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父母总认为孩子不想做事的时候,是因为懒惰;其实是因为他没有自我的空间。
把责任的价值还给孩子
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只有我和孩子在家。孩子特别贪玩电脑,都快十一点了,玩兴还很浓。我多次跟孩子打招呼,让她赶快去睡,她就是不愿意。如果不是周末,我一般都要对孩子强制执行,但这天晚上我还是只有等她自己决定了。从来我们都是一起洗漱后睡觉的,但今晚我不准备再等孩子了,我就独自洗漱后,把走廊客厅等处的灯都关了,让孩子一个人在孤灯下玩。
等我刚上床,孩子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在玩,便哭闹起来了,要我陪她洗漱。我坚决不干,其实我是刻意要培养一下她独自面对生活和环境的能力,也让她体会一下什么叫责任。
半夜我起床后,想起孩子独自洗漱不知道怎么样了,是不是洗漱了?是不是把洗漱工具搞得特别乱?是不是搞得到处是水?说不定搞得一片狼藉。但是等我看到实际情况后,差点儿跌破了眼镜,眼前是一片整整齐齐的景象。原来孩子总是有点懒,有点随意,没想到真正独立一个人做事的时候,竟然可以做得这么好。看,两只凳子并排整齐地摆着,抹脚布平铺在凳子上,面盆整齐地放在洗漱台上,地板还用拖布拖过呢。其实我们平时也都没有做的这样到位。
这时我突然意识到,我们平时总是不太信任孩子,以为孩子很多事都办不了,如今看来是没有给孩子机会。我们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其实不是孩子不行,是我们太独断专行了,剥夺了孩子独立生活和享受生活的权力,耽误了孩子成长的机会。平时我们以为是爱,实际上是自以为是啊。
再次回到孩子床前,透过朦胧的月光,看着孩子香甜的睡相,我似乎懂得了做好父母的新道理。
对峙比关心更好
最近,我经常带孩子去游泳池游泳,没想到孩子对此倒是上了瘾。有一天天气突然转凉,孩子还要坚持去游泳。我们不同意,孩子就百般纠缠,直到以后接连两三天,她都在对我们生气。后来丈夫担心起来,反复给孩子解释道理,并表示天热后一定马上带她去游泳,但无论丈夫怎么说都没用。
我对丈夫说:“别这样去对待孩子。我们已进行了充分的解释,工作已经做到了位,又没有什么其他的过错,剩下的就是孩子自己去面对、消化和接受了。所以,此时无声胜有声,最好是不去进行所谓的关心和理睬孩子,彼此都采取这种对峙的方式好了。道理并没有错,剩下的就是给她时间慢慢想通了。”
这样,孩子就进入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轨道,去吸收、面对、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得了自己处理、思考、决断的权利,也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去面对自己的问题,综合去处理各种关系,使孩子站在生活的第一线,而不是在父母的笼罩下,成为一个生活的被动接受者,这样也催生了孩子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兴趣。这也是用直面生活的办法,让孩子的生命展开了用武之地。试想,孩子连被父母有时局部“树立为敌”的权利都没有,孩子的尊严岂不是荡然无存吗?
所以,我对丈夫说:“我们不要理她,等她来找我们商量好了。只要我们没错,就不能没事找事地招惹她,滋生新的错误。如果我们现在去理会她,表面上是我们在负责任,实际上是没有面对事情的整个情况,没有用心去对待孩子,反而是一种小事化大、害怕面对责任的逃避。”丈夫听了也觉得有理,就赞同地点点头。
要重视孩子的快乐
有一次,孩子在一家舞蹈学校培训,我在接孩子回家的路上,得知孩子即将参加学校的舞蹈考级。孩子表现出一副很紧张的样子,我立即劝慰孩子道:“你不要把成绩看得那么重嘛,我们只看重你快不快乐。你只需要把考试当成一场快乐的检阅,无论成绩好坏,尽量去获得快乐。”我顿了顿,看了看孩子严肃的表情,又继续说,“其实只要你去快乐地参加考试,没有畏惧,也不势利,忠于自己的话,你就只在乎快乐,而不会有什么顾忌。”我看了看孩子开始放松的表情,又接着说:“其实只要带着快乐的心情,那么你就具有了勇敢,拥有了自然,远离了俗气,具有了最大的主动性。而这一点,无论你成功或者失败,都具有了最大的包容性。而且只要你有非常快乐的状态,就会有最好的发挥。而这一切都必须靠最初的勇敢和俗气的力量来完成。”
我不知道孩子听懂了多少,但从孩子完全轻松的表情中我知道,孩子还是基本懂得了我的意思。恰巧这个时候,我们听到走在我们后面的一对母子也在议论关于舞蹈考级的事,显然这是孩子的同学和她的妈妈。只听那个孩子的妈妈说:“如果你考好了,我们一定会很高兴,将来你还要参加……”
我回过头来,对孩子微微一笑,说:“你看,我们对你不错吧?我们的思想这么开放,你真有福气。如果你遇到那样的妈妈,该是怎样的啊?”孩子牵着我的手,蹦蹦跳跳地往回走。