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即将消逝的100人间天堂
29167600000069

第69章 敦煌莫高窟

华/美/成/伤

人选理由

千年的风沙侵蚀,沉淀出沙漠里的半壁唯美,那不只是一个藏经万卷的石窟,也不只是一个千佛共度的山洞,那是一颗精美绝伦的‘东方艺术明珠’。莫高窟的忧伤随风沙一点一点剥落,华美,直至成伤。

敦,大也;煌,盛也。如果中国一定要有一个称得上华丽唯美的地方,那么敦煌莫高窟当之无愧。

据说东晋太和元年(366年),当这里还是一片沙海的时候,乐尊禅师路过这里,当时正值黄昏时分,他看到鸣沙山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迷人的景象,金光万道,状若千佛。顿悟到这里是佛地,便在崖壁上凿建了第一个佛窟,其后由法良禅师接着建造。经过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代相继凿建,遂成巨大的石窟群。今存洞窟492个,存壁画45000余平方米,按1.5米高计算,总长达30千米。彩塑2415身,唐、宋木构窟檐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山体用与砂石质地颜色相近的混凝土浇筑加固表面,每一座洞窟又修建了百叶门,号称千佛洞,这是民族的艺术骄傲,散发出美轮美奂的光芒。

不管是衣着华贵的达官贵人,还是衣衫褴褛的凡夫俗子,都会在见到它的瞬间哑然入神。9层楼高的大佛,神态安详,俯视芸芸众生,将红尘百态纳入眼界,却淡然包容,不放心头。它双手指尖略微上翘,右手抬起,为好运连连之说;左手抚膝,为一生平安之意。

看那洞内壁画,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无与伦比的绘画线条,恣意行走,舒舒展展地幻化为大漠戈壁的苍凉与雄浑,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丝路古道千年辉煌,古战场金戈铁马的历史回音……

然而千年的时光蔓延,留下的不仅是千古不灭的历史,千年的风沙嘶鸣,也正日夜摧残莫高窟的精美绝伦。

1600多年里,自莫高窟开窟之日起,就一直在受到风沙的侵扰。敦煌气候干燥而多风,据资料记载,敦煌地区年均降雨量为23.23毫米,干燥的气候是积沙流动和飞扬的基础。敦煌地区年平均风速达到每秒3.5米,这意味着鸣沙山上流沙,每时每刻都在缓慢而无止境地向莫高窟方向移动。造就莫高窟绝世华美的茫茫沙海,也会成为扼杀这座艺术宝库的魔掌。

积沙、风蚀、粉尘,这些在中国的西北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正缓慢地改变着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对于敦煌莫高窟,它们却如同隐藏在夜幕中的三大杀手,缓慢地扼杀着不朽的艺术。长期的强劲风沙,给它外面的崖体以残酷的腐蚀,结构松散的窟顶砾岩因风蚀而逐渐变薄。至今,人们还记得第460窟的灭顶之灾,就是因为在强烈风蚀作用下变薄,摇摇欲坠,直至坍塌陷落。

那时候的我们,只能站在茫茫沙漠,怅然叹息……

也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座艺术宝库将会湮没于沙海,繁华褪尽,归于沙海,回到它最初淳朴的模样。那时候的我们,只能站在茫茫沙漠,怅然叹息,凭借海量的图片和文字,追忆它昔日的容颜。

美丽从来都是脆弱而易逝的,比如鲜花,比如烟花,莫高窟的美丽亦是如此。

历史更赋予了莫高窟悠久而传奇的色彩,然而从藏经洞洞口打开的那一刻起,无数次的偷盗贱卖,它的眼睛里便多了忧伤和惋惜。只为区区几十块马蹄银,本来拥有上万本经书的藏经洞,现在也只剩下几百册。无价的艺术珍宝流失国外,造成了千古遗憾。

那些已经成为尘埃的画匠,在干涩的洞壁上绘制漫天的壁画和彩塑。那些出自他们想象中的神灵或盘膝而坐,端庄肃穆,普度众生;或化作飞天,衣袂飘飘,在洞壁翩然起舞;或反弹着琵琶仙乐鸣响,或洒下五彩缤纷的鲜花纷纷扬扬,或俯卧于祥云之上,或游走于菩提树下……

栩栩如生的壁画,或娇媚或悲壮的形态,从无意靠近的那一刻开始,便径直抓住人性里最柔软的那根神经,带动你或欢乐或悲伤。

这些承载着滞留千年的美丽,千百年来受风蚀、沙尘、地震、雨水冲刷影响,稍有风吹草动沙子便会如下雨般落进窟内。窟内众多壁画因此变色、起甲、酥碱甚至脱落。不完全统计,莫高窟现存有壁画或彩塑的492个洞窟中,已有250多个洞窟、4000多平方米壁画出现起甲、空臌、变色等病害,这些病害都与风沙有一定关系。大规模的防沙工作可以阻挡风沙的逼近,大量植树可以小范围内的调节地区气候,却无法阻止彩塑和壁画的衰老脱落。

再加上曾经有俄罗斯白军,被苏联红军追击,逃亡至此在洞内住宿,一些洞里的墙面和天顶上,遭受烟熏火燎,壁画已经模糊不清。

可能,在50年或者100年以后,这些华美的莫高窟壁画,就会从我们的视野里永远的消失。夕阳洒在鸣沙山,丝丝缕缕的阳光在山顶跳跃,闪烁无比哀伤,为这动人心魄的美丽,为这美丽无可奈何的陨落。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拈一杯好酒,要醉,也该醉在这华美成伤的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