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2922200000004

第4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3)

给孩子自由和对其放手的培养方法,看似简单,其实却不然,这是因为有不少家长难以坚持这种态度,一不干涉孩子,自己就会陷入极度的不安。这样的家长,很可能其自身的自发性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并且其中为数不少的人,他们自己也曾受到过父母的过度干涉。

常与孩子在一起,你会发现,越是年龄小的孩子,越想寻求父母的帮助。这种时候,我们可以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随着孩子逐渐长大,这种求助会自然减少。但父母的关怀始终是重要的,感受着身旁父母的温暖,孩子的自发性可在安定的情绪中顺利地发展。但若是放任不管,孩子便感觉不到父母的温暖,也培养不出对父母的信赖感。放任,将造就出轻视父母的放纵儿。

怎样给孩子自由,让孩子享受自由的乐趣?

1.每天给孩子留出可支配的时间

一些家长总怕孩子的时间空下来,当孩子写完作业以后,马上给他安排了画画,刚画完画,又安排了学外语,外语学完了还有钢琴。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没有了自己的意志和想法,几乎成了一个机器人,在家长的紧张安排下失去了自我,以至于越来越懒散、麻木和消极。有的家长总是埋怨孩子写作业太磨蹭,边写边玩,却不知道这些坏习惯可能正是自己给孩子养成的。因为家长经常无限地给孩子加压,使孩子没有玩的时间,复习了这科又复习那科,都复习完了以后还要做些高难的题目,这样做不仅使孩子对所学的科目厌烦,而且容易使孩子养成磨蹭的坏习惯。孩子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只好采取迂回的办法,以争取可玩的时间。每天给孩子留出可支配的时间,让孩子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是非常有必要的。

2.告诉孩子:为自己负责

家长要为孩子奠定这样一个人生观:人要为自己负责,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应该尽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达到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只要孩子的头脑里有这样一个基本观念,父母才有可能放心地给他自由,而不必担心他滥用自由,做事毫无准则。他会知道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而这一切将和他未来的人生息息相关。这样的教育也许从三四岁就已经开始。有的父母很可能认为那么小的孩子哪会懂得什么是人生观,所以只简单地告诉孩子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而不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这样和为什么不能那样。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孩子的确不懂得人生观这个词的意义,但是他可以一点一滴地接受人生观所包含的那些具体的内容。

3.教会孩子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则

家长要教会孩子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则,包括学习习惯、生活作息制度等。这是为了让孩子在自由生活的同时遵守生存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能够帮助孩子适当地克制他们的任性,有计划地、有条理地去完成他们要做的事,而不用父母事事督促,时时检查。即使他们有很大的偏好,他们也会平衡地处理爱好和学习之间的关系。遵守一些基本规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从小能将某些规则内化成习惯,他就不会觉得那些规则是难忍的束缚,也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自由。而那些没有任何规则意识的孩子长大以后,在一个秩序化的社会会更多地感受到压抑,甚至无法融入社会。自由是需要的,每一个人都需要自由,每一个孩子也需要自由,没有自由就不可能有创新,就不可能有民主,就不可能有身心充分的发展。但是自由不是无边无际的,自由是要受到一些制约的。家长有责任告诉孩子有些事情是危险的,规则是要遵守的。

尊重孩子的想法

父母箴言

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平等的,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也同等重要。在某些问题上,对于孩子的想法,父母不应该进行压抑和驳斥,而应该尊重。这样才能使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畏首畏尾或随波逐流。

孩子懂事以后,便开始思考这个世界,思考他所遇到的每一件事,并逐渐产生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大人和孩子的世界确实不同,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却一直在向大人靠近。他们对大人世界的事情发表意见和想法,说明他们有了独立的思考意识,这是非常可贵的。

这时,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心情、倾听孩子的诉说,在孩子想要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予积极的赏识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想法,不仅可以进一步锻炼孩子的思考意识和表达能力,而且可以通过倾听孩子的观点,发现和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而纠正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思想。

父母千万不要忽略和压制孩子的想法,即使他们说得不对,即使他们的想法幼稚可笑,也不能嘲笑和打断他们;不要总是以大人的思维来要求孩子,而应该让孩子说下去,允许孩子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周末,陈女士和来她家玩的同事聊天,说到单位几个年轻人谈恋爱的事。

“听说小赵又失恋了,你知道吗?”陈女士说。

“是吗?我不知道,什么原因?”同事很惊讶。

“还不是小王,已经好长时间不理小赵了,听说又在医学院找了一个研究生,正打得火热呢!”

