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父母代替孩子选择了兴趣,而这种兴趣却不是孩子喜欢的,那么他对父母为他选择的自然不感兴趣。
要为孩子选择兴趣爱好,父母一般要看孩子在哪一领域可能有发展前途,或者孩子对哪一个领域比较喜欢,一句话就是要看孩子自己的兴趣。因为孩子对某项领域感兴趣时,他才会努力。
詹天佑是中国首位铁路工程师,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詹天佑1861年出生在一个普通的茶商家庭。幼年的詹天佑不喜欢读书,却十分喜欢摆弄机械,他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琢磨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乡亲都很佩服这个孩子,但是詹天佑的母亲却不喜欢他整天摆弄那些机械设备,于是她警告过詹天佑很多次:“你以后再敢玩这些东西,就不许你吃饭!”
好几次,母亲就要惩罚詹天佑了,却被詹天佑开明的父亲拦住了。詹天佑的父亲认为:“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玩吧!”并且他还鼓励詹天佑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事后证明,正是这小时候的兴趣,成就了詹天佑。经过后来的努力,詹天佑终于成为中国铁路的第一人!试想一下,如果詹天佑的父亲也像他的母亲那样不允许他做喜欢做的事情,詹天佑很可能成为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但开明的父亲却有效地保护了詹天佑的兴趣,使詹天佑能够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父母容易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判断并决定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最突出的表现就在于强迫孩子学习各种特长。如今各种特长班比比皆是,比如钢琴班、书法班、游泳班……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为了孩子的将来,给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这种做法的初衷源于父母对孩子的爱,这并没有错,但关键要看孩子是否喜欢这种学习,如果孩子喜欢,那么父母就是在尊重他们的选择;如果孩子不喜欢,那就是在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迫他们做事。这种强迫是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的,即使孩子略有所成,但他们心中也充满了厌恶和伤感。
家长不应该用自己的既定模式、自己的思维和心理定式去认定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更不能打着“爱”的旗号动用父母的权威去干涉孩子的兴趣。尊重,就是要尊重孩子的应有权利,尊重孩子的选择,不替孩子做选择。
金融大亨罗伊在40岁时有了独子雷特。孩提时代,雷特的理想是做个杰出的糕点师。高中毕业时,成绩优异的雷特仍然是想当一名糕点师。罗伊虽然并不苛求儿子去做他的继承者,但他希望儿子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比如医生、艺术家、学者等,他认为糕点师实在算不上什么。于是,他悄悄地用金钱买通了雷特所报考的三所烹饪学院。
这样,踌躇满志的雷特每次考试结果当然只有两个字——失败。备受打击的雷特不得不将理想深埋进心底,转而上了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后进入父亲的公司,并很快以创见和才能在金融界崭露头角。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儿子,罗伊当然非常高兴,但父亲的直觉却总是告诉他,儿子并不快乐。这是为什么呢?罗伊百思不得其解。直到佣人都回家的周末,当雷特从厨房里端出自己烘焙的蛋糕,脸上挂着很久不见的灿烂笑容站在他面前时,罗伊才突然明白——金钱、地位、成就并不能给儿子带来快乐,人生快乐的源泉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自己想做的人。罗伊惭愧地将当年的秘密告诉了儿子,并且支持儿子辞去公司的职务,去开一家糕点店。
雷特很幸运,虽然他的快乐来得很迟,但终归还是找回了自己人生的快乐。
如果真正是为了孩子好,就要尊重他们的选择,而不是以自己的判断来代替孩子做决定。请记住,无论父母认为这件事的价值有多大,那也是父母的想法,并非是孩子的真正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