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心中的校园文化
29186800000004

第4章 探寻云大校园文化探寻云大校园文化

张建新,女,云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育学博士。

“什么是云大校园文化?”合上《云大故事》一书,望着窗外那一片缎子般的翠绿,我陷入了沉思。

老太公、外公、母亲终生都在校园里耕耘,自己从出生到现在也没有离开过校园;又曾写过《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云南大学个案研究》(合著)一本书,编过《感悟云大文化》和《云大文化史料选编》两本书,可以侃侃告诉你校园文化乃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核心的社会亚文化形态,其作用是“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心理熏陶……而要用直观、形象的语言来回答这个简单的问题,我语塞了。

从北大校园来到云大校园两年多了,我的步伐印在历经风霜的九十五级台阶上,我的指尖在阳光明媚的文津楼中敲击着云大的回忆。我渐渐熟悉了云大的面貌——一张历经沧桑、希冀未来的面孔,也是一张忽隐忽现、若即若离的面孔。但我,真说不出来,更难用简洁的词语来概括云大校园文化。我就说一些不算故事的故事,也许从这些小小的侧面,反而可以品尝到一点云大校园文化的味道吧。

一个世外桃源般美丽的地方

走上象征九五之尊的九十五级台阶,校园的钟声伴着莘莘学子来往的脚步,古色古香的贡院建筑既威严肃穆又古韵十足,长着降落伞一样尾巴的小松鼠悠然自得地挂在雪松上,一片片银杏叶悄然从阅读人的身边飘落……

云大在优美的环境上选址建校,把美好的意境创设为理想的学习场所。云大校园富丽堂皇的法国式建筑、神秘高雅的希腊式圆柱、中国传统的科举考场,使得她兼备西方文明的特色风韵,更具有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龙门仰止”“崇楼眺翠”“至公闻吼”“旧院读松”“海棠映日”“银杏飘金”……不胜枚举。漫步于古木扶疏、花海荡漾的校园,时时会被校园中那些底蕴朴厚、古茂华滋的美景所感动。

一个传承贡院文化的载体

历史上,“滇文化以省会为中心,而省会以贡院为荟萃”,“有贡院而后有滇今日之文化”,数百年科举人才都出自这贡院之中。云大的历史文化传承可追溯到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始建的云南贡院。“以历史言,创数百年科举人才皆在其中”(袁嘉谷)。台阶前左右方各有牌坊一座,左为“起凤”坊,内题“明经取士”;右为“腾蛟”坊,内题“为国求贤”,足见科举文化的遗迹。500年来任凭风吹雨打,云南贡院的山灵水秀、文运昌荣之气脉却一直绵延不断。明清云南贡院旧址,对云大来说,是最深刻的文化烙印。

今天,无论是在九十五级台阶上,还是在海棠映日的草坪中,都有捧书研读的云大学生,云南贡院培养人才的宗旨,仍然被今天的云大发扬光大着……

一个尽善尽美的校址

陶行知曾受委托选择大学校址,却始终未找到适合心目中的五个寻访依据和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振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阔,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数百千年以来之人物,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他走遍国内大学二十多处,始终没有看到一个这样的大学校址,“不料在这偏僻的云南,我们东陆大学的校址所具有的环境,却无意间与陶先生所悬的五种目标,洽相吻合。”

左金马、右碧鸡,枕蛇山、面翠海——云大“四周风景极佳,以其建筑之庄严灿烂,并擅此湖光山色,不啻在中国西南方面辟一新世界焉。”(朱庭祜)她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使学生获超然世外之感,在万籁空寂之中悟通返真。

一个学术活动的中心

“大学之重要,不在其存在,而在其学术生命与精神”。熊庆来如是说。

站在至公堂外的百年古树下,听风呜咽的声音,仿佛诉说着闻一多先生慷慨陈词的演讲。1946年的盛夏是一段轰轰烈烈的日子,学生大游行、至公堂的李公朴遇难经过报告会、闻一多拍案而起……从那以后,至公堂这个“昔日贡举大典之堂也”——科举考试中心就成为一个学术活动的中心。如今,实践着“教为不教,学为创造”的教学理念,云大校园内到处可听到“东陆讲坛”“春秋十讲”“导师论坛”“洋浦讲坛”等讲座。生动的形式、独到的选题、精辟的讲解、深入的分析,发挥着论坛的强大作用。“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在震撼着这片天地。

