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成语典故读本
29131700000067

第67章 事物规律(1)

想当然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二十世孙,鲁国人,为汉朝末年文学家。孔融曾任北海相,因此当时人们称他为孔北海。

东汉末年,曹操赢得官渡之战,领兵攻破袁绍的根据地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随军入城,发现袁绍的儿媳甄氏长得非常漂亮,十分喜爱,便请求曹操将甄氏赐给他做老婆。曹操见了甄氏,觉得她果然美丽无比,万种风情,便为曹丕迎娶。

孔融对此事极为不满,写信给曹操说:“周武王灭掉商纣王后,将纣王的妃子赐给周公。”这是讥讽曹操的虚构故事,曹操看完信不解地问:“这个故事出自什么经典?我好像没见过。”孔融回答说:“用现在的事例推测,就能设想会发生那样的事。”

曹操这才知道孔融是在讽刺他,气得不行,但是孔融是有名的大臣,当时不能拿他怎么样。

孔融早就看不惯曹操。曹操曾颁发过一道禁酒的命令,认为酒可以亡国。而孔融写信反驳说:禁酒是不得人心的,因为酒对人的好处由来已久,而且这好处直接关系到事业成败、安邦定国。他还列举大量的酒的德政,从尧一直说到汉高祖。

孔融还说也有以女人亡国的,那是不是连婚姻也禁了?最后得出结论:“由是观之,酒何负于治哉?”

曹操见他反对自己,后来借故把他杀了。

他杀孔融的罪状是“不孝”。

因为孔融有下列的两个主张:第一,孔融主张母亲和儿子的关系如瓶之盛物一样,只要将瓶内的东西倒出来,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便算完了。第二,假使有天下饥荒的时候,有点食物,给父亲不给呢?孔融的答案是:倘若父亲是不好的,宁可给别人。

曹操就小题大做,硬说孔融不忠不孝,把他杀了。

不过反过来想,孔融的被杀自己其实也有责任,谁叫他恃才傲物呢?

◎成语释义

凭主观推断,认为事情大概是那样。

◎故事出处

《后汉书·孔融传》:“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出处译文

从现在的情形来看,就能设想原来是那样的情况。

盘根错节

东汉时期,太尉李修手下有个官员,名叫虞诩,他饱读诗书,才能出众。

当时,东汉王朝内部腐败不堪,豪强地主欺压百姓。羌人不愿意受豪强的欺负,起来反抗,很快威胁到并州、凉州一带。大将军邓骘主张将凉州放弃,集中兵力守住并州。不少人见局势危急,又觉得大将军的建议是舍一指而保全身之策,确实有理,就随声附和。只有虞诩觉得这样做不好,他认为如果放弃凉州,对于战争的全局不利。

邓骘见虞诩居然公开和他唱反调,非常生气,就想找个机会对虞诩进行打击报复。没过多久,朝歌发生了老百姓同地主武装对抗的事件,许多官吏被气愤至极的百姓所杀。朝廷见百姓竟然擅杀朝廷命官,就多次派兵镇压,但收效甚微。邓骘觉得利用这个机会可以借刀杀人,就下令调虞诩去当朝歌的县令。

虞诩的亲朋好友都觉得虞诩此去朝歌,真可谓九死一生,无不为他担心害怕。虞诩却笑了笑,信心十足地说:“一个有抱负、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从事容易的工作。这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的盘根错节的树,怎么显得出斧头的锋利呢?”

他到朝歌后,开动脑筋想办法,充分运用他治理百姓的能力,终于平息了民变,缓和了阶级矛盾。天子得知虞诩竟然解决了众人解决不了的难题,非常高兴,就决定对虞诩加以重用。很快,虞诩就被提升为武都太守。

◎成语释义

原意是树木的根互相盘绕,枝节交错,不易理清。常用来比喻事情纷繁复杂,不好处理。还可以比喻某种势力根深蒂固,极难消除。盘:盘绕。错:交错。

◎故事出处

《后汉书·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出处译文

有志气的人绝不会避开困难的事而专门从事容易的工作,这就是我的职责。就像我们在砍树时,如果不遇到坚硬牢固的盘根错节的树,怎么显得出斧头的锋利呢?

