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体制转型推动实际人力资本形成
29132700000021

第21章 参考文献

一、中文部分

[1]安应民、郑伟:《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度量模型的探讨》,载于《科学技术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4期,第153~155页。

[2]曹阳:《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与制度发展的非均衡》,载于《经济学家》,2001年第4期,第66~70页。

[3]常云昆、麦勇、褚诚德:《改革以来陕西工业部门效率分析》,载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第27~34页。

[4]陈国强、龚方乐:《浙江金融史》(1949~1999),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陈建军:《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关于江浙模式的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版。

[6]陈诗达:《2006浙江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年版。

[7]程惠芳、黄先海、徐剑锋:《开放浙江:引进来与走出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程惠芳、钟山:《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浙江“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9]程璐、王晨烨:《浙江金融结构分析及其对民企融资选择影响》,载于《浙江统计》,2006年第6期,第21~22页。

[10]道格拉斯·C·诺斯、罗伯斯·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第2版),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1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董辅礽:《中国国有企业制度变革研究》,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樊纲:《发展民间金融与金融体制改革》,载于《上海金融》,2000年第9期,第4~6页。

[14]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樊纲、王小鲁:《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4)》,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方民生:《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7]郭继强:《教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新形式》,载于《经济学家》,2006年第4期,第78~84页。

[18]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基思·格里芬:《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倪吉祥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稽伟卿:《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移的思考》,载于《财经界》,2006年第20期,第28~29页。

[21]靳文志:《人力资本的崛起和企业产权制度的变迁》,载于《经济师》,2002年第3期,第37~38页。

[22]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与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载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第138页。

[23]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载于《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第74~82页。

[24]金玉国:《宏观制度变迁对转型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载于《财经科学》,2001年第2期,第24~28页。

[25]李登武:《人力资本理论的演变及中国的现实选择》,载于《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6期,第46~48页。

[26]李忠民:《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7]刘宪、朱全景:《社会资本与经济转轨》,载于《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管理学科分论坛论文集》,复旦大学2005年,第100~106页。

[28]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103~104页。

[29]罗杰·S·弗朗茨:《x效率:理论、论据和应用》,费方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30]罗纳德·H·科斯:《企业、市场与法律》,盛洪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版。

[31]吕艳:《金融机构对非国有经济的融资状况及其对策》,载于《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24~26页。

[32]孟兆敏:《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于《西北人口》,2008年第1期,第93~97页。

[33]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张风林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34]彭德琳:《新制度经济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5]宁先圣:《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演进及当代进展》,载于《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第39~42页。

[36]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制度分析》,张春霖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37]伞锋:《试论我国三大地区的对外开放度》,载于《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4期,第21~26页。

[38]邵云飞、唐小我:《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载于《软科学》,2004年第4期,第78~87页。

[39]石洪华、郑伟:《关于人力资本转化模型的探讨》,载于《科学管理研究》,2004年第6期,第95~99页。

[40]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18~23页。

[41]史晋川、孙福国、严谷军:《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载于《经济研究》,1997年第12期,第46~51页。

[42]史晋川、金祥荣、赵伟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史晋川、罗卫东:《浙江省现代化道路研究》(1978~1998),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4]史晋川、汪炜、钱滔等:《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5]史晋川、吴晓露:《禀赋约束与制度演进视角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载于《浙江大学学报》,2005年第11期,第34~44页。

[46]史晋川、严谷军:《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载于《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第70~76页。

[47]宋晓梅:《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与制度的关系》,载于《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第10~13页。

[48]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效应》,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孙早、刘庆岩:《地理差异、战略约束与民营企业的发展绩效——一个基于浙江与陕西经验的比较分析》,载于《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5期,第5~12页。

[50]孙早、鲁政委、李晓玲:《产业结构转换、市场制度变迁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对陕西的案例分析》,载于《世界经济》,2002年第12期,第68~80页。

[51]谭祟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2]王广谦、郭田勇:《中国金融改革历程》(1978~2007),载于《改革》,2007年第3期,第5~21页。

[53]王辉:《渐进革命》,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版。

[54]王忠民、郭立宏:《求解陕西发展之谜——陕西科技优势与经济滞后的经济学思考》,载于《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第50~56页。

[55]吴杰:《外国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56]吴克功:《论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及其转化》,载于《科技与管理》,2002年第5期,第121~122页。

[57]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58]解力平:《浙江私营经济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9]辛建伟:《陕西科技与经济发展反差成因及对策》,载于《经济改革》,1992年第4期,第51页。

[60]许秋起、刘春梅:《转型期中国国有金融制度变迁的逻辑》,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27~33页。

[61]徐维尧、卢丽华:《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的内涵、特征及对接度研究》,载于《中国工商经济》,2001年第7期,第49~54页。