“啊?小王怎么这样啊,不是跟小赵谈得好好的吗?人家小赵也不错啊,真是的!”

这时,一直在旁边看电视的儿子明明突然说话了:“我要是小赵叔叔,才不理小王阿姨呢,她太坏了!”

“到你房间去,大人说话你搭什么腔,你懂什么啊,讨厌的孩子!”陈女士站起来,拉着明明的胳膊就走。

明明撅着小嘴,一边走还一边小声嘟囔:“本来就是吗!”

孩子经常会在看动画片或漫画书的过程中产生一些想法。对于这些孩子世界里的事物,父母不能漠不关心,而应该主动去了解它们,和孩子一起去欣赏和思考。

孩子主动和父母谈到孩子世界的事情,是对父母的信任和依赖,是想从父母那里得到解答和安慰。这时,父母应该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和孩子沟通交谈。如果故事中的妈妈不是这样的,而是因为劳累一天的缘故,对小辉的问题不理不睬:“一休是谁啊?什么当和尚啊?小孩子到一边玩去!”事情的结果将会是怎样呢?

大人的世界和孩子的世界应该是平等互重的,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也同等重要。因此,不论是孩子想要讨论大人世界里的话题,还是大人想要进入孩子的世界,这种彼此之间交流都显得尤为重要。

当孩子想要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和观点时,给他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倾听孩子的话。

当孩子在你和客人谈话时突然想要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打击和压制他们。你应该说:“好吧孩子,你也来说说你的观点!”

当孩子说的观点是正确的,你应该说:“孩子,你说得很对!”

当孩子主动和你谈起他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和想法,不要不耐烦地敷衍了事,而应该对孩说子:“我们一起聊聊。”

此外,当孩子讲反对意见时,也要先肯定其态度后再纠正其是非。

当周围的人都讲右的时候,自己却认为左正确,提出这种主张是相当困难的。这时孩子的回答即使出现差错,但对他大胆地提出反对意见的态度也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能否提出自我主张,与创造性有很大关系。例如,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少年时代不与同龄孩子一起玩,不像一般的孩子,而是经常一个人摆弄机器。因此,他在学校里曾被同学们讥笑为“乡巴佬”。因确立相对论而出名的爱因斯坦曾指出“应与他人有不同的见解”,并以此作为生活的座右铭。可以说不仅是发明和发现,任何有创造性的工作都是从与常识及大多数人的意见相异而开始的。

能够主张自己的意见,具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是十分有益的。自我意识一强,就会有不少人认为这是坏事。因此,提出独自不同意见的孩子,就会被指责为“别扭的人”、“格外的人”等。例如,大人总是对于不喜欢父母买的玩具、不照父母要求去做的孩子说“你尽给我找别扭”,对反驳父母的孩子也有不少父母责怪说“脾气古怪”。当孩子与朋友的意见不一致时,父母有时也会因担心而教育孩子说:“只有你一个人提反对意见,这样会遭到大家讨厌的。”而父母把不顺从大家的意见不好的看法强加给孩子,与说孩子“脾气古怪”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父母采取不认可孩子的主张的态度,就会妨碍孩子自我发展。其结果就有可能培养出大家向右自己也跟着向右的随波逐流的孩子。

在这方面,不大欢迎“别扭者”的日本与法国形成鲜明的对照。在法国,只能与别人说相同意见的人,不但不能被视为一个成熟的人,反而被视为傻瓜。所以在法国的家庭中,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幼稚,父母都会认真倾听。有时父母还会故意提出不同意见与子女进行议论。虽然有国情的不同,但这种教育方法是值得学习的。在这种意义上,孩子反驳父母的意见时,并不认为这是过分的,甚至认为这是可喜的。父母的想法也需要转变,如果孩子的想法不对,父母可以认真地听了之后加以纠正。父母有了这种态度,就能培养出孩子具创造性的头脑。

