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美德故事
29137900000007

第7章 (2)

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父亲刘崎,在顺帝(刘保)年间当司徒官。刘宽自幼学习儒术,从不和别人计较。一次,有人丢了牛,就把刘宽用来驾车的牛牵走了,说是自己的牛。刘宽什么也没说,下车走回了家。不一会儿,那个牵牛的人又把牛送回来了,叩头谢罪说:“我的牛找到了。请您处罚我吧。”刘宽说:“这两头牛模样相似,认错了也并不奇怪。谢谢您把牛送了回来,何必谢罪呢?”灵帝(刘弘)初年,刘宽被征拜为太中大夫,在洛阳华光殿为皇上讲经,熹平五年(公元176年),刘宽取代许训担任了太尉的职务。

有一次,刘宽宴请宾客,就让仆人去买酒,等了大半天,仆人喝得大醉回来了。客人忍耐不住了,骂道:“畜生!”过了一会儿,刘宽悄悄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担心他会自杀。刘宽对身边的人说:“这位客人骂仆隶是畜生,太污辱人了!我害怕仆人会自杀。”又有一次,夫人想试探刘宽,让他生气,于是就等他准备去朝见君主、已经装束停当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弄翻肉汤碗,弄脏了刘宽的朝服。侍女急忙收拾,刘宽却从容问道:“肉汤有没有烫坏你的手?”他的性情、气度就是这样富有修养,天下人都赞扬他是有道德的人。

公而忘私

“公而忘私”意思是为了公事而忘了私事。现在人们多用这句成语形容全心全意为革命的崇高精神。

此典出自《汉书·贾谊传》:“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在我国周朝的一系列统治手段中,最突出的是“礼”和“刑”。“礼”只适用于奴隶主阶级,“刑”则专门用来对付老百姓。所以《礼记·曲礼上》中有“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说法。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者及其知识分子也基本上继承和鼓吹这套统治手段。但在威胁到统治阶级利益时,有些君王也公开处罚犯罪的大臣。

西汉文帝初年,政治家贾谊对当时大臣获罪受刑的做法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体罚大臣不合古代“刑不上大夫”的规定,要求对有罪的大臣待之以礼,不上刑罚,令其自裁。贾谊对汉文帝说:“这样做了,大臣们就能做到为国忘家、为公忘私,见利不随便谋取,见害不苟且逃避,反而忠心耿耿的以节义回报君王的礼遇之恩。”汉文帝采纳了贾谊的建议。

攻苦食淡

“攻苦食淡”意思是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人们常用这句成语形容刻苦自励。

此典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淡,其可背哉!”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立吕后所生的儿子刘盈为太子。刘盈懦弱无能,为人处事老实巴交的。刘邦担心他将来继承不了自己的事业,就想废掉他,另立戚夫人所生的赵王如意为太子。

在封建社会里,废、立太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因为太子是皇位的继承人。按照当时的规矩,太子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赵王如意不是嫡长子,刘邦担心立他为太子,大臣们会引经据典地起来反对,便召集大臣们来讨论这件事。果然,大臣们果然都不赞成。有一个叫叔孙通的太子太傅更是坚决反对。他对刘邦说:“春秋时,晋献公就是因为宠幸骊姬,改立太子,使晋国乱了数十年,被天下人所嘲笑。秦朝时,也是因为没有早立扶苏为太子,致使赵高等伪造诏书,立了胡亥,使秦王朝二世灭亡了。太子刘盈既仁慈又孝顺,全天下的人都知道,吕后和陛下攻苦食淡,怎么能违背常理,另立太子呢?如果陛下一定要坚持废掉太子,另立如意,我情愿先死一步。”刘邦见大臣们都持反对意见,便说:“算了,算了,我只是和你们开开玩笑罢了。”

郭生自满

“郭生自满”用以告诫人们,做人要谦虚谨慎,切不可骄傲自满。

此典出自《聊斋志异·郭生》。

郭生是本县东山人,从小酷爱读书,但是由于在偏僻的山村得不到老师指教,所以到了二十多岁,连写字都写不好。

先前,郭生家中有狐狸精作祟,衣服食物家俱器皿,经常大量丢失,他深感忧虑,万分苦恼。一天夜晚,他把读过的书卷放在案头边,竟被狐狸精涂得一塌糊涂,最厉害的地方,勾画得乱七八糟,已分辨不出字行。于是,他把那些稍微干净的收集到一起,仅得六七十篇,心中无比气愤,却又无可奈何。还有一回,他把平素的二十多篇习作,整理到一块,准备请教名人。早晨起来,发现资料已被翻过,摊了一桌子,并且几乎都被墨笔删改了,他愈加恼恨。

这时,有个名叫王生的人,因有事来到东山,他平素与郭生友善,顺便登门拜访,见到污损了的书本就问起原因,郭生就详细告诉了他。王生仔细品味,发现狐狸精所作的修改,似乎很有《春秋》笔法,又看涂改过的书卷,那些被涂抹掉的词句确实如同水中污泥杂质一样,应该删掉。王生惊讶地说:“狐狸精似乎是有意指正,不但不必担忧,反而可以让他做个老师呢?”