水落石出

北宋时期,出了一位名叫苏轼的文豪。他为人豪放,学问很深,聊起天来颇有文采。一天,他和朋友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游览,心里很高兴,就写下了一篇文章,名为《后赤壁赋》。

当时正是十月,夜晚的月光特别皎洁,苏轼和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在城外散步。由于与清风明月做伴,他们有了做诗的心思。于是,他们各自吟起诗来,顷刻之间就得了不少佳句,心情格外愉悦。

这时,苏轼突然想到自己本是个爱酒之人。在这种美好的时刻,如果用酒来助兴,岂不更有情趣?想到这里,苏轼飞快地跑回家中,问妻子家里还有没有酒。妻子知道他喜欢狂饮,不由娇笑,取出一罐珍藏多年的美酒。妻子还说,这是早为他准备好了的,现在是吉日良辰,正好饮用。

苏轼非常兴奋,抱着酒就飞奔到城外,继续和朋友们吟风弄月。

这时候,只听得江水发出潺潺之声,在这万籁俱寂的夜晚显得异常清脆。岸边的千尺陡壁,显得峻峭如削,一座座高山屹立在江岸。此时的月亮,已悬在山峰之间。由于与山峰相伴,在人的视觉里,月亮显得小多了。江水落下,江水之下的石头,就显露了出来。

◎成语释义

水落下去,石头就显露出来了。后用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

◎故事出处

宋代苏轼的《后赤壁赋》:“江流有声,断崖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出处译文

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江岸上山壁峭立,高达千尺。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

节外生枝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他一生大部分时间从事讲学和著书,他认为读书要从文章的思想内容、逻辑推理上去读,不要管别的问题。

吕祖谦的弟弟吕子约不同意这种观点,朱熹就提出,读书不要左遮右拦,没必要去多惹一些麻烦,以免节外生枝。

◎成语释义

比喻在原有问题之外又出了新的问题。现多指故意设置障碍,使问题不能顺利解决。

◎故事出处

宋朝朱熹《答吕子约书(九月十三日)》:“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

◎出处译文

“话说得过多,就会产生另外的解释;枝节上长出其他的本不应该长出的枝杈;这样的话,即使是读了万卷书,也没有什么用。”

百川归海

汉高祖的孙子刘安,位居淮南王之位。他非常好学,有过人的才华,曾召集宾客和懂得天文、医学、历算、占卜等技艺的人员几千人,集体编辑了一部《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共有十万多字。

《淮南子》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汜论训》,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其观点还是符合朴素唯物主义的。

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祖先最早在山洞里居住,生活艰苦得不行。后来,圣人出现,带着人们出洞建造房屋,摆脱了山洞里的生活。圣人又教会人们制造农具和兵器,用来种地和打猎,使人们过上了更安定的生活。后来,圣人又制礼作乐,用礼乐教化人们,使人们的思想有所约束。

由此可以证明:社会总是在不断进步。如果古时候的制度不适合今天的情况,就一定要废除;如果适合今天的情况,就应当发扬光大。

正如千千万万条从各处流来的江河,最后都会汇合流入大海一样,尽管每个人做的事情不尽相同,但人生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要把社会建设好,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成语释义

原意是所有的江河最后都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

◎故事出处

《淮南子·汜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

◎出处译文

众多河流虽然源头不同,但最后都流向了海里。

唇亡齿寒

春秋时期,晋国想灭掉虢国。但是要到虢国去打仗,虞国是必经之地。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又怕虞国不答应。

晋国的大夫荀息对晋献公说:“请您把那块垂棘出产的宝玉和屈产出产的宝马,赶快送给虞国国君,然后提出要借路进兵,他肯定会一口应承下来。”

献公摇摇头说:“垂棘的玉石是我祖传之物,很有纪念意义;屈产的那匹马,我可最喜爱了!如果虞国把礼物收下,又不肯把路借给我们,我们就吃亏了。”

荀息说道:“一定不会出现那种情况。虞国国君这个人我是了解的,他如果不愿意借路,肯定不会接受我们的礼物;而他接受了礼物,一定会把路借给我们。尽管他将礼物收下,但玉石和宝马,也只是暂时由他保管而已,最后还是能够收回来的。把玉石放在虞国,就如同把它从内室移到外室,把宝马送给虞国,就如同把马从圈里牵出来放到圈外来养一样。您的忧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晋献公觉得荀息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他带上玉石和宝马,到虞国去借路。虞君见到美玉和宝马,非常喜欢,就答应晋国借路进兵。

虞君朝中有一个大臣,名叫宫之奇,他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对劲,就说:“国君不可答应晋国的要求呀!虢国是我们的友邦,我们的关系如同嘴唇和牙齿一样,利益相关。前人说过:‘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虢国之所以存在,是因为虞国在支持;虞国之所以存在,靠的是虢国的支持。如果我们把道路借给晋国,那么虢国早晨被灭掉后,虞国在当天晚上也难以存在。面对这样不幸的前景,我们又怎能把道路随便借给晋国呢?”

