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青少年的成语典故读本
29131700000032

第32章 生活认知(6)

在争斗中,双方都受到损害,没有一方获得好处。俱:都。

◎成浯出处

《史记·张仪列传》:“庄子欲刺虎,馆竖子止之,曰:‘两虎方且食牛,食甘必争,争则必斗,斗则大者伤,小者死,从伤而刺之,一举必有双虎之名。’卞庄子以为然,立须之。有顷,两虎果斗,大者伤,小者死。庄子从伤者而刺之,一举果有双虎之功。”

量力而行

公元前712年,郑国国君郑庄公发动人马,联合齐、鲁两国进攻许国。发兵的理由是许庄公不听命于周天子,其实这只是一个借口而已,关键是发兵的三国都想称霸中原。

郑、齐、鲁的军队团结一致,一路势如破竹,兵临许国的都城之下。双方军队展开激烈的战斗,互有伤亡。最后,三国联军攻破许国的都城,许国的国君许庄公见势不妙,拔腿就逃。

郑、齐、鲁三国获得胜利后,共同商量对许国的处置问题。齐国国君釐公认为,应该把许国交给鲁国来管理,但鲁国的国君隐公坚决不答应。最后,齐釐公说:“攻打许国的主张是郑国提出来的,而且郑国出兵最多,出力也最多。既然鲁君不爱惜土地,宁愿弃许而去,就由郑国来管辖许国吧!”

郑庄公之所以讨伐许国,就是想占领许国。他听到齐国的意见,虽然心花怒放,但还是讲究礼数,先推让一番,最后才提出意见,把许国分成东、西两部分别来管辖。

《左传》在记叙了这一历史事件后,进而评论道:“郑庄公的做法与礼法相合。他是因为许国不讲礼法才发兵征讨的。许国投降后,他就怀着仁德之心宽恕了许国,并按照各人的德行进行妥善的安置。他依据自己的力量来处理事情,根据时机行动,不连累到后人。这样做,真可谓懂得礼数啊。”

◎成语释义

形容做事情要考虑自己能力的大小。量:估量,考虑。

◎故事出处

《左传·隐公十一年》:“许无刑而伐之,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可谓知礼矣。”

◎出处译文

因为许国不讲礼法才发兵征讨。许国投降后,(郑庄公)就怀着仁德之心宽恕了许国,并按照各人的德行进行妥善的安置。他依据自己的力量来处理事情,根据时机行动,不连累到后人。这样做,真可谓懂得礼数啊。

流言飞语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觉得窦太后的侄子窦婴的功劳很大,就加封他为魏其侯。而皇后王氏的同母兄弟田蚡因为资历太浅,只任郎官一职。

景帝死后,汉武帝即位。王皇后成了太后,她一再为弟弟说情,要汉武帝赏他个爵位。武帝恪守“非立功者不封侯”的祖训,不愿意对舅舅特别照顾,但实在拗不过母亲,才勉强封舅舅为武安侯。

几年之后,窦太后逝世,田蚡被拜为当朝宰相。朝中的权臣大多是些势利小人,从此不再理睬窦婴,只有将军灌夫依然与窦婴交往。

公元前131年,田蚡与燕王之女结婚,文武百官都前去祝贺,想趁机拍马屁者也不乏其人。席间,田蚡敬酒时,客人们纷纷离座,伏拜在地,表示承受不起。可是窦婴起立敬酒时,只有少数官员离座,大部分人都无动于衷,不给窦婴面子。

灌夫一见这种情况,非常生气,借故斥责那些大臣。田蚡见灌夫如此大胆,竟敢对自己请来的客人大放厥词,顿时恼羞成怒,将灌夫扣押,并将其族人全部逮捕。

窦婴见灌夫得罪了当朝宰相,只怕性命难保,就找到汉武帝苦苦求情。汉武帝见窦婴为友乞怜,不由得动了怜惜之念。王太后得知后,逼迫武帝站在田蚡一边。武帝没有办法,只得将窦婴关入大牢。

没过多长时间,武帝判灌夫灭族之罪。窦婴听说好友遇难,心中难过不已,又联系到自己的遭遇,就想绝食自杀,永离尘世。可是没过多久,有人向他传递消息,说皇帝不想杀他。他觉得既然能够出狱,又何必寻死,就恢复进食。

然而这时候,有许多毫无根据、对他不利的诬陷之辞传入宫中。汉武帝以为这些话都是真的,一怒之下将窦婴斩首。可怜一代能臣,竟死于几句流言飞语!

