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50

第50章 奇言妙语(11)

马拍说:“我娘生我时难产,六月三十日,我头已伸出来,直到七月初一,全身才离开母体。所以,小人的生日既是三十又是初一。”

说完,县官和随从都捧腹大笑,马拍见此,心花怒放,得意扬扬。

不宦的伪君子

春秋时,有个齐国人去见田骈,对田骈说:“我听说先生品格清高,宣称不愿做官,而愿替人服役。”

田骈答道:“您从哪里听说的?”

那人回答道:“我是从我邻居女儿的事推断出来的。”

田骈不解,问道:“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人解释说:“我邻居的女儿宣称不出嫁,但刚满30岁,就生了7个孩子。不出嫁是不出嫁,但比出嫁过分得多啊!如今先生宣称不愿做官,却有俸禄千钟,仆役百人。没做官是确实的,但财富比不做官多了很多啊!”

田骈自命清高,声称不做官,却暗中猎取名利,远胜于当官者。齐人采用隐喻的手法,对其虚伪的行为进行了讽刺。

灵丹妙药

中英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屈膝投降,丧尽民族尊严,全国人民尤其是广州人民对此深为不满,于是有人撰写《狐媚药方》予以讽刺:

余黄堂号(谐音“荒唐”)精制此方,服用的人可以延年益寿,润身肥囊,固宠求荣,加官晋爵,实在是偷生得福之妙药。药方如下——

柔肠两根,黑心两个,厚脸皮两张,舌头一根,媚骨一副,屈膝一对,叩头虫不拘多少,笑脸三分。

以八味药材,用笑里藏刀切碎,口蜜为丸,藏于乌龟壳内,临用时以狼心两个,狗肺一副,煎成糊涂和药送服。

这剂药方包括八味药材和狼心、狗肺,与之相配的有“两根、两个、两张、一副、一对、三分”等数量词,连珠炮似的将卖国贼厚颜无耻、媚敌求荣的奴才嘴脸剖析得入木三分。

抬杠大王

有个文人不懂道理,最喜欢跟别人抬杠。有一天,他问艾子:“很多大车下面或者骆驼的脖子上都要挂一个铃铛,这是为什么?”

艾子告诉他:“大车、骆驼都是体积很大的东西,又常在夜间行走,如果突然相遇,就很难互相让路回避,挂个铃铛,发出响声,好让别人事先知道。”

“哦!”文人说,“这么说,佛塔上面挂着铃铛,是因为夜间行走叫人回避吗?”

“佛塔上挂铃铛,是因为鸟喜欢在高处做窝,容易把佛塔弄脏,所以要挂上铃铛来吓走鸟儿,怎么能跟大车和骆驼比呢?”

“猎鹰的尾巴上也挂着小铃铛,难道小鸟会在猎鹰的尾巴上做窝吗?”

“你这话说得真怪!”艾子又好气又好笑,“猎鹰追猎物,有时候要飞到树林里去,它的爪子上系着丝绳,如果丝绳被树枝挂住,猎鹰挣扎时铃铛就会响,猎人听到声音好过去把它解下来,这怎么是为了防止小鸟做窝呢?”

文人说:“我曾经见过送葬的时候,挽郎摇着铃铛唱歌,一直没弄明白这是为什么,现在才知道,是因为怕脚上的绳子被树枝挂住。”

艾子面带怒色地说:“挽郎是引导死人的,他摇铃铛唱歌,是因为死人活着的时候总喜欢跟人抬杠、争论,现在终于闭嘴了,他心里感到高兴!”

跟胡搅蛮缠的人讲道理,正好落入他的圈套。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马上停止争论。

假冒从侄

王凝任侍郎后奉旨巡察长沙。有一个新任柳州刺史的王某将要赴任,路经长沙,去拜见王凝。他对门人说他是王凝的从侄,烦请通报。门人通报后,王凝让问一问来人小名叫什么。门人返回又问王某,王某说小名叫“通郎”。

王凝于是叫他儿子来问:“门外有个叫通郎的侄子来拜见,咱家族中,你们同辈有这个人吗?”

