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学生
29207100000101

第101章 一个13岁少年社交恐怖症案例

一、病例介绍

刘某,女,13岁,初一学生,因胆小,怕看人7个月来诊。

10个月前,患儿由农村迁到某市中学读书,3个月后逐渐出现怕与同学谈话,怕看人,怕与人眼睛对视,总觉得自己的余光可看见人。喜欢用头巾包住自己的脸,挡住部分视线。老师说孩子为人性格孤僻,回避集体活动。严重到不愿去教室上自习,她自己认为自己是乡下人,穿得土气,怕同学看不起自己,总想回到乡下读书。自己对这些也感到十分痛苦,但又无法克服,这明显地影响着她的学习生活。

患儿顺产,体格发育正常。自幼在农村长大,二年级随父母工作调动迁往郊县读书,常受到邻座同学鄙视和欺负,骂其为“乡下人”,后经老师调解关系缓和。孩子成绩好,个性内向、文静,行为规范,从不惹是生非,衣着朴素。

母亲为朴实农民,属贤妻良母型女人,善良克己,不会跟人去争名利。教育孩子老实做人,好好读书。父亲是农业技术员,是市农科所干部,对孩子要求严格。

体格检查:一般状态良好,心肺腹部正常,神经系统正常。

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被动,多问少答,回答切题,声音轻,低头不与人对视,情绪低落,未引出其他异常表现。

心理测验:90项症状清单显示焦虑、恐惧及抑郁等因子分升高。

属于社交恐怖症。

二、原因分析

(1)既往经历的影响。与其他恐怖症患者一样,社交恐怖症患者往往也有一些特殊经历。一般而言,特殊经历会在人的心理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印象对于理智的人,不过是一些事件记录,而对于富于情感体验者,则可能成为一种永久体验。刘某二年级转学,被骂为“乡下人”后,一直耿耿于怀,总觉得自己土,与城里人不一样,被人看不起,因此畏畏缩缩,行为缺乏自信。

(2)文化因素。中国人特别爱面子,在家“家丑不可外扬”,在单位“要注意影响”,在学校“要给大家留下好印象”,这是我们熟知的忠告。因此,内心总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缺点、过错和隐私。此时,如果被人当众揭了“伤疤”,就会感到羞辱,心理压力极大,从而出现心理障碍。

(3)社交能力差。父母、老师多注重儿童学习,而忽视他们社交的需要,常以学习重要为理由,限制与同伴的玩耍;常以为孩子学习不好、调皮捣蛋而限制他与同龄人的交往,使其人格的健康发育受影响,不会友好地与人相处。当他们在社交中受挫时,就会产生对社交的恐惧感,严重时造成社交恐怖症。

三、心理过程

患者属于社交恐惧障碍,特点是自卑,行为退缩,怕与人交往,二年级的受辱经历是潜意识中自卑的根源。传统型的家教,也使她养成压抑、克制自己同时又追求完美的行为模式。衣着言行与城市孩子的差异,使她觉得不如别人,诱发出潜意识中的自卑感,从而认定“我是乡下人,别人看不起我”这个自我暗示的预言,越自卑越退缩,与人交往越不自然,被人接纳的程度就越小,自我暗示的预言就越得到充分的证实,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变她的认知,看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四、心理干预

(1)认知疗法为主。首先让父母与孩子一起回忆并列举患者的许多优点:谦虚,学习认真,上进心强,衣着朴素大方,待人平和等等。同时让患者感到自己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善良的母亲处处以身作则,努力上进的父母以及和谐的家庭气氛,父爱和母爱的温暖等等。增强其自豪感、自信心。在此基础上与她分析:凡人群之中,总有先进落后之分,二年级碰上了一个不友善的同学,闹了别扭,但班上大多数的同学还是友好的,不能因为一个人、一件事而得出“我是乡下人,大家都会看不起我”的结论。鼓励她时时提醒自己:“我行,你们能做到的,我哪点不能做呢?”

(2)自信心训练。建议她每周寻找三次主动找人说话,但被拒绝的失败经历。患者当时感到很容易完成这个作业,因为她自信地认为大多数同学都是不太爱理她的。但一个月再次访谈时,患者包在头上的头巾已去除,已不再愁眉苦脸,她说几次找同学说问题时,没有遇到一次被拒绝的,只是有的人答得细,有的人答得简单,她现在不再回避集体活动,敢与人说话,也不想回到乡下读书了,对继续战胜心理障碍充满信心。这种方法绝妙之处在于,当她觉得寻找被人拒绝的机会并不难时,她就会很自信地找这种“失败”经历,态度的改变必然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最终导致行为结果的变化,而成功的社交经历,又增强了她的自信,从而建立了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