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靠天不如靠自己:新农民自立自强创业故事
29158600000013

第13章 为啥不让干铝合金啊?

张和一家世世代代生活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山河镇,一直以种地为生。家里三个孩子,老大是男孩,另外两个是龙凤胎,都是15岁。孩子说长还不快?几年蹭蹭就成人了,就现在这物价,就凭家里那几亩薄田,将来拿什么给孩子结婚?张和的确发愁,你看他脑门上那蜿蜒曲折的抬头纹吧,全是想辙累出来的,但一直也没有想出什么好辙。

1999年,张和与同村的两个朋友想出了一个辙,他们三个合伙承包了200亩苞米地,那一年还真赶上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他们播种、施肥、浇水、除草、看青、收割、晾晒……秋后把粮食全卖出去之后一算账,你猜怎么着?每人赔了3000元钱!

窝不窝火?搭上了3个人一夏天的全部精力、资金、时间,本以为找到了一个发家致富的道道呢,哪承想是个大窟窿。世代农民,什么本领没有,能干什么?难啊!

村子里早年有几户人家在大连干铝合金加工,一户带一户,这村子里就有二十多户到大连去干铝合金了,听说都发了。张和当然知道这个事,也琢磨过,但是这铝合金是谁都能干的么?张和说:“咱以前都没听说过啥叫铝合金,现在听说了,但是从来都没见到过那铝合金是什么样的,听说没有个十万八万的根本就干不起来,上哪去弄十万八万的?”

没事的时候张和也坐在自家门前的树下做白日梦: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到大连开一个铝合金加工厂?那一段时间,张和满脑子里想的没别的,就想着干铝合金加工那点儿事,他把这当成了自己的梦想。每天早晨起来,望着棚顶就发呆,仿佛在说:我有一个梦想——到大连开一个自己的铝合金加工厂……美国的好莱坞有梦工厂,而张和也想着建一个自己的梦工厂呢。别说,后来张和这梦工厂还真让他建起来了,他的美梦还真做成了。

说到这儿,不禁想起一个小故事,那是张和2000年到大连开发区之后的事情了。

当时张和与他表弟一起合租了一套房子,在连发商场的隔壁,后来他表弟把房子又转租给了自己的大哥,当然了也是张和的表哥。张和的表哥有个外孙子,有五六岁吧,整天就吃住在铝合金加工门点儿。别看他小小年纪,满脑子想的也全是铝合金。那天从幼儿园回来不好好写作业,一门心思在外边玩,孩子的姥姥就说了:“不学习没出息,看你将来干什么?”

孩子回答得很爽快:“长大了我干铝合金!”

孩子的姥姥说:“咱好好学习,不干铝合金,干铝合金没出息。”

想不到,孩子听姥姥说不让干铝合金,“哇”的一声就号啕大哭起来,一边哭嘴里还不停地嘟嘟着:“为啥不让干铝合金呀?为啥不让干铝合金呀……”

在这个五六岁孩子的脑海里,世界上最赚钱的工作可能就是铝合金了。你不让我干铝合金我干什么?他能不哭吗?孩子的姥姥只好蹲下来哄孩子:“长大了让你干铝合金,啊?干铝合金……”

这样孩子的哭声才停止了。可见在张和这些老乡的眼里,铝合金的分量有多重。

办法总会有的,就看你敢不敢想,敢不敢干。张和与老婆一琢磨,还是得出去闯,就守着这几亩田将来还不得饿死。张和的大舅哥家境不错,张和与老婆硬着头皮去和大舅哥商量,最后达成了一个合作协议,大舅哥与张和各出资50%,大舅哥派女儿管理账务,五五分成。

从大舅哥家回来之后,张和兴奋啊,马上往大连打电话,让表弟帮忙租门市房。就这样,张和与表弟以及一个同村的老乡3个人在开发区最繁华的地方合租了一套300多平方米的门市房,张和那部分每年租金3.5万元。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干起了铝合金生意,有生以来第一次当上了老板。

他们所在的那条街里一共有40多家干铝合金加工生意的,全是张和他们山河村的,曾经有人逗他:“听说开发区要把这条街改名了,改称山河街。”

张和还以为是真的呢:“是吗?什么时候改?”

这些人最开始都是做铝合金的,后来因为铝合金能耗太高,密封性还不好,国家开始推广塑钢,于是这些干铝合金的门点就既干铝合金又干塑钢,家家都两套工具。张和来的时候正赶上铝合金和塑钢交替的阶段。塑钢加工比铝合金加工更复杂,铝合金的连接是靠铆接,通过铆钉、自攻钉将两个部分连接在一起。塑钢比较软,靠铆接不行,需要焊接,而且需要专用的焊接设备。当时一个焊机就得两万多元,很多刚干的小家都没有能力购买焊机。张和也一样,需要焊接的时候他得花钱到别人的焊机上焊接,所以那个时候一聊天,中心话题就是盼望着什么时候有钱了买一台大机器——塑钢大型焊接机。没干铝合金的时候满脑子想着的都是铝合金,干上了铝合金,满脑子想着的是大机器,张和又开始了他大机器的美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