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弱小不是错误,如果依赖大国而不进行防备,那才是错误。我们本想通过联姻来使大国(楚国)保护我们,可是大国却包藏祸心,来打我们的主意。
一士谔谔
商鞅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臣,他执政十九年,两次变法,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商鞅为此十分得意,许多朋友和官员都奉承他。有一次,门客赵良拜谒商鞅。商鞅说:“孟兰皋向我介绍了你,我希望能够和你结交为朋友,可以吗?”
赵良说:“这件事我不敢答应。孔子曾经说过,举荐贤能而受百姓拥护的人应该被提升,德行不好的人,即使是可以成就王业的人也要罢退。我德行不好,所以不敢答应你的要求。”商鞅见话里有话,就问:“你不满意我对秦国的治理吗?”
赵良说:“能听取人们对自己的意见可以称为耳力好,能够省察自身可以称为眼力好,能够克制自己才可以称为强。虞舜说过:‘自我谦卑的人应该受到尊崇。’你不如说说虞舜这么说的原因,就不用问我了。”
商鞅说:“从前的秦国,受戎翟影响,行的是戎翟的风俗,父子之间没有伦常分别,一家人都住在一起。现在我设定制度,更改了风俗,使百姓知道男女有别,大搞城市建设,把秦国治理得像鲁、卫等中原国家一样文明。你看看我治理秦国的业绩,我和五羖大夫比起来谁更贤能呢?”
赵良说:“一千张羊皮也没有一块狐腋贵重,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也比不上一个敢于正色直言的人。周武王因为有敢言直谏的臣子而使周国昌盛,商纣王因为臣下缄默不敢直言而使得国家灭亡。你如果不认为武王的做法是错的,那么我请求能够每天对你正言进谏而不被责怪,可以吗?”
商鞅说:“俗话都这样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请先生指教。”赵良就把当时的形势和变法的利弊向商鞅进行陈述,并劝他放弃权力,保全性命。但是当时身居高位的商鞅听不进这些意见,后来秦惠文王即位,商鞅在权力斗争中失败,被车裂而死。
◎成语释义
比喻耿直、敢于直谏的人。
◎故事出处
《史记·商君列传》:“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出处译文
一千张羊皮也没有一块狐腋贵重,一千个随声附和的人也比不上一个敢于正色直言的人。
朝秦暮楚
公元前475年,中国进入了战国时代。从这一年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全国为止,共有254载的岁月。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你争我斗,到处爆发战争。比较大的诸侯国有七个,即秦、魏、韩、赵、楚、燕、齐,它们有“战国七雄”之称。在这七个国家当中,以秦国和楚国的势力最为强大。
秦、楚两国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位置,经常打仗。当时,一些小国为了更好地生存,时而为秦国效力,时而向楚国靠拢,不知道到底忠于哪个国家。许多说客也是这样,时而替秦国出主意,时而向楚国献计策。北宋才子晁补之,将这种现象概括为“朝秦暮楚”。
◎成语释义
比喻人反复无常,也可比喻生活极不安定,早在此,晚在彼。
◎故事出处
北宋晁补之的《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出处译文
一些小国为了更好地生存,时而为秦国效力,时而向楚国靠拢,不知道到底忠于哪个国家。
利令智昏
战国时期,秦国虎视眈眈,想吞并六国,统一天下。
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统率人马,对韩国发动强大攻势。秦军占领野王(今河南省泌阳县)以后,准备夺取上党(今山西省东南部)。野王位于上党通向韩国内地的交通要道。野王既然已归秦国,上党就无法得到韩国兵马的援助。
上党郡守冯亭知道单凭自己的力量难以保住上党,但他讨厌白起,不想归顺秦国,就决定把上党献给赵国,接受赵国的保护。于是冯亭派遣使者去赵国,提出主动归附的要求。
赵孝成王不知该怎样做才好,就向朝中的文武大臣请教。
平阳君赵豹指出,无缘无故得到人家的好处,是祸患的根源,因此对上党只能舍弃不要。平原君赵胜却被眼前的利益迷昏了头,他认为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得到上党这一片膏腴之地,实属难得。他提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赵国能白白得到上党,为什么不接受?
