成作业所用的时间,第二天上学见到其他同学时,问一问别人做作业用了多少时间。如果发现自己用于做作业的时间多了,就要分析一下,是自己的知识没有掌握好,还是解题方法太笨,或计算能力太差……经常这样找差距,学习效率就会逐渐提高。

3.优化学习的各个因素及其关系

学习效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经常分析这些因素的变化并进行优化调整。相信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他为启发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讲过一个烙饼的故事:某人要烙三张饼,一锅可烙两张,两分钟烙熟饼的一面,问需多少时间烙完三张饼?不少同学脱口而出:“8分钟。”可魏老师说:“很对,有没有更短的时间呢?”然后魏书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的方式:甲正面+丙反面,乙正面+甲反面,丙正面+乙反面:2分钟+2分钟+2分钟=6分钟。这就是一个策略优化的例子。

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往往不尽相同。善于“捕捉”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并加以改进,就可以使学习效果不断提高。一位跨入北京大学校门的学生,曾在高三一轮模考中只考了四百多分,她相信这不是她实际的水平。冷静分析了自己问题后,她发现自己每天回到家后的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效率不高,原因是精神状态不好,是在一种疲惫困倦的情况下学习的。于是她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节奏,放学回到家先睡觉十五分钟到半个小时,等妈妈做好饭就叫醒她,然后吃饭,再散步十五分钟,接下来才学习,结果高考时她考了600多分,如愿以偿的考入了北京大学。

4.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

我们经常讲学习方法,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呢?所谓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而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得越早越好。比如说考试前到底应该做题还是看书就需因人而异,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做题,基础较差的同学就应该把精力放在课本上。而且我们要经常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在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过程中,在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之后,都应该想一想,自己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学习的,是否应该改变。

提高学习效率涉及到很多方面,也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根据这四个原则进行长期的探索和积累,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结果。

1.6学习问题自测

学习不良的学生,他们一般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显得尤其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1.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

(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

(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

(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

(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30小时。

(6)是否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

(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

(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

(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

(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

(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

(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

(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

(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

(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

(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的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矫正。例如一个学生问题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经常在课堂上走神;在学习兴趣上,他对英语不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将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罗列出来,就可以根据本书后面章节的内容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针对性矫正。

轻松阅读:

学习其实很简单——爱因斯坦谈学习

学习是一件很简单的事,而且非常有趣。也许你不会同意我,每天一背起书包你就垂头丧气,仿佛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你害怕上学,主要是你害怕学习。如果说得更确切,那就是你不会学习,是吧?

不用羡慕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你是否想过,你也可以在学习上出类拔萃。你行的,而且你一定行的。

成绩好的关键就是你会不会学习。其实我很早就总结了一个关于成功的公式:W=X+Y+Z(成功=刻苦学习+正确的方法+少说费话)。

少说费话相信你一定做得到,或许你也很刻苦,但是你能不能确信你现在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呢?

学习方法事实上决定了你的成绩,方法就是你征服未知的工具。伐木工人用斧头一上午只能砍一棵大树,但用电锯十分钟就完事了。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即使你每天刻苦学习,你也不会取得好成绩。因此,你会经常看到那些整天抱着书本,戴着厚厚眼镜的人,一上考场常常被打得一败涂地。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学习方法不对。

不过,我首先得坦言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糟糕,原因也是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如果我以前就读了一些关于如何学习的书,那我的成绩肯定不会那样糟。

除了方法我还想谈谈兴趣,你一定要对你的学习感兴趣,否则你会感到很不愉快。好的方法在你的兴趣指引下会事半功倍。我曾经这样来说明我的相对论:在火车上,你与一位美丽的小姐相对而坐,已经过了一小时,你好像才进了十分钟;如果你对面是一个滚烫的火炉,才过了十分钟,你就会觉得好像是一小时。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总是乐于沉迷于感兴趣的事情,而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就会精神浮躁。你在心情愉快的时候,你的学习效率是你平常的好几倍,而且会记得很好。如果你把学习当做“火炉”,那你在课堂上就会度日如年。

只有学会学习的人,才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只有在快乐中学习的人们才能学得更聪明。上帝总是奖赏那些走在别人前面的聪明人——那就是未来的你。

热爱学习吧!年轻人!

感悟:高效率学习距离我们并不遥远,本文借爱因斯坦之口道出了学习成功的秘诀:付诸行动、正确的方法、沉迷于学习的过程。解铃还须系铃人,学习的主动权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技巧、方法很重要,但改变现状的决心和脚踏实地的行动更重要。时不我待,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况,那么就从现在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