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20

第20章 妙趣对联(8)

李渔察觉到李不脸这种沽名钓誉的丑态,心想,决不能违背乡民之托,让小人得逞。于是他灵机一动,立即接口说:“我不是说过了吗,‘且停亭’!”

州官面露得意之色地说:“到现在还要且停停,即兴比才,你输了,那就用我取的亭名吧!”李渔冷笑着说:“怎么,你还没听明白?我早就取好了,叫做‘且停亭’!”

州官还没有想明白,李渔已在一旁即兴吟出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亭。

300多年过去了,李渔亲笔书写的“且停亭”与这一副楹联至今仍保存在凉亭门楣上。

村姑巧对罗秀才

古时有个姓罗的秀才,一天,他骑着小毛驴出外游玩。到了铜鼓西河湾,看见农夫、村姑正弯腰在田里插秧。

罗秀才牵着毛驴,走进田间,向一个插得最快的中年农夫问道:“插秧师傅腰佝佝,一天能栽几千几万只?”中年农夫贸然被问,愕然不知如何回答。

正在为难之际,一位村姑手提茶壶走过来,她对罗秀才笑了笑,然后说:“秀才说话惹人笑,自古插秧论田亩,挑秧标担不算只,哪有闲工数禾苗?”

中年农夫听了,高兴得连声称赞:“莲妹,答得好哇!”罗秀才一时间惊呆了,他准备跨上小毛驴就走。

莲妹见秀才要走,连忙叫道:“秀才先生,请留步。刚才你问我们,现在,轮到我来问你了!”

接着,莲妹指着秀才的小毛驴,问道:“秀才驴子耳勺勺,一天能走几千几万脚?”

罗秀才见问,不由得暗自心惊,急得耳热心跳,半天答不上来。围观的人见秀才被村姑为难,齐声叫好。

正当罗秀才惊慌失措,进退两难的时候,恰好有一个用竹扁担挑着一担笋干的人从田边走过。罗秀才一见,心中暗喜。

他昂然说:“姑娘,你能言善辩,在下自愧不如,倘若真有本事,我们来对副对联如何?”

莲妹嫣然一笑说:“秀才先生有何上联,尽管说出来,让我试试。”

罗秀才手指那已远去的挑笋人说:“我就以‘挑笋’为题出一联吧。”于是说出上联:

扁担挑笋父担子;

莲妹略思片刻,即从田中提起一棵秧来,立刻对出下联:

禾秆缚秧母抱儿。

众人皆称赞,罗秀才不得不承认说:“对得好,妙哉,佳句!”

即景巧对

一年冬天,李调元从新疆冒雪回京。途中,在一家酒店歇脚时,发现店中墙上悬挂一副对联,只见上联写着:

黄狗过霜桥,点点梅花落地;

再看下联,却空无一字。李调元迷惑不解。店主告诉他,几个月前,有一书生早起,来店饮酒,见店外桥上有一只黄狗行走,随口吟出了上联。但他费尽心机,再也吟不出下联来,故书写后挂在这里,期待日后有人能对出下联。

当店主得知,眼前这位就是名噪一时的“蜀中才子”李调元时,便说:“相公,何不一展胸中之才!”李调元想这并非难事,欣然答应。

可是,当他再把上联仔细品味后,才感到此联不凡,字字千金。他思虑再三,难成佳对,不免心焦。这时,突然有几只乌鸦落在门前雪地上,跳跃觅食,他心中顿时开朗,赶紧要来笔墨,在空白下联处一挥而就。只见他写的是:

乌鸦跳雪地,片片竹叶朝天。

于是,下联与上联配合得天衣无缝,博得酒店众人齐声喝彩。

赵南星应联

一次,皇上出题准备考考大臣,这道题被太监预先知道了,题目是:

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

太监自己想了半天,还是想不出答案,于是就去找赵南星。赵南星知道这个太监歪心眼儿多,不知他从哪里弄来个题目,向自己套答案呢!便想趁机戏弄他一下。

于是,赵南星指着园内的一口井说:“井台高,转水低。”然后,又指一畦畦的蔬菜说:“黄瓜东,茄子西。”太监如获至宝,暗暗记在心里。

皇上升殿,文武大臣列立两旁。皇帝说:“众爱卿,朕这里有道题,不知哪个能答上。”

什么高,什么低,什么东,什么西?

