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国学语文读本
29132300000001

第1章 幽默诗文(1)

花与美人

清朝末年,有位止水道人创作了一篇奇文《花约》,这篇文章写道:

花犹美人也:可玩而不可亵,可视而不可折,可矜而不可侮,可增而不可缺。

撷花一瓣者,是裂美人之裳也;掐花一痕者,是挠美人之肤也;拗花一枝者,是折美人之肱也;以酒喷花者,是唾美人之面也;以香触花者,是熏美人之目也;解衣揎拳狼藉而对花者,是与美人裸而相角也。

语云:猛虎可惧,俗子难当。夫唯雅人,可持此约。

作者以生动感人的比喻,点明了花与美人之间的联系,读来让人产生共鸣。花如有灵,会把止水道人引为知己。

晚秋即景

古代诗词中,咏秋之作较多。有一首回文七绝——《晚秋即景》,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尤其深刻。究其原因,一是诗本身写得好,二是顺读倒读皆不失佳妙,三是诗中流露出的情调,暗合了当时那颗快要破碎了的心。诗曰:

烟霞映水碧迢迢,暮色秋色一雁遥。

前岭落晖残照晚,边城古树冷萧萧。

若是倒过来读,便是:

萧萧冷树古城边,晚照残晖落岭前。

遥雁一色秋色暮,迢迢碧水映霞烟。

这首回文诗,顺读倒读均如行云流水,顺理成章,实不可多得。且诗中意境深远,耐人寻味:秋色万里,暮色沉沉,烟霞映水,碧波迢迢,一只孤雁,雁翅上映着落日的余晖,向着遥远的天边飞去。边城的古树映着夕阳的残照,越发显得萧索凄凉。山岭的那边,不时传来孤雁的哀鸣……真是一幅美妙的悲秋图啊!

咏月诗

此诗属于宝塔诗的范畴:

月,月。

无休,无歇。

夜东生,晓西灭。

少见团圆,多逢残缺。

偏宜午夜时,最称三秋节。

幽光可敌严霜,皓色能欺瑞雪。

穿窗深夜忽清风,曾遣离人情惨切。

书生祭鸡

古时有个读书人不拘小节,素有壮阔豪放的情怀。一天,他拿起一本《古文观止》诵读,当读到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时,音调不由得转为沉郁悲壮:“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耶?其不知也耶?呜呼哀哉!尚飨。”

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鸡鸣声,他忽然想起今天还没喂家中的鸡呢。平时读书,疲倦之时,他总爱通过喂鸡来使自己变得快乐,从而享受生活的乐趣。于是掩卷跨出房门,随手抓起一把米,来到门前空地上,唤了几声,不见鸡的踪影,四处寻觅不着,最后才发现,原来鸡已倒毙在鸡棚里。

他提起鸡端详多时,却难以弄清鸡的死因。转念一想,既然爱鸡已登极乐世界,就该饱餐一顿,何苦为鸡的死而自寻烦恼呢?他随即唤来妻子,让她把鸡烹来下酒。

时至中午,鸡已烹好,浓烈的香味令人垂涎不已,读书人欣喜地自我斟上一杯,正待举箸时,猛然想起鸡死得不明不白,应当对其进行一番祭奠,于是思考片刻,喃喃有声,其词曰:

声也其鸣喈喈,死也岂无葬埋?

以我肚腹,做你棺材。

呜呼哀哉,酱油拿来!

祭鸡文中,“喈喈”,乃平日喂鸡时所听到的鸡鸣声,与下句一起将对鸡的特殊感情淋漓尽致地予以表现;“呜呼哀哉”,感叹词并用,其情至痛!酱油拿来,心情大快!一悲一喜,将滑稽的心理状态,十足地表达出来。

咏 粥

明代解缙在朝为官时,水旱频年,岁遭荒歉,解缙甘贫食粥,作《感咏》。诗云:

水旱年来稻禾收,用来煮粥本曾稠。

人言薯插东西倒,我道米浮前后流。

棒出堂首风起浪,将来庭下月沉钧。

早间不用青铜照,眉目分明在里头。

郑板桥的铜壶诗

郑板桥弃官后,一日来到扬州字画社,恰逢一些文人墨客正在饮酒。此时,他又渴又饿,见屋内炉上的一把铜壶里水已翻腾,便伸手提壶要冲茶。

忽听一阵哈哈的笑声,众雅士中的一位长者道:“新来的先生请听着,想喝茶不难,要知我们有个规矩,喝前须赋诗一首。请以你手中的铜壶为题,若赋得好诗,莫说是茶,即便是酒也由我包了。”

