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俄罗斯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29148700000021

第21章 重视全面发展——俄罗斯中小学的素质教育(2)

按照自己的特点。补充教育尽可能把各种休闲组织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尽可能缩小不正常行为的空间。考虑到儿童的特点是积极、好奇、求知欲高,所以发展儿童的创造精神,就成为补充教育的优先任务之一。

补充教育能够促进俄罗斯文化和教育机构所在地区人民的文化互相推动与发展。补充教育的这种特性就保证了它在国家教育标准组成部分中的重要地位。

补充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多种职业和不同年龄的统一性互相促进。补充教育学院是普通教育机构和其他单科教育机构互相补充的一种形式,因此它是一个真正的开放教育系统,也是地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儿童补充教育系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某些优先任务的落实,其中包括:

符合学生、家长利益和需求的以及符合社会需求的儿童补充教育网,应保存下来并不断增加。

能使儿童补充教育机构得到平衡稳定发展的管理决定,应不断得到更新。

整顿与巩固儿童补充教育机构的干部、物质——技术基础。

更新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的内容。

建立联邦各种类型儿童补充教育机构专门人才的培养与进修制度。

总结儿童补充教育机构中教育和经济活动的经验。

为了发展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要对补充教育机构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效果指标进行科学的更新并检验其重要意义。

增加补充教育主体数目,责任落实到人,赋予全权,给予必要的优惠。

四、职业教育机构中素质教育的开展

在初、中、高级职业教育系统中形成并发展教育机构网络,其中包括学生网络、教育形式与方法网络、教学标准制度网络。职教机构是为社会经济部门培养一定工种的劳动力的。一般来说,在这些机构中应依专业技能掌握程度评定职业技能等级。初、中级职教机构不仅要为社会生产部门提供技术合格的人才,而且还要创造条件使人们在教育机构继续深造。

对现代各级职业教育来说,有一些很少研究的问题,即与素质教育职能有关的问题。

其中之一是素质教育问题,即它的性质的确定和朝着一个目标发展的问题。在职教机构中,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就是青年在社会经济、政治不稳定的环境下自发地“社会化”,雇主缺少为企业和团体培养专门人才的兴趣,教育机构中社会冲突与矛盾增多。

冲突与矛盾的基本根源,一般来说是由于教育过程组织得不好,教学计划、课程分配、教学方法、课时要求不适当,领导干部专横的主观主义作风,不考虑青年学生的利益和对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选择权以及参加管理机构的要求。

此外,学生对现代社会文化以及个人的自主权越来越关心,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追求,已经超出简单掌握一些狭窄的职业知识与技能的范围。必须创造最优化条件以利发展中小学生的个性,帮助他们自己教育自己,品德上自励,取得广泛的社会经验。

做到这些的基本方向是:

在职教机构管理方面确定师生的团结关系。

发展学生自治,建立学生的自我组织机构(社会组织和学生会)。

通过补充教育的社会职业体系的努力,克服专门人才培养质量与劳动市场现实要求的差距,以及市场需求与个人要求的矛盾;为了发挥未来专门人才的潜能,增强他们对自己职业活动后果的责任感。

建立校际学生课外活动发展中心。

恢复地区青年科技生产中心、信息中心,以促进开发他们的创作潜力,开发他们的第二职业。

开展休闲俱乐部活动,使之成为青年学生活动的特别领域,发挥亚文化的职能。

在职教机构发展与完善对青年学生的社会学——心理学网络援助工作。

在社会组织和职教机构中研究与传播学生素质教育的组织经验,有效地利用科学——职业潜力以及本地区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一切可能利用的因素。

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职业教育系统学生的素质教育,目的就是要形成个人的基础文化修养。这一工作应该包括:

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与技巧。

在坚持并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社会职能方面,培养学生作出决定的能力。

要使他们在职业技能方面日益提高。

要使他们具有一个公民的自主能力。

自觉地培养社会接受的生活方式。

在实现上述目标方面应该努力做到:

在各种类型的职教机构中,使素质教育在法律、方法、组织——经济几方面的基础最优化。

规定适用于各种类型职教机构素质教育的内容、形式与方法以及培养专门人才的模式。

将个人兴趣与职业上的可能结合起来。

建立必要的条件,以利于学生在各方面(娱乐活动、第二兴趣爱好、体育、旅游、教育工作中的爱好等)表现出自己的特点。

职教机构进行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方向,应该是对素质教育工作干部及组织者建立多种水平的职教培训与再培训制度,其中包括做好培训内容和信息——教学方法方面的保障工作。

重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个性教育是新时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它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具有健康、丰富个性的创造性人才。进行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人的本质特征是创造,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能力强烈地影响人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健康、丰富的个性是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最主要的因素,培养学生的素质,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应变能力,就必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个性的核心内容,即主体性与创造性。素质教育之所以要把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作为首要目标,原因在于:个性的主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没有个体的主体性,就谈不上自我选择。发展学生个性教育,另一重要方面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能力难以形成。因此,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反应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

