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木船一旦船底某处被碰破一个洞,它也不会出现大的危险。这使得中世纪造船业也很发达的阿拉伯地区和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感到大为惊讶。这其中奥秘是在船底有水密舱。中国人把船底用木板分隔成彼此密封的空间,这种结构叫做水密舱。这是中国人在造船技术上的一大发明。
家住福建厦门的陈延航教授指导学生制作我国古代木船模型。制作船模要求准确表达原船的技术规格。所以他们严格按比例制作了船模的水密舱。对于中国古代造船中为什么能出现独具匠心的水密舱技术,世界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认为中国人是受了当地竹子的启发。
陈延航谈到:竹子有很特殊的结构和很好的功能,就是它内部的一个一个竹节,竹节把这个格和那个格完全很密封地隔开了,而且强度很高,使得彼此之间不漏水。所以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的造船人受到竹节的启发,然后就做出了水密隔舱。
但是我国的学者多数认为,水密舱源于独木舟的横梁。甲骨文的“舟”字,形状就是一个带有横梁的小船,横梁的目的是加固船体。后来船越造越大,横梁加高,就成为立式隔板,隔板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加固船体。后来古代的造船者又将遇风很快硬化的桐油,拌以麻丝、石灰等,制成捻料,用它将隔板之间的缝隙加以密封,由此发明了水密舱。水密舱何时出现没有明确的记载,但确凿无疑的实证是一条出土的唐代木船。
从扬州出土的一条唐代木船里面已明显看出来,当时已经有水密隔舱了,这是最早的实物证明。在宋代出土的海船上可以看出水密隔舱已经发展得更加完善了。它总共有13个隔舱板,因为船大型化以后,只有一根梁,横向方面是不够的,结构力量是不够的,它必须发展成为一个面,就是整个一个舱板,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整个船结构坚固。
有一个宋代船模型的原件是福建泉州湾出土的宋代远洋货船,人们所能看见的只是这条货船残留的一个底部,所幸的是13个水密舱清晰可见。
宋代船的水密舱的做法相当成熟,而且有许多高明的做法。水密隔舱的隔舱板很厚,真是水密的,不会渗水,做得非常厚,很结实、很牢固。
为什么在船内还要用厚重的横隔板呢?因为船在大海的风浪里,四面承受海水向内的压力。中国的海船比较宽大,所受的压力也就更大。而海船最薄弱的部分是它的两侧,两侧如果不给它支撑,只是靠船壳板连接起来,船越大,中间支撑的力量越弱,那么侧向水压和风浪足以破坏船体。
所以这条远洋货船用了12块厚厚的横隔板,横向支撑船舷,构成了船体强有力的12根横向支撑力柱,增强了船体抵抗海水横向压力和风浪的强度。
在这条古船上,还透露出能说明宋代水密舱技术发展得相当完善、成熟的细节。水密隔板紧贴着一条被称为“肋骨”的横木。在船头,肋骨放置在隔板后头;在船尾,肋骨放置在隔板前头,更好地对抗船体前后方向海水的压力。这些细节竟然与现代轮船的设计如出一辙。
就在这条海船往来于南亚、西亚进行远洋贸易的时代,我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仅水密舱这项技术,在加固船体功能之外所带来的安全性能,就使得中国的海船在当时广受欢迎。在马可·波罗的游记中,对水密舱技术有过详细的对比和描述。马可·波罗谈到:当时阿拉伯人造船,是用椰子皮编成绳子,捆扎船板,这种缝合式木船,船体脆弱,抗风浪能力差。欧洲人一直使用单层木板造船,一旦触礁全船进水。中国木船有水密舱,这种木船如果船底被碰破一个洞,某个舱进水,因为有水密舱,其他舱不会受到影响,不至于全船沉没。所以当时的阿拉伯商人从事远洋贸易时,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中国南方的海船,一旦出现了碰破船底的情况,就赶快抢修,赶快堵塞漏洞,然后把水排出去,货物搬到其他舱里。因为它不会渗透,就这样慢慢开到岸边,停下来再修理,别的外国船没水密舱的就沉没了。所以许多的外国人都喜欢搭乘中国的船。
让造船史学者不解的是,马可·波罗在公元1295年就把中国传统的造船工艺介绍得很清楚,但没有人给予重视。水密舱原理传到西方500年之后才出现在学术刊物上,并被英国海军首先运用到军舰建造上。今天现代轮船一直在使用我们祖先发明的这项水密舱技术。
水密舱在提供安全保障之外,又为货物分类和商业操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荣,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运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