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沙漠化的形成
沙漠化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包括一部分半湿润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而使绿色原野逐步变成类似沙漠的景观。沙漠化的结果产生沙漠化的土地。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亚洲占32.5%,非洲占27.9%,澳大利亚占16.5%,北美和中美洲占11.6%,南美洲占8.9%,欧洲占2.6%。我国沙漠和沙漠化面积已达149万平方千米,占国土15.5%我国沙漠化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东部地区的半干旱草原地带,新疆、甘肃和内蒙西部的沙漠地带的外围。在中国的西北、华北、东北形成一条不连续的弧形地带。其中沙漠化现象较严重的是:西北的乌鞘岭、贺兰山以东,中蒙国界线以南地区;华北的长城以北地区;东北的嫩江下游和白城以西地区;沙漠化环境退化的现象,它在不停地发生和发展着。现在,我国沙漠化仍以每年156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展。近年来,全世界每年约有700万公顷土地发生沙漠化。
产生沙漠化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有干旱(基本条件)、地表形成的松散砂质沉淀物(物质基础)、大风的吹扬(动力)等。人为因素有过渡放牧、过渡垦殖、过渡樵柴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植被破坏,风沙活动加剧和沙丘形成。
沙漠化的过程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发生阶段是潜在性的沙漠化,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松散的流沙沉积等;发展阶段是地面植被已经被破坏,发现风蚀、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形成阶段是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
沙漠化的危害主要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造成农牧生产能力降低和生物产量下降。
我国土地沙漠化危害状况
我国人多地少,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日益增大,土地沙漠化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全国60%的贫困县集中分布在沙区,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亿元。土地沙漠化的危害表现为:①毁坏耕地,破坏农业生产;②使草场退化,畜牧质量、数量下降;③阻碍交通;④影响工程建设;⑤破坏生态环境。
调查表明,土地沙漠化无论从危害程度还是危害范围来看,都比沙漠造成的更重更广泛。沙漠化的发展,不但影响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生长,随着地表形态发生改变,也迫使土地利用方向发生改变,而且直接危害到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生活环境。
我国现已形成的沙漠化土地,主要成因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过度的砍伐、垦殖、放牧以及破坏,导致了大面积的森林、草原、植被退化消失,再加上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干旱、多风、土壤疏松等,都加速了沙漠化的形成。在我国北方万里风沙线上,每年8级以上的大风日就有30~100天,还时常出现沙暴。历史上曾是水美草鲜、羊肥马壮、自然环境良好的地方,如今已沦为沙地,部分地方人类甚至无法生存。内蒙古近30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大面积砍伐森林,无科学依据地大规模垦植、拓荒,兼之过度放牧,使得沙漠和沙漠化土地每年以3000平方千米的速度扩大了近10.66万平方千米;因为同样的因素,吉林省1984年比1958年沙漠化土地扩大了1373平方千米,近十年的发展速度更快;甘肃仅玉门市北部风沙线就以年均500米的发展速度南移了10千米,新增沙漠化土地约87.3平方千米,宁夏1983年比1961年扩大沙漠化土地2666.71平方千米,且每年的风蚀深度3~5厘米,耕作层内细粒物质损失1%~30%,造成地表粗化和沙丘堆积,可利用土地资源丧失;而在几十年前沙漠化并不发育或不甚发育的省区,现在也出现或进一步加重了。土地沙漠化给这些省区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
沙漠化的预防
以澳大利亚为例,他们采取了一些行之有用的措施:1.政府对土地的管理,澳大利亚联邦宪法没有明显涉及环境管理权限,大多数环境问题是由州、区政府负责,1992年就环境问题的政府间协定协调了澳大利亚三级政府(联邦、州和地区政府)对环境问题管理的方法。
在联邦政府这一级,农渔林业部和环境遗产部是负责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的制订和协调,并负责对具有国家意义环境问题的管理、国家环境报告的发布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和义务的履行。
州和区政府负责土地和水资源的使用以及环境保护的管理,并具有管理的立法权,目前共有约300部法律,涵盖自然资源管理,包括土地使用计划、水质管理、环境保护、土壤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各个方面。
在地方和地区这一级,地方政府在计划和管理决策方面(如根据法律土地使用和规划以及树木的保存或清除等)起重要的作用。
在澳大利亚有许多方法来协调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政策和决策,其中部长理事会(成员包括来自联邦、州区政府有关部门的部长)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
协调的其他机制是通过政府间委员会,包括土地和水资源可持续管理委员会、环境保护常务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土地信息理事会等。
在与干旱地、沙漠地以及土地沙漠化、退化的斗争过程中,澳大利亚认为必须建立国家统一的行动计划,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农场主、企业和社会在制订政策时应采取合作的方法。