赵孝成王心里也觉得得到上党是千载难逢的好事,于是就采纳了平原君的意见,并派平原君到上党接收土地,对冯亭则授以华阳君之位。
秦王得知赵国占领上党后,愤怒不已,这不是到口的肥肉又被别人抢去了吗?于是,秦王派大将白起统率人马,大举进犯赵国。战争一打就打了三年,最后赵国吃了败仗,四十万大军在长平被秦军活埋。紧接着,秦军挥师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要不是魏国军队的援救,秦国军队就把邯郸攻破了。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曾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如下评论:平原君的行为比一般世俗子弟要强得多,可他有时也不明白大道理。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平原君被眼前的小利冲昏了头脑,导致本国四十万大军的覆灭,还差点儿丢了国家的都城。
◎成语释义
因为贪利而失去理智,分不清是非。
◎故事出处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鄙语曰:‘利令智昏。’”
◎出处译文
俗话说:“利这个东西,能够使聪明人冲昏头脑,丧失理智。”
捕风捉影
汉成帝登基的时候只有二十岁,可是一直到四十多岁他还没有子嗣。其实是因为他太过于好色,整日淫乱,元气大伤,所以才没有“小龙”出世。可是他非常迷信,认为如果得到鬼神的支持,就会有儿子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他听信方士之言,在京城长安郊外进行隆重的祭祀,但收到的效果甚微。
光禄大夫、大司农谷永觉得这样做不好,就上奏汉成帝道:
“听说对天地本性清楚的人,不会受到神怪的迷惑,明白事理的人,不会被小人蒙蔽得颠三倒四。现在好多人大谈神鬼,说仙人和长生不老药真的在世上存在。听了他们的话,人们满耳都是美妙的景象,好像神仙鬼怪马上就会出现在自己视线之内。可是你真要寻找仙人和不老药时,却又感到虚无缥缈,如同要捆住风、捉住影子一样,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历代贤明的国君都不听神鬼之论,圣明的人对这些话也不愿意听。”
谷永又举了周灵王、楚怀王和秦始皇的反面例子,来提醒汉成帝。
最后,谷永又说:“从古至今,帝王们依靠着自己的泼天权势和巨大财富,想找到神仙,却不免归于失败。希望您能吸取他们的教训,不要再让那些没有品行的小人干预朝廷政事,乱了朝堂。”
汉成帝认为谷永说得非常有理,便采纳了他的忠言。
◎成语释义
比喻说话办事没有确切的依据,或者无事生非。
◎故事出处
《汉书·郊祀志下》:“听其言,洋洋满耳,若将可遇,求之,荡荡如系风捕影,终不可得。”
◎出处译文
听了他们的话,人们满耳都是美妙的景象。可是你真要去寻求时,却又感到虚无缥缈,如同要捆住风、捉住影子一样,是很难做到的。
不名一钱
西汉时有一个叫邓通的人,担任过掌管船舶行驶的小官。这个职务的标志是头上戴一顶黄帽。邓通虽没啥本事,但很会阿谀奉承。
汉文帝刘恒有一次做梦想上天,但上不去,见有一个戴黄帽的人从后面把他推上去了。于是文帝便依梦里的情形派官员去寻找此人。发现梦中戴黄帽的人就是邓通,文帝就把他召进宫里,赏钱数万,并提拔他为上大夫。
汉文帝大概想知道为什么梦见的是他,于是请人给邓通相面,相者说:“这个人以后将会受穷而死。”文帝笑着说:“能叫邓通富贵的只有我了。”于是赐给邓通一座产铜的矿山,叫他自己铸钱。当时“邓通钱”遍布全国,邓通很快成了一个大富翁。