◎成语释义

社会上流传的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话。飞:同“蜚”,凭空而来的。

◎故事出处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乃有蜚语,为恶言闻上,故以十二月晦论弃市渭城。”

柳暗花明

南宋时期,著名诗人陆游因为仗义执言得罪了权贵,所以被削职为民。他取道隆兴,回到故乡山阴,在家待了三年。

当时,陆游一心想报效祖国,灭尽金军,却只能在家闲坐,心中抑郁难平,非常痛苦。这样几乎过了一年,他的心境终于开朗起来,就到附近各处看看山水,排解愁苦。他从小在农村生活,所以非常喜欢村民,对乡村也总是怀着喜悦之情。

四月的一天,春光明媚,陆游一个人出外闲游,到离家二十里之外的西山去玩儿。到西山需要翻越好几座小山头。陆游不怕辛苦,拄着拐杖顺着小河边的山坡慢慢往上走,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绕过了一道又一道河流。

最后,陆游走到一个地方,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前面再无路径。正当他打算返回时,忽然拐了一个弯,发现前面的山谷中有一块绿柳成荫、鲜花灿烂的平地,一座小村庄出现在他的视线里。

陆游非常高兴地走入村中。当地的村民天性淳朴,对他进行了热情的接待。

陆游对这次出游有着很深的印象,回到家里就提起笔来,写了一首七言律诗——《游山西村》。

◎成语释义

比喻眼看事态已经没有发展的余地,忽然又绝路逢生,出现转机。暗:翠绿的颜色。明:亮丽的色彩。

◎故事出处

南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处译文

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发现前面有柳树,还有花,马上知道前面又有一个村子。

论功行赏

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将项羽打败,统一天下。他登基称帝,建立了西汉政权,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

汉高祖觉得众将浴血沙场,立下了汗马功劳,应当评定诸位大臣的功绩大小,然后再给予封官和赏赐。

汉高祖权衡了一番,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准备封他为酂侯,赏赐他最多的封户。群臣听到汉高祖的意见,都愤愤不平起来,纷纷说:“平阳侯曹参攻打了无数城池,身受七十多处创伤,他的功劳最大,应该重重封赏。至于萧何,虽然有功,比起曹参来还要略逊一筹。”

这时,关内侯鄂千秋的意见却与汉高祖相同。他对同僚说道:“诸位大臣的看法非常不妥。曹参转战各地,攻城略地,立下无数汗马功劳,但这只是一时的事情。

“皇上与项羽大军打了五年的仗,经常损失军队,也曾几次孤身而逃。而萧何经常派遣军队到前线进行补充。他这么做并非奉了皇上的旨意,而是主动为之。汉楚两军在荥阳对峙时,军粮不足,萧何又用车船将后方的粮食源源不断地送来。

“如果失去一个曹参,汉室的损失并不大,可是如果失去了萧何,皇上怎能坐上今日的龙椅?我们绝不能让一时的功勋凌驾于万世的功勋之上。所以萧何的功绩,应当是天下第一,理应大大封赏,裂土分茅。”

刘邦觉得鄂千秋真是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于是评定萧何为第一功臣。群臣听了鄂千秋的话,也不与天子争执了。

◎成语释义

评定功绩,然后给予封爵和赏赐。论:评定。行:施行。

◎故事出处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出处译文

汉王五年,已经杀死了项羽,平定了天下,按照大臣们的功绩进行封赏。

戮力同心

桀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据说,他是个暴虐无道之人,而且非常好色。天下百姓在他的压迫之下,日子越过越穷,真是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夏朝属下有一个诸侯国,叫做商,位于夏朝领土的东面。商的国君汤非常贤明,他联合各地诸侯,积极训练军队,准备抓住有利时机,推翻夏桀的统治,拯救万民。后来,他发现自己的奴隶伊尹才能出众,为了吞灭夏朝,他将伊尹破格录用,君臣二人同心合力,把商国治理得蒸蒸日上,日趋强盛。

