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心中的校园文化
29186800000018

第18章 春日纪事——从一次给李埏先生读报看云大文化

董世林,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一、前序

李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在云南学术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痕迹,为云南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自上一次生病以来,李先生便一直住在医院,92岁高龄的他依然坚持每天读书看报,但由于眼睛不大好,所以就由我们五位同学每天轮流给李先生读书读报。

今天是3月2日,同以往一样,我按时来到校医院李先生的病房。正如天气预报所说的一样,今天是2006年入春以来昆明的首次倒春寒。下了宿舍楼我就后悔自己没有相信天气预报说的话,薄薄的衣服根本无法抵挡那袭来的阵阵寒意。

二、进入病房

敲门进去后,李先生已像平常一样早早地坐在了沙发上,面带微笑的看着我。

“李先生早上好!”

“你也早上好!今天穿这么点衣服不冷么?”先生很关心地问道。

“谢谢您的关心,我不觉得冷呀,倒是先生今天气色很好。”

“谢谢,感觉倒是还不错,不过医生说得接着打针,待会他们就会过来。”

“今天这么冷的天气,先生的血管会不会难打啊?”我心里嘀咕着。

说话间,我拿出今天的报纸坐了下来。正准备问先生是否开始的时候,李先生拉过旁边的一个椅子,在上面轻轻拍了拍,说道:“来,过来坐到我身边。”

先生的和蔼,让我颇有点受宠若惊,连忙过去坐了下来。看到先生微笑着点了点头,我轻声地问道:“先生,可以开始么?”

“哦,好的。开始吧!”先生温和的应道,同时微微挪动身体,调整了一下坐姿,似乎是想要让自己能够听得更清楚一些。

我往先生身边凑了凑,看着手中的报纸,对先生说:“先生,今天的头版头条是……”

就在这时,两位护士走了进来。

三、开始打针

“老先生,我们该打针了。”

“好!”先生似乎对任何人都是那么平和。

“那您还是上床躺下打吧,那样舒服点。”护士语气中满是对先生的关心。

“不!”先生摇了摇头,道:“同学还要给我读报纸,我坐着打。”

照顾了先生这么久,护士们都知道先生的为人,便不再勉强,就在沙发上开始了她们的工作。

“老先生的血管今天太难打了,天气冷,血管都躲起来了,其他地方都不好打,就连手背都是,明明刚刚回血很好,这才开始滴液体就肿起来了。”护士在手背上打了一针没有成功后,喃喃自语道。

先生此时的表情依旧那么平和,嘴角不时露出丝丝微笑。

“老先生,我们试试看打中指的血管,好么?”对着先生的手端详一番后,护士问道。

“好啊!”先生微笑着回答。

在打了两次中指的血管后,成功了。护士松了口气,拿来一个小盒子,用胶布把先生的手掌固定住,一再叮嘱先生尽量避免手动后,离开了病房。

四、手肿了

在先生的示意下,我又开始给先生读报纸。先生一字一句听得很认真,时不时还会对新闻发表评论,并和我交流一些看法。

当液体大约还剩三分之一时,先生入针的地方开始肿了起来。按铃后,之前的两名护士冲了进来。我连忙站了起来,对她们说:“先生入针的地方肿起来了,请你们赶紧看看吧。”

“老先生,手肿了么?哎呀,真的肿了。刚才不是跟您说手要小心么?”护士看着先生的手,心疼地说道。

先生没有说什么,冲着她俩微微一笑。

五、再次打针

护士们找来热水袋焐血管,用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又打了两次,依然没有成功,护士们不由得开始有些着急了。

看到这样的情况,先生笑了笑,对着大家说了一句:“等这针打好以后,拿一根皮带把我绑在椅子上,我再也不动了。”惹得在场的人呵呵直笑。

这时,又走进来另外一位年纪稍大的护士。她听了听情况,然后看了看先生的血管,开始寻找合适的血管下针。

观察一会儿之后,她柔声对先生说:“老先生,您还是躺着打吧!这次我们试试打脚上的血管!”

