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学习突破
29133800000019

第19章 先做最重要事

像钻头这样攻其一点的谋略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钻头为什么能在短暂的时间里钻透厚厚的墙壁或者是坚硬的岩层呢?这个问题同学们在物理中都已学过了,其原理是:同样的力量集中于一点,单位压强就大,而集中在一个平面上,单位压强就会减小无数倍。像钻头这样攻其一点的谋略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在学习中也要分清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先做最重要的事。如果追求十全十美,就有可能拘泥于小事而无法正视大事,结果往往是抓住芝麻丢了西瓜。因此,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必须先弄清什么事才是最重要的。

必须重视时间管理

◎我们身处一个异常忙碌的社会,每个人都感觉到非常忙碌。实际上,这背后有三种忙碌:

◎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的忙碌,这些同学常常会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甚至忙得发疯;

◎已经学会应对与聚会的忙碌;

假装忙碌,因为我们现在几乎是将忙与成功、闲和失败联系到一起了。因此,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忙碌学习就会成功,于是他们就成天忙个不停,可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你忙吗?”经常被当作寒喧的话,但很少有人意识到需要重视它背后的“时间管理”。在当今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必须重视时间管理,可以说,谁首先学会了管理时间,谁就会赢得学习的成功。

有的同学在学习的时候总是贪多,总想一下子把所有内容都学会,这种追求面面俱到的做法,往往很容易一事无成。

实上,每个学生都追求完美,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学习成绩优秀。如果我们在学习时分不清轻重缓急,学习就会没有计划,因而很有可能错过大好的机会。这正是许多同学都在勤勤恳恳地学习,但结果却不一样的原因。有些同学缺乏洞悉事物轻重缓急的能力,学习时毫无头绪,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十分不利的。

王伟在学习中就总是犯这样的错误,老师留下作业后,其他同学总是把当天老师讲的内容看一遍,背背重要的定义、公式再做,而他却忙着打开作业本。结果中间总是被卡住,这时才知道把书翻到前面去看,这样总是翻来翻去,做作业的速度当然很慢了。因此,他总是第一个打开作业本,最后一个合上作业本。

从王伟同学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学习时不能分清主次,就会大大降低学习效率。

□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

有些同学经常抱怨时间不够用,其实郡是因为他们不会管理自己的时间,他们往往把“紧急事”当作“重要事”来做,比如老师留了作业,回家后,不去复习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而是忙着去做作业,结果花了很长时间。其实,如果你先做重要的事情把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复习一遍,然后再去做作业,会大大缩短做作业的时间,因而学习效率就提高了。

要想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必须先弄清楚什么事是必须做的。这是时间管理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时间管理的错误做法基本上都可以归结为,把时间花在了那些不是必须做的事情或不重要的事情之上。因此我们应先找出最重要的一件事,然后去做,这就是,“重要的事先做”。

先做重要的事还在于,它可以让我们避免误入“嗜急成瘾”的陷阱。我们的事情可以分为紧急的与不紧急的、重要的与不重要的,依此我们又可把面临的事情分成四类: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

人的惯性是先做最紧急的事,但这么做会导致一些重要的事被荒废掉。

比如:做完作业后本来是要预习第二天要讲的课程的,可由于老师明天要检查背诵课文,为了在老师那里过关,只好先去背诵了,结果却没有预习,导致第二天听课效果很差。

因此,同学们应该学会科学地管理时间,下面介绍几种管理时间的方法:

◎每天晚上写出你明天必须做的事情,按照事情的重要性排列;

◎第二天先做最重要的事情,不必去顾及其他事情。第一件事做完后,再做第二件,依此类推;

◎手边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

◎到了晚上,如果你列出的事情没有做完也没关系,因为你已经把最重要的事情都做完了,剩下的事情明天再做也可以。

□回过头来“查缺补漏”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网络,同学们只有从小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一步一步地把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好,落实好,才能把这张知识网络编织得完整牢固。如果有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你的这张“网”就会出现漏洞,那么在“捕鱼”的时候,“鱼儿”就会从这个漏洞钻出去,漏洞越多,“鱼儿”跑得越多,你的分数就会越低。

因此,如果你的知识体系不慎出现了漏洞,你要“亡羊补牢”,及时把漏洞补上。可该如何补漏洞呢?为每门学科准备一个“错题本”——专门用来搜集整理自己在平时学习、测验、考试中遇到的不会做的难题以及做错的题目。这些题目就是你知识上的漏洞,你一定要格外引起重视,把它作为一件重要的事情去做,想办法把它们搞懂。

为了能把知识上的漏洞补扎实,不断地重复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拿记忆来说,有关专家研究证明,要真正记住新的知识和信息,一般人需要重复七遍以上才能永久记住。同样道理,对于一道错题,也需要不断重复地去做,认真分析做错的原因,直到完全把它弄懂弄透为止。千万不要以为老师讲过一遍,自己也听懂了就从为自己会了。重复的次数越多,时间越长,效果就越好。任何知识、任何信息如果没有深入到一个人的潜意识,是不会影响人的行为的。

要想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同学们必须做好下面几件事情:

◎为各门学科准备一个笔记本,把从开学至今所有做错的题目摘抄在“错题本”上,一道一道重新做过去,凡是做对了的,做好标记。

◎对于做不出来的错题,先看答案,记住解题思路,隔一段时间再返回去重做,如果对了,再做好标记。

◎最后集中精力攻克剩下的难题。

这样下去,我们就不会再有不会做的题目了,学习成绩一定会明显提高。

我们来看看某省文科状元许彬是如何完成他的“查缺补漏”工作的,他说:“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从高一到高三,每门功课都准备了一个特别的‘纠错本’,只要有做错的题目,就把它记下来,然后认认真真分析原因,把它纠正过来,并在每道题的后面标上出错的原因以及对自己的提醒。”

许彬同学正是采取了这种独特的学习方法才使她登上了状元的宝座。

因此,“查缺补漏”工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同学们应安排一定的时间完成这项工作。

途径提示:

想做到先做最重要的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最重要的事情。

做事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敢于舍弃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这是高效率学习的一个妙招。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这是成功者们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