那个事先知道题目的太监,想在皇上面前露一手,马上按照赵南星告诉他的回答了:

井台高,转水低,黄瓜东,茄子西。

皇上一听,用鼻子“哼”了一声,表示出极不满意的样子。皇上把目光投向赵南星,赵南星连忙躬身,双目四下一扫,脱口答道:

皇上高,子民低,文臣东,武臣西。

皇上听了点点头,满意地笑了。

下朝后,那憋了一肚子气的太监去找赵南星,责怪他两面三刀,刁钻狡猾。赵南星笑笑说:“你不是在菜园子里面问我吗?我只能指菜园子里的东西说,可皇上问我是在金銮殿里呀!”太监想了想,无话可说,只好怪自己不懂文字。

赵南星任吏部员外郎的时候,有一次与尚书一同去考查官吏。过了中午才找到一家饭店。此时店内菜已卖完,只剩两碟煮黄豆。没有办法,只好要了一壶酒,两人将就吃着。吃着吃着,尚书来了雅兴,出了一个上联:

两碟豆;

赵南星看见墙脚有一个盛油的瓯,随口笑道:

一瓯油。

尚书指着窗外小树林正在飞舞的白蝴蝶说自己指的是:

林间两蝶逗;

赵南星向门外环视一下,立即指着门前的池塘说,自己说的是:

水上一鸥游。

尚书听了,很佩服赵南星的机智和才华。

姑娘妙对戏秀才

古时,南州郡有一个财富殷实的人家,请了一位穷秀才教私塾。东家的小儿子也在私塾中就读。一日,这位秀才先生教学生对对子,他信口出了上联:

有客打床惊我梦;

并要求学生第二天交卷。

夜深人静,小东家在灯下抓耳挠腮,搜肠刮肚,找句对下联,无奈无句可对。小东家哭丧着脸,将情况告诉姐姐。姐姐说:“你赶快去睡,下联我替你对。”

第二天,小东家将姐姐代对的下联交了卷,先生展开一看,下联是:

无人伴寝度春宵。

这位先生已到而立之年,尚未婚配,得知下联出自姑娘之手,以为有意,不禁想入非非。时近端午节,于是,又出一联:

绿竹无心空过节;

同样要求学生第二天交卷。小东家如法炮制,又请姐姐代劳。姑娘又对了下联:

黄花有意候重阳。

先生看了下联,喜形于色。接着,步步相逼,又出了:

天寒地冻,今晚定能成霜;

姑娘断然回答:

月冷星稀,此夕断然无雨。

这里“成霜”谐音“成双”,“无雨”谐音“无语”,对仗工整,可谓天衣无缝,厌恶之情溢于言表。这回,秀才先生有些怨愤了,又出上联:

竹本无心,何生枝节?

加以质问,姑娘却平心静气以对:

莲虽有窍,不染污泥。

秀才步步设问,姑娘则鼎言而拒,一问一答,如竹筒倒豆,痛快淋漓,真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巧续对

蜀中才子李调元,乾隆年间中进士后任广东学政。

李调元上任后不久,当地的文人墨客邀他郊游。看见一崖上刻有“半边山”三个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字一行:

半边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

同行者解释说,这是宋朝苏东坡、黄山谷和佛印三人同游此地时,佛印为苏东坡出了这上联,苏东坡对不上,只好请黄山谷将此上联刻碑于此,以示自抑,兼求下联。

李调元笑着说:“这下联,苏学士早已对好。”众人惶惑不解。他接着说:“其实,苏学士请黄山谷写字刻碑于此,正是为了联对,这叫意对。”

接着说出了下联:

一块碑,一行字,一句成联一句虚。

众人听后,觉得无可非议,连声赞叹。

状元妻智对乾隆帝

乾隆年间,通州胡长龄赴京赶考,中了头名状元。乾隆帝爱他一表人才,心想招他为驸马。就派主考官王御史前往试探。胡状元因有结发之妻,婉言回绝。

乾隆帝听王御史回禀,新科状元不肯被招为驸马,想看看状元夫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美人,同时,要试试她的才学,于是,下道圣旨,宣胡氏进宫。

乾隆皇帝率领三宫后妃,在后宫召见状元夫妇。胡氏农妇装束,青布衣裙,蓝布长衫,举止大方,进殿跨槛时,轻轻提起裙角,开口说:“乡女村妇一条草裙,千万别污了万岁爷的金槛。”