老者话音刚落,郑板桥微微一笑,即吟道:

口小腹大鼻耳高,烈火烧身称英豪。

量小岂能容大物,二三寸水起波涛。

众文人一听目瞪口呆,当众人得知此人是郑板桥后,都拱手相敬。

辫子诗

清朝时人人都要留辫子。清朝末年,一些东渡日本的留学生纷纷剪去辫子,或者是入乡随俗,或者是表示革命志向。

辛亥革命剪去了辫子,而张勋不剪辫子被称为“辫帅”,于是辫子又成了复辟帝制的资本。总之,辫子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的象征。

清末有人作过一首辫子诗:

当其未生时,本来无辫子;

及其呱呱时,有发无辫子。

迄夫免襁褓,忽然有辫子;

并诸小辫子,为一大辫子。

偶然到日本,忽然无辫子;

一朝想做官,忽然有辫子。

不论真与假,但呼为辫子。

忠君与爱国,全视此辫子。

国粹宜保存,保存此辫子。

但愿遍地球,人人有辫子。

若问尔祖父,也曾有辫子;

只怕尔孙子,渐渐无辫子。

辫子复辫子,终归翘辫子。

作诗以告哀,我亦有辫子。

把辫子当做国宝,让它“遍地球”,都是一相情愿的事,“渐渐无辫子”,倒是让他说对了。

王守仁《哭象棋诗》

明代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自幼才思敏捷,经常逢事作诗,一首《哭象棋诗》就是他逢事而作的。

有一次,因他贪下象棋,忘了回家吃饭,母亲一气之下夺了他的象棋,扔到河里。他看着象棋随水漂走,捶胸顿足。哭之以诗:

象棋在手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堕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马行千里随波去,士入三川逐浪流。

炮响一声天地震,像若心头为人揪。

诗的开头一句先点出惋惜之情,中间两句写各种兵种被流水卷走,似有千军万马之状。末一句忽然笔峰一转,却是雄浑悲壮的余声。整首诗构思巧妙,纵横得体。

搓麻对韵

有册古书叫《笠翁对韵》,开篇曰: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把曲韵分成部,运用对偶手法编成韵联,作为启蒙儿童的教材或参考书,非常流行,至今不衰。有人以“搓麻”为内容,戏仿古人的为文之法,作韵语曰:

西对北,南对东,白板对红中。名师对高手,赌棍对牌虫。边三万,嵌七筒,独听对双风。杠上开花险,海底捞月凶。中发白三坎齐全,称为三元会;幺到九一个不缺,叫做一条龙。每赌必输,输了又输,皆因额头有皱纹;一输就惨,惨上加惨,卖了家具当窝棚。

前五句为麻将术语,将麻将的特色细致地描写出来。末句是点睛之笔,指出搓麻赌徒的最终下场,让人触目惊心,深刻体会到赌博之害大。

一七体诗可横写成楼梯式,如张南史写的《竹》: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竹处处云,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书手咏茶树

古时有一位文学家,他的女婿是个刀笔小吏,人称“书手”。有一次,老丈人要试一试女婿的文采,就令其以院中的茶树为题,赋诗一首。

女婿慢慢地吟道:

据看庭前一树茶,如何违限不开花?

信牌既仰东风去,火速明朝便发芽。

老丈人听后说,诗非不通,只是有一股衙门气。于是又叫他咏月,小吏复吟曰:

领甚公文离海角,奉何信票到天涯?

私渡津关犹可恕,不合夤夜入人家。

丈人听罢大笑,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啊!

