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成为胜任的CFO
29126600000006

第6章 CFO的出发点:股东价值最大化

1.背景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正逐步成为股票市场的主力军,这使得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美国和欧洲,个人投资者曾一度直接拥有50%以上的股权,但现在所占份额已远不及诸如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至1999年第三季,美国机构投资者在最大的25家美国公司中的持股比例达到57.2%,在英国和法国,这一数字分别是57.7%和30.2%,亚太地区也正经历着同样的变化。

机构投资者本身需要持续地向其投资者提供高回报(如私募基金)或者满足现金支出的需求(如退休金),因而他们希望公司的经营者关注股东利益,使股利和股票增值最大化。例如美国的基金管理者奥本海默资本公司,主要投资于那些在年报中能对提高股东价值做出明确承诺的公司。而且,他们还会坚持如果公司管理层无法找到能获得目标回报率的投资机会时,公司应该支付现金股利。当管理团队看来无法满足投资者对超额报酬率的要求时,机构投资者便会涌入公司会议室,在极端的情况下,他们会采取措施更换经营者。在机构投资者的重压之下,公司经营者必须迎合他们的需求,CFO便成为公司与股东沟通的使者。

CFO与股东有一种先天的近亲关系:他们都很喜欢财务数据并乐于讨论财务目标。这样也便于CFO在公司内部导入股东利益观念,并帮助CEO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理解财务目标在公司战略中的位置。从而,CFO在公司内部担负起股东价值管理的重任。The Conference Board(1997)受普华永道委托,对全球的300名CFO进行调查,74.8%的受访CFO认为他们主导了股东价值管理。

2.业绩管理:股东价值管理的核心

美国机构投资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关注公司的业绩管理目标。1994年,美国劳工部发布了针对《雇员退休金收入保障法案1974》的94 -2号解释公告,该公告要求机构投资者评估被投资公司的财务和非财务业绩指标,以及与之相关联的高管人员报酬。受此影响,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业绩评价指标一丝不苟,以适时评估其投资的安全性。

在公司内部,CFO是公司业绩管理的主要负责人。首先,公司的业绩管理目标必须反映股东的预期或与股东的利益相一致,CFO将股东的预期精确地传递给公司高层。其次,公司的业绩指标多以财务指标为主,CFO作为财务的最高负责人责无旁贷。再次,公司越强调股东价值,越需要建立一个基于统计和财务数据的框架,CFO及财务部门可以迅速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对股东价值的最终影响。最后一点但同样重要的是,公司的全球化程度越高,越依赖于CFO及其属下——每一个经营单元都与财务有联系——推广业绩评价体系,实时评价、分析经营进展。

The Conference Board(1997)的研究表明,目前CFO们优先选用的业绩评价指标还是每股收益(占被访 CFO的38%)和净资产收益率(占被访CFO的33%),但在未来三年内将会有更多的公司采用经济增加值和自由现金流量。

多数公司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建立业绩管理指标,也有一些公司兼有自下而上模式。在业绩管理系统方面,目前跨国公司普遍采用ERP、工作表及平衡计分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