为保住自己的权势和财富,他竭尽全力向皇帝溜须拍马。一次汉文帝身上长疮,为减轻他的痛苦,邓通竟用嘴去吮吸疮里的脓血。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继位。他十分厌恶邓通这个小人,就下令罢免了邓通的官职,这时有人又告发邓通私自铸钱,景帝又下令没收了邓通的全部家产,这样过去过富贵显赫的邓通一下子落到穷困潦倒的地步,后来寄宿在别人家里死去。
◎成语释义
比喻一个人贫穷到了极点。
◎故事出处
《史记·佞幸列传》:“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出处译文
(邓通)竟连一文钱也没有,寄宿在别人家里死去。
忧心如焚
西周末年,周厉王不修仁政,弄得怨声载道。后来,周幽王登基,其昏暴之处比起周厉王来有过之无不及。
他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再加上地震、旱灾等灾祸连绵不断,所以人民流离失所,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百姓们要面对各种天灾人祸,而周幽王呢,只知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人民的死活。他还封奸佞小人尹氏为太师,让他掌管朝政,结果政治混乱,国势衰败,百姓们开始不把天子当回事了。
当时,有个大臣名叫家父,对国家的衰落情形非常担忧。他希望周幽王能够察觉到政治上的危机,努力改变现状,使百姓安享幸福。可是,周幽王的行为越来越昏暴,越来越不得人心。
于是,他写了一首题为《节南山》的诗。在这首诗中,他揭露太师尹氏的罪恶,表达了自己的极大忧愤。
这首诗一共有十章,在第一章中写道: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巍峨的终南山啊,其上有磊磊的岩石。威名显赫的尹太师啊,人民的眼睛都盯着你看。人民忧愁得心中好像火在煎熬,可是谁也不敢笑谈于你。周朝的国运眼看就要终结,老天爷为何不睁眼看看。
周幽王一意孤行,坚决不听文武大臣的劝谏。后来犬戎来犯,他被乱军杀死在骊山脚下,西周终于灭亡了。
◎成语释义
因为忧愁,心里像着了火一样。形容焦急万分。
◎故事出处
《诗经·小雅·节南山》:“忧心如惔,不敢戏谈。”
◎出处译文
人民忧愁得心中好像火在煎熬,可是谁也不敢笑谈于你。
丧心病狂
金人灭了北宋,宋室南渡,建立南宋政权。根据对金人的态度,南宋小朝廷分为抵抗派和投降派两大派。投降派的领袖之一就是宰相秦桧。
秦桧本是饱学之士,于北宋政和年间考中进士。曾担任御史中丞之职。靖康二年(1127年),他随着徽、钦二帝被金人掳到北方。谁知一到北方,这个秦桧就不顾廉耻,改换门庭,成为金太宗之弟挞赖的亲信。
1130年,秦桧随金军来到楚州(今江苏淮安),挞赖想了解宋室的真实情况,就让他到南宋朝廷中去做内奸。秦桧见到南宋君臣,不提自己在北方的变节行为,反而编造英雄经历,说自己杀死看守士兵,夺了船只,才逃回中原。
绍兴年间,他两次担任宰相之职,前后执政十九年之久,力主与金人议和,得到了宋高宗的有力支持。他为了议和,将抗金名将岳飞陷害致死,并让高宗向金人称臣纳币。实际上,他提出的“议和”,不过是一条卖国投降的政治道路。后世之人提起秦桧,没有不痛恨、唾骂的。
一天,金国派使者来到南宋京城临安,商讨议和的条件。使者仗着金国军队的强大,出言狂妄,态度骄横,所提的要求非常无理。南宋的抵抗派官员,得知这种情况,都强烈反对议和。
表现得最突出的,是校书郎兼史馆校勘范如圭。他悲愤欲绝,与秘书省的十几个同僚聚在一处,怒斥投降派的卑鄙。他们还写了一份奏章,准备送到宋高宗那里,劝皇帝不要再屈辱求和了。可是,奏章写好后需要签名之时,大家又觉得秦桧的势力实在太大,担心上书之后遭到秦氏一党的报复,于是纷纷打消了劝谏之意。
范如圭见这些同僚如此无用,非常生气,于是他独自一人给秦桧写了一封信,痛斥他卖国求荣的行为。他在信中写道:“秦公如果不是丧失理智,行为错乱,像发了狂一样,怎么能干出这种卖国求荣的事情!你必定遗臭万年,遭到子孙后世的唾骂!”