细一品味,“据看”、“违限”、“信牌”、“火速”和“公文”、“信票”、“私渡津关”、“夤夜入人家”等,都是旧时衙门公事中的常用语,用之于诗,固然说明“陈词滥调”之令人发笑,但同时也能说明“诗如其人”,创作与生活联系之密切。

咏土砂壶

清人张玉书,官至文华殿大学士,文章冠一时。年老归林下,见一家祝寿,高悬某翰林所书寿联,某问道:“汝何人?”张应道:“诗翁。”某命以土砂壶为题作诗,张即题诗云:

腰圆肢扁土砂包,才上红炉气便豪。

小物不堪成大器,两三杯水作波涛。

薄肉诗

一日,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拜访好友,正赶上吃午饭,主人请他吃饭。董其昌看见桌上菜中的肉切得极薄,便作诗咏叹道:

主人之刀利如锋,主母之手轻且松。

薄薄批来如纸同,轻轻装来无二重。

忽然窗下起微风,飘摇吹入九霄中。

急忙使人追其踪,已过巫山十二峰。

到了清代,有人又以此诗为根据,另创作了一首短诗:

薄薄批来浅浅铺,厨头娘子费工夫。

等闲不敢开窗看,恐被风吹入太湖。

鸡有七德

一教馆主人待教师甚薄,教师见他家有许多肥鸡,笑着问道:“君家七德禽如此之盛?”

馆主说:“我闻鸡称五德,未喻七德之说。”

教师说:“五德之外,更有二德:我吃得,你舍不得。”

古人谓鸡有五种德行,《韩诗外传》曰:

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

教师故意以“得”谐“德”,加上“我吃得,你舍不得”说成七德,以嘲主人之吝啬,这种措词法称为“异类并列”。

李调元诗咏麻雀

清代,李调元有一次去江西主考,公毕回京时,州官在十里长亭设宴为他送行。席间,州官应举子们的请求,站起来说道:“久闻主考大人才高盖世,诗追李杜,今日请即席赋诗一首以壮行色,如何?”

李调元请州官命题。这时正有麻雀在屋檐上跳叫,州官便指着说道:“请咏麻雀。”李调元略一思索,便慢慢念出第一句:

一窝两窝三四窝,

众人一听,无不掩口。李调元又慢慢念道:

五窝六窝七八窝,

有人再也忍不住,笑着问:“主考大人,这也是诗吗?”

李调元毫不理睬,接着吟道:

食尽皇王千钟粟,

凤凰何少尔何多?

这两句一出,众人无不惊讶,都觉得如异峰突起,有起死回生之妙,同时又觉得讽刺辛辣,因此个个都很难堪。

讽竹

自古以来,人们常用“岁寒三友”来作为松竹梅的别号,郑板桥有《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竹极力赞美。

有人却不喜欢竹子,作《讽竹》诗云:

竹似伪君子,外坚中却空。

根细善钻缝,腰柔惯鞠躬。

成群能蔽日,独立不禁风。

文人多爱此,想来声气同。

琵琶果

莫延韩拜访袁太冲,见他家桌上有帖,写“琵琶四斤”,相与大笑,另一客人屠赤水恰好也到,问因何而笑,屠听后一边笑一边说:

枇把不是火琵琶,

袁接着说:

只为当年识字差。

莫再接道:

若使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管尽开花。

咏针讽独眼

蒲松龄曾经得罪过王大官人,王大官人的独眼管家便出主意借请客为名来羞辱他。

这一次,王大官人把蒲松龄让到了上座。独眼管家斟酒,先从上座开始,可偏偏把蒲松龄落下,还把壶嘴儿朝着他,在当时这是最忌讳的。

王大官人好像没看见一样,端起酒杯来说:“蒲先生,喝呀!”酒杯里没有酒怎么喝呢?

蒲松龄却笑着说:“大家先别喝酒,我先说个笑话助助兴吧。临来时,家里的正在缝衣裳。现以针为题作首诗。”

说完诵道:

一头尖尖一头扁,扁头只有一个眼。

独眼只把衣衫认,听凭主人来使唤。

“你们说这事可笑不可笑?”这一问,大家不禁一齐朝独眼管家望去,忍不住都笑了起来。王大官人只得把独眼管家打发走了。

桃花诗

唐代诗人崔护,年轻时相貌出众。有一年清明,独游桃花盛开的都城南庄,见一美貌姑娘,便向她讨水喝。当崔护辞别时,姑娘送他出门,眉目间暗含不舍之情。

次年清明,崔护又独自到那里游玩,想起那位姑娘,径往寻找,见门已反锁,十分惋惜,便在门上题了一首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位姑娘从外面回来,见了题在门上的诗,入门而病,卧床不起,求医问药均不见效。数日后,崔护又去找她,进到房内,姑娘见了,病马上就好了。姑娘的父亲大喜,于是就将她嫁给了崔护。

