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原子弹之父
29166000000002

第2章 奥本海默的童年

奥本海默是一个孱弱的孩子,经常生病。再加上他母亲的第二个孩子,也就是奥本海默与弟弟弗兰克之间的一个小孩,不幸车祸夭亡,因此他母亲从不鼓励他到街上去玩。

奥本海默也几乎从不单独到街上去同小朋友乱跑。在纽约曼哈顿市区的第88街附近,滨河路的住宅里,他经常趴在窗前,有时俯视着哈得逊河,有时仰望空中翱翔的白鸽,神游在自我的自由王国里。

奥本海默记得他自己是“一个表现热忱的、讨人嫌的好男孩”。他说他的童年“并未使我对于世界是充满残酷和艰辛这一事实有所准备,它没有给我提供通常合适的道路成为一个坏蛋”。

他呆在家里,摆弄着收集来的矿物,一架专业用的显微镜是他童年时的玩具。他用它观察矿石,观察动物标本,观察他想研究的一切东西。

他对矿物晶体非常感兴趣,经常拿一块晶体对着太阳照,让晶体上显现出奇妙的缤纷色彩,奥本海默就随着这斑斓的色彩展开了无休止的想象。

冬天太阳斜斜地照到屋里,他把晶体摆到阳光下,让晶体反射出的光芒照到顶棚,照到屋子的四壁。

他那金黄色的头发蓬松地卷曲着,宽厚的前额,被晶体反射得发亮,浓浓的眉毛下那双蓝色的大眼睛,晶莹得超过了屋中所有的晶体。

他的身材比同龄人略微瘦小些。虽然身小体弱,但并没有因此而使他安静下来。他的眼睛在寻找,他的耳朵在倾听,他的手一刻不停地在动。他机灵得像个精灵,可爱得像个天使。

他对世界充满着好奇,喜欢把他所知道的事物按着他的逻辑编成小故事、编成小话剧,在光芒四射的屋中写下他的童话世界,写下幼稚的诗章。他10岁时写的诗受到名家的赞赏,发表在纽约一家儿童刊物上。

奥本海默的学校是费利克斯·阿德勒道德文化协会所办的。上学是他最愉快的事,每当他离开家,他就像一只出笼的小鸟尽情地飞呀飞。

无论去到哪里,他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寻找矿物。他决心要收集很多矿物,一定要超过祖父的矿物品,质量也要比祖父的好。他知道纽约有矿物学俱乐部,国家也有全国矿物学俱乐部,他决心要成为它们的会员。

小学三年级时他就小有名气了,他可以单独到实验室内搞实验。他能用稀硫酸和锌生成氢,喜欢研究爆炸物,爱听噼啪的响声,但更多还是分析他的矿物。

他在实验室里给不同形状的晶体配上不同的底座,然后再找出看上去最能引起人们幻想的面,把这个面作为晶体的正面,并在底座上写上他为这块晶体起的不同寻常的名字。晶体的名字大多来自希腊神话,有“潘多拉”、“普罗米修斯”、众神之王“宙斯”等。

原子弹爆炸后,有人说研究原子弹的科学家是“潘多拉”,原子弹是灾祸之匣。奥本海默却说我们要做普罗米修斯。

科学就像奥本海默的晶体一样,可以是潘多拉的灾祸之匣,也可以是普罗米修斯盗取的天火。

奥本海默把这些晶体放在学校的矿物室中,并把它装点得熠熠生辉。之前被冷落了好几年的展览室开始有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奥本海默兴奋极了,他主动到展览室担任义务解说员。

奥本海默继承了他父亲的口才,能把知道的有关矿物的奥妙,滔滔不绝地讲给观众听,吸引了很多同学。同学们推崇他是小科学家,他的名气传到了校外,传到了纽约矿物学俱乐部。

他在四年级时就能写科学笔记,五年级时开始学物理,对化学的兴趣更加浓厚。后来他自己回忆说,他“从童年就搞起科学来了”。但这个时候的奥本海默仍然喜欢玩积木,在屋中地板上盖房子、建他自己的牧场。

奥本海默非常喜欢到长岛的海湾区那所度夏的房子去,因为那里有一块绿地。他和他的母亲可以尽情地在那块绿地上玩。

他是那块绿地的总督,他在那里建了三个实验场。一处是化学实验场,他可以把几种化学药品搅拌到一起,无论产生什么后果都不会有人提出抗议;另一处是专门处理矿石的,在这里他能将矿石做成他喜欢的各种各样的形状;第三处是他饲养小动物的,名叫“小动物收养所”。

每年夏天,他的小动物收养所都收养一些受了伤的或者迷了路的小动物。他为它们包扎伤口、上药、喂食,让这些小动物康复后再重新回到大自然中去。

有一年,他意外地捡到一只翅膀受伤的鸽子。这只鸽子全身洁白,没有一点杂色,身体扁长、精瘦,大大的眼睛仿佛能射出光芒来,一看就知道是一只优秀的信鸽。

他在一根木杆上精心地为鸽子造了个木房子,每天给鸽子送些食物和水。鸽子慢慢地能飞了,开始几天这只鸽子围绕着奥本海默飞,过了几天围绕着房子飞,又过了几天鸽子能在整个长岛上空飞翔了。

鸽子飞得越来越远,有时奥本海默都看不到它飞到哪里去了,要过两三个小时才会飞回来。奥本海默很替它担心,唯恐它再次受到伤害。

奥本海默希望这只鸽子不飞那么远,但当他看到鸽子飞得很高很远时,他又为鸽子高兴,叫着为鸽子加油。

一天早上,奥本海默起床后来到他的小动物收养所。这只鸽子飞落到他的肩上站了好一会,才飞向天空,在天空上盘旋,过了一会又落下来,就这样反复三四次。奥本海默感到有些蹊跷。

最后鸽子又飞回来了,落在他的手臂上啄了啄,咕咕叫了几声,猛然冲上天空,飞快地盘旋三圈,然后向西北方向飞去。信鸽回家了。

奥本海默望着远去的信鸽,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怅然。他懂得怎样不让信鸽飞走,但他尊重信鸽的选择。在他灵魂深处,他渴望一切生物都能自由地生存。

奥本海默不能忘怀这只鸽子。二次世界大战后他回忆说,这只鸽子很像毕加索为世界和平大会作的《和平鸽》宣传画上的那只。

由于奥本海默在矿物学方面崭露头角,美国自然博物馆晶体馆馆长收他做了学生。他有幸被全国矿物学俱乐部接纳为会员。12岁时,他给纽约矿物学俱乐部的成员演讲,引起轰动效应,与会的专家学者及一般听众先是大吃一惊,然后是感到高兴。有人把当时的奥本海默捧为矿物天才,把他比喻为一颗矿物学新星。这种美国式的大惊小怪并没有成为未来的现实,但未来的奥本海默使美国人感到骄傲这一点却被这些兴奋的人们言中了。

此时奥本海默的文字表达能力并不亚于他的科学研究能力。12岁时,他开始写小说,他在小说中创造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往往把强大的人描写成坏蛋,把弱小的人描写成好人。在他的笔下最难堪的是那些不诚实、没正义感的家伙。他着力讴歌的是科学领袖和正义卫士。他的小说富于哲理,他喜欢英国小说家埃利奥特和瓦尔特·司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