过了几个月,郭生回过头来翻看自己的旧作,顿时觉得涂改十分正确。于是,又另作了两个题目,放在桌上,以便察看它的奥秘,等到天亮,果然又被涂改了。

过了一年多,狐狸精不再涂改了,可是又用浓墨加以圈点,密密麻麻,满纸都是。郭生感到奇怪,就拿着这些东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过后说:“狐狸精真是你的老师啊,你有这样的佳作,完全可以考中了!”这一年郭生终于考入了县学。

为此郭生非常感激狐狸精,经常放置鸡、谷等食物,以备狐精食用,每逢购买书籍和名人文稿,自己不加选择,完全由狐狸精决定。因此两次乡试,他都在前几名,中了副榜贡生。当时,叶、缪等人的文章,风格高雅,词藻华丽,家家流传,户户诵读。郭生也有抄本,非常爱惜。有一天,上面突然被泼了一碗墨汁,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字迹。另外,郭生自己拟题构思的得意之作,也全部被随意地涂掉,所以,郭生渐渐不怎么信服狐狸精了。

没过多久,叶公在整肃文体中犯禁,被逮捕下狱,郭生又开始佩服狐狸精的先见之明。然而由于每写一篇文章,花费很多心血,却往往被涂抹,加上他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心气正高,因此更加怀疑狐狸精狂妄。于是,他把过去被加过圈点的文章再抄录出来,进行考验。结果,狐狸精又把它们全部涂改了。郭生便大笑着说:“这下说明狐狸精是真的狂妄,为什么以前给以肯定的如今又加以否定呢?”从此便不再给狐狸精准备饭食,又把所读的书锁入箱子里。第二天早上,箱子依然锁得严严实实,但打开一看,发现封面上被涂了比指头还粗的四画。第一章上涂了五画,第二章也涂了五画,后来就没有涂了。从此以后狐狸精就销声匿迹了。后来,郭生参加岁试,一次考了四等,两次考了五等。这时他才醒悟到狐狸精早已预言了自己的考试结果。

厚颜无耻

“厚颜无耻”比喻脸皮厚,不知羞耻。

此典出自南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可使芳杜厚颜,薜荔蒙(一作无)耻。”

南北朝时,南齐有一个叫周颙的人,他最初很孤傲,隐居在北山中,不愿做官。当时,人们有一种偏见,以为隐居之士必然都是些有才能的人。而周颙却是有隐居之名而无其实。他隐居只不过是待价而贾,以此换取更高的官职。后来,周颙出来做官了,任海盐令。职满后入京(南齐的京城在建康,即今南京市),将要路经北山,孔稚珪就写了这篇《北山移文》来讽刺周颙,同时,也对那些追名逐利、热衷往上爬的封建士大夫文人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有力的鞭笞。

《北山移文》的最后一段说:周颙现在急急忙忙在海盐县邑整顿行装,鼓着船桨向京都急驰。虽然他心早已投向朝廷,但还要装模作样地再游北山,以示自己的清高。如果要看周颙的这种行径,连芳杜也得厚着脸皮,薜荔也得不顾羞耻,苍翠的山岭要再受污辱,朱红的山崖要重蒙污秽。周颙来北山后,听到他的谈话就得洗耳,连清池都要被弄脏了。

疾风知劲草

“疾风知劲草”这个典故比喻危难的时候,才显出人的意志坚强,经得起考验。

此典出自《后汉书·王霸传》:“光武谓霸曰:‘颍川从我者皆逝,而子独留努力,疾风知劲草。’”

公元1世纪初,各地农民纷纷发动起义,反抗王莽的统治。汉朝皇族刘秀趁机招兵买马,积聚力量准备夺取政权。当刘秀带着军队经过颍川的时候,当地一个叫王霸的青年和他的许多朋友一起投靠了刘秀。后来王霸帮助刘秀南征北战,打了不少胜仗,得到了刘秀的信任。当刘秀进入河北以后,战事不太顺利,甚至连脚跟都站不稳,原来和王霸一起投靠刘秀的几十人看到这种局面,都偷偷地逃跑了,只有王霸一人仍忠心耿耿地跟着刘秀。见此情景,刘秀感动万分,便对他说:从前在颍川跟随我的人都跑光了,你却独自留在这里帮助我,只有在暴风雨中才能看出哪种草最强劲啊!

