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中学生给父母的88个建议
29160500000044

第44章 要让孩子去挑战权威

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赫伯特·克勒默曾说:“我认为要成为伟大的科学家需要探索的欲望以及怀疑的态度。你不能被动地接受其他人交给你的东西,当然你不承认其他人教给你的东西也是不对的。你应该养成怀疑的态度,而且应该有能力做一些很关键的思考,那就是当你发现你研究的东西走入死胡同时,应该及时跳出来,而不是钻进死胡同,把一生都花在没有前途的研究上。总之,不要轻易放弃,也许别人会告诉你,你错了,但不要机械地去接受。”

1993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理查德·J·罗伯茨曾说:“我鼓励所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并积极地向老师提问。在课堂上所学到的东西并不都是正确的,要勇于批判自己的老师!”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教育最失败的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无法让人才开口说话,说出自己内心里的话,更不要说向权威挑战了。中国的孩子,只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下,听话地成长,懂事地附和,他们不去思考自己究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他们只是想要得到大人们的表扬或者肯定。这样的结果就是,中国的孩子,缺乏做人的勇气,缺乏对于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变成千篇一律的好孩子,没有个性,没有创意,没有激情,没有想法,甚至都没有明确的作为一个人的信仰和理想。

一些家长只喜欢“老实”、“听话”的孩子,只愿意培养“文静型”、“服从型”的孩子,对那些有主见、不盲从的孩子非常反感。不管孩子意见正确与否,只要顶撞家长就施行高压,斥之为“固执”、“狂妄”、“骄傲”。这种传统观念培养出的孩子,只能是谨小慎微、唯唯诺诺、循规蹈矩、唯书唯上的庸人。

现在太多孩子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不怀疑权威,但这恰好与学习所追求的目的背道而驰。学习,就应该注重独立思考,而不是迷信权威。直率、开朗是良好的品质,应该让孩子敢于表露自己真实的观点、真实的情感和需要,甚至勇敢说出自己的愤怒和不满。如果孩子总是压抑自己的思想,没有批判精神、没有否定意识、没有拒绝心理,将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鉴别能力失去信心,变成对别人简单的信服和完全的依赖,成为麻木服从、软弱消极、逆来顺受的人。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也要改变过去给孩子“填鸭式”灌输的消极模式,改变孩子被动的地位,鼓励孩子怀疑事物,充分调动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怀疑就是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某个结论不轻易认同,更不随声附和。如果孩子对事物有了自己的怀疑,家长一定要珍惜他们的这种意识,而不能强迫他们认同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