◎成语释义
原意是丧失理智,言行错乱,像发了疯一样癫狂,也形容残忍、狠毒到了极点。
◎故事出处
《宋史·范如圭传》:“公不丧心病狂,奈何为此?必遗臭万世矣。”
◎出处译文
秦公如果不是丧失理智,行为错乱,像发了狂一样,怎么能干出这种(卖国求荣)事情?你必定遗臭万年!
铁石心肠
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将父亲害死,迫不及待地登上帝位。他当上皇帝后,命令负责检察工作的司隶大夫薛道衡对天下所有官员进行考察。薛道衡这个人非常认真,经过一番细心的考察后,他向炀帝禀报了对众位大臣的评价。
他评价颍川郡宰敬肃说:“心如铁石,老而弥笃。”意思是说他的心肠如同铁石一样坚硬,办事非常老练,对皇帝忠心耿耿。隋炀帝听后很高兴,从此特别喜爱敬肃。
朝中宠臣宇文述的家乡就在颍川。宇文述对颍川的父母官总是加以笼络,当然也不会不理敬肃。他经常写信给敬肃,请敬肃给他帮忙,保护他在家乡的亲戚朋友。敬肃是个刚直之人,怎会接受这种笼络?他每次收到书信后,根本不拆开来看,而是直接退给送信人。送信人害怕宇文述责怪他办事不力,没敢向宇文述如实禀报。
宇文述的亲戚朋友以为本地官员都畏惧他们,就在颍川肆意胡为,欺压百姓。敬肃将他们的罪行调查清楚后,不顾及宇文述的情面,将他们全都抓入监狱。宇文述得知这个消息,非常生气,从此恨透了敬肃,常常在隋炀帝面前进谗言,说敬肃不是个好官。
隋炀帝本来想提升敬肃为太守,让他充分发挥才能,可是宇文述一再反对,他心中就犹豫起来。经过左思右想,隋炀帝终于打消了重用敬肃的打算,而是重用了一班无耻的小人。
◎成语释义
心肠像铁和石头一样坚硬。形容人不容易被感情所打动。
◎故事出处
《隋书·敬肃传》:“称肃曰:‘心如铁石,老而弥笃。’”
◎出处译文
(薛道衡)评价敬肃说:“他的心肠如同铁石一样坚硬,办事非常老练。”
一意孤行
西汉时,太尉周亚夫手下有个官员叫赵禹。此人文章写得很好,汉景帝非常喜欢他,封他为太中大夫,参与立法的工作。
赵禹等人根据汉景帝的意思,对原有的法律条文进行补充和修订,来约束办事的官吏。官员们很害怕,都请赵禹喝酒,希望他把法律修订得有回旋的余地,不然大家可就吃亏了。可是赵禹不是一个爱拉关系的人,从来不回请他们。
后来,赵禹等人要制定“知罪不举发”和“官吏犯罪上下连坐”等律法,以约束满朝文武。公卿们得知这个消息,都带着重礼,来劝说赵禹。他们指出,赵禹这么干,对大伙儿太苛刻了,会招来怨恨。谁知赵禹只是和公卿们聊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对修订法律之事闭口不谈。
公卿们见赵禹这么不给面子,只好起身告辞。这时,赵禹又把他们送来的礼物一一退还,表示自己廉洁清正。众人气得肺都要炸了。
有人问赵禹,他对别人的看法是否要有所顾忌。他笑笑说:“我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意见处理事情,而不受别人的左右。否则的话,怎么对得起皇帝的信任?”
◎成语释义
原指谢绝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办事。后指不顾客观条件和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行事。意:意见。孤:一个人。
◎故事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立行一意而已。”
◎出处译文
赵禹从来不回请别人,他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就是为了让自己能按照自己的意见处理事情,而不受别人的左右。
招摇过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