由于澳大利亚在土地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目前还尚未找到一个单一的办法来解决土地退化等所有问题来获得生态的可持续性,为此澳大利亚已制订并实施了一揽子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土地资源管理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
2.土地资源管理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澳大利亚在制订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工农牧业发展的政策和计划时,努力寻求两者间的协调和平衡,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土地资源管理的国家战略和行动计划在联邦和州区政府已达成共识,在乡村土地管理的实践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国家牧场管理战略,牧场占用了澳大利亚一半以上的土地,因此要防止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手段是要加强牧场的管理。国家牧场管理战略是通过由股东集团的重要代表(包括政府、企业、环保主义者、农场主和科学家)组成的工作组来实施,城乡社区、农场主、企业和其他利益集团向其提供信息数据。该战略是基于该地区生态的可持续性和工农牧业发展能力的需要而对牧场进行了分析预测。通过分析,该战略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以保护和提升牧场的自然资源,并成为对牧场采取相应行动的基础。
在这个战略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系统(称之为牧场管理信息系统),来监测澳大利亚牧场的变化趋势和条件。同时要建立一个决策支持系统,这两个系统的结合,有助于提高不同类型牧场的管理能力。这个战略目标正在通过联邦和州政府之间伙伴关系的合作来实现。澳大利亚牧场信息系统,同时也为其他国家在向资源使用者提供信息管理咨询、建立资源的变化趋势和条件的系统时提供了典范。
另外在这个战略中,放牧总量的管理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技术问题。总的放牧量取决于牧草、草食动物(包括牲畜、野生害虫等)的食草量,要控制牲畜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使牧草的生态不能被破坏。然而动物对牧场的生态也有很大的影响,野生害虫在大范围内的管理目前还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2)国家植被保护战略,为了有效地保护植被,实施国家植被保护战略,首先需要对植被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包括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草种的生长条件和变化趋势等,在此基础上建立数据库信息系统,为今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行动提供决策依据。
杂草品种的控制是植被保护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为此1997年6月联邦和州区政府制订了国家杂草控制战略,目的是更好地协调政府和土地所有者努力控制重要的杂草品种。许多野草包括多刺阿拉伯树胶等在牧场已导致严重的虫害,严重破坏了植被,目前已有21种杂草品种被列入努力控制的清单中。在努力控制有害杂草的过程中,不鼓励农场主使用除草剂。使用除草剂,杂草尽管暂时能消灭,但还能死灰复燃,而且损害土壤,所以需要对杂草的生长条件和环境进行研究,从根本上控制杂草,保护植被。
(3)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12个国家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发达国家,具有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是其生物多样性目前也正受到野生动物、杂草、过度放牧以及植被的破坏、土壤恶化等的威胁,为此澳大利亚实施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和原则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4)国家遗产信托基金计划,国家遗产信托基金计划自1996年实施以来,联邦政府已投入15亿多澳元。信托基金包括18个计划,涵盖水土管理的所有领域。基金通过联邦、州区政府的合作伙伴关系来进行管理,大量的基金通过每年的审批来分发。信托基金主要集中在鼓励社会去从事解决土地退化等的潜在问题,支持有助于提高土地管理能力等的网络建设。
(5)澳大利亚盐碱化和水质管理国家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的目标是鼓励地方社区采取集中、协调的行动来阻止、稳定和扭转干旱地盐碱化的趋势,改进水质。
其中对于土地盐碱化问题,要建立盐碱地控制计划,包括研究和发展盐碱地的管理方法;减少盐碱化的影响;发展适宜于受盐碱化影响的土地使用方法;分析盐碱化问题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并对治理方法也要进行代价利益分析,预测经治理后土质的变化趋势。
(6)国家抗干旱战略,国家抗干旱战略于1992年在联邦、州区政府间达成协定。战略的目标是鼓励主要生产者和乡村的其他成员通过自主管理来适应气候的易变性,保护澳大利亚农业和环境资源在气候极端时期的基础,确保农业和乡村工业的尽快恢复,符合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该战略下,为了帮助农场主更好地自主管理,目前正在进行改进天气长期预报、干旱监测、土壤温度和植被生长变化的模拟模型,以及为农场主和地方土地管理者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的一些研究工作,资助农场主更好地自主发展和应用农场管理计划、策略和战术。
(7)防止沙漠化的国际援助计划,澳大利亚援助计划支持发展中国家解决对贫困有长远影响的环境问题,其中沙漠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贫困,并使其能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