先生犹豫了一下,好像有什么要说。我连忙抢在前面,对先生说:“先生,我们听护士的,您还是躺着打吧!您不用对我客气!躺着打,我一样可以给您读报纸啊。那样,您舒服了,我心里也很畅快啊!”

“那我们就躺着打?”先生沉思了片刻,用征询的口气对大家说。

护士连忙把先生扶上床,开始观察先生的腿部,研究该在什么地方下针。一番斟酌之后,护士开始小心翼翼地在先生的脚踝部位下针。不过,这一针似乎依旧不是那么顺利,先生时不时会做出咬嘴唇的动作,在他旁边还可以听到他小心压低的喘气声。

这一针还是没有成功。于是,护士又选定在脚掌内侧下针。这一次,负责打针的护士更加小心翼翼地操作着,而其他在场的人,则都默默看着护士的操作,似乎都在祈祷着,祈祷这一次是成功的。一时间,现场气氛几近凝固。

“扑哧”,先生笑出声来,打破了病房内沉闷的气氛。

一旁负责照顾先生起居的护工,疑惑的问先生:“现在还笑?加上这一针,都已经打了七针了,难道不疼么?”

“还是有点疼的。你不信?要不你也来试试?”

听先生这么一说,大家都笑了,就连那一脸严肃正准备下针的护士也不得不暂时放下手中的注射针头,回过头来呵呵直笑。现场的气氛顿时让人觉得好暖和,好暖和。

经过这么一段小插曲之后,那下针的护士也没有先前那么紧张了,终于,在大家满心的期待中取得了成功。顿时,在场的人都松了一口气,护士则欣喜地开始帮先生固定针头,并拿来热水袋放在先生脚边,很小心地给先生盖上被子。

“谢谢你们!麻烦了!”看着之前一直为自己忙出忙进,头发都已略微有些凌乱的护士,先生既有些感激,又有些心疼。

“不客气!老先生,您好好休息,有什么就叫我们。”三位护士不好意思地笑笑之后便退出了病房。

六、继续读完报纸

就在我搬过来一旁的椅子准备坐下继续读报的时候,先生指着床边他经常坐的沙发对我说:“来,坐在这个沙发上,在这儿给我读吧!”

我按照先生的意思坐了下来,开始继续给先生读报。先生依然一字一句地认真听着,和我谈论着。

在我读完最后一则新闻时(当时先生已经打完了针),先生轻轻地说道:“刚才的文章里,几次出现了(定级)这个词。你看一下,有没有读错啊?”我连忙回头认真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无误,便对先生说:“先生,没有读错啊,确实都是‘定级’。”

听我这么一说,先生拿出压在枕头下的高倍放大镜,将我手中的报纸接了过去,开始仔细核对起来。

“对不起,是我错了!”在核对完之后,先生有些内疚地对我说道。

此时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连忙答道:“先生,您言重了!是我没有读好,可能是我的发音不太标准。”

“你没有错。是我的错!”先生严肃地对我说。

我连忙岔开话题,和先生聊起了其他的一些话题,病房内的气氛又活泼了起来。

没一会,探病的时间到了。为了不打扰先生休息,在先生的一阵感谢声中,我退出了病房。

七、后序

出了医院,天气似乎转暖了好多,再不复先前那种寒意。一路上,细细品味在病房的一幕幕情景,先生一言一行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不正是鲜活的云大精神的真实写照么?走在初春的银杏道上,看着两旁在凉风中摇曳的银杏树,即便在“寒流”中,似乎也更添了几分嫩绿。顿时,春的暖意阵阵涌上心头,沁人心脾。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春天,并未因今天的“倒春寒”而离去,真正的春天,却是镌刻于我们的内心,问题在于我们怎么用它去温暖这个世界。云大精神不正是这样么?一方面她鞭策着我们“会泽百家”;另一方面她更激励我们“至公天下”,把春天,把我们内心深处的春城的春天带给周围的所有人,让大家一起来分享“春”的快乐和温馨。

“点评”

大师的示范作用,如春风化雨,李先生对于云大正是如此。本文通过对先生日常生活中几件小事的细腻描写,让人感受到大师的风范无处不在,也正是这种风范传承着云大的精神,谱写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