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肝病一本通
29204000000071

第71章 肝炎病人补不补钙没有关系吗

随着骨质疏松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对肝性骨病研究也在深入进行。研究发现肝炎病人(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骨矿物质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男性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1.4%,女性为18%,低血钙率占39.6%。这表明肝炎病人可伴有较高的骨质疏松发病率,提示临床治疗各种肝炎时,应当针对骨质疏松等代谢紊乱的症状,及时适当补钙。

人体内维生素D首先在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微粒体中进行转化,再在肾脏进一步转化成为高活性的物质。活性维生素D是调节骨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具有促进肠道和肾脏吸收钙的作用,并促进骨的形成和矿化。当肝脏受到严重损伤,肝功能下降时,维生素D活化受到障碍,不仅影响到钙质吸收,而且影响到骨的形成和矿化。如果在重症肝炎治疗过程中使用激素类药物,还会加重抑制成骨细胞的生成和活性,抑制蛋白质和粘多糖的合成,使骨基质合成障碍。

另外,肝炎病人多伴有恶心、食欲不佳,饮食中摄入钙质、蛋白质及各种营养物质的量均不能达到高消耗的需要,加重负钙平衡,出现低血钙。机体为调节血钙水平,游离骨钙入血,导致骨矿化量下降。长期卧床,缺乏日光照射,也影响到维生素D代谢和骨质矿化。这些因素综合导致机体骨基质和骨矿量下降,结果造成骨质疏松。

肝炎病人在抗炎保肝治疗时,不仅要供给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而且要供给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补钙是肝炎病人必不可少的有效的营养保健疗法。针对肝炎病人食欲差、纳食少、钙质吸收低的矛盾,除建议服用富含钙质食品外,营养高钙素含高活性的离子钙,因具有体积小、含量高、容易吸收利用的特点,可较快达到机体需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