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伊长得白白净净,柔柔弱弱,说话也是细声细气。父母唯恐她这样与人相处时会吃亏,就频频告诫她:“外面坏人多,做事要小心。”小伊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怀疑,但也透露出一种惶恐。后来,小伊除了上学放学,几乎足不出户,见了生人立即就躲开。
父母出于爱护孩子,怕孩子吃亏,被人欺负,于是就吓唬孩子说“外面坏人多”,这点值得商榷。胆大的孩子也许对此还不以为然,可是胆小的孩子听到这番话可能就越发胆小了。
小凡是某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品学兼优,老师们都很喜欢她。她的父母更是视这个独生女儿为掌上明珠,为了保护小凡,于是就对她说,外面坏人多,要少和人来往。于是慢慢地,小凡的性格越来越内向,和同学们的交往也越来越少。近来,文静温柔的小凡好像和同学们更加疏远了。而且老师和同学们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不论阴天雨天,小凡进进出出总是戴着一副墨镜,神色也总是很紧张。大家都疑惑不解。
小凡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感到和其他人在一起,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理压力,心好像要跳出来似的。为了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小凡几乎断绝了与外人的交流。于是她买了一副墨镜,想借助浓浓的黑色去隔绝与他人的心理交流,驱散心头莫名的恐惧。但是,她的心里还是感到压抑、紧张。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小凡变成这样呢?
小凡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而且只有一个独生女儿,于是对小凡的教育非常严格,小凡从小也就养成了不大出门的习惯。等小凡稍大一点后,父母又常对她说,外面很乱,坏人多,做什么事都要小心,常常叮嘱她晚上不要外出。一天晚上,小凡上完自习,独自一个人回家,她发现在一个小巷子里,几个男青年正纠缠一个女孩。父母的叮嘱顿时变成了她亲眼目睹的事实。小凡吓得魂不守舍,拼命地跑回家,几天后仍噩梦不断,直至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恐惧的感觉才慢慢消失。恐惧的意识虽然消失了,但恐惧的痕迹还是存在。每当小凡看见异性,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在惶恐、矛盾、徘徊中,她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
小凡性格的悲剧就在于她的父母教育的失误。独生子女本来就由于社会、家庭等因素,出现了“不合群”的性格,如果父母再不加以教育,不仅同意,还鼓励,甚至赞扬自己的孩子不与外界接触,不与同学交往,甚至像小凡的父母那样进行消极的“叮嘱”,使孩子在还未接触社会之前,就已经对社会产生了一种恐惧感,孩子就会逐渐回避与人交往,性格也越来越孤僻。
家长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与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多,孩子是社会中的人,只有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才能获得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从而不断成熟。父母不应该因为社会复杂,就总把孩子收在自己的“羽翼”之下,如果形成习惯,孩子就会对社会产生惧怕心理,无力承受外界的压力。
有些父母害怕孩子受骗发生意外,便不止一次地告诫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大概是当今每个家长都会教给子女的一条“防身计”。但这种说教其实是不正确的。听了父母的话,孩子会觉得陌生人都十分可怕。一旦有陌生人与自己说话,便会惴惴不安,甚至找机会跑掉。长此以往,会使孩子总是处于紧张的心理戒备状态,不但对于身心健康成长不利,而且容易失去社会性,孤僻,不合群。家长拒绝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这样下去将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因此,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积极与人交往,并认真传授一些与陌生人打交道的办法。比如,教会孩子如何向陌生人求助、如何回答陌生人的询问、如何给陌生人指示道路等,让孩子在其中学习与陌生人的对话技巧。当然,为防患于未然,父母也应该提醒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赠送的物品,并要教给孩子一些防止意外情况的办法。
对于孩子的社会交往,孩子需要的是正面的引导和鼓励,而不是过多的负面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