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平时住在元首山庄,这里戒备森严,处处是岗哨,处处设机关,要偷偷潜入山庄行刺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接近希特勒,施陶芬贝格设想了种种方案,但都因难度太大,无法实施。当他得知希特勒对于百万外国劳工的暴动很伤脑筋后,立即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接近希特勒的机会。他制订了一个代号为“女武神”的庞大计划,用以镇压外国劳工的暴动。他知道为了这个重要的计划,希特勒肯定会接见他。不出所料,1944年6月7日,希特勒在元首山庄接见了施陶芬贝格。希特勒表示对“女武神”计划很感兴趣,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出色”的计划。施陶芬贝格利用这一机会极力讨好希特勒,为能“经常见到元首”创造条件。
7月7日,他再次去向元首汇报工作。这一次他的公文包里除了装着“女武神”计划外,还有一颗英制定时炸弹。出乎他的意料,这次希特勒的死党戈林和希姆莱都不在场。为了能让一颗炸弹将三个魔鬼全部送进地狱,他没有引爆炸弹。
第二次机会很快又来了。7月15日,希特勒在“狼穴”大本营接见“女武神”计划的设计人。由于这次接见时间安排得很紧,前后只有半个小时,而定时炸弹在起动引爆装置后,10分钟才会作响,施陶芬贝格始终没有机会夹破引爆的酸液管,于是第二次尝试又失败了。但施陶芬贝格并没有善罢甘休。他又为自己找到一个机会。
7月20日,施陶芬贝格去元首大本营参加由希特勒主持的军事会议。由于前两次谋杀的失败,这次他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包括谋杀后的逃跑路线都设计好了。
会议就要开始了,施陶芬贝格向一位军官打听厕所在哪里。他的副官带着那只装有定时炸弹的公文包正在那里等他。由于厕所里经常有人出入,所以施陶芬贝格无法在这里启动起爆装置。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施陶芬贝格急中生智,问一位副官,他可以在什么地方换一件衬衣。这位副官把他带进一间舒适的卧室。施陶芬贝格在里面用一把专为他伤残的手做的镊子匆匆忙忙夹破了酸液管。这时,一名上士开门进来,请伯爵快些换衣服。施陶芬贝格急忙把炸弹放进公文包。他同一位上校并排走向会议室,边走边热烈地谈论着什么。卫兵没有检查他手里的公文包,反而向这位独臂独眼的军官立正敬礼。
会议已经开始了,希特勒背朝门坐在桌子中央,他一边玩弄着放大镜,一边听阿道夫·豪辛格将军作有关东线形势黯淡的报告。当施陶芬贝格踏进会议室时,希特勒看了他一眼,并回答了他的问候。施陶芬贝格在豪辛格身边就坐,把公文包放在桌子底下,并尽量把它推向希特勒一边。公文包就靠在橡木桌腿旁,离希特勒只有两米。这时是12点37分,这颗炸弹离爆炸时间还有5分钟。施陶芬贝格趁其他与会者专心致志地在听豪辛格的形势报告时,悄悄地离开了会议室。他按原定计划,顺利地撤出大本营。
一切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然而就在炸弹马上引爆时,一个偶然的因素使希特勒死里逃生。当时,豪辛格的副官俯身到桌上来,想更清楚地看一看地图,但那只公文包碍事,他就轻轻把它放到了桌子底下的另一边。
12点44分,“轰”的一声巨响,刺眼的黄色烟雾冲天而起,会议室里的24个人都被气浪掀翻在地。希特勒死里逃生,只是双腿受伤。就在这时,他仍然认为炸弹是某个外国劳役放置的,没有想到谋杀他的正是积极为他“效力”的施陶芬贝格。
虽然由于偶然因素没能炸死希特勒,但施陶芬贝格的谋杀计划是十分成功的。首先投其所好,引诱希特勒上钩。在取得希特勒信任之后,又一次次耐心寻找机会,以过人的胆识,骗过了卫兵,把炸弹放在了希特勒的脚下。智慧与胆识在这次谋杀计划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史巴兹追使德机保护本土
史巴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空军军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军事家之一。
诺曼底登陆之前,德国空军仍然十分强大。它无疑是盟军的一大障碍,不仅会使大批登陆士兵伤亡,而且会直接影响战役的成败。
如何确立空中优势呢?盟军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以艾森豪威尔为首,他们坚决主张用重轰炸机攻击法国北部和比利时的运输系统,以孤立登陆地区,并认为这是登陆成功的最佳保证。史巴兹则主张盟军的轰炸机攻击德国本土,尤其是攻击德军的生命线——石油设施,迫使德空军将主要力量放在保护本土上,无力顾及诺曼底方面。他认为,如果仅攻击那些运输目标,则德国为保存实力,可能不会起飞应战,当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就会遭到德国战斗机的拼死拦截。