下面就俄罗斯在素质教育中重视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情况作一介绍。

一、前苏联有关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

前苏联从50年代末期开始,相继涌现了像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巴班斯基、阿莫纳什维利等锐意于教育改革的教育家。他们在教学与发展、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等方面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在世界许多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作为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在长达26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卓越的教育思想,提出了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在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中,苏霍姆林斯基强调个性发展的整体观和统一性。具体地说,就是用整体观点看待德、智、体、美、劳各育。他认为,德、智、体、美、劳各育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互相作用的有机整体,为个性全面发展服务。各育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是各自又有本身恰如其分的地位。这就要求在整体思想指导下,互相协调,互相促进,不搞突击。苏霍姆林斯基把道德教育作为学生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主导部分。苏霍姆林斯基还将精神生活这一概念引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中,并且把它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指出:“学校的精神生活的意义在于,要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唤起个人的人格独特性。”他希望在学生不同的成长时期,不论是少年时期,还是青年早期,都能最充分地表现和发挥学生的天才和天赋。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师的天职就是及时发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才能和素质,及时了解学生的志趣,善于打开精神生活的领域,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所以,苏霍姆林斯基一再强调,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应该成为德、智、体、美、劳各育的生气勃勃的载体,成为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一个有力的支点。

前苏联在长期的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中,已经将中小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二、俄罗斯中小学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中的方法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尽管各国在提法上有所不同,但最终都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目的。近年来,俄罗斯教育领域在前苏联中小学校实施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方面的经验基础上,结合国家经济结构逐步市场化的社会状况,依照1992年7月新颁布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具体在课堂教学、课程结构、课外、校外活动以及社会教育活动中更多地强调教育应该成为个性平安自由发展的条件,通过教育更多地体现出个性自由发展的优先性,强调公民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1.学校类型与课程结构的多元化

从1989年开始,在前苏联的中心城市像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先后出现了普通中小学校层次的新型学校,像文科中学、高级中学、高中偏重于某些学科的学校等。这就从学校类型上改变了前苏联全国中小学统一类型的格局,加之90年代后出现了非国立学校,满足了不同兴趣志向的学生升入不同的学校的愿望。

由于经济结构的市场化趋势,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俄罗斯多民族聚居形成地域文化传统的差异,在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他们已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中的统一教科书、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局面。开始采用国家、地区和学校三级教学大纲。联邦一级分别制订了1—4年级、5—11年级的基础教学计划。普通学校的基础教学计划是联邦政府通过的国家标准文件,是国家教育标准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一般文化教程,具有国家意义上的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等科知识。计划中规定了各年级每学年教学的时间,每一周的教学任务,规定所学的教学科目,提供给学生选择的科目,选修科目,还规定了学生一周最大的教学负担以及由国家出资承担的必修课、选修课、个别辅导和课外活动等教学时数的总量。各地区和学校根据国家基础教学计划再制订适合本地区乡土特色和人文特点的教学计划。

在学校类型上,为了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的选择,根据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在普通中等学校的高年级普遍开设了偏重某些学科的班级,以深化学习某些学科,像深化学习外语、人文、自然、美学、艺术、经济、商贸、师范等专业。在必修课以外的选修课上,内容多集中在具有世界文化价值和反映科学最新成就的学科和学说上。学校一般每周安排1/4的时间作为班级室外实地学习时间,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展览馆,或进行公益劳动。

2.课外校外活动

课外校外教育是保障青少年精神、智力和身体发展的重要补充手段,是继续教育体系中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不论是在前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课外校外教育工作都被列入教育部门的工作日程。它满足了学生课余时间的创造性和学习上更多的需求。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俄罗斯的校外教育机构已逾8000个。机构的形式有20余种,包括少年宫、少年之家、少年运动学校、少年科技工作站、少年旅行俱乐部、儿童公园、少年海员俱乐部、少年航天俱乐部、儿童图书馆等。这些校外机构分属地方政府机构、工会、社会团体、志愿者组织、企业和其他团体。除常设校外机构以外,还有寒假暑假组织的青少年劳动、森林康复、读书和远足等夏令营。接受这些课外活动的学生人数达1000万人,约占普通中等学校学生人数的50%。学生们在这些校外机构里接受科技教育、劳动教育、美育等,并从周围世界(包括大自然)、科学、艺术活动中看到精神的高尚、善良和真诚,在丰富的活动中,欣赏人类的文化财富,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课外活动是一个学校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点缀,也不是学校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事情。学校低年级学生一般每天安排半天课外活动时间,下午学生按照兴趣和爱好参加刺绣、泥工、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编织等小组的活动。

3.众多社会文化教育场所是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教育的重要基地

俄罗斯的图书馆和博物馆众多是闻名于世的。图书馆事业发达,并且面向广大民众。俄罗斯拥有规模和藏书名列世界前列的国立列宁图书馆,还有许多公共图书馆、综合图书馆、科学图书馆以及遍布各共和国、各区、州和市的儿童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就有5000多所。目前已形成为15—20岁青少年服务的图书网络,使各图书馆之间互通有无。图书馆成为传播知识,传播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促进科学和生产的发展,提高人民的文化素养的中心。世界许多国家的人对俄罗斯这个民族爱读书、爱藏书深有感触。学生自然会从父辈爱书、读书的好风气中耳濡目染并继承这些好的品质。

俄罗斯的博物馆分成革命历史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地方博物馆、艺术博物馆、自然博物馆和各种专业博物馆。每年这些博物馆都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为纪念在卫国战争中捐躯的烈士,所有城市都有英雄纪念碑。在每年的卫国战争纪念日和青年人的喜庆日子,青年新婚夫妇和青少年都要向纪念碑敬献鲜花,以缅怀英烈,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