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拨罐疗法
29150000000087

第87章 足跟痛症

1.概述 足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轻者走路、久站才出现疼痛;重者足跟肿胀,不能站立和行走,平卧时亦有持续酸胀或刺样、灼热样疼痛,痛时甚至牵扯及小腿后侧。病因与骨质增生、跗骨窦内软组织劳损、跟骨静脉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中医认为,本病系年老肾虚,体质虚弱,肾阴阳俱亏,不能温煦和滋养足少阴肾经循行线上的筋骨,跟骨失养,致使劳损而发生疼痛,或因风、寒、湿邪侵袭,致使气滞血淤,经络受阻而发生疼痛。

2.拔罐部位及方法

刺络罐法

“选穴”患侧涌泉、昆仑、太溪、照海、承山穴,或小腿下段后侧压痛点。

“方法”取上穴,常规消毒穴位皮肤后,用三棱针或皮肤针叩刺穴位,使其微出血,然后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在点刺的穴位上,留罐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

涂药罐法

“选穴”患侧涌泉、昆仑、太溪、照海、承山,或小腿下段后侧压痛点。

“方法”首先在穴位处涂以风湿油、红花油或补肾活血的药液,然后用闪火法在穴位上吸拔火罐,留罐15分钟。施治后,以川芎细末装入与足跟相应大小的薄布袋内,药厚约2毫米,缝上袋口,然后再将药袋缚系足跟痛点上,在走路、睡眠时也不要解除。每2日换药1次。

3.注意事项 本病在治疗的同时,可配服补肾的药物,如六味地黄丸。宜穿软底鞋或在患侧的鞋内放置海绵垫。局部每日可热敷或用温水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