乾隆帝听了,大吃一惊,万万没有想到,一个民间女子竟然如此大方,又如此知礼。他叫胡氏抬起头来,将她上下打量一番。

只见面前站着的状元夫人,既非红颜粉黛,又非绝色佳人,而是相貌平常,皮肤黝黑,体形壮硕,天下无双,男子莫及,见所未见。

胡氏知是皇帝取笑自己,不慌不忙,从容说道:

脚大胜似舳舻履惊涛。

乾隆帝说:“依你所说,是脚大好啦!那么,朕宫中嫔妃人人都是金莲小足,你说如何?”胡氏随声应道:

足小宛若画舫过浪尖。

乾隆帝心里明白,胡氏在讥诮三寸金莲行走不便,但又不得不佩服她出口成章,对答如流,便吩咐宫女奉茶。

胡长龄夫妇坐下,胡氏喝了一口香茶,脱口吟道:

饮啜香茗遥念故乡水。

乾隆帝被胡氏思乡之情感动,传令摆宴,为状元夫妇洗尘。胡氏接着又说:

食俸皇粮当思耕夫辛。

听了之后,乾隆帝更加敬佩胡氏的才学,便出个上联要她对。上联是:

远闻通州出才子;

胡氏不假思索,对道:

近观皇宫多佳人。

乾隆帝又出一联:

冠授官,官戴冠,官被冠管;

胡氏沉吟片刻,大声应道:

仁教人,人压仁,人受仁欺。

乾隆帝自知理亏,心悦诚服,称赞胡氏才思敏捷,更赞叹新科状元不图富贵,不弃发妻,真是当世难得的人才。他拿起大笔,写下“翰墨竹梅”四个大字,并叫匠工刻在匾上,赠给状元夫妇,以表敬意。

船老板妙改对联

从前有个包姓书生考中了状元。一次,他到温州去拜望做知府的舅父,途经雁荡山,顺便游览。过江到王官头,在船上望去,碧波一片,触景生情,随口吟道:

风吹海水千层浪;

碰巧船上有一位儒生,书生略一沉思,即吟道:

雨打沙洲万点窝。

船老板听了,插嘴道:“两个书呆子!”

包状元不服气地说:“怎么说我俩是书呆子?”

船老板笑着说:“你吟‘风吹海水千层浪’,海水刚好千层浪吗?他说‘雨打沙洲万点窝’,难道下雨都只有万点?”

船老板认为应当改为:

风吹海水层层浪;

雨打沙洲点点窝。

“千层、万点”讲得太实,给人的感觉既死板又生硬;“层层、点点”通过量词的重叠,概括性强,数量不拘,尽囊其中。

两个人无言以对,不得不打心底佩服船老板的高明。

朝云巧对佛印

苏东坡全家人都才华横溢,连府中丫鬟都聪敏过人,尤其朝云更是突出。在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黄州的那年,由于路途遥远,朝云便随行到黄州。后来,佛印亦到黄州探望苏东坡,令他很是高兴。

一天,苏东坡正和朝云下棋,佛印闯了进来。因正值暑热,朝云只穿着薄纱,见回避不及,便躲进纱帐之中。

佛印故作不知,与苏东坡聊天不去。朝云在纱帐中热得香汗淋漓,但又不敢出来,只好拼命摇扇子。佛印见状,越发得意,出联嘲讽起来:

碧纱帐里坐佳人,烟笼芍药;

朝云在纱帐中闷热难当,正没处出气,便应声道:

清水河边洗和尚,水浸葫芦。

苏东坡闻言哈哈大笑,佛印也摸着光头笑道:“贫僧坐得太久,闷坏了佳人。”说完乐呵呵地走了。事事难成事事成

1962年初春,郭 沫若先生游览浙江普陀山潮音洞时,偶然0捡到一个笔记本,扉页上写有一联:

年年失望年年望;

处处难寻处处寻。

横批是:春在哪里?

再翻一页,见是一首绝命诗,下署当天的日子。郭老担心会发生人命关天的事,心急如焚,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失主——一位面色忧郁的少女。

这位少女连续三年报考大学,都名落孙山,兼之爱情遭受挫折,深觉前程昏暗,欲魂归普陀,了此一生。

郭老先称赞少女对联写得好,同时指出下联与横批的消极所在,接着微笑地探问道:“我给改一改,你意下如何?”失意的少女对郭老的关切之情不好推辞,只得点头应允。只见郭老改为:

年年失望年年望;

