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毛泽东和“三国”
29177100000036

第36章 1956年

3月5日,毛泽东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作了指示:“你们说,在手工业改造高潮中,修理和服务行业集中生产,撒点过多,群众不满意。这就糟糕!现在怎么办?‘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93]

[93]《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3月5日毛泽东在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手工业工作情况时所作的指示。

四川凉山彝族瓦扎木基回忆:1951年,我当时是西昌专署副专员兼昭觉县长。毛主席问我:是会理人,还是西昌人?我回答说:是冕宁人。毛主席接着说:我们从会理、西昌、冕宁那里过来的,那是个好地方。国民党反动派把你们彝族赶到山上。现在要加强民族团结,好好宣传民族政策,调解纠纷,消除打冤家,好好发展生产。1956年7月,毛泽东在中南海听取参加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的凉山代表瓦扎木基汇报,当他汇报到凉山人民要求废除奴隶制度,实行民主改革时,“毛泽东从三国时诸葛亮谈起,引经据典,教育我们要有气魄,有胆略,搞好彝族地区的民主改革。”[94]

[94]《四川日报》1977年10月22日。

6月,毛泽东由长江到达武昌,先后三次畅游了长江。三游长江之后,他欣然命笔,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晃殊。”[95]

[95]《毛泽东诗词选》,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附注]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三国志·吴书·陆凯传》有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此句由此嬗化而出。武昌,今湖北鄂城,当时曾一度为东吴都城。

1958年12月21日,毛泽东对所作诗词加了批注,对《水调歌头·游泳》“武昌鱼”批注是“三国孙皓一度从京口(镇江)迁都武昌,官僚、绅士、地主及其他富裕阶层不悦,反对迁都,造出口号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那时的扬州人心情如此,现在改变了。武昌鱼是颇有味道的。”[96]

[96]许若石:《毛泽东对其诗词的注释与修改》,《党史文汇》1993年。

12月5日,毛泽东将《水调歌头·长江》抄录给周世钊(当时任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兼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并复信说:“时常记得秋风过许昌之句,无以为答。今年游长江,填了一首水调歌头,录陈审正。”周世钊是1950年9月下旬赴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路过许昌时所作《过许昌》一诗的。全诗如下:“野史闻曹操,秋风过许昌。荒城临旷野,断碣卧斜阳。满布烟香溢,连畦豆叶长。人民新世纪,谁识邺中王。”[97]

[97]《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版。

在此前后,毛泽东读《资治通鉴》:“法正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操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孝直,使不得少行其意邪?’”(卷六十七,《汉纪》五十九)批语:“观人观大节,略小故。”[98]

[98]《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

[附注]法正(176—220),字孝直。原系益州牧刘璋新都令,后投靠刘备,献策夺取西川。授蜀郡太守;倡议北略汉中,刘备为汉中王后,升尚书令。

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初,越隽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余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卷七十一,《魏纪》三)批语:“初战亮宜自临阵。”

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太和五年)六月,亮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进至木门,与亮战,蜀人乘高布伏,弓弩乱发,飞矢中郃右膝而卒。”(卷七十二,《魏纪》四)批语:“自街亭败后,每出,亮必在军。[99]

[99]《毛泽东文史古籍批语集》。第2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