既然国势强盛,与夏朝决战的时机也就成熟了。于是商汤整顿军队,决意一举灭夏。在大军出发之前,商汤在军中发布了一道誓师文告。文告写道:“夏朝君主桀坏事做绝,天都不能容他。现在,上天将贤士伊尹赐给我,要我同他齐心合力,治理天下。你们一定要奋勇战斗,帮我灭掉夏朝,让百姓过上舒心的日子。”

夏商两军交锋后,由于商军士气高涨,而夏军毫无斗志,心虚胆怯,所以商军得胜。商汤得了天下,自立为王,将桀流放到南巢。

◎成语释义

众人齐心合力,团结一致。戮力:合力,并力。

◎故事出处

《墨子·尚贤中》:“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出处译文

上天将贤士(伊尹)赐给我,要我同他齐心合力,治理天下。

明察秋毫

一天,齐宣王向孟子询问,请教春秋时齐桓公和晋文公建立霸业之道。孟子从侧面回答,要想使国家长治久安,必须以德治国。齐宣王愣住了,不知道怎样凭着道德统一天下。孟子说应当先使百姓生活安定,并指出齐宣王一定能实现这个目标。齐宣王听不懂孟子的意思。

孟子说:“您看到屠夫杀牛时,因为看到牛浑身发抖,宁愿杀一只羊来代替。此种善心就是统一天下的资本。尽管百姓未必明白您的仁爱之心,会说您是个吝啬之人,但您又何必把百姓的糊涂话放在心上呢?”

孟子接着说:“如果有人对大王说:‘我力举三千斤,却没有力气将一根羽毛拿起;我能看清秋天鸟兽新长出来的绒毛,却对眼前的一车柴草看不清楚’,您对这种说法相信吗?”齐宣王笑了,说自己当然不信。

孟子又说:“那么,您为什么不把善心推而广之,不但使它对禽兽有益,而且使它对百姓也有益呢?其实,拿不起一根羽毛,是因一分力气都不肯使;看不见一车柴草,是因为根本没用眼睛去看;百姓生活不能安定,是因为您不愿意向他们施以恩惠。所以,您不以德治国,是您不愿意如此,而不是没有这种能力。而要想统一天下,需要的是王道,需要的是仁政啊!”

◎成语释义

原意是指目光敏锐,连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的细毛都看得非常清楚,意思是说只注意小处,看不到大处。现在一般表示人很精明,对很小的事情也能洞察。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出来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东西。

◎故事出处

《孟子·梁惠王上》:“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出处译文

如果有人对大王说:“我力举三千斤,却没有力气将一根羽毛拿起;我能看清秋天鸟兽新长出来的绒毛,却对眼前的一车柴草看不清楚”,您对这种说法相信吗?

莫测高深

西汉时期,大臣严延年刚正不阿、执法严明,在朝中名气很大。

当时大司马霍光受汉武帝托孤之命,所以权势很重。他嫌天子昌邑王不走正道,就将天子废掉,改立汉宣帝。尽管霍光的权势如此之大,严延年还是勇敢地上奏章对霍光进行批评,朝中的臣子看到他这样刚正,都对他敬佩不已。

后来,严延年做了涿郡太守。在当地的豪强地主中,东高氏和西高氏的势力非常大,他们总是欺负老百姓,做了很多为正直人所不齿的坏事。前几任太守虽然知道他们的罪行,但都惧怕权势,生怕招惹他们会丢了自己的官位。

严延年来到涿郡后,马上让属下展开调查。搜集到证据后,很快对两高氏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将与本案有关的罪犯几十人全部开刀问斩。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轰动。人们通过此事,都认为自己的太守是个正直之人,有他在此地治理,大家肯定不吃亏。

