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38

第38章 精彩谜语(11)

有一年,老和尚要过六十大寿,特地来到徐文长家中邀请他届时前去做客。徐文长听了很高兴,说:“我有一有趣的上联,您想听吗?”

老和尚忙说:“要听,要听。”

“算了,还是不说的好,听了怕你火冒三丈。”

老和尚说:“不,不,随你说,我保证不生气。”

徐文长说:“好,我说。这上联是:敬菩萨,拜菩萨,庙里无柴烧菩萨。”

老和尚一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一边喝茶,一边在思索下联,不一会儿,便对上了:

爱老婆,亲老婆,家中无钱卖老婆。

两人哈哈大笑。徐文长说:“一报还一报,来得好快呀。”

谁知徐文长的夫人在内室听得一清二楚,马上走出来说:“好啊,你们两个打趣,却拿我来开玩笑。”

老和尚知道徐夫人生了气,忙赔不是,闲聊了几句便告辞了。

过了几天,老和尚的六十寿辰到了,徐夫人托徐文长带去一首诗相赠:

一夕灵光太透虚,化身人去复何如?

愁来不用心头火,修得凡心半点无。

老和尚接过诗连声道谢,徐文长却说:“这不是诗,而是贱内做的一组字谜,每两句猜一个字,共猜两个字。”

老和尚对着诗句一琢磨,知道这两个字是骂他的,但也无可奈何。

原来这首“贺寿诗”的第一句隐一“歹”字,第二句隐一“匕”字,两句合成“死”字;第三句隐一“禾”字,第四句隐一“几”字,两句合成“秃”字。故谜底为“死秃”两个字。

瞿佑制谜选意中人

明朝有位才子名叫瞿佑,高逸不羁,才华横溢,文思敏捷。许多名人雅士都想招其为婿,但他看了不少闺阁裙钗,皆不中意。

一年元宵灯节,在热闹的街市上,瞿佑见到了一位春风满面的年少女子,窈窕妩媚,楚楚动人。

俏巧的丫鬟见瞿才子对自己家小姐有意思,即刻回家把情况如实禀报给了老爷。

老爷一听,忙派人送去请帖,邀瞿佑来家赴宴。席间,瞿佑得知被宴请的原因,心想,这家千金论外貌倒是秀逸女子,但不知才学如何。于是借着三分酒意,咏物诗一首,要主人转交令爱。诗云:

巧制功夫百炼钢,持来闺阁共行藏。

双环对展鱼肠快,两股齐开燕尾长。

不久,瞿佑便接到那家丫鬟捎来的一纸香笺,上面写着两个娟秀的小字。瞿佑一看,笑道:“好一个才貌双全的佳人!”

原来,小姐在香笺上写的两个字是:剪刀。

智取玉雕

有个姓王的雕刻老人,年近八旬,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转眼间,女儿已长大成人,他想把女儿许配给人,一方面了却自己的心愿,另一方面想使自己的雕刻手艺后继有人。

这一年元宵节,老人设宴请来了村里的亲朋好友,把一只玉雕的玲珑小盒当着众人的面放在盘子里。然后,指着那精雕细刻的玉雕盒说:“这是一则字谜,谁能准确猜中的话,我就把我的女儿嫁给他。”

众人看了看这个精致的小盒子,都说老人的手艺高超。这时,一位英俊的小伙子从人群中走来,他左手把盘子放在地上,右手托着玉雕盒举过头顶转身就走。

老人连忙叫住这位青年,说:“你猜中了,我说话算话,将女儿许配给你!”众宾客无不惊奇。

原来,这则谜语的谜底是“拿”。这是由“盒”变化来的,故事中的盘子就是“皿”,小伙子左手将盘子放在地上,意味着将“盒”中的“皿”去掉;而右手托在盒子上,意味着在底下又加了一个“手”字,也就是一个“拿”字。

白居易求物

唐朝诗人白居易11岁时就离乡漂泊,孤零异乡。一次,他特地携诗稿到老学士顾况家拜访。顾况拿过诗稿,默默念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顾况读罢不禁拍案称好,连声称赞:“倘若胸中无秀气,腹内欠才识,小小年纪怎能写出如此神韵盈溢、妙语惊人之佳作!”