“一”的情趣

清代名臣张伯行禀性刚正,极恨收受贿赂,他写有一篇《禁止馈送檄》,其中不乏警世的名句: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张伯行足足用了八个“一”字,痛快淋漓地表达自己的禁馈意志。一位公正廉洁的古代清官形象跃然纸上,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两句九悲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是杜甫的七律《登高》中的著名诗句。这两句诗的妙处何在呢?前人对其深刻剖析,认为它有“悲意”九层:

他乡作客,难返故里,一可悲,

经常作客,漂泊无定,二可悲,

万里作客,长期流落,三可悲,

时逢秋天,万物萧索,四可悲,

重阳佳节,登台无酒,五可悲,

亲朋寥落,独自登台,六可悲,

孤寂一躯,抱病登台,七可悲,

年过半百,人近寿终,八可悲,

忧国忧民,壮志未酬,九可悲。

两句话,十几个字,却包含如此丰富的内容,怎能不令人称赞,且千古流传呢?

千里送鹅毛

唐朝时,有一个地方官为了取悦皇帝,以实现升官发财的美梦,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到京城长安进贡珍禽天鹅。路经沔阳时,他好心给天鹅洗去一路风尘,不料偶一失慎,竟让天鹅飞跑了,只落下一根小小的天鹅毛。

倒霉的缅伯高垂头丧气而又无可奈何,只好带着这根天鹅毛进京。因为怕皇帝震怒,降罪下来,他就作了一首打油诗,连同天鹅毛一起呈上。那首打油诗写得非常有趣:

将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失珍禽,奴才哭号号。

上复唐天子,可饶缅伯高。

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帝看了这首诗,觉得情真意切,将一个朴素的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不但未加责罚,反而给了他一些赏金。后来,缅伯高的打油诗一经流传,便形成了一句成语: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鹭鸶冤却我偷鱼

相传明朝时候,苏州有个月舟和尚,明明没有作奸犯科,却被一场奸污官司所羁绊。长洲某知县听说这和尚能作诗,就命其以《鹤》为题作一首好诗。月舟和尚提笔写道:

素身洁白顶圆珠,曾伴仙人入太虚。

昨夜藕花池畔过,鹭鸶冤却我偷鱼。

知县看后,知道他负屈含冤,便将其从牢中释放。

和尚以诗鸣冤,借鹤口“鹭鸶冤却我偷鱼”指代自己清白无辜,却身负不白之冤,是借题发挥,运用了双关的表现手法。

元好问妹巧拒婚

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有个妹妹,容貌秀美,且工于作诗,只是潜心修道。当时的丞相张平章慕名来求婚。

元好问告诉他,如果妹妹首肯则无妨。张大喜,直接去找其妹,适逢她在修补天花板,知张来意,委婉地以诗拒婚,吟道:

补天手段暂施张,不许纤尘落画堂。

寄语新来双燕子,移巢别处觅雕梁。

张知其不肯,只好悻悻而归。

此诗一语双关,明赶燕子,暗拒张郎,委婉而留有情面。

情诗谢客

解放前,著名作家端木蕻良住在桂林,他在门口贴了一首诗:

女儿心上想情郎,日写花笺十万行。

月上枝头方得息,梦魂又教到西厢。

此诗表面上似乎仅在倾诉儿女私情,实则有“谢绝来访”之意。它暗含的意思是:主人潜心于写作,登门打扰者请于门外止步。这种谢客方式,委婉含蓄,高明得很。

病僧诗

过去出家人过着非常艰苦的生活,平时吃斋、念佛、练功自不必说,到了晚年,若是生了病,更是没人理睬,那景象是很惨的。

唐朝末年,有个和尚病得很重,寺里把他的住所挪到附近一个破房子里。他十分伤心,在门上写了四句诗:

枕有思乡泪,门无问疾人。

尘埋床下履,风动架头巾。

有个当官的恰从这里经过,看到了诗,很可怜他,让寺里的和尚带他回寺治疗。

后来,这个当官的又升了官,来到京城,将此事说给皇上听。于是,朝廷颁布一条法令,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寺庙,都设置“延寿寮”,专门为和尚养病用。

我侬词

相传元代书画家赵子昂一度喜新厌旧,想休妻另娶。其妻得知后,便作一首《我侬词》对他进行规劝。词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