一个忧国忧民的地方

“自尊、致知、正义、力行”之校训——是云大铿锵的歌;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志向——是云大的历史责任。震惊中外的“一二·一”运动、抗议北平美军暴行、“七一五”反美扶日运动等都在云大上演。

云大一向具有民主传统,“就是因为我们全体同仁与同学一向爱好民主,本着民主的精神,不屈不挠的去向反动势力去作坚决的斗争。”(秦瓒)解放战争时期,云大师生中参加武装斗争的有七百多人,居全国高校之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云大先后有吴澄、李维恭等68位师生前赴后继,为抗击日本侵略者、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云大烈士数目之多,在全国一千多所高等院校中仅次于北京大学。

一个追求真理与科学的梦乡

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并为之奋斗,是人的最高品质之一:The search and striving for truth and knowledge is one

of the highest of man's

qualities这句刻在塑有爱因斯坦的头像的大理石碑上的话是云大人追求的理想。石碑周围的石桌椅上,总是汇聚着很多手捧书本专心致志的学子。至公堂中至今还回响着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吼:“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云大钟楼旁的云南第一个天文台,精确地告诉你我,昆明的位置是东经103°41′58.88″,北纬25°03′21.29″。它见证着云大人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刘文典先生认为,“文人应当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不畏权贵,敢于顶撞蒋介石,真乃“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章太炎)2000年,全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基因(DNA)库的建成、高原山地生态与生物资源学的成果,均在云大校园内留下了引人注目的足迹。

正如校歌中所吟唱到的,云大人在“努力求真,文明允臻”中“探研境界更无垠”。

一个名师荟萃的港湾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才。云大校园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一处有思想、有精神、有文化的“群贤毕至”之地。

袁嘉谷教授填补了明代以来540年中“云南不点状元”的空白。老校长熊庆来“敬恭桑梓,甘下乔木而迁幽谷”之后,引进哲学大家冯友兰、国学宗师姜亮夫、语言学家吕叔湘、文史专家楚图南、数学家华罗庚、社会学家费孝通等知名教授多达220余名。据统计,曾在云大任过一学期以上教学工作的教师共有3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1987年,“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彭桓武院士“梦绕边城月,心系故园楼”,第三次回访云大,挥笔为云大建校六十五周年题写了“我爱云大”四个大字,倾注了先生对云大的无比热爱。今天,李埏先生开创并奠基了云大中国经济史学科的深厚底蕴,著名的诗人、“龙学”研究专家张文勋先生以及中文系传奇教授赵仲牧先生等一大批专家学者的著述,使得学校在文学、经济史、哲学、民族学和文艺美学等学科领域影响深远。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谓良师荟萃,群英济济吗?

一个凝集八万毕业生的家园

民国十八年(1930年)十二月十三日,云大校园内,爆竹声声,军乐阵阵,欢声盈耳。新生的私立东陆大学送走了第一批毕业的学子。在这里,幼稚和成熟并存,嬉闹和责任对抗,理想和信念交融,梦想与情感汇合……岁月如流水穿梭了毕业生几年的喜怒哀乐,相聚的光阴匆匆。怀着对母校深深的感激之情和美好的祝愿,毕业生向母校赠送了刻有“如日之升”四字的日晷一座。

1947年建校24周年之际,为了方便校友沟通联系,在至公堂召开了第二届校友代表大会,并于8月编印出版了校友会会刊——《云南大学通讯录》。“北京云大校友成立联谊会,我支持!”1998年的春天,担任名誉会长的费孝通老先生在大会上的热情使得省内外、港澳及海外校友分会也纷纷建立,至2005年,校友分会组织已达32个,八万多校友走出了云大校门。

稍一沉思,就说出了云大校园文化的八个方面,还有其九、其十……说不完,道不尽。东陆美景,是云大校园之身;贡院历史,是云大校园之源;学术精神,是云大校园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