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柏杨智慧忠告全集珍藏版
29214000000038

第38章 清理一片心田,好运来了才有地方待

“尘沙一入成灰烬,断金千锤色益红。”只有英雄豪杰,才能保持本色;只有胸襟开阔,才能保持一贯;只有仁慈宽厚,才能保持童心;只有自我肯定,才能不在乎贫贱,尤其是过去的贫贱。

——柏杨《张玄素与孙伏伽》

老子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就是说,江海处在最低的位置,虚怀若谷,上流大大小小的水滴才能忘我地投奔而来,成其王业。同理,人也是如此。”

柏杨先生曾有感于这样一个故事,然后巧妙地为我们引出这样一个道理来:“李世民听说太子宫事务署长(右庶子)张玄素在东宫不断地规劝太子李承乾,遂擢升张玄素为银青光禄大夫兼太子宫政务署长(左庶子)。”

“张玄素年轻时曾任国务院司法部法务司管理员(刑部令史,官阶低微,在文官最低阶‘从九品下’之下,俗称‘不入流’或‘流外’),有一天,李世民当着文武百官,问张玄素说:‘你在隋王朝当什么官?’张玄素回答说:‘县政府防卫员(县尉,从九品)。’李世民又问:‘县政府防卫员之前,当什么官?’张玄素回答说:‘流外。’李世民又问:‘在哪个单位?’张玄素至为羞惭,沮丧恍惚,出阁时几乎迈不动脚步,面色如同死灰。高级顾问官(谏议大夫)褚遂良上疏,说:‘君王能体恤他的部属,部属才能竭尽忠心。张玄素虽然出身寒微,陛下敬重他的才能,擢升到三品高位,辅佐皇储(太子李承乾),怎么可以对着文武百官,穷追他的门第!抛弃从前的恩德,使他霎时间羞愧得无地自容,痛苦椎心,怎么能要求他为节义而死!’李世民说:‘我也后悔问这些话。’”

“最高法院院长(大理卿)孙伏伽跟张玄素在隋王朝时,都当管理员(令史),孙伏伽却不在意出身低微,往往在大庭广众中,述说他的往事,毫不避讳。”

[1]很明显,柏杨先生借孙、张二人的故事,告诉我们大丈夫应不以贫鄙出身为耻,就是说,为人必须具有能够包容一切的胆量、胸怀才是真性情、真人物,否则便是小肚鸡肠,成不了大气候也得不到人们衷心的赞赏。

有一篇名叫《器理论》的古文,是专门谈论器量的,其中一段文字尤其精到:“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如天地之量,圣贤帝王之效焉。山岳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则焉。古夷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气量,范文正有济世之德量,郭子仪有福量,诸葛武侯有智量,欧阳永叔有才量,吕蒙正有度量,赵子龙有胆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远大之器。”

这段文字翻译过来,意思大概是说:人也是一个器物,各有自己的容量。像天地一样包罗万象的容量,是圣贤帝王所效法的;像山岳江海一样包容万物的容量,是公侯将相所效法的。古代的夷齐有容人的大量,孟子有浩然的气量,范仲淹有济世救民的德量,郭子仪有厚德载物的福量,诸葛亮有神机妙算的智量,欧阳修有谆谆诲人的才量,吕蒙正有含羞忍辱的度量,赵云有力战千军的胆量,李德裕有力拔山兮的力量,这些人都有成大事的器量。

这篇文章还说尽了器量与人生的关系。成功的概率有多大,不用怨天尤人。只看自己的器量大小,能在多大程度上“容天下难容之事”,你就知道自己的事业大小。事业大到超过器量,也有可能,但那并不是一件幸运的事。一个小胃口,硬要塞进一个卡车的东西,哪有不垮掉的呢?古往今来,无数人的经历早就证明了这一点,别说什么自己命运不济别人命运两济之类的话。真正能成大器而且事业长盛不衰者,必然器量过人。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不是单打独斗的结果,必然包含着别人有意无意的帮助,也包含着别人的宽容和迁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带着感恩之心去做事,心境就豁达了,成功也就更容易了。

像银青光禄大夫,左庶子张玄素被问到出身贫贱后羞愧得心如死灰和大理卿孙伏伽在大庭广众之中侃侃而谈自己给隋做小县令的事情,哪一个更加值得敬佩,哪一个更加能得到领导者的器重,哪一个更有魄力,更有远见,相信已不用再说了。

度量,是人最重要的成功之道。“唯大英雄真本色”,只要你修得洒脱的气质,能抛得下一切,达到“无我”、“空虚”的境界,才能有空间去包容更加伟大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