虞君听后,觉得宫之奇在危言耸听,就没把他的话当回事。宫之奇见国君不听自己的劝告,就带着全家大小,逃往曹国避难。

晋献公见道路已经借到,就命令荀息统率军队向虢国进攻,很快就取得了胜利,消灭了虢国。晋军得胜之后,借口要整顿军马,就在虞国驻扎下来。荀息趁虞君不防备,突然对他进行袭击,把虞国也给灭了,并俘虏了虞君。

荀息捧着那块玉石,牵着那匹宝马,回朝报功。晋献公看了看美玉,又看了看宝马,高兴地说:“美玉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就是宝马老了一些啊!”

◎成语释义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互相依存,彼此利害关系十分密切,一方受到打击,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

◎故事出处

《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出处译文

谚语所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就是在说虞国和虢国的关系啊。

齿亡舌存

春秋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位被称为老子的哲学家。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

老子曾在衰微的周室担任守藏室史(相当于图书馆馆员)。他有一位名叫常枞的好朋友,二人经常对一些哲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天,常枞身染重病,老子急忙去探病。常枞把嘴张开,让老子看了看,然后对他讲:“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依旧存在。”常枞又问:“我的牙齿到底怎么样了?”老子老老实实地回答:“已经没有了。”

常枞停止说话,陷入了思考,然后又说:“我的舌头照旧存在,而牙齿却已没有了。你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老子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说道:“舌头之所以还在,是不是因为它的质地柔软呢?牙齿之所以脱落,是不是因为它的本性刚强呢?”

常枞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对呀,你说得太有道理了!普天下的所有事物,都难逃这个道理呀!”

老子在辞别常枞后,对“柔”与“刚”的道理进行反复琢磨,他思索得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以后,他看到周室日益衰败,难以挽救,就不再对周天子多费口舌,辞官而去。

当他经过函谷关时,把守关隘的官员尹喜羡慕他的学问,就请求他留下一部著作。老子急于出关,就一气写了一部五千字的书,名为《老子》。

因为这本书的上篇命名为“道篇”,下篇命名为“德篇”,所以此书又有《道德经》的名称。

在《老子》中,老聃将齿亡舌存的道理进行了全面阐述,提出了“曲则全(忍受委曲才能保全自己)”、“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世界上最柔软的东西,能够任意穿透世界上最坚硬的东西)”、“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坚强者处于劣势,柔弱者占有优势)”等带有朴素辩证法的观点。直到今天,《老子》书中的观点对人们仍有较高的启示作用。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为人处世采取柔顺温和的态度,常常可以保全自己;而采取刚强激烈的态度,往往会使自己受到严重的伤害。

◎故事出处

汉朝刘向的《说苑·敬慎》:“(常枞)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亡。’常枞曰:‘子知之乎?’老子曰:‘夫舌之存也,岂非以其柔耶?齿之亡也,岂非以其刚耶?’常枞曰:‘嘻!是已,天下之事已尽矣!’”

细水长流

佛经上说释迦牟尼在临终的时候,对弟子们作了一些有关修行和持戒方面的教诲。

释迦牟尼主张修行的恒久性,他告诉弟子们:“你们应该勤奋、持续地修行。修行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流淌,最终能够穿透岩石。”

◎成语释义

比喻只要努力不辍,长年累月地坚持下去,任何困难终可克服。

◎故事出处

《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

◎出处译文

你们应该勤奋、持续地修行,修行的过程就像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流淌,最终能够穿透岩石。

探骊得珠

战国时,有个人去见宋襄王。宋襄王被他的花言巧语所迷惑,赐了他车十乘,并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自从宋襄王赏赐他以后,开始扬扬得意,开始看不起别人,包括当时很有学问的庄子。

于是庄子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了,不如豁出去试一试。

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冰冷的河里。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该往哪儿游。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他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了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就没命了。”

故事讲完以后,庄子对那个自高自大的人说:“宋国的深,好比九重深渊一样,宋襄王的猛,好比骊龙一样。你能得到宋襄王的赏赐,只不过是偶然遇上宋王的一时糊涂而已。如果换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一定会遇到危险。”

◎成语释义

比喻冒着大危险而得到大利,也比喻做事写文章能得到要领。

◎故事出处

《庄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

◎出处译文

贵重的珍珠,只有九重深渊下的骊龙的下巴上才有。你能得到它,一定是碰巧遇上骊龙睡着了。如果骊龙清醒的话,你哪里还能活着出来哟!

异曲同工

司马相如,字长卿,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他在汉景帝的时候当过武骑常侍。他创作了许多有名的辞赋,例如《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等。他的辞赋以辞藻瑰丽,气韵起伏、宏大著称。后人把他当做“汉赋”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