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回忆录卷(上)
29156400000128

第128章 回忆安西之战

苟金元

西路军左支队走出祁连山之后,来到了踏实城宿营。踏实城离安西县城70里路,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土城,城内只有十几户人家,城外东南高台上有一座古庙,东南角是魁星楼,城外四周有居民村庄和田地。

部队在这里稍作休整,补充干粮。首长们一面找群众了解敌情和路程、地形,一面召开会议,分析安西敌情。

当时了解到:安西城内只有马匪军一个排,约30人。

第二天凌晨,红军从踏实出发,第二六五团是前卫,二六八团和二六七团随后前进。部队在小雨中前进,行至十工山,即布岗哨设防,休息少许,即出十工山口。

到距城20里的十工村,各团一面打尖吃饭,一面做攻城的云梯;工委开会研究攻打安西城的事宜。

安西古称瓜州,北依马鬃山,南靠祁连山,东连玉门,西接敦煌,昼夜温差大,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之说,安西县是甘肃最西面的一个县,与新疆毗邻,是通往星星峡的必经之地。工委会做出了攻打安西县城的决定,部队即向安西城进发。战士们听到攻打安西县的消息,都非常高兴,虽然感到体力不足,弹药缺少,但是一听到打仗,人人都抖起了精神。

傍晚,红军部队集结于安西城西南三里的梧桐树和彭家庄一带,准备攻城。安西县城只有南门和西门,东城墙根有很长一段被流沙拥住,形成了一个斜坡,城墙外有一片民房。左支队决定,由二六八团三营担任主攻,二六七团担任预备队,拟从南门或东城墙突破。晚上八九点钟,部队迅速接近了安西城,与城内的马家军打响。敌人一开始就以猛烈的火力扫射,迫击炮弹一颗颗地打来,攻城红军立刻伤亡了十几个人。接着,敌人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冲出城门猛烈攻击,红军以大刀、手榴弹与敌人作战。由于敌众我寡,红军虽奋战一夜,反复攻了几次,却未能打下安西县城。事后得知,当天下午,敌军一个团从酒泉赶到了安西。

天还未亮,上级传来命令,停止攻城,向王家屯庄转移。红军刚撤到离城西北不远的王家屯庄,敌人就追来了,并向红军发起了攻击。红军依靠土墙、土坎、房屋、田埂作掩护,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这天的阻击战是艰苦激烈的,一直打到黄昏,红军才突出重围,一口气跑了90里路,来到白墩子。红军刚到这里,敌人的骑兵也追到了这里,红军只得边打边撤,一直撤到红柳园。

红柳园是从安西西进新疆的必经之地,这里是一个方圆不到百米的草滩,当中有一泉清水,水边上生长着丛丛红柳,四周全是戈壁和小沙包。红军刚到红柳园,马匪队伍又从东南方向追来,红军边打边撤,撤到附近的几个小山头上,二六七团占领路北的小山头,二六八团和工委守在路南的小山头上。敌人集中兵力向小山头围攻,把红军分割包围。

这时,红军烧了所有文件,砸坏了多余的枪支,就地挖战壕、筑工事,和敌人决心拼到底。双方激战开始,枪声、炮声、手榴弹爆炸声不断,喊杀声震天。红军打退敌军的很多次冲锋,马匪军最终冲破了红军的阵地,双方展开肉搏战,红军战士抡着枪托、大刀,接连杀退敌人的数次冲杀。天黑后,红军冲出包围,向西北方向撤走。

红柳园血战是西路军西征的最后一战,西路军百余名指战员长眠于此,马家兵伤亡60多人。

苟金元同志口述,苟正光整理,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牟慧芬同志提供。苟金元,四川省人,时任西路军红三十军第二六七团文书,红柳园战斗后失散,流落安西县务农,解放后重新参加工作,先后任区政府民政助理员、副区长,县供销社主任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