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29156100000036

第36章 新自由主义(7)

这些着作以及后来出版的着作,显示了哈耶克如同探索中性货币神圣梦寐以求的货币理论的发展,即对个人自愿决策无任何妨碍的货币政策体系的探索。

虽然哈耶克把中性货币定义的功劳归于克努特·威克塞尔,但又认为威克塞尔的定义从技术上看缺乏精确性。而在后来的经济理论中,出现了偏离中性原则的倾向。哈耶克认为,中性货币“指的是一种状况,在这样的状况下可以想象到,货币经济中的事件会如此发生……似乎它们仅仅受到均衡经济学所考虑到的‘实际’因素的影响”。

哈耶克在中性货币理论所关注的是货币数量的影响对相对价格结构的扰动,因为货币数量对-般价格水平的影响不会对生产产生影响,而相对价格的变化必然影响到生产。哈耶克特别强调货币的扰动通过相对价格和利息率引起的变化影响到经济中的现实部门,并十分关切地注意到引起这类问题发生的机制是强迫性储蓄。在这些分析的介绍中,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所作的4篇讲稿产生了轰动效应,其原因是罗宾斯分析的,对许多年来已被忘却的古典货币理论中一个方面的揭露。但哈耶克对传统货币理论的异议立即受到了剑桥大学经济学家们的批评。伦敦经济学院却任命哈耶克为该院图克讲座的首席经济学家,这自然加深了坚持经济自由主义的伦敦学派的经济学家们与开始背离新古典经济理论传统观点的牛津大学经济学家们的对立,哈耶克与牛津大学的同行们围绕中性货币问题展开了一场论战。

2.中性利率

若货币在其影响中呈现中性,那市场上的利率必然等于“中性利率”,即由储蓄和借贷需求双方共同确定的利率。哈耶克认为,威克塞尔在确立中性利率方面有开创性的贡献,但威克塞尔错误地认为,若利率一直处于中性利率的水平,总体价格水平将是稳定的。哈耶克指出,威克塞尔所描述的现象仅在储蓄水平为零的情况下才会发生,若储蓄和投资的水平处于正的状态,其结果将会是生产能力的渐进增长。若此时没有货币的调节扩充,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产品数量的增加,商品的价格会被迫下降。所以,若货币政策是确立稳定的价格,其必要的条件是跟随生产的扩充,增加流动中的货币数量,但随之而来的是,新增货币供应的影响会导致市场利率低于中性利率。在如此两难的境地,银行不是在储蓄供给的限制下维持现实资本的需求,就是保持价格水平的稳定,但银行是不可能同时完成这双重任务的。十分清楚,哈耶克的结论是,货币政策要么在利率的控制上有效,要么在货币供应的控制上有效,两者兼得是不可能的。因此,即使取得了一些总体价格指数的稳定,货币扩充政策也不可能是中性的。在这种状况下,强制储蓄是关键的问题,因为货币的扩充会迫使市场利率低于中性利率。

3.强制储蓄和自愿储蓄

强制储蓄是哈耶克经济学理论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在哈耶克的货币理论、资本理论以及生产周期理论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踪影。强制储蓄理论是桑顿和边沁建立的,术语“强制储蓄”则是由密塞斯创造的。强制储蓄理论认为,货币数量的增加以某些个人的消费减少为代价而对资本积累有利,但是这些个人不是自愿地储蓄,并且他们没有得到任何直接的利益,究其强制储蓄发生的原因,威克塞尔曾这样解释,在积累的过程中,商品价格的提高会强迫靠固定收入生活的人们减少他们自己的消费,而把其剩余转入储蓄,即产生了新的实际资本的“非自愿储蓄”。与此种情况相反的现象,可概括为自愿储蓄。由于自愿储蓄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自愿储蓄与强制储蓄相比,既没有成为一个专业术语,也没有进行如此关注性的研究。

强制储蓄是哈耶克解释商业波动的货币理论中颇有特色的论点。从历史的沿革看,密塞斯、哈耶克发展了威克塞尔的理论,哈耶克在承袭密塞斯理论的基础上对该理论也有所发展。密塞斯和哈耶克认为,过低的利率会造成信用的超限度和形成随之而产生的积累效应,引起生产过程中垂直结构的扭曲。由于生产资料在扭曲的作用下从消费品的生产转向生产品的生产,生产者物品的生产必然超过消费者物品的生产。强制储蓄的发生增加了实际的资本,通过价格上升的速度快于工资收入者的可支配的收入的增加和一些收入的刚性,强制储蓄发挥了作用。在消费者消费之前就进行了强制性储蓄的情况下,企业家们可以得到额外的资本,并将其用于额外的生产过程,促使生产进入高涨的阶段,形成过度的投资,但这种借助于膨胀性的信用扩张和强制性储蓄,可能难以达到实际资本永久性增长的要求,在高涨期间所建立的新资本会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遭到破坏,从而影响到经济周期的发展过程。