顾学士想提携这位才学闪烁的少年,便问白居易需要什么。白居易稍一沉吟,拱手敬答:“感谢先生厚意。眼下,为斥恶扬善,学生急需之物乃是……”

只见他淘气地一笑,吟出四句诗:

此宝瘦又细,说话把头低。

不吃农夫粮,能为民出气。

原来,白居易要老学士送给他的东西是毛笔。

多面观察见谜底

杜甫享有“诗圣”的美誉,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自幼聪明过人,7岁时就能以“凤凰”为题咏诗,9岁时便已练就一手好字。祖父杜审言(唐初有影响的诗人)对孙子甚是喜爱,饭后常带他到村外散步,领略自然风光。

金秋的一个黄昏,祖孙二人漫步于稻浪飘香、一片金黄的田野,农夫正忙着收割。杜审言触景有感,便吟诗四句,考考孙儿。诗曰:

四个不字颠倒颠,四个八字紧相连,

四个人字不相见,一个十字立中间。

面对丰收的场面,聪慧的杜甫沉思片刻便说出了答案。

在现代,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一年春节,壮族某山村举办迎春会,会上人人吟诗作对,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四位壮族姑娘按捺不住欢娱之情,秘密商议,合写了一首题为《我爱》的四句诗谜:

我爱四座大山山对山,我爱四条大川川对川,

我爱四方日暖春光好,我爱四家窗口紧相连。

诗谜挂出少顷,就有人据其职业猜出了答案。

前例谜底是个“米”字,要顺看、倒看、横着看,方能领悟其妙;后例谜底是个“田”字,亦需从四面观看,方可破解。

王士祯险交白卷

清代诗人王士祯才华横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当时,康熙皇帝身旁有一位文学侍臣张英,常在圣上面前极力推荐他。于是康熙召见了王士祯,为了考考他的才能,随手写了一个字,命他以此为题写一首诗献上。

王士祯虽是大诗人,但反应较为迟缓,再加上皇帝在一旁坐等,顿时紧张得汗流浃背,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张英见状十分着急,只好在一旁代替他写了一首,然后揉成小团悄悄放在他的桌角上。王士祯照抄了一份,这才交了卷。

康熙接过诗笺,一字一句吟道:

凝翠挂金垂络丝,临风摇曳舞芳姿。

异株吐絮漫香雾,正是归棹系缆时。

读罢,康熙笑着对张英说:“都说王士祯的诗词风骨神逸,别具一格,依朕看与你的文采差不多。”

张英谦虚地回答道:“哪里,王士祯是大诗人,下官岂敢相比。”说罢私下窃笑,弄得王士祯支支吾吾,哭笑不得。

原来,皇帝写的是一个“柳”字。

乞求赏识

中唐诗人朱庆馀才华横溢,但年轻时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屡落第。

有一年,临考之前,他特意写了首七绝小诗《近试上张水部》赠给张籍:

洞房昨夜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张籍任水部员外郎,颇负时誉。朱庆馀赠诗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张籍的赏识后代为宣扬,以使主考官知其才名,易被录取。

于是,他借闺房之情隐喻考试,自比新娘。言外之意就是问:“我的诗文是否合于潮流,是否适合主考官的胃口?”

