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柏杨智慧忠告全集珍藏版
29214000000007

第7章 总是关乎面子的问题

个人自尊即是民族元气,保持一分算一分,一个人的自尊一丧,便啥卑鄙奇怪的事都做得出。

——柏杨《建议三项》

尊严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栖身之处与高低界限,兼管着肝火这个导火索。比如孔子的高足颜回,虽身居陋巷,不名一文,有口凉水,有碗白饭吃也觉得很开心;而石崇王恺斗富,偶尔输掉的一方就会觉得颜面扫地,甚至会恨得咬牙切齿,元气大伤了。不但古人有此心理,今人更是受尊严的控制而让自己显得卑劣和渺小,难以成就大的事业,难以与别人友爱地相处,难以痛快,难以快乐,难以流芳百世了。我们应该怎样将它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内呢?

柏杨先生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梁国皇帝萧岿前往邺城朝见北周帝宇文邕。

宇文邕设宴款待萧岿,酒饮得半醉,宇文邕亲自弹琵琶,萧岿离座,随节奏跳舞,说:“陛下既然亲弹五弦琴,我怎么敢不像一只野兽!”宇文邕大为高兴,赏赐十分丰厚。

《书经·舜典》上说:“姚重华(舜)弹五弦琴,说:‘咦,敲着石头,拍着石头,百种野兽,争相跳舞!’”两国因强弱不同,萧岿说几句奉承的话,把宇文邕比作儒家系统中的圣君姚重华,使宇文邕喜上眉梢,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但何至卑鄙到把自己比作野兽!

柏杨先生从这个历史故事中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尊严是什么。在有德行的人身上,尊严大概从来都不曾离开过,比如胯下受辱,穷得没饭吃的韩信。而在靠逢迎主子的人身上却从来都不曾看见过尊严,就比如刚才那个萧岿,为了取悦强权帝国首脑自愿变成野兽,真是有损个人尊严。

一个人拥有的自尊不是像鱼肉那样可有可无,也不能像巧克力遇到强热就化掉,遇到冰冷就硬起来那样的欺软怕硬。没有它便无从爱护自己,更无从发展自己。可是,这个尊严也是要有限度的,不可能“多多益善”。这个面子,太要强仍会害人害己。

生活中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人,其人思路敏捷,而且不管自己说出的话对或不对,都坚决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他们往往一说话就口若悬河,显得很狂妄,很嚣张,令人很难接受他的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大多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只落了个“跳梁小丑”的名号而贻人笑柄。

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最终使自己变得孤立无援,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是“厌”而远之。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一个人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这个人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在这种情况下,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长此以往,你说你做得对,他说他办得圆满,双方就会为了各自的面子而明争暗斗,大出其手,还能保得住哪一个能全身而退吗?可见,为了面子太过刚强不是聪明人所为。

《论语》上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人与人相处方式很多,聪明人不会把话说死说绝,而是多给对方保留面子。例如:“我永远不会办你所搞砸的那些愚事……”“谁像你那么不开窍,如果是我几分钟就做完了。”如此种种,估计谁听了都会不痛快,人人都最爱惜自己的面子,而这样绝对的断言显然是极不给人面子的一种表现。

李广罢官闲居时,曾在晚上与人到乡间饮酒,夜里回家时经过守护霸陵(汉文帝的陵墓)的亭驿,被守霸陵的尉官呵止,不让通过。本来对下台的将军似可网开一面,但喝醉的小尉偏要按章办事:“现任的将军尚不能犯夜行路,何况是旧任的!”遂勒令李广停宿在驿亭中。这下子就得罪了这个鼎鼎大名的英雄。不久,匈奴犯境,李广被起用为右北平太守。耿耿于怀的李广“即请霸陵尉与俱,至军而斩之”。这种公报私仇的举动显露了李广气量狭隘的一面,也有损“飞将军”的美誉,所以后人对此颇有非议。但换个角度,那个尉官秉公执法尚可以理解,但他当着众兵士的面直呼李广为“旧任”未免就太不给人面子了。而他栽就栽在了一句话上,由于不给人面子而埋下了祸根!

《中庸》说:“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保留他人的面子,这是何等重要的问题!而我们却很少会考虑到这个问题。我们常喜欢摆架子、我行我素、挑剔、恫吓、在众人面前指责同事或下属,揭朋友的短,有意无意地中伤他人,而没有考虑到是否伤了别人的自尊心。其实,只要在张口之前先对自己喊声“停”,多考虑几分钟,客客气气地讲几句关心的话,为他人设身处地想一下,就可以缓和许多不愉快的场面。

真正有远见的人会在与同事一点一滴的日常交往中为自己蕴涵最大限度的“人缘”,给对方留下相当大的回旋余地。给别人留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挣面子。言谈交往中少用一些绝对肯定或感情色彩太强烈的语言,而适当多用一些“可能”、“也许”、“我试试看”和某些感情色彩不强烈,褒贬意义不太明确的中性词,以便自己“伸缩自如”,是相当可取的。

人人都有自尊心和虚荣感,甚至连乞丐都不愿受嗟来之食,但很多人却总爱扫别人的兴,令朋友、同事、下属面子难保,甚至当场撕破脸皮,以致因小失大祸患连连,得不偿失,掉过头来想后悔都来不及。倘若此时你网开一面,放他一马,既让人们见识了你恢弘的气度,又能得到他人的感激,这就是对待面子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