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柏杨智慧忠告全集珍藏版
29214000000016

第16章 有钱了,请你离开我

贫贱夫妻百事哀,贫贱夫妻辛苦耕耘,成为富贵夫妻后,百事可能更哀。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遍地血腥·五三五年乙卯》

大多数的人都有喜新厌旧的毛病,尤其是从贫穷走向富贵的人物。贫贱夫妻虽穷苦一些,总还是你敬我爱,互相扶持,有的甜蜜,可等到某一方(大多是男人)发达了,事情就会峰回路转,出现令人意想不到的状况。

柏杨先生在他的作品《痴心女子负心汉》中讲了一个故事,期望能给普天之下的男女一点训导,一点教导或一点启发。

这个故事原本是这样的:我有一个表弟,民国初年结婚,执教于我们县的小学堂,为人沉默寡言,有儒者风,大家均目之为圣人,虽因家贫,而年龄又长,未能继续求学,但上进之心,固未戢也。抗战军兴后,夫妇逃出,他已将近四十,竟辗转进了某大学堂。家乡沦陷,自没有接济,教育部的贷金根本不够糊口,笔墨纸砚,以及衣服鞋袜,全靠其妻为人洗衣服做针线收入维持。他三年级时,我途经该校,时已深夜,表弟仍在一盏如豆的油灯下苦读国际公法,而表弟媳则在灯影下为人洗涤,脏衣如山,诚不知要洗到几时也,做丈夫的告我曰:“表哥,我读书,却苦了太太!”言毕泪下。

夫妻情浓到这种程度,可以说把人羡慕得要死。丈夫对妻子的感激,恐怕再不能有逾于此。他们恩爱终身,白头偕老,固敢预卜也。独柏杨先生心中有一个结,在他们那里坐得越久,此结越是沉重,终于掩面告辞。回到旅店,把见闻告知同行的某教习,教习赞叹不已,我曰:“你看他们将来如何?”教习曰:“妻子对丈夫如此,仁至义尽,将来丈夫一旦出人头地,他真不知要如何相报也。”我曰:“我看不是如此,将来丈夫幸而没有出人头地,她还有得快乐;如果一旦不幸而出人头地,恐怕她哭都来不及。”教习惊问何故,我曰:“十年之后,表弟年才五十,只要有钱,仍可风流一阵;且地位既高,酬酢必繁,彼时他太太已五十有五,小其脚而白其头,黄其牙而皱其脸,又不甚识字,他能一直带她在身边耶?”语未了,教习大怒曰:“想不到你阁下竟有如此禽兽想法,使人毛骨悚然,我算认错人,咱们的友情到此为止,你这种人实在可怕。”言毕唤茶房结账,另辟一间去住,把我搞得无地自容。此教习后来弃教从政,着实做了几任大官,我方悟出一个人必须随时随地以卫道姿态出现,才有前途;若柏杨先生者,好口吐真言,属于时代渣滓者流,理应弄到今天饥寒交迫。

[1]0自从和表弟上次一晤,战乱频仍,音讯渺然。五年之前,我赴日本办事,在大阪街上东张西望,以开眼界,竟忽然碰见,他当上了领事之类的官。异地相逢,自十分亲切,把我请到他家,临进门时,附耳曰:“表哥,慎言,慎言!”正惊讶间,一个娇滴滴的北平女高音在里面呼曰:“阿秦,你回来啦?我在门口望了你两三次哩!”阿秦,表弟小名也,言毕一少妇穿着三寸半高跟鞋,噔噔噔而出,观其年纪,不过三十,雍容华贵,美丽逼人。那一顿饭吃得可以说别天下之大扭,该表弟媳知我为表兄也,一再殷勤探询她丈夫的家世,我只好撒一大谎包之,曰表弟家有千顷之田,守身如玉,而眼眶子真高,视普通女子蔑如也,如今果然得一绝色佳人矣。她得意地笑嘻嘻,拼命给我夹菜,临走时还送了我一套和服,以便浴后穿之。呜呼,谁说谎话没有好处耶?

表弟送我归去,悄悄告曰,表弟媳为某大官之幼女,大学堂毕业生也。

我问他从前那个太太安在?他曰:“离了婚啦。”离婚二字,本含平等之意,二人意见不合,各人走各人的路之谓,然而独独在这种情形之下,却有点不同。用旧名词,是他“休”了她;用新名词,是他把她甩掉,把她一脚踢开。用不着打听,我那前任表弟媳不会另攀高枝。不禁叹曰:“畜生,畜生,你怎么忍心?”他曰:“表哥,先别瞎嚷嚷,你如果也有像我这样的境遇,你敢保证不变心?”我气馁曰:“然则,你和她硬离之后,茫茫人海,她将何以为生?”他曰:“我仍暗中接济。”我曰:“何不谋和平共存?”他曰:“你看我现在的太太肯和她平妻乎?”谈到这里,他忽然说老实话曰:“不是我要离,实在是她太拿不出去。”

柏杨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在于说明世界上确实有这种对妻子忘恩负义的丈夫,而且颇为普遍。诚如刘秀先生所云:“这是人之常情。”防止这种人之常情的法宝,靠钢铡没有用,靠道德的制裁也没有用,不是说没有小用(对懦夫固有小用),而是说没有大用。问题在于丈夫成功之后,形势比人强,他需要的不再是吃苦耐劳、蓬头垢面的妻子;而是花枝招展、雍容华贵、“拿得出去”、“不丢他的人”的妻子。共患难之妻,彼时色衰气粗,往往难当此重责大任。

所以,女人,要想保住自己的爱情,一定不要试图用自己曾经为他奉献了多少种种作为要挟,而要用韵味来抓住你的男人。

世上有一种斗争,虽然最终注定失败,但却因精神的美丽,而虽败犹荣。女人与时间的斗争便是这一种。作为女人,没有不希望青春永驻的,但青春永远只是人生的美丽过客,来不及缱绻情长,便倏然离去。所幸的是还有精神,还有女人味。

失去女人味的女人就像鲜花失去了香味一样可怜可悲。如果说青春少女是一首浪漫的诗歌,节奏明快,旋律生辉,恰似春光明媚;那么,中年女性则应该是一篇抒情散文,情愫悠悠,蕴涵深邃,令人会心耐读。“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珍惜这份上苍赐予的华美礼物吧!让女人味伴随一生,应该是每个女人毕生的追求!

生活中的女人假如能够清醒地看到自己的上述种种不足,不拒绝服装文化、交际文化、化妆文化,那么青春不再的她们将会变得更清新、稳重、善解人意,更显成熟女人的风采。

“富易妻”,“易”,还是“不易”,看的不过是暂时落后的一方自身的修为,上不上档次,够不够水准罢了!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想要摆脱被厌恶、被抛弃的命运,最好的办法就是修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