张籍读后,觉得朱庆馀写的文章读来生动风趣,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很有才气,便召见了他。

二人笑谈之间,张籍想再考考眼前这位书生,于是以一鸟名为题,令其即席赋诗咏之。朱庆馀略一沉思,出口便赋: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

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张籍听罢,连连称好。于是,在张籍的推荐下,朱庆馀于宝历二年中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

这则谜诗的谜底是“啄木鸟”。

穷秀才过桥

从前,徐家庄有一位穷秀才,读了几本诗书后,便打点行装准备上京赶考了。

一天,他来到一座独木桥边,正准备抬脚过桥,忽听见一个响亮的声音:“公子,请稍等!”秀才一看,只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肩上挑着一担箩筐站在桥中间。

秀才很是生气,狠狠地说:“老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

老人大笑道:“哪有这种道理?不过,你要是能猜得出我筐里挑的是啥东西,我就让你过桥。”说罢,老人吟了四句诗:

长在高山上,死在泥洞中;

魂魄飘青天,骨头暖人间。

秀才冥思苦想了半天也猜不出来。老人说道:“这都猜不出来,还想考状元!”说完,挑着担子颤颤悠悠地走了。

原来,老人的诗是一则谜语,谜底是“木炭”。

管辂射覆趣闻

三国时,有个名叫管辂的人,擅长射覆,名气很大。

有一次,馆陶县令诸葛原到新兴做太守,管辂前往送行,恰好来了许多客人。诸葛原欲试管辂射覆之才,于是,将燕卵、蜂窠、蜘蛛分别放在三个盒子里,让管辂来猜。

管辂在盒子上边先写四句话做谜面,然后再揭示出谜底。

第一物写道:

含气须变,依乎宇堂;雄雌以形,翅翼舒张。此燕卵也。

第二物写道:

家室倒悬,门户众多;藏精育毒,得秋乃化。此蜂窠也。

第三物写道:

觳觫长足,吐丝成罗;寻网求食,利在昏夜。此蜘蛛也。

管辂完全猜中三物,大家都备感惊讶。

小姐出谜难书生

明朝时,一王姓员外有一千金小姐长得楚楚动人,而且很有才华。王员外想将小姐许配给人,就请小姐制谜作对,规定谁猜中了就把小姐嫁给谁。一时间,上门求亲者络绎不绝,但没有一个猜中的。

一日,一位年轻的书生上门求亲。小姐见他英俊潇洒、谈吐不凡,觉得很满意,便出了个谜语让年轻人猜。小姐的谜语是:

下朱楼奴只好焚香去卜卦,天欲明还不见人儿归家,想玉郎全无一点实心话,罢罢罢欲罢不能罢,吾只得把口哑,论交情原本不差,皂谣歌遭了许多不白话,分离时心中如刀割,鸠鸟儿一去不回家。

书生一听,开始不懂其中的意思,后来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才发觉小姐的谜语很有趣,每句话都能猜出一个字,便将谜底告诉了小姐。

小姐见书生猜中了自己出的谜语,心中大喜,很快便应允了婚事。

原来,这则谜语运用了拆字法,如第一句“下朱楼奴只好焚香去卜卦”,按照诗的意思是“下”字去掉下面的“卜”,即是一个“一”字,故这则谜语的谜底就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九个数字。

曹操出谜考华佗

古代的名医华佗医术高明,医学知识渊博。有一次,曹操想考考华佗,看他对中草药的精通情况,便写了一首诗,叫人送给华佗:

胸中荷花,西湖秋英。

晴空夜明,初入其境。

长生不老,永远康宁。

老娘获利,警惕家人。

五除三十,假满期临。

胸有大略,军师难混。

接骨医生,老实忠诚。

无能缺技,药店关门。

华佗看后,微笑道:“相爷出题考我也。”于是,他挥笔直书,写出了曹操诗中隐藏的16味草药名,托人转交给曹操。

曹操看后大悦,夸赞说:“华佗果真名不虚传!”

原来,曹操诗中每一句诗都隐藏着一味中药名,分别是:穿心莲、杭菊、满天星、生地、万年青、千年健、益母草、防己、商陆、当归、远志、苦参、续断、厚朴、白术、没药。

《西厢记》诗谜传世

《西厢记》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讲的是老夫人赖婚后,崔莺莺和张生陷入相思之苦中。张生因此而病倒,莺莺得知后,就请红娘给张生带去了一封书简,书简上写着:

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