季札挂剑

“季札挂剑”形容守诺重信,始终不渝;也用此表现悼念亡友等。

此典出自《史记·吴太伯世家》。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是个讲信义、重友情的人。

一次,季札出使晋国,路经徐国,便去拜见徐君。两人闲谈时,徐君很喜欢季札所佩的宝剑,就拿过来欣赏了很久。他虽然没有开口向季札索要,但却流露出想要的神情。季札很明白徐君的心思,但因为出使晋国,必须带上佩剑,所以没有送给徐君。

季札完成使命归国时,又经过徐国,但此时徐君已经死去。于是,季札将宝剑赠送给徐君的继承人。季札的随从急忙阻止他说:“这是吴国的宝贝,不该用来送人,何况人都死了,何必一定要送呢?”季札说:“上次徐君看上了我的剑,我因为出使需要,没有送给他。但是,当时我心里是下了决心,要将宝剑送给徐君。如今他死了我就不愿给他,是违背良心,是廉洁的人不允许做的。”他坚持取下佩剑送给徐国嗣君。但嗣君说:“先君没有遗命,我不敢接受您的剑。”

季札见嗣君坚辞不受,便将宝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方回国去了。为此徐国人作歌称赞他道:“延陵季子呵不忘故旧,千金之剑呵挂于陵墓。”

吾争周耻

“吾争周耻”比喻礼仪仁爱。

此典出自《史记》:“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虞芮之人皆惭,相谓曰:‘吾所争,周人所耻。向往,为只取辱耳。’遂还,俱让而去。”

这段话意思是说:

虞国人和芮国人有一件事解决不了,就一起到周国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进入周地,他们(看见)耕田人互相让界,老百姓对长辈都十分谦让。虞国人和芮国人都非常惭愧,相互说:“我们所争的正是周国人感到可耻的。如果我们到那里去,只是自取其辱而已。”

于是,他们相互谦让着回去了。

先忧后乐

“先忧后乐”形容对人民的疾苦关心。

此典出自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朝的范仲淹在担任副宰相时,针对当时的政治弊端提出了十条改革意见,主张建立严密的任官制度,发展农桑,加强国防,推行法制,减轻赋税。可惜推行不久,由于遭到大官僚地主的反对而失败。范仲淹因此被免职离京去,出任地方官吏。和范仲淹同时考中进士的腾子京也同时被贬官到巴陵郡任太守。滕子京任太守一年,治理巴陵卓有成绩,于是重修岳阳楼以显其功。岳阳楼竣工之后,滕子京专门邀请了范仲淹写文章记叙此事。范仲淹应邀前往,欣然命笔,写了《岳阳楼记》一文。他在文中先颂扬了滕子京一年来的政绩:“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意思是:事经一年,政治顺利,人民安乐和好,过去一切废弛之事,都已重新办起来了。)接着便写巴陵郡的风物,最后抒发他的高尚情操,说他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象箸玉杯

“象箸玉杯”比喻奢侈一开端,享受的欲望就会愈来愈大。也比喻奢侈生活的开始。

此典出自《韩非子·喻老》:“……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

商朝末年,有一个太师叫箕子。一次,他见商纣王用象牙做的筷子,非常害怕。他认为,用象牙筷子就不肯用泥做的碗,而要用玉石做的杯子;用象牙筷子玉石杯,就不会吃一般的蔬菜,而要吃豹胎之类的珍异食品;吃上珍异食品就不肯穿粗布衣服、住茅草房子,而要穿锦衣、住高级房子。人的享乐是无止境的,一旦开了头就无法控制欲望。

箕子越想越感到不安,便向纣王提出了劝谏。纣王非但不听箕子的劝告,反而把箕子囚禁在狱中。不久,纣王兵败自杀,周武王灭商后释放了箕子。

言必信,行必果

“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说出话来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果断、坚决。

此典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一次,子贡向孔子请教说:“怎样才配称为士?”孔子回答他说:“能够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奉命出使到其他诸侯国家,能够不辜负君主的托付,圆满地完成任务,这样的人便可以称为士。”子贡又问:“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回答道:“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里的人称赞他尊敬尊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回答道:“说话一定兑现,行动一定坚决,这种人浅薄固执,属于小人哪!不过,也可算是再次一等的了。”子贡又问:“那么,您觉得当今的执政者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哼!这些器量狭小的卑贱小人,算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