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科学家故事精讲
29149300000025

第25章 化学家卢嘉锡的故事

厦门大学内的一个教室里,颇有声望的区嘉炜教授正在给学生们上物理化学课,他在黑板上出了道题,让同学们来做。这道题实在太难了,全班同学大多缩着脖子,生怕老师会叫到自己,没人敢举手回答。区教授正要讲解,有一个瘦弱的学生从前排站起来说:“老师,让我试试吧!”他走到黑板前,只用了几分钟,就把题做出来了。

区教授看看黑板,严肃地对这位青年说:“小数点的位置点错了,只能给六十七分。”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成为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的卢嘉锡,他本来以为能得满分呢!错了一个小数点扣那么多分,他很不服气。下课后,他跑去解释。区教授语重心长地开导他说:“你可不能小看这个小数点。假如你搞工程设计,差一个小数点,一座桥梁就有可能塌掉!”

如何才能避免把小数点放错地方呢?在理解了老师重扣分数的一片苦心之后,卢嘉锡思索着。

从此以后,不论考试还是做习题,他总要千方百计地根据题意,提出简单而又合理的物理模型,从而毛估出一个答案的大致范围。如果计算的结果超出了这个范围,就赶紧仔细检查一下计算的方法和过程。这种毛估法,使他多次克服了因偶然疏忽而引起的差错。

卢嘉锡后来走上了献身科学的道路,他发现,从事科学研究同样需要进行“毛估”,或者说进行科学的猜想。在形成科学上的毛估思维方面,他还学习了他的导师、后来曾两度获诺贝尔奖(化学奖与和平奖)的鲍林教授的思维方法。

那是1939年秋天,卢嘉锡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来到当时很有名气的结构化学家鲍林教授的身边。他亲眼看到,鲍林教授具有一种独特的化学直观能力:只要给出某种物质的化学式,鲍林教授就能通过毛估,大体上想像出这种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式。鲍林的非凡才能使卢嘉锡非常钦佩。

鲍林教授靠的是一种“毛估”,我为什么就不能呢?反复思考之后,卢嘉锡领悟到:科学上的“毛估”需要有非凡的想像力,而这种想像力只能产生于那些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善于思考而又富于智慧的人的头脑中,于是,他更加勤奋刻苦地学习了。

1973年,国际学术界对固氮酶“活性中心”结构问题的研究还处在朦胧状态,卢嘉锡就提出了固氮酶活性中心的“原子簇”模型,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福州模型”。四年之后,国外才陆续有人提出“原子簇”模型。

时至1992年,实际的固氮酶基本结构终于由美国人测定出来。十九年前,卢嘉锡提出的模型,在网兜状结构方面基本上近似地反映了固氮酶活性中心所具有的重要本质,他的“毛估”本领不能不让人从心里叹服!

卢嘉锡常常告诫他的学生和科研人员:“毛估比不估好!”但他也随时提醒大家:“运用‘毛估’需要有科学的前提,那就是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不然的话,‘毛估’就有可能变成‘瞎估’。”

其实,无论哪种科学方法,如果只从形式上运用它,充其量不过是一名熟练的工匠;只有那些善于从本质上把握它的人才会成为科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