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生理卫生与健康
2923100000014

第14章 衣服面料与颜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选择服装的时候都比较倾向于外观设计的美感,其次才会考虑面料、颜色。其实,面料和颜色是一件漂亮衣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解它们,将有助于我们将服装美和健康美统一起来。

一、衣服面料与健康

衣服的面料和质地不仅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而且是追求健康的人们在购置衣服时,应该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1.保温性

衣料的保温性受通气、热传导、辐射热的吸收、反射所支配,还受织物组织结构的影响,衣料中空气越固定(多),保温性越大,衣料中空气流动越快,保温性越小。同一材质的衣料,厚度与保温成正比。衣料紧贴皮肤时,空气层厚度为零,保温性最小,每增一层衣服保温性增加,但增厚是有限的(5~15毫米),超过此厚度会降低保温效果。

就具体面料质地来说,各种素材的保暖效果如下:

棉:在干燥时穿着很舒适,棉纤维断面有些许的中空性,具保温的功能;吸水性强且不易干,受潮后会丧失绝缘保温能力使体温迅速降低;炎热的气候在通风良好时,能帮助身体散热,冬天运动就不适合穿棉质内衣。

羊毛:由于含羊毛脂,在受潮后仅吸附少量的水分,在保温、快干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适合作绝缘保温层的衣物。

人造纤维:具有不吸水和快干的特性;潮湿时水分会附着在纤维组织间的空隙中,但大部分的水分可借由织物的设计构造将汗排出。其制作的衣物即使潮湿亦相当保暖、快干且清洗容易,适合制造长袖内衣裤和绝缘保温层的衣物。

羽毛:最轻、最保暖的材质,具有最佳的可压缩性,可以形成厚厚的空气保暖层,是寒冷天气下最佳的保暖物。

中空纤维:每根纤维的断面是中空的,空气滞留在纤维中,穿着后体温使纤维孔中的空气升温且不易流失温度。纤维孔隙愈多,其保暖力愈佳、重量愈轻;受潮后仍具相当的保暖力,适合作羽毛制品的替代品。

2.吸湿、吸水性

纤维表面与内表面以物理或化学的形式吸收水分叫吸湿;纤维之间、织物之间吸收水分叫吸水。水分先在织物纱线及纤维表面吸着,逐渐浸入纤维之间。

人体蒸发着大量的水蒸气,贴身衣料就应吸水使其向外发散,调节人体温度。常见的纤维吸湿性排序:羊毛>人造丝>麻、丝>棉>尼龙>维尼龙。

衣服的吸水与吸湿,内衣由人体表面的不感蒸泄和出汗引起;外衣是雨水、雪、雾等浸湿。因此,内衣材料要求吸水性大;以针织品的经编材料(有一定厚度)为宜。外衣材料要求吸水量小;以合成纤维的梭织料较好。

3.透气、透水性

衣服的透气、透水性是指衣料两面存在空气压力差时,一面所受的水蒸气压力大于另一面时,水蒸气通过织物气孔的能力。服装材料的透气性能使空气进行交换,不让废物积存在衣服中。通气好的棉、麻、绢类或粗布纹的衣料,有助于衣服内、外的空气进行对流,夏季使人产生凉爽感。

二、衣服颜色影响心情

在选择各种衣料时,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衣着颜色对心情的调节和陶冶。

一般来说,红色是一种刺激性较强的色彩,容易使人激动,产生热感,不适宜于性格暴躁、多动易怒的人穿着;绿色是一种令人稳重、安适的颜色,绿色使人心情平静、乐观,对绝大多数人均适宜;蓝色具有宁静和镇定的特点,令人产生遐想,对脑力工作者有利,但对多思善虑的性格内向者不宜;紫色表现出一种多愁善感,焦虑不安的倾向,怀有这种心情的人,不宜穿紫色的衣服;白色是一种洁净、朴素的色彩,它对人的心情无明显的影响,往往给人一种心地宽广的感觉;黑色是一种代表气馁压抑情感的色彩,它使人产生谨慎的心理,对浮躁不稳心态的人有利;在年龄、性别允许的范围内,结合自己的心情选择衣服的颜色是较为科学的,并且还可通过不同颜色的搭配来消除某种单一颜色的不利影响。

健康指南最健康的衣料——真丝

真丝堪称纺织品中的“皇后”,具有极强的透气透水性。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蚕丝是许多细长的纤维分子沿着长轴方向平行排列而组成的;各分子之间留有空隙,水分子极容易从空隙中进去。

因此真丝具有很好的透湿性能,即便是夏天出汗,真丝内衣也能起到吸湿和透气的作用,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温湿度。真丝服装与皮肤接触,不会带来麻烦,相反,通过人体活动,能对皮肤产生按摩作用,增强表皮细胞的活力,防止皮肤老化。真丝对某些皮肤病还能起到辅助治疗的功效。我国医学专家将真丝内衣用于治疗老年瘙痒、女性外阴瘙痒症,取得了明显的止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