他儿子想了一会儿说:“有,论辈分该是我哥哥。”

王凝于是叫人速邀王某入室,受了王某一拜,便问王某在任柳州刺史前官居何职,王某回答说以前是在北海盐院任职,因罢官而改任新职。王凝听后有点不高兴,因为他知道从盐院罢官多有贪污受贿之疑。

等王某走后,王凝又叫他儿子来说:“刚才那位王某,资历复杂,我怕不是咱们王家宗支。”他儿子赶紧去查家谱,果然有一个通郎,可是已于某年某月某日死去了。王凝听后大怒。

转天,王凝在大厅里备下饮宴,招王某赴宴。王某一进门又要称侄拜礼,可是忽被两壮士挟持住,使他鞠躬不得,王凝走上前对王某说:“你不是我家宗支,昨天误受你一拜,今如数奉还。”说着给王某行了拜礼,然后与王某对面而坐。

饮宴间王凝说:“当今清平之世,不可再乱入人家认亲戚啊。”庭中的属吏卒役都纷纷窃笑。王某面红耳赤,没等饮宴完毕,便借故而退。出洋相

清朝光绪年间,我国对外门户开放,出国风盛行,朝廷官员争相出国,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份和荣耀。

然而,这些出国要员看似外貌堂堂、才学横溢,实际却见识短浅、愚昧无知,一踏入灯红酒绿的西洋世界,便洋相百出。

北洋大臣李鸿章出访英国伦敦时,曾到英国已故将军戈登的纪念碑下祭奠,以示敬意。戈登的遗族颇为感激,特将曾在各地竞犬会上获得头等奖的名贵爱犬赠送给他。不料数日后,戈登家族收到了李鸿章的谢柬,内容为:

厚意投下,感激之至,唯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赏珍味,感欣得沾奇珍,朵颐有幸。

“耄”指70岁,泛称年岁大。“朵颐”,鼓动腮颊、嚼食的样子,指进食很费劲。由谢柬得知,洋人所赠送的那只名贵的小狗,已成了李鸿章的腹中之物。当地报纸喧闹一时,传为笑谈。

驻英国使馆的崔某,非常贪婪,其家属曾偷盗酒馆的手巾,后被查出,声名狼藉。更令人不齿的是,崔某为谋取额外收入,竟让他夫人包洗使馆全体人员的衣物,衣物洗后,晾晒在使馆内外,裹脚布公然挂在使馆门前。

英国人见白色长布随风飘荡,以为出了什么丧事,派人前来探问,才知实情。西方记者曾把这些拍成照片,登于报端,成为一大丑闻,名噪一时。

这些有辱国格的丑闻,尽出在那些出洋大臣、公使等要员的身上。由此人们将那些凡因无知或疏忽而闹的笑话,都称为“出洋相”。

高帽子

从前有两人被派到外地做官,临行前一起去跟老师道别,听听老师还有什么教诲。老师说,如今这个世道,不能直来直去地说话,人人都爱听奉承话,逢人送顶高帽子,也是没办法的事呀!

甲说:“老师说得极是,世风日下,做人也难。像老师这样不喜欢戴高帽子的,天下能有几个人呢?”说得老师很高兴,又留他们多坐了一会儿。

出了门,甲狡黠地冲乙一笑:“这不,高帽子已经送出去一顶了!”

我家老爷不要脸

古代,有个南方人在北方做了几年官,为彰显自己是官场老手,便训导手下人要学会说官话。

他曾对服侍他的用人说:“‘面’字官话应该说成‘脸’,比如以后说‘请老爷洗面’,应改为‘请老爷洗脸’,知道吗?”用人连忙回答说:“知道了!”

有一次,这位老爷去给一个财主祝寿,他大吃大喝了一顿,肚子已经发胀了,可巧这时厨师又端来了寿面,他便摇摇头表示不能再吃了,厨子还没明白是什么意思,跟随老爷的用人连忙对厨师说:“你快拿走,我家老爷不要脸(面)!”

其实,官话是约定俗成的,违背了这一点,往往会闹出笑话。

假 寐

清光绪十年,张之洞迁任两广总督,时逢中法战事,总督府邸彻夜通明,轿舆进出不绝。

有闻总督大人通宵不眠,且常于凌晨三更四更时分召集地方官员到府中议事,被召者皆不敢不从。但仓促赶去,忽传总督大人方于榻上假寐,侍者不敢惊动,通报诸官在客厅等候。

至天明,总督大人仍未醒,诸官困倦不堪,纷纷告退。人刚走,总督大人忽而醒来,问侍者:“人都请来了吗?”左右回禀:“刚走。”于是,传令再请。诸官回府,刚解衣入寝,又被唤起。