4.货币政策的目标

在西方经济学中,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①趋于稳定状态的力量的最大可能的实现;②过度摩擦阻力的避免。对于第一个目标,作为均衡价格的市场价格有双重的服务功能。它们是:给相对稀缺的资源提供信息,为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提供机会。进一步讲,在进行综合性考虑时,目标一和目标二却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哈耶克的看法是:仅能二者取一地予以实现)。例如,若长期合同是以货币为单位签订的,且货币政策严格地受到中性的限制,那令人厌恶的摩擦就可能日益恶化。更甚的是,长期合同的存在会导致实际和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之间的差异。即使一个长期合同在一组均衡价格的条件下得以承认,那在这一合同结束前均衡价格也必定不会存在。考虑到这些情况,哈耶克认为: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相对价格的扭曲和生产方向的失误是可以避免的,若第一,货币的总流量保持一定;第二,所有的价格完全具有柔性;第三,所有的长期合同都建立在未来价格运动的正确预期上。这也意味着,若第二和第三个条件没有给出,上述想法在任何货币政策下都不能实现。对于“运行的经济”的前提条件是价格和工资的柔性。在大萧条的初期,哈耶克曾相信,短期的紧缩对打破工资的刚性存在有利的影响,但这种看法后来改变成为强调“没有正当的理由支持和允许有紧缩的过程”。特别是货币权威机构积极的干预,在“审慎地维持货币流的企图”防止“第二次紧缩的积累过程”被证明是正确时,“在萧条的后期”能带来好处。

虽然没有货币政策的准绳去确保货币的中性,但在哈耶克伦敦经济学院讲稿的结尾部分的支付量应维持不变的政策介绍后面列举了他的考虑。哈耶克当时开列的这些思考几乎覆盖了后来从凯恩斯的《通论》到90年代后货币数量学时代的货币经济学中讨论的中心问题。

(三)资本理论

资本理论在哈耶克的经济学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他的经济周期理论的理论基础。马克卢普曾这样说过,哈耶克对资本理论发展的贡献,通常被认为是他的最基本的和具有开拓性的成就。在资本理论的研究中,哈耶克承袭了奥地利学派的研究传统,把资本品归结为土地和劳动,将“资本问题”的核心确定为关于协调在时间过程中的经济活动的市场能力问题。

1.奥地利学派的资本理论

前面已经提及过,哈耶克在其理论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许多奥地利学派的研究成果,这在哈耶克的资本理论研究工作中尤为突出。生产中的加工手段(这与劳动的价值理论有联系)和生产的固定因素(这被用于新古典理论中)取决于评价的静态联系,其中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件中存在不明确的一致性。与此相反的是,奥地利经济学却表现为其大量的一致性,在奥地利经济学的理论中,特殊资源的历史与其如何被使用的重要决策没有联系。奥地利经济学的资本理论的首创人是门格尔,庞巴维克在19世纪80年代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哈耶克在20世纪30年代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资本几乎涉及到了绝大多数基本的生产方法,庞巴维克将一单位的产出定义为连续投入的结果,投入中的每次投入都为产出提供了必要的贡献。在这种特殊的关系中,资本惟一地能被分在每一个确定的产品中,所以(仅对这一特殊的实例),这一方法与价值生产理论中的平均成本完全一致。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明确有序的工业层次中的生产理论,以及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中生产方式迂回的思想,都还停留在理论方法的阶段。1983年,希克斯曾指出,在那个时候,经济学家都还未能使经济体系如同工业与贸易相互交叉网络那样概念化,并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使之定型。

希克斯还指出,哈耶克认为“固定资本”可以被“变成”流动资本,现已十分清楚是不可能做到的。他还正确地提出,伴随着联合供应,会不存在价值生产理论的成本。哈耶克在1941年出版的着作《资本的纯理论》中,证实了奥地利学派的经济理论具有在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处理复杂的相互依赖关系的能力。随后,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讲稿的出版物中开始特别地研究耐用品产生的问题。他认为:“几乎没有怀疑,在现代的条件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由耐用物品扮演的。”

