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宜忌
29191000000048

第48章 中老年人足部药浴宜忌

足部药浴属于传统医学疗法中的外治法之一,它是将水和药液盛于器械内,浸泡脚部,利用水温本身对脚部皮肤、经络、穴位的刺激和药物的透皮吸收,达到治疗疾病、养生保健的目的。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浴、温泉浴等,而是按照传统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因药物不经胃肠破坏,直接进入血液,故较之内服药具有舒适、无毒副作用的优点,也不会过量增加肝肾负担。中药脚浴作为传统医学传统养生保健项目之一,已日益被人们所认识,而且这种简便的养生保健法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中老年人防治疾病宜用足部药浴

中药浴脚是一种良性刺激。它直接针对脚部反射区进行热透作用,因而简便易行,经济实惠。中药浴脚适合于每个家庭和各种年龄阶段的人,每晚临睡前进行中药热浴双脚20分钟,能及好地改善睡眠,使人保持充沛的精力。中药浴脚能将治病和保健融为一体。当用药物浴脚来治疗某种疾病时,除特定的反射区接受热透作用和药物作用外,其他反射区也接受了这两种作用,因而相应的脏腑也就得到了保健。所以脚部药浴法是“治病于现在,防病于未然”的好方法。

中老年人足部药浴宜注意水温

足部药浴水温并非越烫越好。过烫的水除了可能会导致烫伤外,还会导致全身血管过度扩张,引发一些重要器官(大脑、心脏)的缺血。另外,身体从热水中获得过多的热量需要通过大量出汗散发,可能引起虚脱。因此水温以适中为宜。

中老年人足部药浴宜注意时间

中老年人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足浴。由于足浴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中老年人足部药浴后宜补水

中老年人足浴后宜注意补水。浴足、按摩过程中及后半小时内应饮用温开水300~500毫升,以补充沐足期间因出汗丢失的水分。对于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及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有专人护理,防止损伤皮肤。如果足浴中使用的药物引起了皮肤过敏,应该立即停止足浴,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治疗。

特别提醒

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活动期,严重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低血压,皮肤破损或皮肤感染,有出血倾向或血液病,都应禁止足部药浴。老年人在用药液洗足时,洗足所加的热水,以浸入患者双足踝部为宜,不宜过多;足部药浴以后,要用干毛巾擦干,并注意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