夏日,某将军拜会总督大人。轿舆至前厅,主人未出迎。门人禀告:“暂稍候。”但从早晨等到午间,大人仍未照面。将军问侍者:“大人何在?”回告:“假寐未醒。”直至午后,方接见。将军衣袍已全被汗水湿透。

一日,总督大人拜访广东巡抚。听得一声通报:“总督大人到——”抚台即整肃衣冠,出厅恭迎。伫候多时,却不见轿舆进来。望去,轿班仍站立门口不动。差人询问,回告:“大人正在轿中假寐。”

此假寐,可谓深得官场三昧。

口音之误

某地新来了一位巡抚,他不是本地人,口音不同。有一天,他操着家乡话对差役说:“你给我买根竹竿来!”

差役误听为“猪肝”,立即去市集买来猪肝,还自作主张地买了一个猪心贿赂巡抚,满以为巡抚会高兴的。

谁料巡抚一见,不由哈哈大笑,责怪他做事不动脑筋,责问道:“你的心在哪里?”

差役忙从衣袖里拿出猪心,回答说:“大人,心在这里。”

清朝的时候,有个县太爷,夏天怕热,想买一张竹床,便吩咐仆人道:“你到市场给我买一张竹床来,让老爷凉快凉快!”说着,给了仆人一块银元。

没有料到的是,仆人将“竹床”听成了“猪肠”。他径直跑到肉店,把钱往肉案上一搁,大声道:“给我称副猪肠!”

老板见是衙门里的人,赶忙拣了副猪肠,上秤一称,还差二两,便多补了两只猪耳朵。仆人喜笑颜开,暗想:老爷只叫买一副猪肠,现在却多了两只耳朵,这小小外快正好供我下酒。于是将猪耳朵塞进了自己的裤腰袋里。

仆人即刻回衙门交差。县官见仆人拎着猪肠,不由大怒,斥骂着:“你这个浑蛋,叫你去买竹床,偏偏买来猪肠,耳朵到哪里去了?”

仆人吓得面如土色,慌忙摸出两只猪耳朵颤抖着呈上,哆哆嗦嗦地说:“老爷……明察,耳朵……在这里啊!”

裁缝量官

明嘉靖年间,京城有一个裁缝,手艺出众,他所裁制的衣服长短宽窄无不合身。名声传开,常有官宦人家召他去做活。

其人有一习惯,凡给官员本人裁衣,必先跪问:“老爷任官几时?”

官者多不解其意,斥曰:“你只管量体裁衣,何必打听这个!”

裁缝回道:“这个很有关系。老爷若初任高职,必是意高气盛,公堂上更见尊体雄仰,衣裳前长后短方能合体;若是任职将半,意气已平,衣裳当前后如一;而若在任已久,意气消磨殆尽,遇事唯唯,肩背随之前倾,衣裳又当前短后长。小人若不知这些,不敢下手也。”

此言一语道出官场中的弊端。

在人脸上打草稿

明代,苏州有一个判官叫陈东,有一次审案判一个犯人充军远方,命令手下人给那个犯人在额上刺字。手下人问陈东刺什么字,陈东回答说:“特刺配某地。”

手下人依照陈东吩咐在犯人额上刺好了,正在这时,州府的师爷进来,他一眼看见犯人额上所刺的字样,忙问:“是谁叫这么刺的?”

陈东马上说:“是我,怎么了?”

师爷一看是判官吩咐的,马上走到陈东跟前,附耳小声说:“凡是说‘特’,意思就是罪不至于判成这样,而是出于皇上一时特旨,‘特’字不是地方官所能用的字样。”

陈东一听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险些铸成一个大错。他马上命令手下人立即把“特刺”两字改掉,重刺“准条”两字。“准条”就是依据法律条文发配某地。

手下人心里不满,嘴上也不敢说,他们想,这判官没一点准稿子,把人脸当成什么了,刺在脸上的字能随便改来改去吗?可是判官叫改,他们也不能不改,一边改,一边替犯人叫苦。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京城朝廷中。后来有人说陈东有才干,推举他到京城做官。朝廷中的人听说了就互相打听:“是不是那个在人脸上打草稿的陈东啊?”然后就互相点点头,哈哈笑起来。

荒唐的演讲

军阀韩复榘胸无点墨,腹内空空,每每讲话,总是信口雌黄一通,留下许多笑柄,是不学无术的典型,他的一些“妙语”,后来演变成了相声创作的素材。

据说,30年代,他在山东省任主席时,参加齐鲁大学校庆,讲了一次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大致是这样的:

诸位、各位、在座的:

今天是什么天气?今天是演讲的天气。开会的人来齐了没有?看样子大概来了五分之八啦,没来的举手吧!很好,很好,都到齐了。你们来得很茂盛,敝人也实在是感冒。

今天兄弟召集大家来训一训。兄弟有说得不对的,大家应该互相原谅,因为兄弟和你们大家比不了。你们是文化人,都是大学生、中学生和留洋生,你们这些乌合之众是科学科的,化学化的,都懂七八国的英文。兄弟我是大老粗,连中国的英文也不懂。你们是从笔筒里爬出来的,兄弟我是从炮筒里钻出来的。

今天到这里讲话,真使我蓬荜生辉,感恩戴德。其实,我没有资格给你们讲话,讲起来嘛,就像,就像——对了,就像对牛弹琴。

今天不准备多讲,先讲三个纲目。蒋委员长的新生活运动,兄弟我举双手赞成,就是一条“行人靠右走”着实不妥,实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边留给谁呢?还有件事,兄弟我想不通。外国人在北京东交民巷都建了大使馆,就缺我们中国的。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在那儿建个大使馆?说来说去,中国人真是太软弱了!

(“第三个纲目”讲进校所见,就学生篮球赛痛斥学校总务长)要不是你贪污了,那学校为什么这样穷酸?十来个人穿着裤衩抢一个球,像什么样子?多不雅观!明天到我公馆再领笔钱,多买几个球,一人发一个,省得再你争我抢。

官高位尊腹内空

莫荣新胸无点墨,可他官运亨通,竟在民国初年当上了广东省的省长。

1916年,广东肇庆成立了一个护国军军务院,李某被委任为前敌总司令。有一次,李某东征,军政委员纷纷为他祝酒饯行。

轮到莫荣新时,只见他举杯高声祝颂道:“愿君此去痛饮黄泉!”此话一出,满座惊愕。那个李总司令更是怒容满面,不顾宴间诸公的盛意,拂袖而去!

原来莫荣新腹内空空,把“痛饮黄龙”说成了“痛饮黄泉”,虽仅差一字,却将庆祝胜利之语变成了预先哀悼之词,闹了个大笑话。

还有一个故事,是讲广西督军谭浩明的,他与莫荣新可算一路货色。有一次,某省的一个代表与谭谈判,要签订一个合约,已达成协议。那代表临别时,为慎重起见,特别强调说:“谭公,此事万不可失信啊!”

谭将胸膛连拍几下,高声说:“请放宽心,我谭某向来都是一落千丈的!”把一诺千金误为一落千丈,大出洋相!

另有广东省一军阀李福林,他不爱读书也不愿看报,才疏学浅,但常装成满腹经纶的样子,说起话来,无论通与不通,总要加上几个成语或其他文雅的字词。

有一次,他在中山大学演讲,面对满堂师生,又班门弄斧起来:

诸位大学生们,校长阁下敬请我光临敝校,本人深感侥幸,犹似鹤立鸡群,不由得使我飘飘然……

引得学生们捧腹大笑!

李福林不高兴了:“你们笑什么?我是个大老粗,虽然说话狗屁不通,可是打起仗来,我能赤膊上阵!”

这时,就是板起面孔瞪着学生的校长也忍不住“嗤”的一声笑了起来。

江山入画卷地皮

明代官宦贪婪嗜财者甚多,故而民间流传这些贪官的笑话也多。

有一位王知府在任上极意搜刮,等他离任时,府库为之一空。百姓们为他送行,说要歌颂他的政绩,这位知府很高兴。在城外,老百姓不知由谁所教,见了王知府出城来,竟一起说道:

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帑民财一扫空;

只有江山移不去,临行写入画图中。

王知府听后,方知百姓在讥讽而不是歌颂。他正要发作,然而想到自己已经卸任,只好悻悻离去,但是早有人把他的劣绩传到京城。

这位王知府到了京城,将财物贿托公门,希望能进一步高升,或调任更富庶之地。他拜见皇帝后,皇帝赐宴,他满心欢喜。

在饮宴上有优伶作戏。只见一个优伶扮作土地神模样,表演一番后,人们问他为何不在原地而跑到京城来了。这位土地神说:“王知府离任到京,把地皮一起卷来,我只好随行到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