2.资本投资的收益

有关投资收益,特别是如何取得收益的问题,大卫·李嘉图在19世纪作出了这样的分析,机器的使用将减少劳动力的使用,但对于所有者来讲并没有回报,也缺乏对拥有机器的刺激,使用资本的原因在于资本存在超过直接生产方式所达到水平的潜在能力。但哈耶克不同意李嘉图的这种看法,他争辩道,资本使用的收益来自生产过程中技术、资源和原材料的使用方式。投资从非经济资源中创造出了经济资源,释放了非经济资源的潜力,提供了更大的机会。

为了说明上述道理,哈耶克举出了这样一个实例:一个从事农业的团体拥有水力资源的潜在能力,在一段时间中他们决定进行粮食的生产,现准备利用潜在的水能修建水轮磨坊,修建的地点就座落在依然维持非经济资源状态的河流堤岸上。可以想象到,即使这个农业团体开始放弃粮食的生产,并允许修建磨坊,那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修建的地方才会处于稀缺资源的状态。

只会在所有如此有用的地方都被征用,且出现进一步的需求,才使这些地方赚取经济上的租金。在这一期间,水能实现的潜力可能使其他仍维持非经济状态的资源进入生产过程。在推崇生产迂回过程的最早阶段,投资只会要求可能已创造了直接回报的一些资源提供贡献,会产生现时的产出减少的现象,但迂回方法的收益会产生于吸收潜在的资源进入生产过程。若这种情况发生,过去的非经济资源为现实的消费水平提供贡献,随之而来的是在更加迂回的方式中实现组合更多非经济资源的机会。哈耶克指出,另外的消费延期必然会发生,所以投资使用了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是被使用和逐渐地吸收进稀缺资源的循环,并转而作为投资。

任何特殊投资的最终收益,将取决于许多因素和依赖于其他条件的决策。

消费者的收入和他们的消费构成,取决于今后的预期,成功由每一个生产计划适合于所有计划对结构贡献的状况所决定。最终的结果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其中的每一个变化会引起重新的分配和修定以及进一步的变化。

3.投资、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

投资需要的经济要素是资本,但哈耶克进一步认为,资本存在多样性。如从时间上看,有近期和远期之分。要解决过河的问题,可以花一年的时间修建一条船,也可花五年的时间修一座桥。至于在投入资本长短时间的选择上,哈耶克认为关键是不同的环境鼓励不同的企业家决定的。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是考虑资本生产结构的互补性和可兼容性,也就是面临变化的刺激和新的机遇时继续发展的条件。

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人们常常混淆生产迂回方式与劳动分工和技术进步之间优越性的差异。而哈耶克认为,这是完全不相同的两类事情。劳动分工带来的巨大收益是生产周期的缩短,而资本的利用却会延长生产周期。但哈耶克也注意到,劳动分工也可能伴随生产迂回方式的介入,这是因为“若所有的劳动者必须应用会给最后的结果带去最短的生产路径时,也可能使用从未使用过的生产能力、原材料和工具”。应注意的是,垂直性的劳动分工(它往往用在连续性生产过程之中)和水平性的劳动分工(它往往是不同生产技能的并列使用)之间存在着差异。其中,仅仅是垂直性的劳动分工要求生产周期的延长,为资本投资的收益提供了例证。技术进步也与迂回生产方式的运用有着明显的差别,迂回生产方式的收益自身并不一定直接来源于先进的技术。生产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现有知识的状况,新技术的采用也不一定是投资判定的惟一标准,况且技术进步还可能会延长生产周期。

4.资本的量纲

哈耶克在承袭奥地利学派理论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和分析了资本和生产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因素。他认为,W.S.杰文斯是把时间因素引入生产理论的首创者。投资活动可以在某一个时点投入,也可跨越整个时间周期。与此相类似,所得的回报可以在某一个时点或者在整个时间周期内获得。哈耶克认为,生产的准备工作要花费时间,时间的占用可以使人们的生产方法更加完善,劳动分工更为精细;从另一角度看,随着时间的跨越,可使生产的物化准备工作更为完善,并成为借助时间的传递聚积物化工作效果的载体。生产出的更多产品正是资本品使得时间间隔展现的优势,并更为有效地使用了人力和物力,因而时间的跨度与资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时间的间隔的全部集合就是产出函数,它是描述生产时间结构的方法。因而可以认为,在哈耶克的眼中,资本的量纲是时间。

如烟火是一个输入需要跨越整个生产阶段而瞬间消费的产品,它可归类于连续的投入和时点的产出。而另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拐杖,人们在极短的时间内从树上砍下树枝并成为拐杖,但它却可以使用很多很多年,这是时点的投入和连续产出的实例。当然,绝大多数的产品是连续的投入和连续的产出之间不同程度的混合物。因而,迂回性既来自生产资本所占用的时间,又来自资本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