[62]颜璐、邓璇:《外向型经济背景下“助动型”政府运行机制探析:以东莞厚街镇政府为例》,载于《经济前沿》,2002年第11期,第20~22页。

[63]杨明洪:《论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主线与思路》,载于《经济评论》,2001年第1期,第90~92页。

[64]杨希天:《当代陕西金融》,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5]杨希天:《陕西省志第三十六卷:金融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6]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7]杨忠泰:《陕西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缺陷与调适》,载于《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1期,第63页。

[68]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载于《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第22~28页。

[69]姚洋、支兆华:《政府角色定位与企业改制的成败》,载于《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第3~10页。

[70]曾寅初:《加速发展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转型》[DB/OL],http://sard。ruc。edu。cn/zengyinchu/files/taolunwengao/laodonglizhuanyi2005baogao6zhang。pdf。2005-05-31.

[71]张超:《利益集团理论与国有企业制度变迁》,载于《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12期,第3~9页。

[72]张超:《经济体制转型与人力资本积累的实证分析》,载于《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第59~71页。

[73]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载于《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35~44页。

[74]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5]张五常:《卖桔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6]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第23~30页。

[77]赵伟:《从国际化到区际化抑或从区际化到国际化——中国两大三角洲经济转型中的开放路径比较》,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第54~60页。

[78]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载于《经济研究》,1997年第2期,第37~42页。

[79]浙江省就业管理服务局:《浙江城镇就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80]郑欣淼、侯辅相、王同信:《城乡经济:在协调中走向一体》,载于《人文杂志》,1990年第1期,第55~67期。

[81]郑勇军:《内源性民间力量推动型经济发展:浙江经验》,载于《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35~40页。

[82]中国人民银行临沂支行课题组:《民营银行构造及其运营模式研究》,载于《金融研究》,1999年第12期,第52~55页。

[83]周冰:《经济体制转型的平滑模式与突变模式》,载于《财经论丛》,2005年第1期,第1~5页。

[84]周冰:《体制转型在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载于《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0期,第30~33页。

[85]周冰、靳涛:《经济体制转型方式及其决定》,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71~82页。

[86]周冰、马宁:《中国平滑式转型启动的经济学原理》,载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09~115页。

[87]周冰、商晨:《转型期的“国家理论”模型》,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6页。

[88]周冰、张超:《经济自由与人力资本形成》,第11届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

[89]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合约》,载于《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第71~80页。

[90]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版。

[91]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92]周明:《制度效率决定结构效率——我国产业结构失衡原因的另一种解释》,载于《经济问题》,2000年第7期,第3~5页。

[93]卓勇良:《挑战沼泽——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二、英文部分

[1]Arrow,K.The Economic Implication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Vol.29(3):155~173.

[2]Becker,Gary S.and Murphy,K.The Division of Labor,Coordination Costs,and Knowledg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Vol.107(4):1137~1160.

[3]Bian,Yanjie and John Logan。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Vol。61(5):739,758.

[4]Castello,Aand DomenechHuman Capital Inequality and EconomicGrowth:Some New Evidence.The Economic Journal,2002,Vol.112(2):c187~c200.

[5]Gail M.Shields and Michael P.Shields.The Emergence of Migration Theory and A Suggested New Direction。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1989,Vol.3(4):277~304.

[6]Gerhard Glomm.Parental Choice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Vol.53(1):99~114.

[7]Goss,E.Pand Paul,CAge and Work Experience in the Decision to Migration.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1986,Vol.21(3):397~405.

[8]Hall,R.E.and Jones C.I.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t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Vol。114(1):83~116.

[9]Kornai,Janos.What the Change of System from Socialism to Capitalism Does and Does not Mean。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0,Vol.14(1):27~42.

[10]Li,Hai Zheng。Economic Transition and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China.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3,Vol.22(3):317~328.

[11]Lopez,R.V.Thomas and Y.Wang.Addressing the Education Puzzle:The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Reforms.World Bank Working Papers 2031,1998.

[12]Lucas,Robert E.Jr.On The Mechan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Vol。22:4~42.

[13]Mincer,J.Investments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58,Vol.66(4):281~302.

[14]Mirrlees,JA.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Incentives an Authority within an Organization.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6.Vol.7(1):105~131.

[15]Nee,Victor.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9.Vol.54(5):663~681.

[16]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Vol。94(5):1002~1037.

[17]Sacks J,Wing Thye Woo and Xiaokai Yang.Economic Reforms and Constitutional Transition,CID Working Paper N42,April 2000.

[18]Schultze,TW。Institutions and the Rising Economic Value of Man.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68,Vol50(5):111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