三年后,他又被调为河南太守。河南郡的豪强听说严延年来了,心里都非常害怕,唯恐严延年会对他们下手。

果然,严延年到任后,严厉惩处那些触犯国法的豪强,对贫弱人家则尽力帮助。众人认为会被处死的人,有时竟会被太守释放出狱;而人们觉得罪不至死的人,有时却被太守处以极刑。这样一来,无论是官吏还是老百姓,都不能揣测出他的心意,结果都被吓得战战兢兢,再也不敢触犯国法了。

正因为严延年执法严明,除暴安良,所以许多豪强都恨他。后来,他终于死在豪强们的手里。

◎成语释义

原意为设法揣测究竟高深到什么程度。现在常用来讽刺某些人故弄玄虚。测:揣测,测量。也作“高深莫测”。

◎故事出处

《汉书·严延年传》:“众人所谓当死者,一朝出之;所谓当生者,诡杀之。吏民莫能测其意深浅,战栗不敢犯禁。”

◎出处译文

众人认为会被处死的人,有时竟会被太守释放出狱;而人们觉得罪不至死的人,有时却被太守处以极刑。这样一来,无论是官吏还是老百姓,都不能揣测出他的心意,结果都被吓得战战兢兢,再也不敢触犯国法了。

目不识丁

唐穆宗时,幽州(今范阳,治所在今北京西南)的节度使是张弘靖。他一到幽州,就过起奢华的生活,毫不体恤士卒、百姓。老百姓都看不起他,说他不会做官。

张弘靖不但生活腐化,而且性情狂妄,目中无人,动不动就把手下人臭骂一顿,把下级官兵和平民百姓看得如同草芥一般。

有一次,他的亲信挖苦手下的士兵说:“现在中国正是太平盛世,你们这些当兵的还有什么用呢?就算你们能拉开两石的弓,也不如认识一个‘丁’字!”这句话暗指这些士兵没有文化,什么都干不了。

士兵们看到竟然有人对他们如此嘲弄,心里非常气愤,但都不敢当面顶撞,只得作罢。

朝廷觉得边关的将士终日辛苦,实在可怜,就拨下来一大笔钱,犒赏幽州的士卒。张弘靖是个见钱眼开之辈,将其中一部分据为己有,供自己挥霍浪费。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件事情尽管做得很隐秘,但到底让士兵们知道了。大家更加生气,都对张弘靖不满。

这时候,张弘靖的一个亲信仅仅为了一点小事,就对一名军官进行殴打。这件事引起了一场骚动。可是张弘靖却不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就把参与闹事的人全都逮捕入狱,并气势汹汹地说要进行严惩。士兵们再也忍不下心中的恶气,终于发动兵变,将张弘靖的亲信打死,又将张弘靖抓入监狱。

后来,兵变被朝廷平息下来。张弘靖也因为处理事情不当,被朝廷调离幽州,贬为刺史。

◎成语释义

形容没有文化,连一个字也不认识。丁:因“丁”字笔画少,代指很简单的字。

◎故事出处

《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出处译文

现在天下安宁,没有战乱,你们虽然可以挽起两石的硬弓,却还不如认识一个“丁”字。

旁若无人

战国时期,卫国出了一名剑客叫荆轲。他的武艺非常高强,每天都和朋友们在一起讨论剑法,聊到热闹的时候就高兴得不得了。每天黎明,他都要出去练剑,直练到满身大汗才罢休,从不懈怠。他不但喜欢练剑,而且读了很多书,绝不是个鲁莽之辈。

后来,荆轲游历天下,来到燕国。燕国有一位名叫高渐离的勇士,终日以卖狗肉为生,过着隐姓埋名的生活。荆、高二人相识后,相处得非常愉快,大有相见恨晚之感。高渐离很懂音乐,善于击“筑”(一种古乐器)。每天,他们二人都要到集市上去喝酒,不喝得酩酊大醉,决不回家。有时候,两人喝够了酒还觉得缺点什么,就在闹市上放声歌唱,直到觉得累了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