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理卫生与健康
2923100000019

第19章 居室内的自然环境

住房,尤其是明亮的住房,对人的健康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在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房间里度过的。因此,安排好住房对健康是很重要的。不过,同学们往往难以主观选择住房的高度、朝向等固定因素。因此,如何在大环境中创造有益于健康的“小气候”更有着积极意义。

一、居室内温度

室温对人体的平衡有很大影响。当室温过高的时候,人在屋里会因为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血管扩张,脉搏加快,血液循环增加,血容量暂时减少,甚至发生循环障碍等现象。相反,如果室内温度太低,对人们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不利。

因此,要从多方面努力,如用通风取暖等措施,为自己创造适宜的居室温度。室温在冬春两季变化最大,故而注意调节冬春两季室内的温度尤为重要。在湿度、气流都正常的情况下,夏季居室的适宜温度为21~32℃,24~26℃为最理想的温度。冬季适宜室温为16~20℃,16~18℃为最理想的温度。

由于人们长期生活在不同气候区,对室温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不同。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比较耐热,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耐寒力则比较强。但是这种适应能力是有限的,超过人的适应能力则容易产生病变。如长期生活在南方的人到北方生活,由于不习惯北方的寒冷气候,往往易患上呼吸道感染和“寒痹”(关节炎的一种),长期生活在北方的人到南方生活,忍受不了南方的炎热和潮湿,易患“热痹”和“著痹”(另一种类型的关节炎)。因此,适当调节室温还是必要的。如夏天室温太高,可开窗通风或用电扇或空调等降温;冬天室温太低,可在室内添些取暖设备。

二、居室内湿度

居室的湿度对人体健康是有影响的。空气湿度低于30%时,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因而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低,并使人感到咽喉干燥。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使人感到沉闷。尤其是高温高湿,使人体的蒸发散热受阻,就会感到闷热而难受。这就是中医上的“长夏”季节,容易产生湿热症。若低温高湿时,体温散失加速,又使人感到异常寒冷。

因此,我们应注意调节寒冷和炎热条件下的环境湿度。冬季在适宜的温度情况下,合适的湿度应是30%~40%。夏季,在适宜温度下,合适的湿度应控制在30%~70%这个范围内。如果湿度太低,人感到闷热时,可以适当浇点水,利用湿毛巾揩室内家具,用潮湿布条拖洗室内地板,以适当增加室内湿度。如湿度太高,则可以开窗通风,或用换气扇将室内潮湿空气排到窗外,以减少室内的湿度。

夜间睡眠时最好打开天窗,否则人在睡眠中呼出的水蒸气无处散发,会使室内湿度增加,玻璃窗上就会有很多水珠,人就会觉得软弱无力。

三、居室的采光

阳光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也是住宅室内的宝贵自然因素。太阳直射光进入室内,室内豁然开朗。阳光不仅具有杀菌抗病,清洁空气,增高室温的良好效果,而且可以使人们精神愉快,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采光不合理,照度不够,人的视力会过度疲劳,进而引起全身疲劳。日照的一般健康作用,首先是阳光对精神心理的影响。

住在房间里的人,感受日照的首先是视觉。太阳光线刚一接触窗口和窗台板窗扇的侧面,房间内立刻开始增加了照度。随着太阳光线照射到墙面和室内设备的大块地区,照度就能显着增加,感觉到房间整个空间充满了光亮,也宽敞了好多。增加的照度保证房间内所有的物体和彩色装饰给人以优美的感受。内部装修被透过窗户射进的充足阳光增添了光彩,好像把室外空间和室内空间融合在一起。“缺阳”则表现为由于人接受的阳光不足,身体的抵抗力减弱,健康状况不佳,工作能力下降。

光的强弱用“勒克斯”表示,按卫生学要求,居室自然照度应为50~100勒克斯,如使窗户等采光口与室内地面面积保持在1/8~1/10,一般就满足要求。

通过控制室内的一些条件可以增加室内采光:

1.墙壁和天花板的洁白度与采光也很有关系,洁白的墙和天花板可以反光,提高室内的明亮度。

2.室内的油漆家具、玻璃窗和家具玻璃,应擦干净,使它产生反光,增加透亮度。

3.窗子上白天最好不要挂窗帘,特别是黑而厚的窗帘,要使阳光易于透进室内。

四、居室的通风

经过一夜的关窗闭户,居室内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很多,而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却增高了很多。空气不新鲜,人就觉得头昏脑胀,郁闷不适。

在空气中通常含有0.04%的二氧化碳,它起无毒的,但含量过高则会影响健康。正常人每分钟呼吸16~18次,每次呼出气体约为500毫升,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为4%,因而一小时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可达20升左右,如果一个人在房间内24小时不换新鲜空气,则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比原来增加480升,二氧化碳的浓度显著地增高。据研究,空气中含二氧化碳达2%时,就会使人头痛,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含量达5%时,会使人窒息;含量达10%时,可使人因意识丧失,呼吸麻痹而死亡。有人测试,假如两人在一间完全密闭的6立方米小屋内从事轻微劳动,在8小时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将超过5%,同时大气中的含氧量若由20%降至15%时,人会感到呼吸困难,降至8%时也将危及生命。开窗通风换气,可把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各种有害气体以及灰尘和微生物排出室外,让新鲜空气补充进来。开窗通风是搞好卫生,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室内除有足够的氧气外,空气还要新鲜。因为臭味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恶性刺激,长时间生活在恶臭环境里,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疲劳、食欲不振及精神不佳等。居室里的臭味来源于多方面,如胃肠道排出的气体,汗液及皮肤上有机物分解腐败产生的气味,衣、鞋、被褥、家具物品不洁,室内存放粮食、蔬菜、水果、食品、发霉腐烂物等,或做饭、吸烟等烟油污染空气等等。如果每天清晨打开窗户,阵阵清风扑面而来,会使人顿时感到头脑清爽,周身舒适,精神畅快。

开窗通气多长时间为好?据实验,80立方米的住宅,在无风、室内外温差达20℃时,约9分钟空气就能交换一遍。室内外温差达15℃时,11分钟能交换一遍。因此,一般以不少于30分钟为好。

健康指南长寿使者负离子

国内外调查资料认为:长寿者多出现在农村,特别是山区。科学家在森林地区的空气里,找到了一种有益于健康长寿的负离子。海边空气中同样存在“长寿因子”。海水撞击海岸产生的浪花中有大量的负离子生成。据科学家观察,山林、海滨、农村的空气中,有一种对人体健康和长寿有益的离子化空气,含有许多氧的负离子,这种负离子是经过紫外线、宇宙线的作用,在植物呼吸过程中大量产生,山间瀑布、急流、河湖海上的浪花都能促使其产生。

负离子能使大脑皮层抑制过程加强,具有调整大脑皮层的功能,起到镇静、催眠和降血压的作用。负离子还能使红细胞和血钙含量增加,白细胞、血钾和血糖下降,使疲劳肌肉中乳酸的含量也减少,负离子还能治疗多种疾病。负离子在洁净的空气中最多,但空气中的灰尘落在氧的负离子上,就能使其失去作用。农村、湖边、森林地区的空气比城市清新,所以那里的负离子也多。这也可能是山区、海滨、湖边、农村人长寿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