艾森豪威尔固执己见。史巴兹只好同意自己所属的轰炸机去攻击运输目标,但却要求艾森豪威尔允许当兵力可以抽调时,仍可使用自己的轰炸机去攻击德国境内的石油目标,否则决心辞职不干。
事实证明史巴兹的想法是正确的。由于第八航空队对德国石油设施的攻击,使大批的德国战斗机保留在远离大西洋海岸的国内,所以盟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德国空军已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因素。
史巴兹的策略与我国历史上的围魏救赵相类似。为了确保一场战役的胜利,不让敌方形成拳头状是十分重要的。而分散敌方兵力最好的方法即是打击敌人的要害部位,迫使其抽调兵力加以自保。
对日本兵一次成功的劝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付出很大代价攻占了太平洋上的一座日本岛屿。最后的十几名日本士兵退到一个山洞里,无论洞外美军怎么喊话,他们拒不缴枪,并拼命朝外射击。美军无可奈何。
有位美国兵灵机一动,半开玩笑式地向洞里的日本兵作出了一个许诺:如果投降,就让他们去好莱坞一游,看一看影星们的风采。
出乎意料的是,这句开玩笑的话居然打动了那些日本兵。枪声停了,他们全部爬出洞穴,缴枪投降。
为了维护信誉,美军司令部为这些俘虏安排了一架军用飞机,让他们飞抵好莱坞,大饱了一次眼福。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最有磁力的许诺。日本人对美国所知不多,但美国电影却使好莱坞成为这些日本兵非常熟悉而又向往的地方,甚至能诱使他们最后放弃武士道精神。
地堡变坟墓
1945年2月,美军和日军在太平洋中的一座岛屿上发生争夺战。日军在岛上修建了大片地堡群,那些地堡大多构筑在熔岩之下,配置巧妙,坚固无比。因此,美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是始终无法推进一步。
一天,美军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召集部下。商讨攻克日军地堡群的对策。在他把情况介绍给大家后,一个工程技术员献计说:“我们应该抓住敌人的弱点进攻。日本人的连环堡的入口处非常狭小,只要想办法封住他们的通道那我们就成功了。”
斯普鲁恩斯听了这位工程技术员的设想,连连点头,直夸:“真是妙计!”
第二天,美军一反常态,停止了毫无效果的炮击,而是出动了无数由坦克改装成的推土机。当坦克推着黑糊糊的泥土奔向日军的地堡群时,地堡里的日本人完全愣住了,他们不知道美军使的是什么新式武器。还没等他们醒悟过来,地堡的通道口已经被堵死了。
原来,美军采纳了那位工程技术员的办法,用坦克把事先搅拌好了的快速凝结的水泥推向地堡的通道。水泥封住地堡后很快就变硬。就这样,180个地堡全部被封死,日军很快就全部窒息死了,美军终于夺得了该岛。
在军事史上,抓住敌人的弱点予以攻击、乘彼不虞之机加以利用并取得成功,是屡见不鲜的。美军采用意想不到的办法智取日军地堡群,无疑是采用这一谋略的又一成功范例。
神秘领导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占领了荷兰。荷兰人民纷纷组织起来,在各地涌出大批的抵抗组织,狠狠地打击了侵略者。
在这些组织中,荷兰北部的一支最为著名,对德军打击最大。人们传说这支抵抗力量是由一个叫“约翰尼·斯皮特法尔”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领导的,而这个飞行员是在一次空战中受伤,然后在荷兰潜伏起来组织斗争。
盟军解放荷兰后,开始寻找这个叫“约翰尼·斯皮特法尔”的英国战士,但是发现他在即将解放前因一次事故已死去。令人惊奇的是,在调查过程中,盟军发现几乎没有人见过这个著名的战士,人们只是不断地传诵他的英雄事迹,却没能亲眼见过他。而所有的命令、计划和有关飞行员的事情,都是由名叫安妮的两姐弟转达的。那个姐姐在战斗中成了事实上的领导人。
这一情况引起盟军的注意,经过大量调查后,人们才弄清了真相。年轻的安妮姐弟一直要求参加当地的抵抗组织,但由于他们年纪还小,没有被接纳。一天晚上,他们在家门口发现一个受了重伤的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尽管进行了精心照料,这个伤员最终还是去世。于是,姐弟俩收藏起飞行员的身份证和其他随身物品,组织起一个抵抗小组,并且声称有一个英国飞行员是他们的领导。这样,人们便都团结在这位来自英国的并不存在的英雄身边,在英雄的精神鼓励下,对德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这个虚构的飞行员也就成为人们的一种精神力量,而实际上战斗都是在这位姐姐的领导下进行的。
就在战争结束时,姐弟俩知道一定会有人来找这位皇家飞行员,于是便声称他在一次事故中死去。战争结束了,传说中的英雄也就消失了。
利用和借助外界的力量或威望,树立起自己的权威,这本是常见的一种谋略。尤其是在战争年代,往往需要振臂高呼的英雄,安妮姐弟正是通过此法,使民众团结起来。所谓“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即此法,只是目的不一而已。