家长不要责难老师

父母箴言

当前,孩子的家长对孩子的老师的不满情绪较多,有的家长甚至公开责难老师,这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是相当有害的。作为家长,不应该责难老师,父母与老师是孩子教育事业的合伙人,和气才能生“才”。

孩子的家长责难老师,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当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家长因缺乏全面或客观分析,在不了解批评背景和过程的情况下,表现出对老师的不满和责难,有些家长则因为偏袒孩子而责难老师。其二是,老师在教学水平和教育方法上水平低或确有不足,因而责难老师。不管哪种表现,因为其是在学生面前进行的,而且是责难的性质,所以都是有害的。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观是一种综合的相辅相成的教育观,损害了这三者的关系,都会从整体上损害教育的协调性和综合作用。

家长对子女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责难老师是综合教育体系中离心力、破坏力最大的一种错误行为。对老师的责难,如果表现在对老师批评教育活动的评价上,就势必会起到阻断师生情感桥梁的作用,客观上破坏了教育关系。它会使孩子减弱对老师的信任,助长其错误行为和错误态度,严重削弱老师的教育作用。这样的学生还会在同学中散布对老师的不满,也会因此而对老师的教育活动吹毛求疵。分析上述后果,我们不难看出,责难老师不但不利于孩子认识、改正错误,反而会使其滋生新的不良品质,而且有害于集体的健康成长。从教育实践看,有责难老师行为的家长,其子女一般都很难教育,其发展也都很不理想。责难老师如果表现在对老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上,则会对教学效果,老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带来损害。

任何一所学校,老师的年龄、经验、业务水平都表现出不同层次。任何一位老师也都必然经历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业务能力低到业务能力高的发展过程。不允许业务水平出现层次性,不允许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现实的。如果对老师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或业务不够成熟采取责难的态度,并由此影响了学生,一方面会严重损伤老师的积极性,使其失去一个信任和积极配合的提高环境,另一方面还会膨胀学生对老师的不信任感,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即使老师讲得正确、方法得当也会听不进去。对于孩子而言,一成印象就不易改变,即使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了提高,抑制的作用也还将发挥一定作用,受损失的最终还是孩子自己。

家长们必须认识到,学校领导对每一个教学班的教师配备,都是在现有条件下经过慎重研究而认定的最理想的组合结构,此外学校领导还必须对每位教师的提高、发展负责,因此除教学态度不好这一情况之外,不会因为家长们的责难和要求而撤换老师。在这种情况下,信任、配合老师者受益,责难、不配合者受损,这是毫无疑义的。

长久以来,家长与老师之间彷佛存有一种微妙的心理关系,而且有一些沟通不良的情形。绝大多数家长都接受过教育,对于教育也都有些了解,也能说出一些教育道理;然而,知识进步神速,老师们也不断地进修充实,其专业学养与地位已非昔日可比;即使有些家长受过高等教育,甚至修习过教育心理方面的课程,也不一定对老师的专业领域有所了解,更不用说实务经验了。因此,家长应尊重老师的专业角色和智能,不要任意干预老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因为不尊重和干预的态度,不但对彼此的沟通无益,而且对孩子的教育有害。

家长可以做的是,以请教专家的态度,与老师讨论问题;如适度的表达自己合作和关心的诚意,提供孩子在家中的生活情况,接受老师的专业建议等。如此一来,当老师受到尊重时,相信他也会乐于接受父母的意见。有时孩子的想法较单纯,如果家长在不了解全盘真相时,便相信孩子的说词,只有火上加油,使孩子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恶化,甚至可能使孩子失去独立负责的能力。家长切勿在孩子面前数落老师的不是,那只有加深孩子对老师的敌意和不合作。也不必偏袒老师,那会使孩子更加为自己辩护,而且以后不再愿意告诉家长他在学校里发生的事。家长可以倾听孩子的问题、反映他不愉快的情绪、接纳他心中的不满,进而与孩子一起思考问题和解决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建立孩子理性的想法和问题的解决能力,一方面也可以避免自己夹在孩子和老师之间的尴尬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