事事难成事事成。

横批是:春在心中。

少女听后,深感敬佩,感叹不已,于是不再有轻生的念头。

决不倒着生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袭击我沈阳驻军营地北大营,同时炮轰沈阳城,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侵略事件。

当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纷纷向南京国民党政府请愿,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但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遭到了血腥镇压。在悼念爱国学生的追悼会上,有一副短短的一字挽联:

死;

生。

此联寓意深刻,意气愤慨,表达了中国人民“宁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誓与侵略者战斗到底的坚强的民族精神。

云开见日

明代时,巡按御史韩公雍有一次到江西巡视,在南昌察看死囚牢房。当时,天降鹅毛大雪,韩公雍触景生情,吟出一个上联:

水面结冰,冰积雪,雪上加霜;

不料一个囚犯听后,立即续道:

空中腾雾,雾成云,云开见日。

韩公雍定睛一看,只见那囚犯形容枯槁,面色惨淡,回味他刚才所对的下联,工整贴切,文意贯通,便格外留意他。即由此问到死囚的案情,终于发现是一桩冤案。

原来,这个死囚姓孙,本是南昌的一个秀才,因上告官府贪赃枉法,而被诬为谋反,判处死刑。韩公雍伸张正义,为孙秀才讨回了公道,并依法惩治南昌知府,民皆称颂。

孙秀才对得巧,也对得妙。“云开见日”更是一语双关,意境颇深,表现出他对拨云见青天的渴望。明察秋毫的韩公雍,一眼便读懂了秀才的心。

巧妙的无情对

当代四川倪丁一先生有一无情对,颇耐人寻味。对联是这样的:

珍妃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珍”与“瑞”乃奇珍异宝对吉祥如意,“妃”与“士”乃才子对佳人,“苹果”与“葡萄”皆水果,“脸”与“牙”皆人体器官名。

珍妃既指清代皇妃,又可通指美女,瑞士既是一个国名,也可通指美男子。上联说珍妃的脸像苹果一样美丽,下联讲瑞士的牙像葡萄串一样整洁干净。此联出语巧妙,妙趣横生。

对联应试

现在各单位招聘人才,常有面试一关。这种面试,古代其实也是有的,只是面试的内容不同罢了。

明代永乐年间,靖安县知县俞益招觅书吏,一位叫况钟的青年书生前来应试。县令扇着胡子出了一个上联:

一扇千须动;

这个上联表面上讲扇扇,实际上一语双关,包含着“号令百姓”的意思。看起来容易,也不易对好。但况钟沉着应对:

三梳万发齐。

对句以“梳发”为题,与“扇扇”比较般配。同时,这“梳发”也是个比喻,隐含着“治理天下”的意思,表现了远大的抱负。

后来,况钟出任苏州知府,他大力改革弊政,削减重赋,设仓济农,兴修水利。尤致力于整顿纲纪,秉公执法,平反冤狱,除暴安良,深得人心,因此被称为“况青天”。

任期满时,民众两万余人乞求其留下,感动朝廷,皇上下诏留任。况公在任13年,积劳成疾,病故于任所。况钟为官,真正做到了“三梳万发齐”。

醉对张灵

张灵是明代有名的画家,和唐伯虎是好友。他能诗善对,好酒狂放,有狂生的雅号。有一年春天,唐伯虎和张灵郊游,到中午时分,来到一个小镇。

二人进了家酒店,发觉酒店的小菜一般,酒却是极好。二人一杯又一杯,不觉酩酊大醉,张灵更是醉倒在地上。张灵虽然醉了,却还喃喃自语地说:

贾岛醉来非假倒;

唐伯虎听得张灵的上联,心想:醉成这样,还出对子?这上联却还不好对。想了想,竟对出了下联:

刘伶饮尽不留零。

张灵躺在地上大笑:“好,对得实在太好了。”

徐文长妙联

明代才子徐文长自幼聪颖过人,但是屡应乡试不中。他擅长诗词、杂剧、书法,有多方面的才能。由于怀才不遇,晚年以卖书画为生。他曾为四川长文的朝云庙写过一副对联:

朝云朝朝朝朝朝朝朝退;

长水长长长长长长长流。

此联以某些汉字一字多音的特点作出,以同音假借的方法,深刻地描写了海潮的变化。其意为:

朝云潮,朝朝潮,朝潮朝退;

长水涨,常常涨,常长常流。

这副对联问世后,人皆称颂,千百年来争相效仿和改写者不乏其人。有的将原联改头换面,如山海关孟姜女庙上的对联: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其意为:

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

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