麦克阿瑟仁川登陆
1950年9月,朝鲜战争进入前期的关键时刻,朝鲜人民军把韩国军队和部分美国军队紧紧地压缩在釜山周围地区。怎样才能解除人民军对登山的围困并实施反攻呢?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总部形成了比较一致的意见,即一方面固守釜山防御圈,另一方面在人民军后方实施登陆。但是究竟在什么地方实施登陆为宜却分歧严重。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主张在朝鲜半岛腰部的仁川港登陆,进而收复汉城,切断围困釜山的人民军的后勤供应。海军则认为,登陆点应在朝鲜南部同釜山遥相呼应的群山港,以解釜山的燃眉之急。海军的意见似乎是有充足理由的。根据他们掌握的水文地质资料,仁川港对登陆极为不利。仁川港潮水涨落的平均差高达207英尺,最高可达到30英尺,涨潮和退潮时,湖水冲击海港的水道——飞鱼海峡时,速度可达每小时50英里。从地理上讲,飞鱼海峡既狭窄又弯曲,容易被对方的炮火和水雷封锁,而且海岸是长期冲积形成的软泥滩,对登陆也造成极大的不利。另外,海军还认为仁川离釜山过于遥远,即使登陆成功,也不能造成南北合围的态势,很可能被对方各个击破。因此必须选择更有利、成功把握更大的群山港登陆。面对海军的科学论证,麦克阿瑟不为所动。他坚信,有关仁川登陆不能实施的种种理由,恰恰是保证战役出奇制胜的因素。群山港登陆虽然可以及早排除釜山周围的危险性,但这只能是一次测器运动;而仁川登陆如果成功,那将在汉城切断整个南部战区的补给线,不仅仅能解除釜山之围,而且将结束整个朝鲜战争。
麦克阿瑟力排众议,决定在仁川实施登陆。果然,美军没有遇到什么强有力的抵抗,便迅速占领了仁川,并攻克了汉城然后登陆的部队不是南下而是北上攻占平壤和元山,造成了朝鲜人民军极为惨重的损失。
战争也充满着辩证法,危险越大,获胜的可能性也许就越大,冒险成功的可能性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但只要你抓住了这千分之一的机会,那么剩下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就毫无意义。
特种兵制伏劫机犯
1977年10月13日0点55分,西德汉莎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载着86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从位于地中海马略尔卡岛的西班牙帕尔马机场起飞,准备飞往西德的法兰克福。当客机飞临法国南部城市里埃拉上空时,被像是阿拉伯游击队的四名恐怖分子(两对男女)劫持。下午4点10分,飞机因需要在罗马机场加油而紧急着陆。
这时,一个自称是瓦尔特·马哈穆德的劫机犯头目向西德政府提出,要求释放监禁在德国监狱里的德国赤军。乘劫机犯不注意,舒曼机长悄悄地从驾驶室的窗户里扔出4支香烟,暗示机上共有4名劫机犯。
下午5点40分,被劫持的飞机离开了罗马机场,寻求在中东各国降落,但均遭各国当局的拒绝。在这期间,飞机曾先后在塞浦路斯岛的拉纳卡机场和波斯湾沿岸的巴林机场逗留,次日上午7时02分,又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迪拜机场降落。
在迪拜机场,劫机犯进一步提出释放扣押在西德和土耳其的13名恐怖分子的要求,并通知西德政府说:“如在48小时之内不答应这些条件,乘客和机组成员将同飞机一起被炸毁。”几小时后,劫机犯又要求支付给他们1500万美元的赎身金,另外,还要支付给在押的每个恐怖分子10万德国马克的释放金。到了15日上午0点,劫机犯发出最后通牒,表示:“如不答应所提条件,16日下午2点30分就是炸毁飞机的最后期限,一刻也不能等。”
面对着劫机分子的嚣张气焰和险恶要挟,西德政府立即在法兰克福机场设立了对策总部,紧急商讨营救人质的对策,并派出总理府事务长官维希纽斯基前往迪拜,同劫机犯进行谈判。维希纽斯基到达迪拜后,要求劫机犯先行释放乘客中的妇女和儿童,但是没有得到答复。16日下午1点45分,客机离开迪拜机场。尽管时间已近劫机犯提出的下午2点30分的最后期限,但西德政府仍无答复,飞机也安然无恙。
下午5点,飞机不顾南也门当局的拒绝,强行在亚丁机场降落。在这里,劫机犯把反抗他们的舒曼机长枪杀了。
17日凌晨3点25分,客机又离开亚丁机场飞往索马里。索马里政府赶紧发表声明道:“如果侵犯我国领空,就将飞机击落,拒绝其着陆。”但是,劫机犯不予理睬,仍然于上午7点35分在摩加迪沙机场降落了。
维希纽斯基又赶忙从迪拜乘波音707飞抵摩加迪沙机场。为了同劫机犯进行谈判,他立刻进入机场指挥塔。但劫机犯态度依旧强硬。他们把舒曼机长的遗体抛出机外,再次把炸机期限定为下午6点。
情况万分紧急!怎么办?西德政府决定先设法与劫机犯周旋,同时暗中调动其国境警备队第9部队,准备秘密出击。于是通知劫机犯说:“我们决定释放在押的11名恐怖分子,但因为到摩加迪沙需要8个小时,希望能把最终期限延长8个小时。”劫机犯同意延期,并将下午6时的最终期限改为18日凌晨2点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